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童謠歌詞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必買單品、推薦清單和精選懶人包

客家童謠歌詞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unknow寫的 臺灣客家研究論文選輯10:客家文學 和徐清明的 客家口語詩詞寫作工具書:《客語韻書》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客家童謠歌詞 - 訂房優惠也說明:小金金 客家童謠 水果歌(hakka song-siau jin jin-shue guo ger).avi . (https://youtu.be/7ods7QrKskI). 三、水果歌 歌詞. 芎蕉香芎蕉黃彎彎个身體像月光.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社 和桂冠所出版 。

臺北市立大學 音樂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林小玉所指導 鄧琬亭的 1994年到2018年臺灣音樂教育社會學相關學位論文之內容分析 (2020),提出客家童謠歌詞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音樂教育社會學、學位論文、內容分析、社會階層化、制度、族群與多元文化教育。

而第二篇論文東海大學 中國文學系 呂珍玉所指導 蕭崇聖的 現代歌曲中的《詩經》接受研究 (2020),提出因為有 詩經、現代歌曲、流行歌、音樂、詩歌、民歌、古譜的重點而找出了 客家童謠歌詞的解答。

最後網站野餐必備音樂2023則補充:由學生組成的搖滾童謠,帶領現場小朋友嗨翻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 ... 野餐- 懷舊老歌Remixed歌詞:今天天氣好清爽,陌上野花香,青山綠水繞身旁,小鳥聲聲唱,四方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客家童謠歌詞,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臺灣客家研究論文選輯10:客家文學

為了解決客家童謠歌詞的問題,作者unknow 這樣論述:

  從1980年代以降,客家作家和客家學界好像共同編織了一張漁網來撈捕「客家文學」,若先撇開定義的紛擾,可把客家文學分為兩大類;一是客家民間文學,一是創作文學。民間文學靠口語流傳,是最沒有爭議的客家文學,內容包括傳仔、諺語、師傅話、山歌詞、採茶劇本、戲文(劇本),幾乎都是客家特有。創作文學則有漢語文言文、日文、臺灣話文、漢語白話文、客語文的創作。除了客語文創作,其餘的客家創作文學,都不是在有了「客家文學」旗幟後創作的客家文學,顯示現階段的客家文學只是臺灣文學領域中的創作現象,而不是文學的種類、派別。   本書為「臺灣客家研究論文選輯」第十輯,本選輯的編選方針,一方面期望能

反映當前已有的客家文學研究現象,另一方面也希望能透過選文指引更寬、更廣、更新的客家文學研究領域;就其研究之創意發想、是否開啓新的研究契機,以及可能開發新的研究領域,為優先選擇的對象。在選擇的範圍上,大約區分為三大區塊,一是民間文學,分別選取諺語、歌謠、傳仔研究各一篇。一是漢語文言文學,只選了一篇詩社研究。其餘則是創作文學或作家研究,有詩人、有小說家。本輯排除了劇本研究或文學作品改編電影、電視劇、舞台劇研究,則因本套論文叢書另有戲曲研究選輯,讀者請自行參看。   ◎關於「臺灣客家研究論文選輯」   本主題叢書的出版構想,源於客家委員會的學術委員會,目標是將分散於各學術期刊的優質論文,依主題性質

加以挑選、整理、編輯,重新編印出版,能讓國內外客家研究學者乃至一般讀者,迅速掌握過去學術界對該主題的研究累積,通過認識臺灣「客家研究」的各種面向,理解臺灣客家社會文化的諸多特質,作為國家與客家族群發展知識基礎。叢書,除了彙整臺灣客家研究的各主題(特色),也望能促進學、政雙方,乃至臺灣民間社會共同省思臺灣客家的未來。

客家童謠歌詞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9.24 於公廣金鐘入圍茶會演唱


🔸 中文字幕高畫質版:https://youtu.be/sur9pugrjVM
🔹英文字幕高畫質版:https://youtu.be/GyAPQEhBp7U



無垢鳥 (改編自客語童謠〈阿啾箭〉)
White Drongo ( Adapted from a Hakka nursery rhyme "Black Drongo" )

作詞改編:徐麗雯 Sub Author : Herb Hsu
作曲改編:蔣韜 Sub Composer : Jiang Tao
演唱:邱舒 Performer : Shu Chiu

文/徐麗雯 By Herb Hsu

〈無垢鳥〉的歌詞係由《維摩詰所說經·方便品》以及客語童謠〈阿啾箭〉所發想而成。
The lyrics are inspired by “The Vimalakirti Sutra” and the Hakka nursery rhyme “Black Drongo”.

