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戲啟示錄台北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必買單品、推薦清單和精選懶人包

京戲啟示錄台北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李國修寫的 李國修戲劇作品全集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國立成功大學 台灣文學系 王右君所指導 李亦修的 李國修劇作中的男性角色 (2015),提出京戲啟示錄台北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李國修、戲劇、男性角色。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國文學系 顏美娟所指導 周銀姿的 李國修《西出陽關》劇本研究 (2013),提出因為有 李國修、西出陽關的重點而找出了 京戲啟示錄台北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京戲啟示錄台北,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李國修戲劇作品全集

為了解決京戲啟示錄台北的問題,作者李國修 這樣論述:

  二十七本劇作,分作三個系列,橫跨二十六年的光陰,李國修的喜劇技巧從輕鬆逗趣的小品(《沒有我的戲》)進化到戲中戲情境喜劇的繁複結構(《半里長城》、《莎姆雷特》、《京戲啟示錄》),呈現荒謬的角色困境,讓人笑中帶淚,省思深刻的人生課題。李國修經常在作品中探討並呈現現代人的焦慮(「三人行不行」系列),對矛盾的時事現象做出批判與嘲弄(《民國76備忘錄》、《民國78備忘錄》、《救國株式會社》),更藉由穿越時空的題材,來借古諷今(《鬆緊地帶》、《太平天國》)。然而,李國修除了提出對社會的敏銳洞察,他更關注生命情感,不論是都市男女的情愛面面觀(《婚前信行為》、《未曾相識》、《徵婚啟事》

、《婚外信行為》、《好色奇男子》、《昨夜星辰》、《北極之光》),或是感慨已逝的年少歲月(《港都又落雨》、《蟬》、《六義幫》),以至於書寫父執輩戰亂流亡,在台灣落地生根的血淚家史(《我妹妹》、《西出陽關》、《女兒紅》),我們都可以看見李國修透過作品,傳遞出對這片土地的熱愛。   ˙風屏劇團系列 ────   《半里長城》寫風屏劇團巡演《萬里長城》的故事。   隔著遙遠的時空,劇中人用盡心機,玩弄著一場性、金錢、權力的交換遊戲。但在現實生活的風屏劇團裡,人性的複雜度卻一點兒也不比虛構煽情的戰國時代遜色,讓《萬里長城》從排練開始便危機重重。   《莎姆雷特》為李修國領軍「風屏劇團」,藉演出《哈

姆雷特》,重振劇團名聲的故事。   因編劇筆誤,錯將「哈」字寫成「莎」字,導致該團演出劇名為《莎姆雷特》,也為演出埋下了錯誤連連的伏筆。身懷復仇命運的莎姆雷特,如同鬼魅般驅使著風屏劇團的團員,一一走向復仇之路。台上的情節,成為台下真實人生的寫照!   《京戲啟示錄》描述屢敗屢戰的團長李修國,堅持推出新作《梁家班》的經過。   《梁》劇的故事靈感來自李修國那位堅持做手工戲靴的父親,從一個戲靴師傅的角度,看見四○年代梨園衰頹的過程。李修國經由這個作品來表達對父親的追思,並在戲中扮演自己的父親,透過角色與自我對話,在真實回憶與虛構故事交雜之中,對戲劇與人生有了更深刻的體認。   《女兒紅》則為李

修國繼《梁家班》後面對人生的下一個階段的故事。   眼看劇團收入難以養家,妻子宜幸又已懷胎八月,面對人生的下一個階段,修國惴惴不安。就在此時,修國偶然發現一份舊家的戶籍資料,他產生了一股尋根溯源的衝動,意欲瞭解生命中的不安感究竟從何而來。   ˙三人行不行系列 ────   《三人行不行I》《三人行不行II─城市之慌》以三個台北人為主角,描述生活在大城市裡,生活緊密結合、環環相扣,彼此依賴卻又彼此傷害的微妙關係。   《三人行不行III─OH!三岔口》描述兩岸三地、十二個真性情的角色,在不同的時空下,擁有著彼此共同的情感與不可抹滅的血緣關係。OH!站在三岔口,每個人所做的每一個抉擇都會成

為歷史。   《三人行不行Ⅳ─長期玩命》藉一位懷才不遇的導演小鄧從自己的生活取材,寫了一齣電影劇本《煙火》,具體而微地呈現了一九七七年台灣社會的動盪不安。   《三人行不行V─空城狀態》原來是一起尋人事件所引發的綁架案,卻擦槍走火以縱火案作為收場,幾個共犯帶著武器攻擊警察局想營救同夥,救人不成,同夥竟陰錯陽差地死在派出所裡……   ˙經典劇作系列────   《婚前信行為》   一個待嫁新娘秀美在結婚前七天去找前男友小蔡溫存,誰知秀美的未婚夫俊明竟與小蔡是多年舊識,在秀美與小蔡約會時,俊明也正好上門送喜帖……   《民國76備忘錄》   以民國76年的八大新聞為題材:洋菸進口、飆車事

