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杯集團 總部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必買單品、推薦清單和精選懶人包

乾杯集團 總部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湯澤剛寫的 從天而降的四十億債務:一直想落跑最後卻乾杯重生的奇蹟故事 和陳敏慧的 妳和成功只差16步:萊雅首位台灣女總裁教妳事業&家庭處處圓滿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英伟达弃购ARM 半导体史上最大收购案告吹 - cnBeta.COM也說明:21 小時前 — ARM总部目前在英国,该公司不制造或销售成品的半导体或设备。但ARM推出的微处理器设计和架构,向包括英伟达在内的诸多科技公司授权。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臉譜 和圓神所出版 。

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 政治研究所 李亞明所指導 許子浩的 中共建政後軍隊思想政治建設之研究―以共軍「典型」運用為例 (2013),提出乾杯集團 總部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共軍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建設、典型、軍隊現代化。

最後網站找乾杯集團wiki相關社群貼文資訊則補充:提供乾杯集團wiki相關文章,想要了解更多乾杯集團便當、乾杯集團總部、乾杯集團簡介相關餐飲資訊或書籍,就來餐飲貼文懶人包.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乾杯集團 總部,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從天而降的四十億債務:一直想落跑最後卻乾杯重生的奇蹟故事

為了解決乾杯集團 總部的問題,作者湯澤剛 這樣論述:

從知名企業辭職返鄉,接任第二代社長看似人生勝利組,豈知繼承的可不是金雞母,而是從天而降的四十億債務!‧當你欠下四十億債務時,身邊的人會是什麼樣子……‧銀行:「湯澤先生,你能不能雙手伏在桌上,再跟分行經理低頭說一次『拜託您了』?」‧總務:「社長,七天之內如果拿不出一千兩百萬日圓就慘了。」‧店員:「社長,店失火了!好像全燒光了!」‧房東:「那個第二代真沒用。竟然因為自己不想做,就把父親辛苦的成果收掉。」‧資深員工:「不,社長,請在我還感謝你的時候讓我辭職。」……然而,即便走投無路,也千萬千萬千萬不要放棄。父親過世,湯澤剛回到家鄉神奈川,接下父親一手創立的居酒屋餐飲集團,原本只是

單純的延續父親的夢想,沒料到攤在眼前的竟是天文數字的負債,如地獄般的經營之路:剛接手就開始寫破產計畫書;跟銀行哈腰鞠躬,只怕店面被查封做不成生意;想整頓門面,員工卻想辭職;好不容易經營出現轉機,店面卻燒光;狂牛症疫情爆發,只能停賣熱門商品……身在瀰漫酸臭味的辦公室,成天擔心公司要完蛋的湯澤,內心的小聲音說的不是要堅強,而是:「乾脆逃跑算了」、「什麼時候要申請破產?」。湯澤社長敘述他十六年的勞碌故事,並分析身在逆境之中,過度鑽牛角尖和畏懼破產等心思如何使他裹足不前。在這近六千個日子裡,他也曾想過是否要放棄,賣掉公司、乾脆加盟大企業,甚至一度站到月台邊緣企圖跳軌自殺。但拒絕到大餐廳工作的員工們、沒

有怨言的妻兒,以及願意延長還款期限的銀行高層,讓他得以冷靜思考出路,帶領公司脫離經營危機,讓「湯佐和」從負債地獄搖身一變,成為帶給員工和顧客快樂的地方幸福企業。從多災多難的十六年還款紀實中,看到一個不懂管理的前白領菁英如何變成一個腳踏實地的中小企業經營者,並在絕望中找到重生的勇氣。|給讀者的話:「不論您是中小企業經營者、有志創業或者返鄉繼承家業的人,正感到自己的人生適逢低谷,甚至是煩惱將來出路的學生,都能看看我這令人匪夷所思的人生經歷。我也曾一心認為,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但是,黑夜終究會迎來光明,放棄還言之過早。」【國內推薦】Kaoru 【哈日劇】粉絲團版主 朱維正 米販咖啡創辦人 高振御 

