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投年齡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必買單品、推薦清單和精選懶人包

公投年齡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邱俊榮,羅承宗寫的 民主觀察:2016-2017回顧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支持公投法投票年齡下修18歲柯文哲:權利義務對等 - 風傳媒也說明:立法院審議公民投票法,8日針對有共識條文二讀,當中包含投票年齡下修至18歲。台北市長柯文哲9日被問及是否支持時表示,這是全世界潮流,而且目前18歲 ...

輔仁大學 社會學系碩士班 魯貴顯所指導 陳彥凱的 選舉作為階級運動策略初探—以2018桃園市長候選人朱梅雪為例 (2019),提出公投年齡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工會運動、階級運動、選舉。

最後網站全國性公民投票案公投公報- HackMD則補充:我國人民享有的參與政事的權利,包括:選舉、罷免、創制、複決、應考試服公職等,在我國《憲法》及1967年簽署(2008年內國法化)的《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皆有明定,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公投年齡,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民主觀察:2016-2017回顧

為了解決公投年齡的問題,作者邱俊榮,羅承宗 這樣論述:

  本書不只是從人民的角度觀察民主,更重要的是由青年人體會民主,本書作者都是青壯年,因此可說是青年觀看民主。出版之後,則是願與青年分享,每一個世代都扮演著民主傳承接棒的角色,而青壯年的觀察心得,更可以得到多數青年人的共鳴。

公投年齡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選舉作為階級運動策略初探—以2018桃園市長候選人朱梅雪為例

為了解決公投年齡的問題,作者陳彥凱 這樣論述:

台灣社會歷經兩次政黨輪替,以及多次民間透過社會運動的方式倡議議題等,雖然目前政治領域中國民黨和民進黨仍占據主要的政治資源,但是隨著民間社會對政治想像的變異,以及近年來多場大型社會運動的帶動,開拓了小黨的政治空間。這樣的空間也顯示,社運組織的進步訴求不是只有口號,而的確反映了部份基層人民對於藍綠執政的表現不盡滿意而有所集結,廣泛稱為階級運動之一的勞工運動亦為社會運動中重要的一環,近年更發展出勞工運動的成員開始投入選舉的政治參與模式。而在台灣的脈絡,工會不僅是集結勞工能量的組織,同時也是公民認識階級運動的樣貌之一。也就是說,工會在階級運動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本文試圖以2018年華航企業工會秘書

長朱梅雪參選桃園市市長的選舉經驗勾勒階級運動者參與台灣選舉的模式,並透過深度訪談選舉團隊及工會成員來描繪投入選舉對於參與者的影響,最後討論工會政治化做為階級運動和公民社會持續對話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