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甲草種子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必買單品、推薦清單和精選懶人包

大甲草種子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大作晃一,多田多惠子寫的 第二彈!微距攝影の野草之花圖鑑:野花草微觀解剖書!更多的香草、食用藥用植物大集合 和黃徙的 台江大海翁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原點 和遠景所出版 。

國立清華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 劉柳書琴所指導 白春燕的 日治時期台灣文化協會新劇運動系譜(1921-1936) (2020),提出大甲草種子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新劇、文化劇、社會網絡、演劇系譜、新文化運動、台灣文化協會。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 江明親所指導 潘京愛的 DIY體驗對臺灣工藝推廣的影響─以藍染為例 (2019),提出因為有 藍染、學習成效、工藝教學的重點而找出了 大甲草種子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大甲草種子,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第二彈!微距攝影の野草之花圖鑑:野花草微觀解剖書!更多的香草、食用藥用植物大集合

為了解決大甲草種子的問題,作者大作晃一,多田多惠子 這樣論述:

植物生態學家+植物攝影師 聯手   日本植物迷最愛,甫上市即連續五刷 繼 第一彈!微距攝影の野花野草圖鑑 給你更多野草之花,以及食用與香草植物     【野花草微觀解剖書!詳述各部位特點】   延伸第一彈的微距攝影野草之花圖鑑,第二彈介紹了更多植物,將更多生活中深感親切,可食用藥用,以及香草植物都包含進來,深具實用性。     本書結合現今最熱門的微距攝影,以微觀的角度將近百種野草野花放大百倍以上比例,進行各部位細部說明;同時還貼心地將花朵以原寸大小圖示呈現,讓讀者理解原植物的真實尺寸,文字裡也不時提到趣味的命名由來……,讓讀者可以近距離一窺野花野草各角度的真實樣貌,將平時肉眼看不到的植物

構造、肌理質地一覽無遺。可說是提供給熱愛植物攝影、植物手繪、以及深度植物愛好者的一本野草之花專書。     【同科花朵大集合!這些植物原來是同一門派】   十字花科蔬菜∣脣形科香草植物∣豆科植物花朵∣莎草科植物花朵集合囉!     ●十字花科蔬菜—     青花菜․水芥菜․小菘菜․山葵․芝麻葉     大家可能常吃十字花科的蔬菜,卻不認得它們的花,所以在這裡我們精心選出五位當家花旦。十字花科在蔬菜中佔有一大派系,這些蔬菜的花,每一種俯瞰都會呈現十字形。     ●脣形科香草植物—      迷迭香․羅勒․胡椒薄荷․狹葉薰衣草․百里香     在這聚集了脣形科的各種香草。脣形科植物的花瓣上下分開

,有點像嘴唇的形狀,在略呈方形的莖上葉片對生,如果把葉子撕開會聞到香味。     ●豆科植物花朵—     歐洲苕子․馬棘․三籽兩型豆     豆科植物的花朵,由上方的一枚花瓣,橫向的兩枚,底下的兩枚花瓣構成,形狀就像蝴蝶。雄蕊與雌蕊隱藏在花瓣底下。     ●莎草科植物花朵—     球穗扁莎․蒲(大甲草)․短葉水蜈蚣․細稈螢藺․莞     莎草科屬於有細長葉片的單子葉植物,有許多生長在水邊。它們開的花是利用風傳播的風媒花,由許多小小的花聚成細密的小穗。其中有許多植物莖部的剖面是三角形,或是葉子已經退化,只藉由綠色的莖進行光合作用。     【深入了解!野花草生存所下的功夫】   一次看懂野

花草!還教你觀察、記錄保存植物標本     ●1、2、3……來數數看雌蕊雄蕊吧!   ●試試用指尖碰觸,察覺到不同植物細節!   ●看花朵為了生存,用了怎樣的心機與功夫?   ●過去曾經受到重視的植物,現在如何了……   ●哪些植物因為分類大改變,竟然變成親戚?   ●告訴你野花草記錄保存工具、設備以及方法!   專業推薦(順序依姓氏筆畫排列)     「這麼小的也是花?」然而這才是大部分植物的姿態。透過這本書,來一起觀察這些不顯眼卻不單調的花朵吧。——王錦堯 植物插畫家     微小身邊的植物,總是在牆角幽微吐露與我們最親暱的距離,關鍵於能否細細解讀他們的神奇與美麗,現在這機會來了,我是牢牢