件、雛妓問題、千面人在台灣……。從人性關懷面出發,企圖在紀錄台灣現象的同時,藉喜劇的諷刺效果,激發起民眾與社會大環境相互對話的可能性。   《西出陽關》   四十年前,老齊在營長的安排下,與流亡學生楊惠敏假結婚,戰火使兩人分隔兩岸,為惠敏守貞的多年的他,鎮日流連紅包場,癡戀著神似惠敏的歌星咪咪。四十年後,兩人在舊地重逢,惠敏已改嫁,老齊返台向咪咪求愛又遭到拒絕,最終在病榻上安然斷氣,結束了漂泊孤苦的一生。   《沒有我的戲》   這是一齣不設定主題、不傳達訊息、不講究劇情、不需要討論的純喜劇,唯一的規則只有──   全劇五個演員,從頭到尾,不准說出「我」字!   《民國78備忘錄》   

紀錄下民國七十八年的大小事件,透過觀察與重新省思,從不同的角度切入並探討生活在這個社會底下的遊戲規則,期望藉此創造共同的記憶與表達對社會環境的關懷。   《港都又落雨》   故事發生在1990年代的南台灣─港都,從九個大專時期同窗好友的單純學生時代到各自出社會之後面臨了不同的際遇與造化,看到了一群年輕人無力地面對各種景物、環境的改變,卻努力地在大環境下尋找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   《救國株式會社》   故事描寫一群渴望升官發財的幹員成立了「救國株式會社」,並塑造出一個跨國連續殺人犯──他殺人的動機都是為了台灣人的民族尊嚴,出於對社會亂象的不平之鳴。   《鬆緊地帶》   1991年,一個

平凡的保險業務員即將迎接生命中的第一個孩子。對於妻子即將臨盆的事實,他心中充滿對未來的焦慮,同時,他的眼前不斷出現關於唐朝的幻覺……   《蟬》   1968年的夏天,一群大學生,在友情、愛情、曖昧關係裡,懸宕搖擺著,同時,他們亦面臨了世界局勢的動盪不安、對未來的惶恐與不確定……   《徵婚啟事》   改編自陳玉慧同名小說《徵婚啟事》。為提昇該劇知名度,某劇團力邀影視女星站台演出。不料,首演前的彩排,卻因屢遭干擾而頻頻中斷……劇情中,一個個寂寞的男人陸續登場;隱藏在現實生活裡的一樁樁糾纏的男女關係輪番浮現……   《太平天國》   穿梭在1994的現實與1856年的太平夢,楊秀清在未婚妻

的鼓勵之下,逃脫了歷史輪迴的束縛,這時才恍然頓悟,原來 ──「太平天國」就是在你我心中,那最真實、最美好的夢土!   《未曾相識》   西元九一九年,五代十國,他們第一次相遇是在寒冷的北方;西元1919年,二度相遇在五四運動才剛爆發的上海街頭;西元一九九七年,在碧潭邊吊橋旁,旅館裡悶熱的午後……這一世,輪迴千年的磨難、愛戀、糾葛,一切都得做個了斷。   《我妹妹》   世春和妹妹的年齡相差八歲,從小在眷村長大的他們,童年在爺爺、奶奶還有一群眷村長輩們的圍繞之下,過得非常幸福溫馨。直到某一天,父親認識了一個女畫家……   《婚外信行為》   楊公在外和情婦麗虹同居了九年,髮妻和兒子對楊公的

自私、不負責任早已學會冷眼相看。耀彥的妻子已懷孕,他只能透過變態的性幻想來自我滿足。志雲與妻子新得一子,看似美滿的表面底下,情婦娟娟已開始吵鬧爭取正室名分……   《北極之光》   西元1979年夏夜的青潭邊,一對年輕的戀人小老頭與妹子互許終身,他們承諾要以一生的時間,陪伴對方去一千個地方流浪、去看傳說中的北極光……   《好色奇男子》   在網路上匿名「好色奇男子」的永山,與援交妹小梅邂逅。看著年僅十七、青春洋溢的小梅,永山不禁想起了自己十七歲時的青春記憶……   《昨夜星辰》   女作家黃庭薇在新書《昨夜星辰》中描寫發生在兩個家庭裡的三段婚外情故事,這些故事不但取材自庭薇周遭的真實生

