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拜土地公供品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必買單品、推薦清單和精選懶人包

元宵節拜土地公供品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李文環,林怡君寫的 圖解台灣民俗【新版】 和妙清居士的 拜拜必備寶典:學會正確拜拜的第一堂課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好讀 和旗林文化所出版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國文學系 顏美娟所指導 李姿儀的 台灣節日飲食及傳說故事研究 (2012),提出元宵節拜土地公供品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台灣節日、飲食、傳說故事。

而第二篇論文玄奘大學 中國語文學系碩博士班 鹿憶鹿所指導 吳安清的 台灣閩客土地神傳說及信仰研究 (2012),提出因為有 土地神、土地財神、土地龍神、地基主、伯公、信仰、傳說的重點而找出了 元宵節拜土地公供品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元宵節拜土地公供品,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圖解台灣民俗【新版】

為了解決元宵節拜土地公供品的問題,作者李文環,林怡君 這樣論述:

  季節采風──四季節日巡禮   人生儀禮──必知傳統禮俗   日常生活──台灣生活眉角   一氣呵成,擁抱台灣民俗!     【台灣在地生活近距離寫照】   台灣民俗專家卯足勁,力圖讓台灣住民以最迅捷圖解方式,追尋古昔今日生活軌跡,感受台灣風土最溫暖的人情味。     【各種圖解方式,讓你一看就懂】   以農曆為基準,列出台灣重要民俗活動,搭配200張生動繪圖、民俗小補帖、專欄,詳解各項台灣習俗活動儀式、民俗物品來歷……,為您細說台灣民俗!     【一、二、三!一氣呵成,擁抱台灣民俗!】   ※第一步:季節采風→快速走過一回四季流轉,掌握台灣在地生活季節感!   ●結合

閩客移民、原住民,從過年圍爐走春到農曆三月瘋媽祖、四月底桐花祭、八月阿美族豐年祭……,熱熱鬧鬧接連不斷的民俗節慶,目不暇給!   ※第二步:人生儀禮→台灣住民的重大傳統禮俗,禮尚往來必知!   ●成長:拜床母/剃頭/做滿月   ●結婚:問名、相親/訂婚/歸寧   ●祝壽   ●哀悼:搬鋪、屬纊/乞水沐浴、死裝束/飯含   ※第三步:日常生活→必知台灣生活小眉角,讓您事事順利、運氣亨通!   ●趨吉避凶:動土儀式/安太歲/求籤   ●食在有福:辦桌/筷子使用的忌諱   ●住有學問:正廳/神龕/石敢當 名人推薦   ●台灣民俗專家、台中教育大學副教授/林茂賢   ●洪雅書房房主

、洪雅文化協會理事長/余國信 好評推薦   【專文推薦】   知名台灣史作家、《一本就懂台灣史》作者/王御風──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時時刻刻遇到的問題,都能在這本書中找到答案。所謂的「深入淺出」,說來簡單,在撰寫上非常困難,而本書卻輕易完成。

元宵節拜土地公供品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本集主題:「圖解台灣民俗節慶:嶄新呈現一年四季歲時節俗的民俗意涵與祭祀文化 」介紹
       
訪問作者: 李秀娥
    
內容簡介:
嶄新呈現一年四季歲時節俗的民俗意涵與祭祀文化
  
  隨著相關民俗節日的到來,喜歡遵循傳統的歲時慶典節日過生活的民眾,總會忙著準備各式應節的供品與祭拜用品,好歡度民俗慶典。而在過日過節的熱鬧氣氛下,到底有多少人深入了解──台灣民俗節慶的由來、內容和象徵,或是祭拜前應注意什麼細節?祭祀用品應如何準備?供品又隱含什麼意義?一年四季十二月令二十四節氣,又會遇到什麼樣的祭祀慶典與習俗?本書作者以嚴謹的田野調查方法,長年觀察與紀錄台灣傳統民俗節慶,除了進行宏觀的論述,並以極為細膩的分類,依四季循環一一介紹台灣的民俗節慶,簡明扼要,是參與台灣民俗節慶最佳讀本。
  