握住了,你們呢?——巫佩璇  北鳥 · 大人的自然美學時光 粉專版主     這本書的主角是各式各樣的野花,而且是花不大,常被忽略的小花。作者透過微距攝影,讓我們將野花的美看得清清楚楚。——胖胖樹王瑞閔  植物科普作家     台灣約有30%植物與日本相同,本書可見到部分台灣熟悉的原生種與外來種植物。全球植物都遭遇滅絕威脅的今日,我們能做些什麼?透過微距植物攝影以及植物知識,居家附近的小花草,突然充滿新鮮感,推薦大家經由本書,讓我們一起認識並關心身邊的野花草!——董景生 林業試驗所植物園組組長

日治時期台灣文化協會新劇運動系譜(1921-1936)

為了解決大甲草種子的問題,作者白春燕 這樣論述:

日治時期台灣在1920、1930年由知識階級參與演出的「新劇」或「文化劇」,受西方文明刺激產生的新文化運動影響而興起,其發展與台灣社會文化特質及歷史處境息息相關。自從台灣文化協會於1921年倡導新文化運動以來,台灣新劇運動開始發展,直到1937年進入皇民化戲劇時期之前為止。這段期間出現許多新劇社團,多數附屬於文化協會旗幟之下,少數是在最初受文化協會影響而成立,或主事者具文化協會會員身分,性質各異,但皆以戲劇改良及社會改革為目的,都屬於台灣新文化運動中的一環,共同建構台灣文化協會的演劇系譜。過去相關的研究成果已大致確認台灣新劇運動與政治社會運動互為表裡的事實,本論文則進一步從個人與劇團、劇團與

政治社會運動的社會網絡關係出發,辨識劇團的屬性及發展過程,試圖更完整、更細緻地釐清台灣新劇運動的全貌。本論文指出,台灣文化協會演劇系譜起於1921年,結束於1936年。在這個系譜的發軔時期,首先在1922年至1923年有東京台灣青年會的學生戲劇嘗試,接著在1923年冬天出現具組織性的新劇結社,之後全台各地劇團陸續出現。各劇團的成員大多是具有公學校基礎教育的知識階級,具有地緣性、學緣性的關係,在相同的身分階級或政治社會理念下集結而成。劇團之間因成員的交流或派別的合作,使戲劇養分具有支援、傳遞的連續性質。這個系譜裡的劇團大致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是與政治社會運動團體有關的劇團,皆附屬於政治社會運動團

體,受政治力的作用影響。愈左派的劇團,受政治壓制的力道愈強,消失得愈快;左傾程度較弱的劇團,則可以保持較久的戲劇活動。具體而言,新文協派的劇團大部分在1928年官方壓制下停止活動,而民眾黨派的劇團則晚至1931年民眾黨遭解散前後失去舞台。第二類是與政治社會運動團體無關的劇團,其中再依母會附屬團體的有無分為兩類。附屬型劇團以公益募款、社區營造為目的,以戲劇表演為母會團體服務。此類的劇團,不論是附屬型或非附屬型,都不具有政治社會運動色彩,未受到1928年及1931年兩波官方壓制影響,能夠在1930年代持續保有演出能量,直到1936年因戰爭時局變化而自然退場,使台灣文化協會演劇系譜走到終點。此時仍有

一些志在演出的劇團,在1937年轉型為皇民化劇團,戲劇精神與台灣新文化運動背道而馳,已不能納入台灣文化協會演劇系譜之中。從這個系譜可以看出台灣新劇運動是基於政治宣傳而誕生。亦即,台灣新劇運動是一批熱心政治的台灣青年受「新劇」這個新媒體所吸引,將西方現代戲劇的現實批判精神應用於現實中的政治社會運動,以達成思想宣傳的目的所發展出的戲劇運動。台灣文化劇、日本新派劇、中國文明戲的創始期都有這個相同的特點。不過,相較於日本新派劇、中國文明戲經過創始期之後發展出獨自的戲劇形態而進入成熟期,台灣文化劇因殖民政府的取締壓制,戲劇藝術的發展受到干擾中斷,未能發展出完整的戲劇形態,沒有機會進入成熟期。然而,許多不

