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游泳池水質標準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必買單品、推薦清單和精選懶人包

國立臺灣大學 環境衛生研究所 王根樹所指導 劉怡的 以模擬實驗探討人體內源性有機前質消毒副產物生成趨勢 (2017),提出台北市游泳池水質標準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高級氧化、UV/H2O2、UV/Cl2、尿液、汗液、消毒副產物。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體育學系 闕月清所指導 曾京禹的 健身運動教練專業能力指標建構之研究 (2014),提出因為有 德懷術、分析層級程序法、敬業態度、運動處方設計、運動訓練指導的重點而找出了 台北市游泳池水質標準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台北市游泳池水質標準,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以模擬實驗探討人體內源性有機前質消毒副產物生成趨勢

為了解決台北市游泳池水質標準的問題,作者劉怡 這樣論述:

加氯消毒是游泳池水質管理中重要的步驟,其主要目的在消滅水體中的微生物或是降低其活性,以確保泳客不會因為水體中致病微生物而引發水媒疾病疫情。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提出游泳池的自由有效餘氯建議值應在百萬分之1到3之間,而臺北市衛生營業管理規則也要求台北市的游泳池自由餘氯濃度應該要維持在百萬分之0.3到0.7之間,以維持良好的殺菌效果。 然而,游泳池中泳客所釋放出的有機質 (例如: 汗液、尿液、皮屑、頭髮、保養品等物質)可能跟消毒劑反應而產生消毒副產物,包括三鹵甲烷 (Trihalomethanes, THMs)、鹵乙酸(Haloacetic acids, HAAs)、鹵乙氰 (Haloace

tonitriles, HAN)、鹵酮 (Haloketone, HKs)等物質。雖然目前國內外已有研究針對游泳池做實場採樣調查,但是游泳池池水中所累積的組成物質極為複雜,所以實場採樣的結果較難釐清個別來源內源性有機前質的消毒副產物生成特性,以及它們經過不同處理後的處理效果。 本研究採取實驗室模擬的方法,選用了泳池中最主要的內源性有機質,包括尿液及汗液,以代表持續在游泳池中釋放的有機前質。另外也以臭氧、UV/H2O2、UV/Cl2三種前處理方法評估其對於內源性有機消毒副產物前質的降解效果。其中臭氧為一般游泳池實場常見的消毒方法; 而UV/H2O2相關的研究主要應用在飲用水或汙水相關研究裡

,截至目前為此以UV/Cl2及UV/H2O2前處理方法對於游泳池水質改善應用的相關研究仍不充足,所以本研究一併將其納入以比較將其應用於游泳池水的優劣,提供未來游泳池水質控制以及消毒副產物前處理技術的背景資訊。 研究結果顯示,隨著內源性有機前質不斷排放到持續加氯的水體裡,不僅會使水中三鹵甲烷、鹵乙酸、鹵乙氰的濃度不斷累積,也會使得水體需氯量大幅增加而引發不揮發性的消毒除副產物 - 鹵乙酸的生成潛勢上升。另外,臭氧、UV/H2O2、UV/Cl2對於汗液內的三鹵甲烷的生成均有良好的控制效果,但僅有UV/H2O2可以同時降低汗液及尿液的三鹵甲烷及鹵乙酸生成潛能,其對水中總有機碳的礦化效果也較顯著

健身運動教練專業能力指標建構之研究

為了解決台北市游泳池水質標準的問題,作者曾京禹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建構健身運動教練專業能力指標,透過文獻的分析,初步建構本研究專業能力指標,接著選取學界5為、業界4位,共9位專家學者,採用修正式德懷術,歷經二回合專家學者意見回覆,建構健身運動教練專業能力指標,最後再以分析層級程序法,比較指標間權重表現。為求研究之信度,本研究德懷術收斂標準為同意度達80%,分析層級程序法採不一致性比率I. R.值≦0.1為收斂標準。研究結果:(1)健身運動教練專業能力指標共計有35項,分別為專業認知15項、專業技能11項、專業態度9項;(2)專業能力指標權重表現首重專業態度構面、其次專業認知構面、最後專業技能構面;(3)專業能力指標整層級權重,最重視之前3項指標為

專業態度構面之敬業態度、具備職業道德、對工作責任心最不重視則為專業技能之保養運動器材基本能力。研究結論:(1)健身運動教練除了要有好的運動處方規劃能力,且必須具備行銷能力,推銷自己並能避免運動中學員的傷害,最基本的人際互動能力亦是重要;(2)教練有良好的態度,將會決定學員是否參與課程。沒有豐富的學理知識佐證指導技能,再良好的指導技能亦是徒勞無功;(3)健身運動教練需要擁有敬業的熱忱及態度,尊重自己的工作,才能突顯自身的專業認知及技能。建議未來政府、相關機構以及第一線教練能以本研究發現作為參考,辦理相關課程及建立有組織的認證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