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快樂的能力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必買單品、推薦清單和精選懶人包

失去快樂的能力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心屋仁之助寫的 翻轉第二人生:做你喜歡、讓你幸福的事 和黃心怡的 孩子,我學著愛你,也愛自己:成長型父母的34堂課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天下雜誌 和張老師文化所出版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跨領域藝術研究所 蔡佩桂所指導 李佩欣的 《肉身地平線》: 一次性浪漫事件簿—創傷情感的身體與個人記憶之創作論文 (2021),提出失去快樂的能力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肉身。

而第二篇論文淡江大學 教育與未來設計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陳劍涵所指導 蕭妘羽的 休閒攀樹之課程設計與學習成效之研究:以臺灣北部某小學為例 (2021),提出因為有 休閒攀樹、UbD課程設計、課程實施、學習歷程的重點而找出了 失去快樂的能力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失去快樂的能力,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翻轉第二人生:做你喜歡、讓你幸福的事

為了解決失去快樂的能力的問題,作者心屋仁之助 這樣論述:

  ☆日本樂天books評價4.55顆星!   ☆如果,你目前為止的人生並不順心如意,   那是因為你過去所做的、所相信的是「相反的」。   無論你現在幾歲,尤其是針對五十歲這熟年世代,一定要勇敢來個五十歲人生大逆   轉,勇敢創造第二人生—做你喜歡做的事,不要在乎、多餘的擔心和計較……   相信我,你的人生真的可以「大」逆轉!   ☆日本高人氣心理諮商師傳授你學業、工作、金錢、家庭、生活自由的秘訣!   作者本來是個拚命工作的上班族,薪水優渥、生活穩定。   有天猛然發覺,無論再怎麼努力,永遠都身陷在一個沒有終點的循環裡。不僅沒有多餘的時間也沒有心力照顧家人,到最後,最重要的家庭也

崩毀了。   想要亡羊補牢,便毅然決然辭去工作。   然而,要將頭銜地位、公司福利、優渥薪資和安定生活全部捨棄,還是怕得要死。真正辭職後,事先做好的準備並沒有幫上太大的忙,現實的發展和計劃相去甚遠。   於是又開始忍耐做不喜歡的事,拚命採取行動、認真度日,幾年之後,得到了相對的收穫。但是,情況和上班的時候沒有兩樣。又落入一個沒有安全感的循環……   倒底哪不對勁?   直到有一天,作者靈光乍現,內心出現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   「不要再忍耐討厭的事情了吧。」   「就只做我喜歡的事情就好了吧。」   可是,過去壓抑著嫌惡,認真努力留下的成果非常輝煌。捨棄它,等於是捨棄營收、薪資所得

和安定。   對,就跟辭去上班族工作時一模一樣。   但作者也發現,當初是為了要自由、快樂地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才辭去工作的,現在竟又陷入同樣的境地,實在是本末倒置。   因此,就算營收和所得減少,最後還是決定從今以後將不喜歡的工作、不喜歡的手續、不喜歡的應酬交際、不喜歡的交通移動全部排除於生活之外。   只和「真正」喜歡、愉快的人往來。   決定「只」做自己喜歡的事,「只」做會讓自己燃起熱情的事情。   而空閒的時間,作者就慢慢喝茶、讀書、閒晃,發出「休養宣言」,奢侈地運用的時間。   從那個時候開始,作者的書突然開始大賣,也開始有電視台找他洽談上節目的事。他領悟到「這麼做,人生或許還更順利

」的衝擊。   過去他喜歡唱歌,現在他也開始自創歌曲,原本只是制式想著或許可以藉由音樂傳達在心屋塾Being Training(會員制的定期讀書會)或部落格中所傳遞的訊息。一開始只是在演講時小露一手,結果後來出了CD,在全國各地的展演空間現場演唱,到最後竟然實現了在日本武道館的個人演唱會……   書中道破世間陷阱法則,   傳授讓人幸福成功的秘笈! 專業推薦   黃文成  前裕隆集團副執行長、中華汽車總經理   林靜如  律師娘   夏一新  夏一新身心精神科診所院長   馬大元  馬大元診所負責人   楊聰財  楊聰才身心診所院長   王意中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 讀者好評  

 ☆日本讀者評價:   五十歲的女性:「讀了這本書之後,才發現自己的想法沒有錯,到目前為止,所有的不安都如風吹走了,今後,對自己的餘生更有自信,更想快樂度過。」

失去快樂的能力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2021銀光食堂遇見幸福💫

在今年舉辦的公益活動「捐贈社團法人新北市家庭照顧者關懷協會」
透過這次的公益活動,希望讓更多家庭照顧者更有時間、更有價值,更快樂!