寅樂屋 Torarakuya-Taipei負責人 何飛鵬 城邦出版集團首席執行長 ——齊心推薦這是一本有魔力的書,從翻開那一刻開始,就讓人停不下來的一直往下看到最後。一個擁有人人稱羨的家庭與工作的「湯佐和」居酒屋餐飲集團第二代,某日因為父親倒下而背負起四十億日元的天價債務,從天堂掉到谷底的滋味,沒有人比他更能深刻體會。試圖從谷底翻身,卻在好不容易情況好轉時,又一再遭受各種意料之外的打擊,花了十六年時間才好不容易將債務清償地獄暫時告一段落,也成功整頓公司,讓員工發自內心以身為「湯佐和」的一員為榮。這本書告訴我們,重新振作起來也好,最後的掙扎也罷,只要不放棄,終會等到曙光劃破黑夜降臨的那一刻的!—

—【哈日劇】粉絲團版主 Kaoru傳統老店能生存下來,其中一定有極迷人的原因。和作者同樣是接手家中事業的我,運氣好,家裡的店沒有負債,也拜現今資訊發達、傳遞方式更便捷所賜,目前經營得還算順利。但在接手經營的同時,我也希望能給予老店新的生命,閱讀本書使我獲益良多,再次體悟老店的新生命源自於永續經營的概念,並需要整體的策略規畫搭配不斷地努力,才能維持成果。——寅樂屋Torarakuya-Taipei負責人 高振御這不是一本令人愉快並充滿希望的商業書籍,內容不會提供最新的經商觀念跟策略,讓你看完後躍躍欲試那夢想中的美好成功未來。反之,這是一本超寫實的書。是一本完整的企業起死回生紀錄,所有經營事業

該遇到的問題,湯澤先生都以倍數擴大的方式遭遇了,然後不可思議地跟四十億負債對抗並逆轉勝,令同樣有創業經驗的我感到無比的敬佩。讀完本書的最後一頁,我立刻上網查詢了湯澤先生的照片,果然是一位滿臉故事的企業家。社會是現實的,數字也是現實的。我創立的餐飲公司在經營上也遇過不少問題。第一次經營壽司店就獲利回本,讓我低估了制度建立與組織設定的重要性。因此在經營轉型後的米販食堂,重重的跌了一跤。當時餐廳業績與知名度雖然蒸蒸日上,但組織內部問題卻日益嚴重,擴大到後來影響整體收益。當營運發生問題的時候,才能清楚看見自己在經營上的缺失,並進一步去檢討改進。原來,公司正是經營者的一面鏡子。本書非常適合創業上或是人生

正遇到困難而需要力量的人。湯澤先生完整的記錄了遇到問題時候的處理方式。務必先控制情緒,深度了解自己的能力與籌碼,冷靜分析現況,然後計畫如何解決問題。無論是自己想的方案或是身邊人所給予的建議,都應確認是否與自己的品牌定位符合,並清楚設定客層與理解執行的原因,才不至於盲從他人成功方法而導致失敗。老闆也不要總是身先士卒,要讓大家了解現況,反覆的溝通理念,給員工成長的機會,再好的策略仍需靠組織執行才能勝出。而人生順遂的人,也請看看這本書,收起批評的心態,去善待身邊的人,因為或許他正在面臨你所不知的人生難題,而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是不是你。同理心讓我們了解自己,體諒身邊的人,了解客戶需求。畢竟生意最後就是

價值對等交換,出發點對了才能創造雙贏,成為共生共存社會的一份子。——米販咖啡創辦人 朱維正

中共建政後軍隊思想政治建設之研究―以共軍「典型」運用為例

為了解決乾杯集團 總部的問題,作者許子浩 這樣論述:

中共為確保由始至終一貫強調的「黨指揮槍」與「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等根本原則與地位,歷來均極其重視政治工作,並藉由在軍隊中發展、建立共產黨的黨(團)組織,進行思想、政治上的宣傳與教育,以利組織並掌控軍隊,進而推動國防與軍隊的各項建設。另一方面,中共提出的「軍隊思想政治建設」不僅是共軍政治工作最本質的部分;同時在共軍內部的各級共產黨(共青團)組織中,又以幹部作風及能力培養,作為共軍思想政治建設的核心內容;並且透過「思想」、「政治」、「組織」等建設,併列為現階段共軍政治工作「三個確保」的重要指標,要求共軍必須置於各項工作及建設的首要位置。回顧中共革命建政以來迄今,長期透過「典型」運用,有效發揮了政

