北極玄天上帝廟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必買單品、推薦清單和精選懶人包

北極玄天上帝廟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楊蓮福寫的 虎爺in台灣:土地公王興廟記 和謝貴文的 借問舊城眾神明:清代以來左營舊城內外的祭祀空間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玄天上帝-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也說明:玄天上帝 ,本稱玄武大帝,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为避讳宋圣祖赵玄朗之名而改称为真武。全稱北極鎮天真武玄天上帝玉虛師相金闕化身蕩魔永鎮終劫濟苦天尊,通稱北極玄天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時報 和晨星所出版 。

義守大學 應用日語學系 釋依昱所指導 許美珍的 關於台日護身符的考察 (2016),提出北極玄天上帝廟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護身符、鎮宅平安符、佛教與道教、自然崇拜、守護神。

而第二篇論文南華大學 建築與景觀學系環境藝術碩士班 魏光莒所指導 黃依言的 下營庄六姓共治場域研究 (2010),提出因為有 下營、北極殿玄天上帝廟、六姓共治的重點而找出了 北極玄天上帝廟的解答。

最後網站下營北極殿玄天上帝廟 - Wikiwand則補充:下營北極殿玄天上帝廟,位於臺灣臺南市下營區,主神為玄天上帝,為下營地區規模最大的廟宇,民眾俗稱為「大廟」、「下營上帝廟」、「上帝公廟」,是下營莊六姓共治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北極玄天上帝廟,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虎爺in台灣:土地公王興廟記

為了解決北極玄天上帝廟的問題,作者楊蓮福 這樣論述:

  摸虎嘴,招財添富貴   摸虎頭,賺錢起大樓     虎年看我發威!喵~     虎文化 虎信仰 虎傳說 大盤點   虎年一定要收藏的書     為什麼虎能驅邪除煞?   為什麼虎是吉祥如意的象徵?   為什麼虎能保佑事業順利、發大財?   為什麼虎是嬰幼兒的守護神?   為什麼虎與台灣密不可分?   為什麼虎是土地公與其他神祇的坐騎先鋒?   土地公王如何現神蹟興廟?     ***本書所有版稅將捐作蘆洲五福宮建廟基金***     在台灣,無論城市或鄉下總能隨處看見保護鄉里的土地公廟,而土地公神桌下供奉的虎爺,更是許多人從小到大拜訪廟宇的記憶,是常民信仰中最深刻的民俗記憶。虎在台灣有著重

要意義與文化象徵,作者從十二生肖漫談虎,到祭祀文化、台灣民主國旗上虎像定義、民俗故事,以及虎與台灣神祇的關聯,帶讀者深入瞭解虎爺與土地神等豐富典故,並暢聊台灣首座透過網路集資重建興廟的蘆洲三角頭土地公王五福宮,一看這座傳統融入現代宗教美學的廟宇,各種興建傳奇及趣聞。 作者簡介   楊蓮福     楊蓮福,一九六四年生,淡江大學歷史學士、文化大學美國研究所碩士及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政治學博士,擔任元智大學兼任助理教授、淡江大學歷史系台灣史兼任助理教授。曾任新北市政府第一屆、第二屆宗教諮詢委員,內政部宗教諮詢委員,蘆洲無極慈母宮與九芎公主任委員,蘆洲湧蓮寺管委會委員、常務委員、祭典組長,蘆洲

文武大眾爺委員、常務委員、現任主任委員。現擔任博揚文化公司社長,出版作品包括《中國民間信仰民間文化資料彙編》、《臺灣宗教資料彙編》、《神將公仔手札》、《台灣民間信仰與民間文學》等書。 壹、前言 一、台灣民間信仰 二、虎爺in台灣?為何出版虎爺?   貳、台灣老虎文化淵源 一、漫談肖虎 二、虎爺祭祀的文化淵源 (一)中國的虎圖騰 (二)來自中國的虎爺信仰 (三)兩岸對虎不同觀念 (四)可驅邪可佑民,傳說影響 三、台灣歷史上的老虎 (一)台灣民主國的藍虎旗 (二)台灣民主國的黑虎將軍 (三)台灣民主國的獨虎票 (四)虎字碑 四、民俗上的老虎故事 (一)桃花女鬥周公 (二)虎姑婆 (三)虎鼻獅 (