凡是照顧年老、生病、身心障礙、或遭逢意外,而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家人都是「家庭照顧者」。

而家庭照顧者因為長期照顧失能的家人,
他的身體負荷跟心理負荷都會非常重。
並且因為沒有辦法工作,容易覺得自己沒有價值。

所以當我們身邊有家庭照顧者的話,
我們應該要多給他們一些支持跟關心❤️
🌈讓我們付出一點心力 讓世界更美好

#公益活動 #王宥忻財富女神 #豐盛富足生命學院

看到更多宥忻老師的影片歡迎👍➕追蹤我們

👇加入Line@取得獨家小禮物🎁
https://lihi1.com/9mkyI

👇訂閱Youtube頻道 掌握最新影片
https://lihi1.com/sy89r

👇追蹤ig 宥忻老師不藏私 私密生活大公開
https://lihi1.com/j8rh2

《肉身地平線》: 一次性浪漫事件簿—創傷情感的身體與個人記憶之創作論文

為了解決失去快樂的能力的問題,作者李佩欣 這樣論述:

此論文根據自身所親身經歷(事件)中的憂鬱狀態利用肉體與攝影詮釋愛情與孤獨感形成(文本),連結愛情與疾病,以攝影為載體,去記載及呈現內心中那脆弱孤單的狀態,延伸出五個系列作品。我的世界除了空白之外的地方就是被藍色給染色佔據了,在我身邊有許多人跟我一樣,被疾病給支配著,有人可能已經在這種狀態中脫離出來,有些人還在這狀態中掙扎著,但在腦海中,曾擁有過的記憶可以刻意遺忘,但身體記憶卻很難被抹滅,因此透過攝影去呈現及揭露內心最脆弱的地帶,而這些記憶及狀態,正是我創作的泉源,自己又如何透過影像去重新面對審視自己。內在的損壞是無法完全被痊癒的,表層的傷口痊癒只是一場騙局,那是一塊被刻意營造下來的皮囊,看起

來很健康,但卻是很灰很藍,骨子裡是紫色的光,在內心掙扎痛苦中,也憎恨著旁觀者與加害者,但卻自以為自身事外的同時,加害者之中有著自己的身影,在一旁被觀看著等待死亡的人,也有我的存在。在這種狀態之中逐漸透過攝影獲得死亡及解放,一種最矛盾的狀態,但卻在同時也找到跟我相同的人,又被我攝影解放的人,這些痛苦的開端與結束除了解救自己之外,同時了解到解放他人的重要性,我可以放棄拯救自己,卻無法放棄拯救別人,在這過程中,記錄著我失去的,也紀錄著他人得到的,與人進行對話的同時我們靠著記憶,尋找另一條道路,透過個人記憶與攝影,除了找尋與社會連結的共感,及觸發我們對「跟我有關」的細節有感之外,而更重要的核心是透過此

論文回歸到「自己」身上,透過自我剖析並紀錄著自己如何透過攝影的轉折邁向《肉身地平線》的狀態,也藉由社群媒體公共與私密之間那條曖昧的交界,利用自己的情緒能量,尋找共感,並且意識到「自己」如何看待「自己」的重要性,拯救自己的同時等同於有能力可以拯救他人。

孩子,我學著愛你,也愛自己:成長型父母的34堂課

為了解決失去快樂的能力的問題,作者黃心怡 這樣論述:

孩子上小學,父母成長的關鍵期! 34堂陪伴成長課程,教你如何打造互惠式的親子關係 你將找到愛孩子最適當的距離,還能讓孩子反過來呵護你   面對孩子求學、成長中的問題,「完美」的魔咒常會蒙蔽父母的雙眼,讓父母們不知所措,焦慮憂心。殊不知,親子互動最微妙的關係,莫過於彼此的「共振」與「互補」反應。當你放下焦躁不安的心,孩子反而會積極表現出強烈的企圖心。若過於努力當負責任的完美父母,除了累壞自己,也可能會逼急了親子和婚姻關係。   父母放下了,孩子就會主動拿起來   當父母放下擔心與焦急,孩子才有機會成為自己生命中的主人。在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學習的過程裡,也許可以試著放開扶持的手,讓孩子學