[春令節俗——祈福迎春]
新年開正、接神日開市(迎財神)、初七人日、初九天公生、十三添丁日、開燈、上元節(元宵節)、作頭牙(土地公生)、犒將(犒軍、賞兵)、清明掃墓
  
[夏令節俗——驅暑逐疫]
端午節、半年節、開天門、七夕七娘媽、生中元普度
  
[秋令節俗——秋報豐收]
中秋節、重陽節
  
[冬令節俗——謝神送冬]
下元節、冬至、尾牙送神、天神下降、除夕
    
作者簡介:李秀娥
臺灣省雲林縣人,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
  
◆曾任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中國文哲研究所等研究助理、真理大學宗教系兼任講師、大葉大學兼任講師。
◆現職民俗文化研究者,從事臺灣漢人曲藝文化、民間信仰文化、歲時節慶、生命禮俗等研究多年。
◆著有《蘇府大二三王爺開基祖廟鹿港奉天宮志》、《祀天祭地—現代祭拜禮俗》、《台灣傳統生命禮儀》、《台灣民俗節慶》、《鹿港的信仰與曲館研究》、《台灣的生命禮俗—漢人篇》、《圖解台灣傳統生命禮儀》、《圖解台灣民俗節慶》等專書。
  
    
作者粉絲頁: 耕研居宗教民俗研究室
  
出版社粉絲頁: 晨星出版、 晨星圖解台灣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台灣節日飲食及傳說故事研究

為了解決元宵節拜土地公供品的問題,作者李姿儀 這樣論述:

摘要飲食背後富含思想、哲學、禮儀、心理等意識形態,「吃」演變至今,已不再是滿足口腹之慾這種表淺的意涵,它還關連到文化,我們可以透過飲食的研究,了解其背後的文化底蘊。節日是人人喜愛與期待的歡慶時刻,節日裡吃的內容是節日文化不可少的組成成分,有時甚至可成為節日活動的主體。本論文研究意在跳脫飲食僅止於「知味」、「辨味」的感官層次,將其提升至「品味」層次,對於食物的特殊性、如何吃才健康、食物背後的典故、食物反映的意識形態等作一探究。本論文以〈台灣節日飲食及傳說故事研究〉為題。研究年代自荷蘭時期漢人移入台灣開始,研究範圍以渡海來台的漢族(包含閩客族群)移民為限,其主要的節日飲食習俗與相關傳說故事為主。

首章敘述研究動機與目的,接著針對「台灣節日」、「節日飲食」、「傳說故事」和「故事文本」的範圍作一界定,並思考研究的方法與可能的局限,最後羅列並分析本論文參考的文獻。 次章論述台灣節日及節日飲食的淵源以及地域性的轉變,接著按季節概述台灣節日的內涵與食俗。對於主要的飲食內容,除了呈現飲食的品項外,重要節食的流變、區域的變化、族群的差異亦盡量陳述,更擴及重要節食的食材與烹調色相之特色。以上可作為下文探討台灣節日飲食傳說故事的背景概念。 第三章按節日飲食分類,整理相應的故事作介紹,除了呈現台灣流傳的節日飲食故事,更佐以中國的相關故事作補充或比較。 第四章彙整上述整理,嘗試分析

節日飲食及故事所呈現的文化意涵,包含「趨吉避凶」之心理、呈現「養生觀念」和對「偉人的追念與敬仰」的表現。接著再探討節日飲食故事可能在傳承文化、教育、文學上的功能價值。 最後說明研究成果,以及可能的開展與限制。

拜拜必備寶典:學會正確拜拜的第一堂課

為了解決元宵節拜土地公供品的問題,作者妙清居士 這樣論述:

step by step 居家、廟宇祭拜完全攻略, 節慶祭拜、神明聖誕等必拜時間點大公開, 特蒐拜拜宜忌、供品準備等拜拜常識, 掌握正確拜法,讓你不怕拜錯,輕鬆招好運!   求神、拜祖一本通,教你拜出好運到!最齊全的拜拜須知X最完整的教戰守則,帶你從供品準備到入廟門、持香、祭拜、擲茭、求籤等廟宇祭拜流程,最後,只要帶著誠心祭拜,遵守禮節,讓你初次拜就有效,順利拜出好運到!   ‧拜拜須知不藏私   從拜拜要準備的器具、金銀紙、香品、供品,到如何擺放供品、擲筊和求籤的方式,全公開,讓你正確拜、求好運!   ‧必懂拜眾神、祖先的方法   祭拜的日子、程序、正確持香的方式、祝禱口訣,讓你與天上