治性的作用,達到動員群眾與凝聚民心的目的。建政後更以樹立與宣傳英雄模範等「典型」人物(或單位)的事蹟及經驗,作為中共「軍隊思想政治建設」的重要手段,藉由教育、激勵、引導等各種形式與方法,促使共軍官兵主動投身到「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的規劃進程當中。本研究主要從語藝傳播的觀點,剖析中共建政後,自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等四個主政領導時期,就共軍「典型」運用所根據的「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重點要求,對中共「軍隊思想政治建設」在「思想」、「政治」、「組織」等建設方面的影響與作用;並試圖從歷史脈絡中探尋規律,以憶測習近平時期,共軍「典型」的塑造類型與宣傳趨勢。

妳和成功只差16步:萊雅首位台灣女總裁教妳事業&家庭處處圓滿

為了解決乾杯集團 總部的問題,作者陳敏慧 這樣論述:

還在當徘徊事業與家庭的「兩難女」?腳步很沉重,夢想太遙遠?別氣餒,讓最懂女人心情的台灣萊雅總裁分享16個成功關鍵字,教妳成為有動力又有溫度的陽光女子!   從高中老師到跨國企業CEO,  從鶯歌的小鎮姑娘到法國人讚歎的鋼鐵女子,  陳敏慧,體內有著「一定要」的DNA。  完美兼顧事業與家庭的她,  改寫了「成功女強人」的定義!   關於職場成就,她說:  請勇於表達自己,因為職場沒有「日久見人心」這回事。  請擁抱每一項任務,因為它們代表了更多的機會。  請愛上冰冷的報表數字,因為它們是最老實的鏡子。   關於自我成長,她說:  請熱愛所有的變動,因為它們加大妳人生的「框」。  請相信自己的能

量,因為它們轉化挫折為挑戰。  請向典範學習,因為他們讓妳看見天空的廣闊。   關於家庭幸福,她說:  請永遠感恩另一半的支持,因為愛不是理所當然。  請與孩子每天交換「情報」,把有限的時間化為無限的愛。  請好好愛惜自己,因為自己給的幸福,最是真實。   這是一本衷心期望妳找到真幸福的勇氣之書。  陳敏慧的16個成功關鍵字,是妳每次前進一步的資產與能量。  當妳完成16步,妳已是家人的守護星、職場上的亮眼品牌!   陳敏慧:願妳有追求夢想的勇氣!  「大多數人都會替我冠上『成功女強人』的帽子,先入為主認地為我家世背景好,或運氣好,卻忽略我在過程中的種種努力。能夠走到這一天,我想我可以很有自

信地說,我靠的並非單純的幸運,而是一步一腳印的實力。而我認為成功最好的定義,就是夢想的實現。我希望分享自己的經驗,讓妳更勇敢、更有勇氣地去追求自己的夢想,從一個封閉的繭,蛻變成一隻美麗的蝴蝶。」 作者簡介 陳敏慧   萊雅史上第一位台灣籍總裁,亞洲區中唯一的女性總裁。在萊雅15年,陳敏慧總是讓巴黎總部驚豔,因為她總把不可能變成可能。   台大外文系畢業,到國外研讀MBA,當過高中老師 ; 在聯廣、奧美和P&G服務過;擁有多年行銷和業務的經驗。   她善於經營品牌管理,作風親和沒有架子,即使身為總裁,喜歡到賣場替第一線業務人員打氣,替員工爭取更寬廣的國際舞台,讓下屬心服口服,原因無他,就是「用心