四)戲虎 (五)虎帽、虎鞋、虎牌(虎將)、白虎鏡   參、神明與虎爺 一、台灣的虎爺信仰 (一)台灣虎爺信仰 1隨先民渡海來台 2分香自本地其他廟宇 3隨土地公入祀 4與道教神明同受祭祀 (二)天虎系統的虎爺 1天虎將軍 2山軍尊神 3飛虎將軍 4虎狀元 (三)地虎系統的虎爺 1地虎將軍 2下壇元帥、下壇將軍 3黑虎將軍 4金虎將軍 二、福德正神(土地公) (一)后土傳說 (二)義僕傳說 (三)除蛇傳說 (四)地方官傳說 (五)土地公的腳力——虎爺 三、保生大帝 四、張天師 五、瑤池金母 六、崔府君 七、伏虎禪師 八、玄壇真君 (一)武財神趙公明 (二)伏虎寺的傳說 九、李鐵拐   肆、台灣著

名虎爺 一、北港朝天宮喫炮虎 二、新港奉天宮金虎爺 (一)虎爺救金湖百姓 (二)虎爺顯靈傳說 三、蘆洲五福宮的虎爺 (一)祭祀虎爺的習俗 (二)蘆洲五福宮虎爺現身募款   伍、蘆洲三角頭五福宮土地公王歷史 一、三角頭土地公王稱號由來 二、拆廟建路為公益 三、漫長重建卅年,神蹟不斷 (一)陸續覓地,相中公園地 (二)張天師封官九品土地公王 (三)蘆洲五福宮重建委員會成立   陸、虎爺顯身助興廟 一、廟地購買 (一)宜蘭進香,聖誕法會三清道祖來賀 (二)柳暗花明又一村 (三)關聖帝君加持,晉官購地 (四)相中中路兒童公園,議員來協助 (五)覓地廿載,終有成果 二、網路募款——全台第一座宮廟 (一)

什麼叫網路募款﹖ (二)啓動嘖嘖勸募 1嘖嘖勸募幫蘆洲五福宮建廟募款的概念 2嘖嘖是什麼﹖ 三、台灣四大宮廟加持募款 (一)名主持人于美人出面襄助建廟 (二)網路募款的巧合或神蹟 (三)新廟造型、方位擲筊敲定 四、設計Q版虎爺特急蓋廟 (一)Q版虎爺誕生 (二)網紅襄助神蹟屢現 五、求財旨募款 (一)土地公王求財旨 (二)動土儀式冠蓋雲集,募款現金一日百萬 六、董座佛心助虎爺 (一)周刊二期報導土地公王尋廟地 (二)東森財經台製專題報導 (三)土地公王催促建廟出書   柒、附錄(五福宮第三期網路募款公告和回饋品照片)   壹、前言 一、台灣民間信仰 台島一地,許多民間信仰或特殊民間文化都和自

然崇拜、神鬼祭祀有關,並無明確規範何教?何派?因此資料歸類上常有困難之處,加上庶民社會的文化經驗雖粗陋卻純樸,有豐富生命力,口碑傳說、軼聞掌故,卻是人性的昇華,正是融合儒釋道各教派宗教研究的精髓,民間信仰、民間文化,以突顯台灣宗教的獨特性和多元性。所以台灣宗教信仰,皆以民間信仰稱之。 在日據時代,日本人鈴木對台灣民間的神明信仰,曾有詳盡的調查,其報告概要,認為本省人對神明的觀念,且把神明分為自然崇拜、人類崇拜、幽靈崇拜、器物崇拜四大類。 自然崇拜: 又分為無機界的自然崇拜和有機界的自然崇拜兩類,因為一般都相信天體一切和自然界物體都具有決定人類命運的特殊精神力量,所以往往把日月星辰或木石及特殊獸

類當作神明為崇拜對象;在無機界的自然崇拜中,對日月星辰和空中諸天象都崇拜為神,諸如把日稱為「太陽公」,也稱為「太陽星君」;把月稱為「太陰娘娘」,當作太陽公的夫人;台灣民間供奉的玄天大帝就是北極星,所以又稱「北極大帝」。 除了上述日月星辰之外,還有「雷神爺(五雷元帥)」,或稱「火神爺(火德星君或火王爺)」,神像三頭六臂,繞以烈燄,掌管有關火的一切事物,認為火災的發生,是雷神爺在作祟;又有「風神爺」,說是廿八宿中的箕星。 在山神方面,祭祀的除山神外,還有東嶽大帝、三山國王。其他,被視為土地守護神的為「土地公」,甚至祭祀人形自然時和機型自然石,稱為「石頭公」。又有祭祀福德爺屬神稱為「虎爺」者。 人類