具有政治色彩的劇團因未受打壓,在1930年代仍保有演出機會,使戲劇養分持續醞釀,甚至到了1940年代皇民化戲劇統制時期,短暫出現了一些出自台灣人之手、具有台灣民族主體意識的寫實主義戲劇。這些戲劇的出現,說明的是1921年以來的台灣新劇運動的道路雖然荊棘滿佈,但已播下足以開花結果的種子。因此,我們從台灣文化協會演劇系譜看出台灣新劇運動的意義是:它以新的載體傳播思想現代性,同時也達到戲劇現代性的傳播作用。也就是,1920、1930年的「新劇」或「文化劇」,是台灣新文化運動除了演講、報紙之外另一項宣傳利器,在政治社會運動發展上升期,發揮了文化啟蒙作用;另一方面,它也達到戲劇現代性的傳播作用,使得因政

治社會運動而興起的新劇,未隨著政治社會運動的衰退而中斷,在政治社會運動發展下降期的1930年代,仍然保有演出能量,使新劇觀念及舞台經驗得到累積與傳承,並且從台灣人的主體性出發,對於戲劇進行再生產,創造了日治時期台灣人獨有的戲劇風貌。

台江大海翁

為了解決大甲草種子的問題,作者黃徙 這樣論述:

  詩人黃徙近年以來寫袂少台語詩作,伊的台語詩用字用詞攏誠媠氣,而且會當照顧著詩的美學要求,佇台語音韻的掌握、雅言的運用佮意象的處理面頂,攏有真奇巧的表現。這本詩冊《台江大海翁》會用講就是伊的台語詩總體的成果展現。—摘錄向陽〈翻轉台語新詩風〉評論序文

DIY體驗對臺灣工藝推廣的影響─以藍染為例

為了解決大甲草種子的問題,作者潘京愛 這樣論述:

 受到社區總體營造、體驗經濟的影響,國內興起動手做、DIY體驗的風潮,而斷層近七十年的臺灣藍染工藝歷經復育後,於2002年起進入教學推廣階段,在各地社區、工坊種子教師的推行下,開授初、進階研習課程、藍染展覽、講座、DIY體驗等活動,其中尤以DIY體驗為最常見推廣方式,因而本研究的核心問題為探討臺灣藍染DIY體驗推廣其施行現況與成效,以進一步檢視DIY體驗對臺灣工藝推廣的影響。研究方法其一藉由深度訪談體驗提供者,了解推行藍染體驗預期目的、施行方式、其二則是採問卷調查法蒐集體驗參與者參與心得,藉由SPSS 23統計軟體進行描述性統計、卡方檢定、獨立t檢定分析,再將體驗者施行與參與者感受進行綜

合交叉分析。研究結果得知,社區工藝以DIY體驗作為社區觀光推展、國內製造業轉型為觀光工廠、休閒農場,以DIY體驗作為加值的背景下,帶動國內體驗的盛行;而進入教學推廣期的藍染,在過去二十年間常以DIY體驗作為推廣手法,以2002~2014年間為藍染體驗盛行期,2015年後體驗辦理雖減少、改以技法研習課增加,但仍有六成五之藍染業者辦理體驗。整合藍染業者推行體驗多以「推廣」為主要目的,不同業者會側重於教學傳承、在地農業推展、休憩娛樂、維護生態環境、在地傳統文化推廣等五種面向上;而體驗施行上受限於體驗參與者時間行程,體驗多教學基礎綁紮技法,國內藍染體驗流程與內容有同質性高的情形。而民眾參與體驗後若時間

合宜,大多有再次參與體驗的意願、也有意願參與進階課程學習,與藍染體驗提供者推行體驗預期目的─「教學推廣」增進民眾認識的理念相符,確實DIY為能提升大眾興趣、認識的有效推廣途徑,因而藍染體驗辦理者大多願意持續推行體驗。而就整體工藝推廣而言,得以透過DIY體驗作為讓大眾認識工藝的入門形式,但欲再更深一層推廣工藝則需透過調整或創新體驗內容、開授基礎、進階分級課程的方式,讓有興趣者得循序學習,先從基礎研習課程了解有無興趣,再進入到深入性學習,增進大眾實際參與進階學習的契機與途徑,同時也更能達到工藝從業者欲傳承推廣之目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