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興大學進修部簡章112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必買單品、推薦清單和精選懶人包

國立中興大學 農業企業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陳姿伶所指導 廖小婷的 農會四健推廣人員食農教育專業發展需求研究 (2019),提出國立中興大學進修部簡章112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食農教育、農會、四健推廣人員、專業發展需求。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歷史學研究所 陳翠蓮所指導 洪群哲的 反共與學術:從「匪情研究」到「中國大陸問題研究」 (2019),提出因為有 冷戰、非正式帝國體系、情治機構、五〇年體制、七二年體制、區域研究的重點而找出了 國立中興大學進修部簡章112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國立中興大學進修部簡章112,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農會四健推廣人員食農教育專業發展需求研究

為了解決國立中興大學進修部簡章112的問題,作者廖小婷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瞭解農會四健推廣人員食農教育專業發展現況認知及專業發展需求等情況,探討食農教育的推廣主力因應新興農業推廣使命之準備度,本研究其研究方向涵蓋以下四項:一、探討農會四健推廣人員推行食農教育情形。二、探討不同背景農會四健推廣人員於食農教育專業發展現況認知及其差異情形。三、探討不同背景農會四健推廣人員於食農教育專業發展需求及其差異情形。四、探討農會四健推廣人員於食農教育專業發展現況認知與需求之關係。 為達研究目的,本研究採取量化取徑的分析,運用結構式問卷調查取得研究資料。以全台302家農會四健推廣人員為訪查母群,運用便利性及滾雪球抽樣策略,發送問卷至目標對象俾完成訪查;透過彙整相關文

獻並經專家內容效度檢驗後,修訂完成的自編「農會四健推廣人員食農教育專業發展現況與需求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調查研究。正式問卷總計發出302份,回收有效問卷220份,回收率72.8%。依據研究結果與分析歸納之研究結論如下:一、食農教育為農會四健推廣重點工作,契合四健「從工作中學習」精神。二、農會四健推廣人員食農教育專業發展現況認知表現良好,惟培訓管道有待加強。三、年齡、農會區位對農會四健推廣人員在食農教育專業發展現況認知具顯著差異。四、農會四健推廣人員食農教育專業發展需求以專業知能最高,專業培訓最低。五、食農教育作業組或活動經驗、平均辦理時數對農會四健推廣人員在食農教育專業發展需求具顯著差異。六、

農會四健推廣人員食農教育專業發展現況認知與需求之間有顯著正相關。 綜合以上結論,研究者對農業主管機關構、農會系統、農會四健推廣人員、後續研究者提出數項建議。

反共與學術:從「匪情研究」到「中國大陸問題研究」

為了解決國立中興大學進修部簡章112的問題,作者洪群哲 這樣論述:

本文關注冷戰時期臺灣發端於情治系統中的「匪情研究」,隨著冷戰情勢演變,逐漸公開化、學術化並且以「中國大陸問題研究」之名進入大專校園的過程。主要發現如下:首先,此一學科之研究目的,隨著國民黨政府失去世界各國的外交承認,從加速中共滅亡的心戰政戰,轉變為「抵抗共匪毒素思想的防疫針」。其次,1970 年代之「中國大陸問題研究」開始強調冷靜客觀研究態度,師資方面,情治、政戰與黨宣人員均在其列,但已出現少數受一般院校學術訓練之研究者。此外,國民黨政府於 1970 年代策動知識青年黨部之學生黨員組建「大陸問題研究社」,並透過救國團系統、教育行政系統與情治系統提供該社資源,目的在於使該社發揮「安定校園」的功

能。最後,處於「美國非正式帝國體系」外緣的臺灣,在冷戰相關學術領域所投入的資源遠少於美國,亦導致「中國大陸問題研究」對其他學術領域在選題與方法論的影響,遠低於美國的「區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