經營,全心投入」。   在事業上她表現優異,在家庭上她也同樣能完美兼顧。全家曾在巴黎生活兩年,打造更深的家庭凝聚力,還共同寫了一本《那兩年,我們全家在巴黎》。雖然結縭二十餘年的丈夫現在與她分隔兩地,卻成為她最有力的後盾,一手包辦兩個孩子的生活起居,讓在台灣打拚的她無後顧之憂,至今感情仍如膠似漆,誓當一世紀的情人。   她並非一帆風順,生命也總是出現一個又一個的考驗。但是她讓自己保持在「零」的狀態,不斷學習、不斷前進。把變動當必然、把磨練當養分。因為她知道,只要相信自己,幸福就有可能。 推薦序 走在同一條車道上 老公Sean 推薦序 有了她,我的世界就沒有征服不了的難題 大兒子Stephan

推薦序 我最棒的五分鐘媽媽 小兒子Wayne 自序 勇於蛻變成一隻美麗的蝴蝶 Part I. 職場 #1- Recommend:把握機會,「推薦」自己 #2- Goal:「目標」,引我一路向前 #3- Stair:走上工作的「階梯」 #4- Yes:機會在前先說「好」 #5- Characteristics:善用女性獨有的「特質」 #6- Number:看穿「數字」的故事 Part II. 自我 #7-Product:自己就是最好的「商品」 #8- Knock:勇於「敲門」,開啟自己的機會 #9- Change:熱愛「變動」是我唯一的不變 #10- Frustration:真的只能是「挫折」嗎

? #11-Model:那些引領著我的「典範」 Part III. 家庭 #12- Choice:接受「抉擇」,別被失落絆住腳 #13- Involve:全家「動員」,親子關係更良好 #14- Connect:再忙,也要每天跟你「交流」一下 #15- Happiness:告訴自己,我要「幸福」 #16- Support:「支持」是最大的成就力量 推薦序走在同一條車道上老公  Sean   當老師走進教室時,後頭竟然跟著一位梳著整齊的清湯掛麵頭髮、臉上帶著一抹微笑與甜甜酒窩的清純女孩。她穿著像剛燙過漿的白衣藍裙,背著雙肩式的米黃色書包。突然間,同學們的喧鬧聲戛然而止,大家趕緊回到座位,睜大眼

睛注視著她,我也在其中。她先是自我介紹,說自己從鶯歌轉學來我們班上,請大家多多指教。我內心高興不已,心裡祈禱這名女孩能坐在我旁邊。結果,中特獎!她竟安排坐在我前面的位子,我們的因緣道路至此展開。   令我驚訝的是,在聊天中得知,她和我是同年同月同日生,難道這都是命定的嗎?那時候的一切彷彿兩小無猜的純真童年。下課後與一群好友們約著做功課,一起去公園玩,一起去看電影。即將上國中時,我倆說好要一同就讀某所私立學校,然而命運作弄,我倆抽籤均沒上,結果我悻悻然地回到市立國中就讀,而她突然就像斷了線的風箏,不知何去,也沒與其他同學聯絡。   雖然刻意舉辦幾次的小學同學會,她也未曾出現。後來輾轉得知,她念

了靜修女中。一回,我在上學途中與一位穿著白衣黑裙的靜修女中的學生擦肩而過,猛然回頭覺得應該是她,卻沒勇氣追上前確認。那一天上課,一直心神不寧地想著她,回家後立刻打開一本新的日記本,寫下與她的偶遇。接下來的好幾天,刻意在相同的時間與地點等著她出現,幸運之神卻不再降臨。   高中時,受幾位國小認識的女同學邀請參加中山女高的校慶園遊會,當我逛完將離開前,她們卻突然幫我廣播找尋她,我手足無措地在司令台前等著。當她迎向前來,我看見了一模一樣的微笑與酒窩,髮型也一樣,但短了些。她十分訝異看到我,寒暄了幾句後,便跟她要了聯絡電話。她說自己每天留在學校圖書館讀書直到關門,再搭車回家,所以十一點過後才會在家。一