活,為讀者所不知的是,真實生活的故事更比小說複雜得多……   《六義幫》   一九七一年,台灣第二次奪得世界少棒冠軍,六個熱衷棒球的少年共同組成「六義幫」。在某次幫派鬥毆中,小鄧誤殺了老三饅頭,從此展開長達二十年的逃亡生涯……

京戲啟示錄台北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屏風25《京戲啟示錄》傳承版2011年10/1(六)台中首演,由原創編導李國修暌違舞台一年半再次登台主演,新銳編導黃致凱接棒執行導演。除集結典藏版資深演員朱陸豪、樊光耀、朱德剛、黃宇琳、劉珊珊、許栢昂,傳承版更加入黃嘉千、夏于喬、杜詩梅等菁英級演員,全台巡演行程:台中10/1(六)、10/6(四)、嘉義10/15(六)、台南10/22(六)~23(日)、新竹10/29(六)~30(日)、高雄11/12(六)、桃園11/26(六)、台北城市舞台12/23(五)~2012年1/1(日)購票請上兩廳院

李國修劇作中的男性角色

為了解決京戲啟示錄台北的問題,作者李亦修 這樣論述:

李國修(1955-2013),為台灣劇場發展歷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他自1986創辦屏風表演班至2013因病過世為止,共帶領屏風推出四十回的作品,而其中絕大多數的作品為李國修自編自導自演,這樣的成績於目前台灣的劇壇中實難有人並駕齊驅。而以往對於李國修的研究,常是集中討論其國族認同以及其劇作的書寫手法。本研究則是以劇作中的性別關係作為分析的切入點,並且集中討論其男性角色所展現出的形象。而性別意識的養成常會與家庭與國家密切相關,於是本論文便挑選李國修劇作中,書寫家庭關係以及國家權力著墨甚深的四齣劇作:《京戲啟示錄》、《女兒紅》、《西出陽關》、《好色奇男子》作為分析文本。且挑選在劇中最為明顯的男

性角色「父親」與「軍人」作為主要之觀察對象。來討論李國修如何描寫這些男性角色的形象,並且就其書寫策略,來指出李國修對這些男性角色的描寫的背後有何意涵。最後,本研究發現李國修筆下的男性角色,常在追求自身性別角色之時遇到阻礙,而當這些阻礙無法解決之時,這些男性角色便會選擇逃避,雖然會有女性來協助他們完成責任、越過阻礙或是給予撫慰,但這些男性依舊是失敗的。不過李國修如此的書寫,並非是為了顛覆性別樣貌,他只是詳實的記錄下了他所觀察到男性在現實中所遭遇的困境,他寫下了男性角色為了成就其性別理想,所付出的苦痛與所承受的壓力。而這樣的書寫策略,也正是緊扣著李國修的對於社會進行對話的創作意圖。

李國修《西出陽關》劇本研究

為了解決京戲啟示錄台北的問題,作者周銀姿 這樣論述:

目前國內關於眷村小說的研究與論述者,為數不少,而戲劇文學中以眷村為主題的作品也漸受重視。民國38年(1949)國民黨政權失去大陸、轉進來台灣,很多像李國修的父執輩們,當年隨著國共會戰顛沛流離地來到了台灣。每逢過年,那群鄉親們總是以淚水和著年節,一年比一年傷感地提起那段無奈的史實,所產生的鄉愁和情緒更是難以釋懷。 本論文以李國修《西出陽關》劇中,在國共內戰下,衍生出的老兵議題書寫為主。研究對象,探討李國修的生平、創作歷程與創作觀及《西出陽關》劇本的成書背景與主題思想,以突顯李國修劇本的書寫特色。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為「緒論」,先說明以《西出陽關》作為研究論文的動機與目的,最後說明本文的研

究範圍與方法與相關的文獻探討。第二章為「李國修生平、創作歷程與創作觀」,先介紹李國修成長與戲劇背景、創作歷程與創立屏風表演班,簡介李國修其它劇本作品、得獎紀錄,以做為全篇論文研究之基礎與參考。第三章首先敘述《西出陽關》成書的背景與主題思想,介紹「西出陽關」劇情、釋義,老兵離鄉來台的經過、為老兵寫史,對土地的歸屬與認同,論述忠貞及對「家」的思念。第四章為《西出陽關》的劇本結構,人物、語言特色,行為的表現,劇作中的各種隱密象徵,展現了中原文化傳統的美和珍貴,表現出對台灣本土看重人倫價值,為敘述劇本演出效果,以場景設計、人物安排、聲光舞台效果為表現,第五章為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