的神明、祖先正確對話。   ‧節慶祭拜、神明聖誕等必拜時間點大公開   帶你了解在不同節日,要進入對的廟,祭拜對應的神明,並告訴你不同地點、節令和平常在家中拜拜的方式,讓新手輕鬆跟著拜,無煩惱!   作者簡介 王譽如   道號:妙清居士   經歷   觀護問題青少年、輔導講師   現職   荷花國際慈善基金會 董事長   荷花教育聯誼會 導師   心靈解困 指導老師   專長   堪輿學、八字命理、姓名學、食療改運、擇日安神、心靈解困……等。   著作   《拜月老廟求姻緣》、《與幸福有約》、《靈動數字:強化運勢的祕法》、《招財進寶》。   Part 1 祭拜必知,在拜拜

之前要知道的事 10     為什麼要拜拜? 11     關於香品、香爐 16     金銀紙介紹 27     拜拜供品介紹 37     供品擺放方式 41     擲筊 44     求籤 Part 2 拜拜場所大不同,地方祭拜各有禁忌 廟宇祭拜 48     關於廟宇建築 50     廟宇的出入方向 51     天公爐腳的方向 52     廟宇的祭拜方式 57     廟宇祭拜大哉問 居家祭拜 60     神明桌的選擇及安置 62     安神、安爐須知 65     居家祭拜流程 66     居家祭拜大哉問 Part 3 祭拜日子大解密,帶你了解怎麼拜才對! 平日居家

祭拜 70 日常/固定拜拜 71 初一、十五 72 地基主 公司祭拜 74 開工 76 初二、十六 77 地基主 節慶祭拜 78 開正 80 接財神 80 天公生 81 元宵節(上元節) 82 清明節 84 端午節 85 七夕 85 中元節(中元普渡) 86 中秋節 87 重陽節 87 下元節 88 冬至 88 送神 89 除夕(一年之終)、圍爐 特殊需求祭拜 91 安神位、安爐 92 虎爺 93 冤親債主(三世因果) 94 祭改 95 補運 95 嬰靈 96 訂婚 97 結婚 98 做滿月 99 做周歲 100 安太歲 100 收驚 101 入厝 101 開工、開幕 102 開鏡 103 動

土 104 求財富 105 求姻緣 106 求考運 107 求健康 107 求運氣 Part 4 瞭解一年十二月的祭拜,讓你跟著拜出好運到! 農曆正月 110 元始天尊聖誕 112 開正 113 彌勒菩薩聖誕 114 立春•接神(迎神) 115 接財神•財神聖誕 118 清水祖師聖誕 120 玉皇大帝聖誕 121 天官大帝聖誕 122 值年太歲星君千秋 123 元宵節 124 臨水夫人(陳靖姑)千秋 農曆二月 125 濟公活佛聖誕 127 土地公千秋 129 文昌帝君聖誕 130 太上老君聖誕 131 三山國王千秋 132 九天玄女聖誕 133 開漳聖王千秋 134 觀世音菩薩聖誕 136 

普賢菩薩聖誕 農曆三月 138 清明節 141 玄天上帝聖誕 142 保生大帝千秋 144 註生娘娘千秋 145 媽祖娘娘聖誕 147 東嶽大帝聖誕 農曆四月 149 文殊菩薩聖誕 151 釋迦佛祖聖誕 152 呂祖先師聖誕 154 李托塔天王聖誕 155 南鯤鯓李大王爺千秋 156 南鯤鯓范五王爺千秋 157 神農大帝聖誕 農曆五月 159 端午節 161 巧聖先師千秋 163 保儀尊王聖誕 165 城隍爺聖誕 167 張府天師聖誕 農曆六月 169 田都元帥聖誕 171 南鯤鯓池二王爺聖誕 172 觀世音菩薩得道紀念日 173 火德星君聖誕 174 關聖帝君聖誕 176 西秦王爺千秋 農曆