聽至此,我便知道不該與她聯絡。她與我的高中生活像在天秤兩端,完全不同的生活形態,我們是兩條單行道,曾經於小學時交會過,而今卻漸行漸遠。我只能轉化為曾經為好友的祝福,祝她一切順利。   大學時,她讀台大,我念文化,自知我們是完全生活於不同的世界裡。一回小學同學會,她竟然意外出席,大家開懷地聊起當年往事,不知不覺夜已深,她錯過回鶯歌的最後一班火車,我便自告奮勇騎機車載她回鶯歌家。她請我回程騎回家後,務必打個電話給她報平安。但回到台北已是半夜,怕打擾她與她家人的作息,所以就打消撥電話的念頭。隔天一早卻接到她的電話,說她整晚不敢睡,一直守在電話旁,擔心我的安危。   之後雖然未再碰面,但每逢生日或聖

誕節時都會互寄卡片祝賀。而我卻對她常引用莎士比亞的名句而憤恨不已,心想著台大外文系一定要如此羞辱人嗎?因為查完所有單字還是不知所云,還必須卑躬屈膝地請我姊姊為我開釋一番!雖然母親一直鼓勵我與她交往,但當時覺得彼此差距天南地北,而不置可否。   大三起,我開始認真思索未來,便努力充實英語,並去補習班上托福、GMAT,準備出國念書。剛好在一次的小學同學會,她聊到自己也考慮留學,卻沒時間補習,想借我的補習講義及模擬考試題,打算自己念。從此我們又開始固定見面,命運又將兩條單行道再次拉近,最後併成同一車道。   結婚後,出國念研究所,返國後各自在不同領域的職場上奮鬥不懈,大小兒子相繼出生,我們的生活更

是忙碌,經過摸索、調整與體諒,我倆的默契卻是與日俱增,一直互相加油打氣,共享喜悅與分憂。在三十歲時,我訂下人生的目標時,其中之一便寫下:「要當老婆一世紀的情人!」從小學認識至今已接近半個世紀,我們也一直保持著戀愛的心境,繼續往下半個世紀。   當老婆希望我能為她的書寫一篇序時,一時間還真不知從何說起,卻不斷回憶起我們從小認識的場景與軌跡。我們一路走來都很幸運,不管是職場或是生活上,一直有許許多多的人幫助我們全家,使我們有著許多的成長與滿載的記憶。最重要的是,家人們不管人在哪,心都是凝聚在一起。  自序勇於蛻變成一隻美麗的蝴蝶陳敏慧   這幾年,出版社一直希望我可以將經驗透過文字來分享,但是拖

延至今,一是因為工作忙碌,二是覺得自己只是個專業經理人和職業婦女,在工作上、在家庭裡扮演自己的角色,何足掛齒呢?之前出的那本《那兩年,我們全家在巴黎》,是屬於我們一家四口在國外生活的美好回憶,講的大多是「家事」,跟工作也無直接關聯。我總覺得在工作上,「事情就是這樣,做就對了,沒什麼好說的」,所以一直認為自己沒有什麼特別動人的故事,可以與別人分享。   而我近幾年愈來愈常接受媒體雜誌採訪,問的多半都是工作經驗;周遭的同事朋友,或是演講、採訪遇到的人,總因我能將事業與家庭不偏廢而讚歎不已,希望我能以過來人的身分給大家一些建議,並可以文字呈現,接觸面會更廣,看到的人也會更多。我自己也逐漸體悟到,如果

我自身的經歷,真的可以幫助準備踏入社會的年輕人、職場生涯剛起步的人,或是正處於家庭事業兩頭燒的人,能夠給予他們一些啟示或助力,也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有次兒子還說:「媽媽妳這麼偉大,當然要出書啊!」我從沒想到自己在兒子的心中竟然是個偉人,這當然是誇大,但還是讓我非常地窩心。   但真正激發我寫本書,去分享更多故事的念頭,是來自一封 E-mail。   記得大概是在二○一○年,有幾位即將要從研究所畢業的學生,到萊雅來做職業參訪,我以負責人的身分接待他們,跟他們介紹了整個萊雅集團,並分享了一些個人的職場經驗。   沒想到過了兩年,有天我收到那群學生裡的其中一位,寫信來告訴我,說我當年跟他講的一番話,

