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產物保戶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必買單品、推薦清單和精選懶人包

國立中興大學 歷史學系所 李毓嵐所指導 黃正宗的 戰後臺灣保險市場的接收與重整(1945-1963) (2021),提出南山產物保戶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保險史、金融史、戰後經濟史、戰後接收、金融管制。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許嘉文所指導 許炎珠的 壽險業務員對外溢保單銷售意願之研究-以C壽險公司為例 (2020),提出因為有 外溢保單、產品認知、保險科技、顧客關係管理、銷售意願的重點而找出了 南山產物保戶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南山產物保戶,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戰後臺灣保險市場的接收與重整(1945-1963)

為了解決南山產物保戶的問題,作者黃正宗 這樣論述:

現代商業保險制度於19世紀中葉開港通商後引進臺灣,經日治時期長足發展,無論在業務規模或制度層面皆已奠定相當基礎。戰後,隨政權移轉,臺灣保險市場經歷制度轉換的過程,在1963年完成新體制的確立。本文廣泛蒐集多元史料,從(1)業務發展、(2)監理制度、(3)組織、資本及人事、(4)資金運用等四個觀察視角出發,儘可能重構臺灣保險市場在此「制度轉換期」的樣貌,除說明制度如何轉換外,也嘗試分析轉換過程中產生的問題與影響,並歸納戰後臺灣保險市場的特徵,及保險業之於金融體系與總體經濟體系的關係。業務發展方面,產、壽險業的分歧是這段時間最明顯的特徵,戰前業務規模遠大於產險的壽險嚴重萎縮,並處於長期停滯,產險

業則伴隨總體經濟復甦與成長,在1958年便已接近戰前高峰。這背後是產、壽險契約性質差異、是否承擔政策責任,及市場競爭與否等多重因素產生的結果。組織、資本與人事方面,有四點值得注意。首先,市場形態由戰前的「民營且競爭」轉變1960年以前的「公營且寡占」;其次,保險業「分支機構」為主的組織型態在1950年後全數轉為「總公司」;其三,1960年保險市場開放除了讓市場型態重回民營且競爭外,也是戰後本國民間資本涉及全國性金融的開端;其四,戰後臺灣保險人才可歸納為外省籍、日治經驗、新生代三批,日治經驗的發展情況相對較差。監理制度方面,戰後保險法制體現「內地延長的再延長」路徑,由於中國保險法制本身的問題,這

次「再延長」呈現法律現代性及完備性的倒退,1963年《保險法》修正施行除改善上述問題外,也完成史上第一次「保險法制臺灣化」。資金運用方面,戰後保險業資金運用規模極小,未能充分發揮「重新分配資本」功能,要到1960年保險市場開放後才有顯著成長,但較之戰前,資金運用比率仍較低,法令限制及不成熟的資本市場,是形成上述特徵的主要原因。就保險業在戰後臺灣經濟發展過程中所處的位置而言,產險業大致與整體經濟相輔相成、共同發展,壽險業在保險市場開放前則顯得乏善可陳,尤其是無法有效發揮提供長期資金的產業特性與優勢,對整體經濟發展的助力有限。此外,本文也以保險市場為例,就延續與斷裂、穩定或發展,及產業史研究之重要

性等議題略紓淺見。

壽險業務員對外溢保單銷售意願之研究-以C壽險公司為例

為了解決南山產物保戶的問題,作者許炎珠 這樣論述:

台灣高齡社會的隱憂,國人「不健康生存年數」長達8年創新高,主管機關為解決高齡化衍生社會保險、長期照顧及醫療等資源不足,鼓勵保險業者推出外溢保單,即透過自主健康管理+保險+回饋,讓保險能發揮重要的積極功能「損害防阻性」,由「事後補償」走向「事前預防」顛覆傳統保險思維。 「外溢保單」是現今保險科技下新創商品,如何幫助業務員提升工作及營運效率,也是創新保險科技重要的一環。過去文獻對此類商品較少探討業務員的銷售意願,本研究探討其該類保險之好處與推出後的銷售現況,以壽險業龍頭C壽險公司業務員為對象,藉由網路問卷調查統計分析,總共回收403份有效問卷,探討及驗證「產品認知」、「保險科技應用」及「顧

客關係管理」三大構面,對銷售意願是否存在顯著的影響,提出研究結論作為個案C壽險公司未來努力方向及業界借鏡學習之参考。運用SPSS軟體經由迴歸分析結論顯示:一、產品認知對於銷售意願有正面顯著影響。二、保險科技應用對於銷售意願有正面顯著影響。三、顧客關係管理對於銷售意願有正面顯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