著在犯錯中摸索、調整、練習自我管理。 【感動推薦】(謹依姓氏筆劃排序)   王  行(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王浩威(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執行長)   李四端(節目主持人)   李偉文(親子教養作家)   吳銀玉(光寶文教基金會社區認輔總監)   洪素珍(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   陳安儀(親職教育專欄作家)   陳藹玲(富邦文教基金會執行董事)   楊俐容(親職教育專家)   賓靜蓀(《親子天下》雜誌總主筆)   鄭玉英(懷仁全人發展中心資深督導/心理師) 作者簡介 黃心怡   一位認真投入的母親   也是一位有溫度的諮商心理師   在母親ing中,

學習放下完美標準   摸索做個夠好就好的母親   許多人喜愛她的演講和課程   聆聽她說著源源不絕貼近人心的故事   每每在感動之餘,有了新的領悟   著有《父母心,玻璃心》、《非常青少年》、《是我叛逆?還是你古板》、《青少年非常心事》、《我的孩子變了》、《預見家的幸福》等書 Part 1 是誰放不開手 是誰放不開手 功課、規範、人際,數不完的新學習 走進孩子每天面對的「世界」 原來,低年級的世界是這樣的 該怎麼陪孩子「長大」? 快樂學習,真能做到? 愛,是讓孩子適度地受苦 教養筆記 Part 2 讓孩子做自己的主人 過度的愛,讓孩子成了「情緒怪獸」 戶外教學,觀察孩子互動的好機會 爸

爸的祕笈 多讓孩子想想 愛與管教,從不牴觸 有必要贏在起跑點嗎? 假期安排,孩子自己做主 教養筆記 Part 3 父母放下了,孩子就會主動拿起來 班級就是小型的社會 適度當個「缺席」媽媽 為孩子準備便當的幸福 父母放下了,孩子就會主動拿起來 友善校園裡的親師關係 一定要「比」別人強? 練習好好分離 教養筆記 Part 4 沒有「應該」給的禮物 「不一樣」的旅程 孩子也要學會尊重父母的辛勞 適度「退場」,母親的必修課 熱忱教師,學生與家長的福氣 尊重孩子的「獨處」需求 在同樂會中學習挑戰自我 沒有「應該」給的禮物 教養筆記 Part 5 盡早為孩子的「獨立」播種 「好媽媽」的標準 別讓自己

成為「怪獸家長」 給孩子自己處理問題的空間 小學生的異想世界 盡早為孩子的「獨立」播種 適度地放壓力在孩子身上 教養筆記 推薦序文1 放下大腦,專心感受父母的角色         王浩威(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執行長)   認識Allan媽媽很久了,只是,所謂的認識都只是在專業的領域。因為如此,也許應該說,我其實不認識Allan媽媽,不認識作為媽媽的她。   然而因為這一本書,一切不同了。我拿到書稿,原本以為只是心理學的教養書,因此一直擱著。在一個忙完工作的晚上,才拿出來想隨意瀏覽。然而,一旦打開,就陷入緩慢的閱讀,因為書中立刻跳出太多我從沒想過的觀察和洞見了。而且,我也開始看到好

似十分熟悉,其實十分陌生的Allan媽媽。   第二天,我剛好有事起得特別早,捨不得昨晚未完成的閱讀,走到辦公室的路上,便隨意拿幾頁繼續邊走邊讀。   辦公室就在一座大型公園旁邊,而我從住家出發,將會從公園的另一端橫越這片綠地。在這之前,我會先經過台北一座知名的小學。   如果時間早一點,我剛巧可以在小學看到許多上學的小孩,以及些許陪讀的父母。如果稍稍用心,許多差別都可以清楚看到:一個人上學的小孩和父母送來的小孩之間的不同,父母開車(也許有的是家庭司機而不是父母)送來和走路或騎自行車送來的;父母一路趕時間的和父母邊走邊聊的……父母的這些差別,就會造成孩子行為和個性上明顯的差別。   小

孩,終究是父母教養的產物。   心理學專業的圈圈裡總愛說一些偉大心理學先驅的傳記故事,而這其中的八卦有許多是和他們的家庭生活有關的,包括他們和自己子女的關係。心理學或親子教養的專家們,果真就能夠成為好的父母嗎?關於這個問題,我想我的同行們如果有機會進行匿名調查,大部分會同意我的觀察:兩者是全然不成正比的。也因為如此,同行好友之間談起自己的小孩時,總是愛半開玩笑地說「易子而教」這類的建議。對心理專業人員而言,心理專業的知識反而經常干擾自己與家人的生活,而不是幫助。   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不是容易討論的,但確實值得給那些喜歡看心理書或別人的教養書,然後按照書的指示來教養小孩的父母參考。   