對他有很大的啟發。現在的他已經進入職場,找到一個很合適的工作,每天在工作上發揮自己的所長,付出與收穫都很多。他目前還加入扶輪社的扶青團,想詢問我能否去做一場演講,對兩百位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聊聊我的經歷與經驗。   說真的,我已經記不太清楚當時跟這群參訪的學生說了些什麼。但是收到這封邀約讓我非常開心,因為我知道,就在那次的參訪會裡,我的某個故事鼓勵到了這個年輕人,讓他得到激勵、受到影響。   大多數人在職場上會替我冠上「成功女強人」的帽子,很多人對「女強人」也有一些刻板印象,甚至會引來一些非正面的看法。他們可能會先入為主地認為我是家世背景好,或是我比較幸運,而忽略了過程中的轉折以及我付出的努

力。雖說我的過往不是什麼坎坷的苦情奮鬥史,但身為一個來自鶯歌小鎮,十歲就為了升學而寄宿親友家中的小鎮女孩,能夠走到今天這一日,我想我可以很有自信地說,我靠的並非單純的幸運,而是一步一腳印的實力。雖然這本書的書名也不可免俗地直接與成功畫上等號,事實上,我的出發點並不在於敘述自己的絲毫成就,而是分享職場生涯中與生活裡親身經歷的片段小故事。這些故事或場景或許你也似曾相識,甚至同樣經歷過,它們的確平實又熟悉,讓人更容易感受。   的確,我覺得自己是一個很平凡的人。我念好英文和法文,靠的是時間和毅力;我永遠想辦法,比老闆要求的多做一分;我告訴自己,最好的學習就是身體力行,從錯誤中成長。認識我的人都常聽我

說:我會讓挫折一過,就像熨斗燙過,沒有摺痕。就是這樣的心態讓我一路來能不斷突破,將大挫折的波浪化成小浪,最後無影無蹤,繼續往自己的夢想前進。如果問我要給年輕人一句話,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追求夢想的勇氣」。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夢想,我認為成功最好的定義,就是夢想的實現。我希望分享自己的經驗,讓妳更勇敢、更有勇氣地去追求自己的夢想,從一個封閉的繭,蛻變成一隻美麗的蝴蝶。   我在書裡整理了個人經驗中16個重要的學習和心得,沒有深奧的理論與複雜的思緒,但我希望翻開這本書的妳,一定可以感受到我最誠心真摯的分享,也可感受到我勇於追求目標的企圖心。如何一步步從平凡的起點打造累積,而成就了一個不平凡的夢想。   

這本書能夠付梓,最大的動力來自我的家人。我想把此書獻給我的老公,當成送給他的生日禮物,以及我在他們成長過程中經常缺席的兩個兒子,感謝他們對我這個媽媽的體諒。這次出書,讓我讀到老公和兒子們幫我寫的序,我的內心激動不已,忍不住掉下眼淚。許多過往的生活點滴回憶,在當下可能是挫折、是失落、是衝突,但是我們都知道,那不是悔恨,那不是抱怨,我們心裡感受到的,是將我們拴得更緊密的家庭凝聚力。我有一個亦師亦友的老公,我有一對帥氣十足的兒子,我有個讓我充滿學習與挑戰的工作。   再次感動與感恩,這一切,因為有你們! #4 YES機會在前先說「好」──我們常會用「我做不到」或「我忙不過來」,當成自己拒絕任務的

理由,但其實在這些 Say no 的當下,你也已經將機會往外推出門了。前些日子我接到一通電話,集團內的全球人力資源部門打電話給我,要我去柏林上一個課程,說是老闆指名要我參加的。這個課程是公司安排的,分成兩個階段,一次在德國柏林,另一次在中國大連。全世界萊雅集團只有六個人會去上這個課,而且上課的人也都由集團總公司指定。亞洲區名額只有一個,我的老闆把名額給了我。其他一起上課的人則有美國跟歐洲區域的同事。這次的課程內容談的是高階管理,講領導、講創新,同時還包括了全球經濟現況等議題。因為跟經營管理與未來趨勢有關,所以與會同仁都是高階主管。比較特別的是,以往這一類的課程,上課的人都是公司內部員工,這回我