崇拜:分為人鬼崇拜和幽鬼崇拜兩種。台灣民間一般心目中真正的神明,一定是神明中的前聖前賢,其功勳、善行或有靈異,而由人間帝王或天帝(玉皇上帝)勅封為神的。 幽靈崇拜:就是祭祀無主的孤魂和厲鬼,傳說那些溺死、刑死或橫死的靈魂,都沒有資格接受人間帝王或天帝的敕封,因此他們祇能空蕩徬徨在陰間,而對陽間的人類作祟,另一方面也是支配人類禍福的精靈。 器物崇拜:所謂器物崇拜,就是認為人工製造的器物上附有神靈而加以崇拜,如豬圈之有「豬稠公」,牛欄之有「牛稠公」,都當作繁殖六畜的神來祭祀,並且按季節定期拜拜。所以本文所提之虎爺,就是土地公屬神的位階。

北極玄天上帝廟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玄天上帝 #廟 #上帝公
哥文一日宮廟遊,第一集跟大家一起來這間位在桃園龜山的玄天上帝廟。
推薦帝爺公弟子參訪進香!!

相關訊息:
北靈宮FB: https://www.facebook.com/BeiLingGong
地址:桃園市龜山區龍大菁坑青龍嶺靈龜岩12之1號

哥文IG: https://www.instagram.com/che_wen_/

關於台日護身符的考察

為了解決北極玄天上帝廟的問題,作者許美珍 這樣論述:

「護身符」是祈求開運納福、好事降臨,除厄降魔、壞事遠離,而帶在身上的符。同樣的目的,但是以守護特定空間如家庭、公司等等處所的稱之為「鎮宅平安符」。在遠古時代,人們因為無法操控自然界的力量、還有欠缺對於自然界的理解、以及生命遭受到猛獸的威脅等等原因,由此產生了自然崇拜。進而將所有崇拜的自然界的事、物,宇宙之間的現象予以神格化。隨著時間的推移,從崇拜演變成依賴,祈望所崇拜的神祂的力量能加諸在身上以保護自身的安全等等。最初的「護身符」從此產生。此後、巫毉、陰陽思想、陰陽五行、陰陽道等等相繼登場。佛教在約2600年前傳入中國,日本因遣隋使與遣唐使的因緣而將佛教與道教正式帶入日本。佛教之於日本、台灣、

中國皆屬於外來宗教,外來宗教被接受後,在其任一國家都會與其國的原始宗教相融合,進而演變成在地化宗教的型態。日本與台灣都傳承了中國的道教思想,但在歷史的變遷與時代的推移下為了適應當地的地域性與風俗民情而產生了適合每個區域的「道教」,因此這個道教也可稱之為「在地化」的道教。本論文將著重在日本與台灣的護身符文化的由來、根據、演變,與製作過程和頒布的方式加以探討。

借問舊城眾神明:清代以來左營舊城內外的祭祀空間

為了解決北極玄天上帝廟的問題,作者謝貴文 這樣論述:

  本書以左營舊城為中心,從巨觀角度勾勒清代臺灣築城及左營舊城的歷史脈絡,並從微觀角度討論舊城內外各祭祀空間的興衰變遷與發展現況。可以鉅細靡遺看見舊城的發展軌跡,包括:   ◎探討清代臺灣的築城及其祭祀空間的發展歷程,綜覽嘉義、臺南、彰化、恆春、新竹、臺北、鳳山、左營等古城,及城內常有的祭祀空間。   ◎細部考察左營舊城及其祭祀空間的發展歷程,共有不築城、土城、雙城、石城、日治、戰後等6個時期,討論舊城及其內外祭祀空間的興衰與變遷歷程。   ◎分別就舊城內外各個官祀與民祀空間之歷史沿革、所在環境、建築空間、祭祀及信仰狀況等進行探討。   ◎以具有特色的圖解說明,引導讀者走讀左營舊城及其祭祀空間

,看見舊城文化資產的特色、意義與價值。 本書特色   1.左營舊城為中心,從巨觀角度勾勒清代臺灣築城,綜覽嘉義、臺南、彰化、恆春、新竹、臺北、鳳山、左營等古城,及左營舊城的歷史脈絡,並從微觀角度討論舊城內外各祭祀空間的興衰變遷與發展現況。可以鉅細靡遺看見過往台灣各地舊城的發展軌跡。   2.細部考察左營舊城及其祭祀空間的發展歷程,共有不築城、土城、雙城、石城、日治、戰後等時期,討論舊城及其內外祭祀空間的興衰與變遷歷程。   3.以具有特色的圖解說明以及鳥瞰地圖,引導讀者走讀左營舊城及其祭祀空間,看見舊城文化資產的特色、意義與價值。 作者簡介 謝貴文   1968年生於臺灣桃園市

