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油76週年慶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必買單品、推薦清單和精選懶人包

國立中正大學 戰略暨國家安全碩士在職專班 趙文志所指導 邱耀輝的 民主進步黨兩岸政策主張演化之研究 (2016),提出中油76週年慶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兩岸關係、民進黨、國民黨、陳水扁、蔡英文。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地理學系 許淑娟所指導 李若瑛的 高雄市楠梓區地權結構與土地利用型態(1985-2009) (2009),提出因為有 楠梓區、土地利用、地權結構、成長極的重點而找出了 中油76週年慶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中油76週年慶,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民主進步黨兩岸政策主張演化之研究

為了解決中油76週年慶的問題,作者邱耀輝 這樣論述:

2016年,民主進步黨(以下稱民進黨)重返執政,面對中華人民共和國(以下稱中國或大陸)的崛起,兩岸關係的良窳牽動台灣的生存與發展,是該黨執政後所必須面對的議題,而兩岸問題,更牽涉到大陸的作為、美國的態度及國內在野政黨、民意之趨向及看法,民進黨自1986年以來迄目前,於2000年首次取得執政迄2016年,總共8年的執政、8年的在野,而2016年方再度取得執政,期間,民進黨對兩岸關係的主張,有豐富的文獻資料,尤其在對中主張過程中,大陸、美國、中國國民黨(以下稱國民黨)在過去,各有提出不同於民進黨不同的兩岸觀點、看法及批評,且民意的看法亦有所變化。目前民進黨蔡英文政府面對大陸堅持九二共識為前提下,

方願意進一步與之對話的兩岸關係停滯期,唯有從過去歷史的反思,才能從中找到策略及方法,本研究嘗試由過去民進黨所提出的對中主張中,歸納其演化及變化,並瞭解在兩岸主張變化緣由,來探討民進黨未來擬定對中關係主張所要面臨的機會與挑戰。

高雄市楠梓區地權結構與土地利用型態(1985-2009)

為了解決中油76週年慶的問題,作者李若瑛 這樣論述:

楠梓區為高雄市最北端的行政區,亦為高雄市重要的工業區之一,其境內擁有多項大型的公共建設,且佔地面積都相當廣,如加工出口區、煉油廠以及三所國立大學等,為何政府會選在楠梓設置多項的大型公共建設?究竟楠梓區擁有什麼樣的優勢,便於政府取得大面積的土地,來進行各項建設的投注? 回顧自古以來楠梓區的土地利用變遷,清代楠梓區因位於連結南北的府治大道上,已出現楠梓坑、後勁、右昌三個具有鄉街機能的聚落,為服務鄰近鄉村的據點。民國50年代台灣開始工業化後,也帶動建成區的擴張,但其建成區增加卻不如高雄市其他區域快速,仍維持以大片農田為主的景觀,直至70年代後隨都市計畫陸續的執行後,民國80年代隨大型公共建設

的陸續進駐,土地利用才又開始有大範圍的變化,從中可以看到楠梓區的發展較為緩慢、漸進的現象。根據以上,本文欲探討楠梓區的階段性轉變的驅動力,並釐清楠梓區土地所有權特性,以瞭解其吸引政府投注多項大型公共建設的原因,對此本文擬透過「歷史地理學的研究途徑」重現日治迄今高雄市楠梓區的發展樣貌,並以「地權結構」及「成長極」兩概念為切入點,瞭解各時代土地所有權的變化與政策的推行,與土地利用變遷關係。 研究結果發現,清代因水源取得的限制,楠梓區的土地利用以旱作為主,另有部分的水田,以及少部分的鹽田和魚塭地的使用。日治時代在日本政府前期的殖產興業政策,與後期的南進政策影響下,大量的民有地轉變為社有地與官有

地,而產生非民有地權集中化的現象。在地權集中化的影響下,變化的最大為後勁聚落南側的農田,轉變為第六燃料場與員工宿舍區,其餘土地大多維持清代的使用型態。因此,日治時代楠梓區的土地仍維持旱作使用,表面上此階段楠梓區土地利用型態變化不大,但在國家殖產興業的政策下,臺灣製糖會社在本地大舉購地,雖然維持地表的旱作景觀,但其帶來的地權集中,隱藏戰後吸引大型公有建設進駐的契機。戰後到民國60年代,國民政府接收了日治時代的社有地及官有地,一律收歸為公有土地,使得楠梓區的土地利用有六成掌握在國家手中,配合戰後經濟建設的推行,政府也得以運用楠梓區擁有大量國有土地的優勢,進行工業成長極的投注,因此,本階段的較大的土

地利用變遷,主要是後勁北側利用台糖農場地設置的加工出口區,以及原有中國煉油廠的擴廠,除了工廠設置本身造成的土地利用變化外,兩大工業區也成為帶動本階段人口成長的極點,鄰近工業區的原三大聚落,配合都市計畫的住宅區劃定,成為外來人口就業人口入住的目標,也使得建成區圍繞著三大聚落的外圍延伸。雖然本階段有部分的農地轉變為工廠及聚落建成區,但西側海軍所掌握的公有土地,未作其他用途,仍維持原養殖漁業經營模式,加上橋頭糖廠還在經營之際,因此楠梓區還保留大面積的農業土地使用,於民國70年,仍維持以農業為主的景觀。 民國70年代至現代,在都市計畫的推行下,透過市地重劃與區段徵收的方式,又有部分的私有地轉為公

有地,又加深了政府對楠梓區土地利用的影響力,此階段的土地利用型態,除配合政府利用楠梓區擁有大量公有地的優勢,在此投注各項大型公共建設外,學校、都會公園等公共建設的設置,成為本階段吸引外來人口移入的誘因,因此建成區也隨著開發區的腳步逐漸擴張。另外,西側的軍方土地,因應左營海軍第二港口的興建,使得援中港的養殖漁業自此走入歷史。此階段受到地權的調整與政策的執行下,土地利用逐漸走向多元化,楠梓區也已從農、漁業為主的鄉街聚落,轉變至今為以工業、住宅機能為主的都市郊區。 綜合以上,楠梓區自日治時代至現代的發展,可以發現楠梓區以公有地權為主的特性,從日治時代受政策推行所奠定的非民有地權集中的基礎,使得

戰後政府在本區擁有大量的公有土地,配合各時代政策的推動,使得楠梓區成為大型公共建設進駐的最佳地點,從中可以瞭解到,楠梓區的土地利用,因其以公有地權為主特性,政策的執行與否,即決定了楠梓區土地利用變遷的快慢程度,而楠梓區的區域發展特性,正是透過政策與地權結構的交互影響下,所展現出的地表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