們還會與外面一些企業集團的人一起上課。來自萊雅集團的人有六位,除了我們之外,還有四家集團的人會出席,相互都是不同產業,目的就是希望我們要跟多種產業進行接軌,激盪出更多可能。而在課程之前,各個公司的CEO也會指定我們一些議題,希望我們針對這些題目進行討論、並且要有成果,而不是只去那裡聽聽課。課程之餘,我們還會參訪一些國際知名的集團公司,相互學習。這些內容安排不僅花費公司很多成本,相對也會占去自己不少時間。當下又剛好是在兵荒馬亂、全台灣的百貨公司都進入週年慶的征戰期,雖然這是一個很難得的學習機會,而我一去就是一個多禮拜,還是在天高皇帝遠的柏林。儘管我相信同事們一定能完美達成業績,但無法在週年慶的重

要時刻坐鎮指揮,還是讓我有些許不安。到底,我該去嗎?雖然老闆事先詢問了我的想法與意願,我大可婉轉表達自己正在忙週年慶,而且現階段部門之間有一些成員調動,為了安穩人心,我可能不太方便去。只要我這樣一說,他們自然就會另覓他人,但我想的是,既然我是公司屬意的第一人選,就表示這個機會是我該把握的,是公司的美意,容不得放棄。我不能 Say no,應該要 Say yes。我該去,再怎麼排除萬難,都得去!*Say yes,機會一直來說真的,在工作上,我還真不會對眼前的機會 Say no。我永遠都是 Say yes。也因為自己從不說「不」,機會就會一直進來。回想我畢業那年,白天在貿易公司擔任秘書助理、晚上在學

校教英文的階段,那時因為年輕,除了想多賺一點錢,也覺得需要在工作上好好負責,所以雖然日夜蠟燭兩頭燒,但我從不輕言請假。平常早上八點半到下午五點半,我是聽人命令的小助理;公司下班後直到晚上十點,我是指導學生課業的學校老師。後來還交了男朋友,連約會也進來軋上一腳。我像是戴著日夜不同的兩款面具,中間有時還得穿插扮演女朋友的角色。現在想起來,自己當時竟然沒有錯亂,還真有點佩服自己當時的體力。記得有一回,貿易公司來了個叫本田先生的日本訪客,因為內部人手有點忙不過來,所以我們總經理就叫我帶著本田先生去台南跟彰化,拜訪其他廠商。雖然那時的我不太有這方面的工作經驗,但還是答應了。說來好笑,對於這次差旅行程,我

唯一的顧慮不是自己帶領客戶的經驗不足,而是想著自己一個人帶客戶出差,有點不安。於是,我就央請當時的男友、也就是現在的先生一起出馬,拜託他充當司機。我那時傻傻的,還以為客戶一定看不出來,實在是有點天真。但總之,我們兩人就一起陪著本田先生去彰化與台南。因為我並沒有想到要跟學校請假,或者應該說,我不認為自己「需要」為了這件事,跟學校告假。所以在出差行程告一段落後,我還是趕緊奔回學校上課。為了怕遲到,我還一直催我男友開快點,他就開著他那輛小小的大發汽車一路超車、變換車道,超到本田先生坐在後座驚嚇不已。最後總算讓我準時趕到學校打卡。雖然我可以跟貿易公司的老闆說,我覺得自己可能不適合帶本田先生去拜訪客戶;

或者告訴學校說我有事情要請假一天,好讓自己不那麼緊張匆促。但「不會說不」的這個特質,反而讓我的耐操度與可塑性都更加擴張,尤其當自己走過那一次又一次的調整與挑戰之後。又例如我在擔任廣告業務的時期,那個年代還流行吃飯喝酒應酬,尤其是在本土廣告公司與本土客戶之間,喝酒是免不了的。自己雖是女流之輩,年紀也還不到三十,卻充滿了初生之犢不畏虎的氣魄。加上自己一部分好勝心重,另一部分則是向來認為工作就是要做到徹底,因此逢上喝酒的場合也從不畏懼,說乾杯便乾杯。說真的,我的酒量並不好,酒膽卻超乎常人,怎麼也不能輕易退縮,也不能讓自己喝醉。雖然現在看來那是非常不健康的工作方式,但我也因此獲得了許多難得的經驗,以及

與客戶、夥伴的堅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