  在Allan媽媽的這一本書裡,我卻看到了更多媽媽的心情,而不是專業。就像前面說的,我太喜歡這本書了,因為有太多我從沒有過的觀察和沒想過的洞見。而這些,都不是因為心理學,而是因為是從媽媽的角度出發的觀點。   許多研究都指出,我們在許多動物的行為上可以發現,照顧小孩的母性只要不曾受到創傷,這個能力其實是十分天生的。然而,許多父母卻不太相信自己的本能;或者說,文明的馴化讓我們失去了聽見自己本性的能力了。   Allan媽媽的心理學專業,並不是用在她和小孩的互動上,不是用在生活中很自然地就一直在發生的母子關係。Allan媽媽的心理學專業能力,反而讓她在生活中放掉這一切心理學的思考,專心地享

受她的母親身分。   她和Allan一起著急,和Allan一起快樂,也和Allan一起煩惱,面對困境。而這也是我羨慕的:再多的臨床經驗,再多的專業訓練,都不可能讓我有這樣的體驗,也就不可能有這種體驗帶來的觀察和洞見。這是心理專業帶給Allan媽媽的第一個功能:停止心理學。   對Allan媽媽來說,心理學的第二個功能,才是一般人心目中的心理學。她因為心理學的能力,開始去思索:為什麼孩子失去快樂的能力?為什麼不能成為快樂而放掉不必要焦慮的媽媽?為什麼老師會變成如此的態度?又為什麼我們周圍的人和資訊讓我們更焦慮了?更焦慮之後的我們,又是如何失去了去感覺自己真正感覺的能力?   我的描述太理性

了,也太心理學了,對這一本很值得細細感受的書其實是十分誤導的。我衷心希望所有的讀者在閱讀過程中,不要急著去找出know how的各種祕訣,而是像Allan媽媽一樣,單單純純地去體會這一切分享帶來的感受。 去感受自己的父母角色,比起學習如何做父母,恐怕是重要多了。謝謝Allan媽媽,謝謝她寫的這本書帶給我的學習,提醒了我開始一個新的功課:放下大腦,只是去感受。 推薦序文2 學習當「夠好的母親」    鄭玉英(懷仁全人發展中心資深督導/心理師)   認識心怡時,她還是清純女孩,悄悄談著戀愛,機伶選著生涯。工作精確完美是她的習慣,遇事達觀勇敢是她的性情,情緒節制是她的能力。匆匆二十年走過,心

怡已是國內知名親職教育專家、心理治療好手,專欄和出版書籍都內容扎實又暢銷。但這些成就大概都無法跟為母歷程的喜樂滿足相比。   這一回,黃老師改變路線了,打開個人生活的窗戶,分享她跟Allan之間真實有趣的互動和對話。好幸福的男孩,好自信的母親,背後一定還有睿智的父親,才會如此完美地不需完美。   英國兒童精神醫學專家溫尼考特(Donald W. Winnicott)提出「夠好的母親」(good enough mother) 這個概念,釋放了許多母親心靈。他認為完美母親是災難,傷害自己也危及孩子成長。但是,幼小孩子的需要是精緻而繁複的,在許多文化裡母親都被高標要求,做好媽媽、教好孩子已被女性

認同,成為人格深層結構中的內在論述。到底怎樣才算是夠好的母親?在不同環境和年齡裡有不同的意義。至於誰有權力和能力來判斷是否夠好了?其實還要回歸母親自己的衡量和判斷!   這本書是一個典範,也指出一個季節特性,就是在嬰幼兒時充分照顧,小學開始放手。放手是一生的學習,要在孩子需要時挺身而出,在展現獨立時及時抽手。小學階段度過了嬰幼萌懂,又未到青春狂飆,本書提醒父母不要錯過這段練習放手的好時節。   Allan展現令人激賞的成熟。成熟有兩種,一種是環境逼出來的早熟,一種是滿足之後的流溢。Allan應該屬於後者,自覺幸福,懂得體帖又不失童心。   本書讀來難免心生羨慕,羨慕可以,但不要自嘆弗如而