,自幼遷居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中文系碩士、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曾任高雄市政府文化局科長,現任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系(所)教授、臺灣民俗學會理事、《高雄文獻》編輯委員、高雄市史蹟、文化景觀及無形文化資產審議會委員。研究領域為民間信仰、民間文學及地方文史等,著有《紅毛港遷村實錄——文化篇》、《高雄民間信仰與傳說故事論集》、《保生大帝信仰研究》、《高雄林園鳳芸宮媽祖海巡》、《內門鴨母王朱一貴》、《延續與變遷:遷村後紅毛港的寺廟與信仰》、《神、鬼與地方:臺南民間信仰與傳說研究論集》等專書及學術論文七十餘篇,並執行科技部、高雄市文化局、歷史博物館、臺北保安宮等多項調查研究計畫,獲選科技部

獎勵特殊優秀研究人才。 局長序:借問舊城眾神明 自序:與神同行,看見舊城 壹、序曲:請神 築不築城大不同 走尋舊城信仰足跡 貳、清代臺灣的築城與祭祀空間 清代臺灣築城的發展歷程 初期消極治理 築城的轉變 民變與築城攻防 臺灣第一座磚石城 列強進逼下的築城國防 清代臺灣的重要城池 嘉義(諸羅)縣城 臺灣府城 彰化縣城 淡水廳城 恆春縣城 臺北府城 清代臺灣城內的官祀空間 文廟 關帝廟 城隍廟 天后宮 祭壇(社稷壇、先農壇、風雲雷雨山川壇、厲壇) 參、左營舊城及其祭祀空間的發展歷程 未築城時期(1684-1721) 土城時期(1722-1787) 雙城時期(1788-18

25) 石城時期(1826-1894) 日治時期(1895-1945) 戰後時期 (1945-) 肆、左營舊城內的祭祀空間 官祀空間 天后宮(含興隆寺)—— 官建或民建?佛教或民間信仰? 關帝廟—— 忠義神武,祀典之鉅 八蜡祠—— 全臺唯一驅蝗神 節孝祠(烈女節婦祠)—— 百年今日,女性典範 潮軍義勇祠(附淮軍昭忠祠)—— 開山撫番成忠魂 祭壇(社稷壇、先農壇、風雲雷雨山川壇、厲壇)—— 壇而不屋,官熱民冷 民祀寺廟 慈濟宮—— 位居中心的大道公 三山國王廟、池王爺廟(廣濟宮)—— 當三山國王遇上池王 泗洲寺、伽藍爺廟—— 神佛接引,魂歸蛇山 開漳聖王廟—— 雙城同奉陳聖王 火神廟—— 官祀

神明民間化 伍、左營舊城外的祭祀空間 官祀空間 文廟(崇聖祠)—— 泮水荷香,人文化成 城隍廟—— 從官祀到民祀 民祀廟宇 元帝廟(含廍後北極殿)—— 腳踩龜蛇的大廟 豐穀宮—— 一廟無二帝,神農坐一甲 慈德宮—— 繁華店仔頂,一廟三女神 慈濟宮—— 從城內到城外 鎮福廟—— 鎮守北門的福德正神 啟明堂—— 啟文武之道,明春秋大義 陸、尾聲:送神 柒、參考文獻 作者序 與神同行,看見舊城   左營舊城為臺灣第一座土城,亦為第一座石城。自清代興建以來,雖經歷縣治遷移、城體改建及拆除的多舛命運,但仍是戰後保存較為完整的古城,因而被指定為國定古蹟,具有重要的文化資產價值。除城體本身外,左

營舊城內外也曾經一度繁華,官署、書院、寺廟、祭壇、宅第及街市密布,可惜現今已多不存,僅北門外仍留有部分祠廟,見證舊城的歲月滄桑,也為舊城的再生保存元氣。   個人的生命過程,與左營舊城有許多交集。國小時搬至新莊仔定居,此地為日治時期舊城及桃仔園住民的遷居地,也是左營城隍廟的十三角落之一,但當時對此一無所知。後來就讀蓮池潭畔的左營國中,舉目即可見知名的春秋閣、龍虎塔,也在孔廟、小龜山、永清塔留下過足跡,但都只是青澀的回憶。2003年擔任高雄市政府文化局科長,主管文化資產業務,任內處理左營下路、外興隆營區等文資事件,辦理建城180周年活動,規劃眷村文化館及修復南門,而對左營舊城及其周邊聚落有較多