七月 177 七夕•織女娘娘聖誕 179 拜床母 180 七娘媽聖誕 181 中元普渡 183 中元地官聖誕 184 盂蘭盆節 185 王母娘娘聖誕 187 義民節 188 法主公聖誕 190 地藏王菩薩聖誕 農曆八月 191 灶神聖誕 194 中秋節 195 太陰娘娘聖誕 196 月下老人聖誕 197 南鯤鯓朱王爺千秋 198 廣澤尊王聖誕 199 至聖先師孔子聖誕 農曆九月 200 中壇元帥聖誕 202 重陽節 203 南鯤鯓吳三王爺聖誕 204 女媧娘娘聖誕 205 觀世音菩薩出家紀念日 206 藥師如來佛聖誕 農曆十月 207 達摩祖師聖誕 209 水仙尊王聖誕 210 齊天大聖聖誕

212 下元水官大帝聖誕 213 地母娘娘聖誕 214 青山靈安尊王千秋 農曆十一月 215 冬至 216 阿彌陀佛聖誕 農曆十二月 217 尾牙 218 送神 219 除夕 作者序   王老師於1965 年僑居於南美洲的巴西(聖保羅),時間長達十幾年之久。她熱心公益,更充滿了智慧與正義感。所以相當受到僑胞們的尊敬和當地巴西仔的歡迎,她的影響力自然不在話下。舉凡廟宇興建、華人或宗教等慶典活動,無不沒有她的參與、協助,以及贊助。   返台後,王老師仍舊熱心積極地從事和推廣各項社會慈善活動。由於長期接觸和參與宮廟相關大小事宜,讓原本身為基督徒的王老師因此與佛、道、密、儒等教結下了不解之緣。

  在漢朝時代就有燒香拜神佛一事,百姓們對於供養神佛的敬意, 也一直流傳至今。   小時候,是農村社會,常看到長輩們,不管對各神尊的誕辰及節慶、祖先的祭祀,都會供豐富的供品,很謙誠的祭拜,主要祈求、能保家庭平安、消災解厄、掃墓祭祖、懷念祖先等。   隨著社會進步,人們常因工作繁忙而漸漸淡化拜拜一事,而現在年輕人更不喜歡拜拜,等到了需要拜神、祭祖先時,不知要從何拜起,而看到那麼多種金紙,也不知要拜哪種金紙才對!   過去因有福緣而造訪過百家宮廟,感恩有此機緣,共彙整成這一本書,分享給更多有緣的讀者,共享神佛的護佑。相信只要大家用心去學習拜拜,如何與神佛暢達的溝通管道,找到(心誠則靈)

法喜充滿地祈願,諸位讀者皆能有所寄託,並盼達成所願。  

台灣閩客土地神傳說及信仰研究

為了解決元宵節拜土地公供品的問題,作者吳安清 這樣論述:

摘 要本文以「台灣閩客土地神傳說及信仰研究」為題,研究以台灣閩南及客家族群土地神傳說及土地神信仰為主軸,首先以蒐集到的文本資料為基礎,分析台灣地區閩南、客家兩族群流傳土地神傳說的類別,兩族群合言計分為「來源傳說」、「護民傳說」、「神能傳說」、「自然形像土地神傳說」、「瘟疫醫療複合傳說」、「與風水相關的傳說」及「土地婆傳說」等。再者探討台灣地區土地神信仰的概況,並考察台灣地區目前特殊的土地神崇拜模式,針對「土地財神信仰」、「風水形制土地神壇」及普遍流傳於民間的「家宅土地神信仰」探討。最後將傳說與信仰的研究融合,探討其中兩者互相影響的成分,並歸結出台灣土地神祇的內在性格特徵。 土地神信仰是

自然崇拜的一環,自然崇拜中的土地崇拜是一個流傳已久的信仰,在所有的自然崇拜當中,與先民的關係最為密切,而台灣地區由於自然、人文社會環境的殊異,衍生出特殊土地崇拜文化。本文藉由傳說與信仰的研究,可以瞭解台灣地區土地信仰流傳的的概況其及演變的情形。關鍵詞:土地神、土地財神、土地龍神、地基主、伯公、信仰、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