傷心,不妨看看有沒有哪些態度和小撇步是你可以參考學習的,小耕耘帶來小收穫,小放手見到小進步就「夠好」了! 是誰放不開手 原來,孩子已經準備好上小學,只是,媽媽心裡藏著一顆放不下的心啊! 「母親」角色對女性而言,是一份神聖的使命,卻也是一門不容易修習的課題。從孩子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母親與孩子自然而然形成了生命共同體;初為人母的喜悅,難以言語形容,生命的新奇挑戰從此展開。 母親,女性身心靈都需配備妥當的一堂功課 我是一名熟齡產婦,依稀記得初見Allan的那一瞬間,迎面而來的幸福與感謝之情,早已療癒自然產的痛楚。哺乳的過程,深深體會Allan展開了我前所未有的溫柔情感。為了他,我從滿滿的工作行程

,調整到配合他生活作息的工作量。很慶幸的是,我的工作可以彈性調整;然而,重要的是,我清楚地分辨自己的選擇,在「母親角色」與「工作成就」間,我選擇前者。 許多人覺得可惜,不斷勸說:「孩子還小,沒有記憶,媽媽可以好好工作,等他長大再陪他……」耳邊的勸說,著實讓我困惑,為何沒有人從孩子的角度來思考此問題呢?我總覺得決定「生孩子」,是一份選擇,也是一份「承諾」,承諾自己與孩子會經歷一趟新奇的生命旅程。有人說如此媽媽犧牲太大了,我倒認為那就是心理學上所謂的:無條件的愛,對孩子那種無所求的疼惜與關愛。 理性分辨後,我毅然決定放下更多工作的成就,埋首扮演母親角色。一方面餵養孩子,一方面也配備自己新的角色,開

始搜尋育兒課程。待孩子七、八個月大後,則揹著他探索「家」以外的世界,一會兒國父紀念館,一會兒大安森林公園,接著也陪著他認識幾個baby。孩子們爬啊爬的,媽媽們則可以聊聊媽媽經。 媽媽們啊,開始練習放手 日子過得好快,轉眼間便過了三年。 帶著孩子參觀了幾間托兒所,選擇好學校,孩子經驗第一次離開媽媽的冒險。托兒所老師建議父母可以待在學校外,若孩子哭著找媽媽,無法安頓,再請父母進來陪伴。 我在學校附近找了間咖啡店,那是當媽媽後,首次品嘗的「自由咖啡」。也許太久沒有體驗獨處,輕鬆自在地享受久違的咖啡香,心裡忐忑不安,掛念著孩子不知喜不喜歡這約莫三小時的「上學時刻」?天曉得,「等待」永遠是最難熬的。

休閒攀樹之課程設計與學習成效之研究:以臺灣北部某小學為例

為了解決失去快樂的能力的問題,作者蕭妘羽 這樣論述:

本研究以108學年寒假育樂營,8位學生及研究者實施以休閒攀樹融入課程,探討教師以UbD課程設計格式為休閒攀樹設計課程,課程設計由研究者自編教學內容,以休閒攀樹融入課程,編製以學生為學習主體,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小學階段自然領域,及課程融入環境教育與戶外教育為學習重點,以實際進行休閒攀樹作為課程學習的實踐,透過「前導研究、修正、實施研究、觀察、記錄、再修正」之循環,進行行動研究,探討設計、實施、問題因應與學生的學習歷程。 休閒攀樹課程設計、實施及問題因應結果發現休閒攀樹在小學實施具備可行性,UbD 教案格式適用於為攀樹設計課程,課程設計可以依據學生的興趣和經驗不斷地改變與

重組,攀樹活動為直接經驗有助於提升學習成效。學生學習的歷程不單只有在教室才能發生也能在戶外學習場域發生,學習的環境與學習的道具均能使教師和學生的行為產生變化,學生的學習應從經驗獲得抽象的知識結構及課堂活動與人、環境互動中獲得知識。學習場域「事件」的發生可創造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提問之核心問題有利學生理解學習,教師的教學姿態同時也影響學生追求知識的動力。 學生學習歷程發現,攀樹攀爬得越好越能與他人分享他的經驗,更能展現自信心,克服對於高度的恐懼並能投入學習。休閒攀樹課程對學生來說是具有吸引力的,使學生透過自己與他人的經驗學習獲得高層次的知識。核心問題使得師生共同討論產生漣漪,方得學

生如交響樂一般的回應,教師應更重視學生間的互動,開啟學生的學習熱忱不會從學習中逃走,進而更深化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