的接觸,但仍未有深入的認識。   2008年轉至大學任教,因從事民間信仰與地方文史的研究,而對左營舊城及其周邊廟宇投入更多關注,也逐漸看見其背後歷史、社會、民俗與宗教的價值。2017年受高雄市文化局的委託,就清代以來左營舊城內外的祭祀空間進行調查研究,開始有系統地蒐集及爬梳各類文獻史料,也實地踏查北門外傳統聚落內的各廟宇,訪問廟方人士與耆老前輩,不僅對各祭祀空間的發展歷程與信仰狀況有更完整的掌握,也對相關的官員、家族、士紳、文物、傳說及地方組織等有所發掘,並勾勒出城池與祠廟、城內與城外、官祀與民祀之關係,這些當對後續的研究開展與政策應用有所助益。   在近兩年的調查研究過程中,個人彷彿走入

眾神明的世界,不論是帝國祀典的社稷、先農、山川之神,少見的八蜡神、泗洲佛、火神,或是消失於歷史舞台的潮軍英靈、節婦烈女,還是依然香火繚繞的觀音、媽祖、城隍爺、玄天上帝、神農大帝、關聖帝君、保生大帝、福德正神等,都慈悲地給予接引與啟發,而能順利完成這項課題。書名主標題的靈感來自於五月天的歌曲「借問眾神明」,一方面想問舊城眾神明從何而來?去向何方?近況如何?另方面也想問眾神明:舊城的過去有何經歷?現在走到哪裡?未來如何發展?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有待讀者從本書中去挖掘及思考。   本書能順利完成,除有賴公部門的經費支持外,也感謝左營慈濟宮陳榮隆、鎮福廟陳榮璋、元帝廟郭錦彬、城隍廟莊茂盛、啟明堂郭秋水

等廟方人士及興隆淨寺心淳法師在訪談上的協助。另外,本書五位審查委員提供寶貴意見;卓克華、邱麗娟、林思玲等教授的指導與支持;陳振榮、鄭郁琳、趙彥奇、祝艾玲、楊雅婷等同學在田野調查、攝影與繪圖上的協助,在此也一併致謝。期待本書能讓更多人認識左營舊城,也祈願眾神明繼續守護舊城,庇佑這裡良善的子民。

下營庄六姓共治場域研究

為了解決北極玄天上帝廟的問題,作者黃依言 這樣論述:

  本研究範圍定義是以日治時期大正九年(西元1920年)地方制度改正後的「下營庄」的庄役場所在地―下營庄下營(大字)轄內,小字名「下營庄」的行政範圍為研究地理範圍。包括了今日的下營里,營前里,新興里,後街里,以及部分的仁里里。本文的研究目的為:(一)釐清下營庄六姓的來源與聚落形成的地緣關係。(二)深入探討下營聚落居民之信仰生活。(三)深入了解下營「武承恩」六姓共治社會的形成與演變。研究方法:一、相關文獻與資料的蒐集與分析二、相關地圖的蒐集與判讀三、田野實察與訪談 研究結果或發現:一、 信仰與日常生活結合的六姓共治社會二、 北極殿玄天上帝廟與六姓家廟有上下層次秩序化關聯性三、 六姓共治社

會的形成與實踐四、 廟產運用方式的轉變   結論:下營庄的六姓宗族,以血緣貫串凝聚各自宗族的內部。經過了三百年的歲月,各宗族仍然茁壯成長,進而建立了各自的家廟或角頭廟,成為各自宗族的精神中心。因為下營庄這個「社群」,以及作為下營庄社群的「意義」之下營玄天上帝,獲得了下營六姓宗族的認同,因此下營六姓宗族將各自的共同財產集中於下營玄天上帝「武承恩」的名下,讓下營六姓宗族之間,透過下營玄天上帝的關係,彼此更加緊密的團結。所以,今天下營的六姓共治社會,有「下營北極殿玄天上帝廟管理委員會」與六姓家廟或角頭廟的嚴明組織,運用龐大廟產來照顧每一個下營庄民。因此下營六姓庄民之間的向心力十分強大,對上共扶玄天

上帝,彼此之間也能相互尊敬交陪,形成了一個下營庄內部跨越宗族藩籬,沒有血緣關係的「類宗族」六姓共治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