阿啾箭為大卷尾的客語稱法,是地域性很強的鳥類,昔常見於農村牛背上;維摩的梵語是清淨、無垢的意思,結合以上二者,故曲名題為〈無垢鳥〉。
A black drongo is a highly territorial bird often seen resting on the back of a cow in the countryside. “Vima” in Sanskrit language means clean and pure, which is why the song is named “White Drongo”.

〈阿啾箭〉這首童謠使用在電影《光的孩子》的劇情關鍵處,藉由不同角色的無伴奏哼唱,前後串連出生命、情感的一脈相承。〈阿啾箭〉的童謠歌詞迴環反覆、直白簡要,指出無父無母的處境、追尋的失落,剛好扣合電影的角色際遇,也與《維摩詰所說經·方便品》的核心精神相呼應。
The Hakka nursery rhyme “Black Drongo” is used in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film “The Child of Light”. Hummed by different characters without the accompaniment, it expresses how our lives and feelings are interrelated. With the rotatory and straight forward lyrics, we know how it feels when you’ve lost your parents and try to find something but in vain, which is what the protagonist of the film has been through 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re of “The Vimalakirti Sutra”.

〈無垢鳥〉歌詞以聚沫、泡、燄、幻、夢、影、浮雲、電等喻,示明無常的諦理;而〈阿啾箭〉童謠則提供了一個生活感的基底;兩者一虛一實,精神層面和現實景況交匯共振,成為了普世無盡的扣問。
A cluster of foam, a bubble, a flame, an illusion, a dream, a shadow, a cloud and lightning in the lyrics show us how transitory life is while the nursery rhyme “Black Drongo” itself describes an ordinary daily routine. The former is unreal while the later is real. When the spirituality meets the reality, endless questions arise ubiquitously.

〈無垢鳥〉是電影《光的孩子》的片尾曲。原初的構想是希望片尾曲能有不斷往前、往前,最後隨風消散的感覺,意圖在影片結束時,以對自然的感知、經文的無常空相,延擴至更超然的識界,並帶給人飛昇、療癒的力量。
“White Drongo” is the ending song of the film “The Child of Light”. The initial conception about ending song is to deliver the feelings of going forward and fading away eventually. We expect that the ending shows the sense to nature and the impermanence of sutra expending to the unlimited ambit, and also provides people the power of inspiration and mind-curing.



影片封面相片 / 楊鈺崑 攝影

1994年到2018年臺灣音樂教育社會學相關學位論文之內容分析

為了解決客家童謠歌詞的問題,作者鄧琬亭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究臺灣音樂教育社會學相關學位論文之論文基本資料與研究內容,藉此瞭解目前相關學位論文的研究趨勢,綜合討論國內外目前的研究成果。本研究採內容分析法,聚焦在巨觀派典,並使用自編類目表分類1994-2018年(83-107學年度)臺灣音樂教育社會學相關學位論文共計236篇,並進行次數、百分比和排序之量化統計以及質性之描述分析。得出結論如下:1. 1994-2018年臺灣音樂教育社會學相關學位論文由53所大專院校之博碩生完成,篇數從民國94學年度以後穩定成長,最多出現在民國104學年度;論文出處之學校類型以占整體55%非師範體系學校多於45%師範體系學校,其中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發表38篇論

文為最多;系所所屬學門涵蓋7個領域,最多是藝術及人文領域,其次是社會與相關領域,教育領域排第三,占整體61%的非音樂系所多於音樂系所,占整體83%的非教育系所多於教育系所。2. 1994-2018年臺灣音樂教育社會學相關學位論文之研究主題最多者為階級,其次為政策,族群與多元文化教育排第三議題;使用最多的研究方法是調查研究法,其次為混和或其他研究方法,內容分析排第三;最多研究類型為導向性基礎研究,其次為純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排第三;研究時間多數使用橫斷研究,縱貫研究次之,橫斷系列研究排第三;研究對象多為特定人物和團體,主要是學生,其次是專業人員,音樂教師排第三。根據本研究結論,提出關於未來研究之建

議:1. 深度詮釋議題的興起或趨勢是否受時空背景影響。2. 擴充研究派典、研究議題內容或做跨國比較,更換研究對象以及另闢音樂教育中的社會心理學議題。

客家口語詩詞寫作工具書:《客語韻書》

為了解決客家童謠歌詞的問題,作者徐清明 這樣論述:

  以前我以為──世界上就只有漢人的詩詞才有押韻,後來接觸到西方文化,才知道全世界各族群的詩詞,都講究押韻。所以,押韻係全人類共同的偏好,不是漢語獨有的專利。   傳統詩詞的創作者,一定會準備一本《詩韻》,譬如《詩韻集成》、《詩韻合璧》,這是一種工具書,帶給創作很大的方便。但是,客家話的韻與傳統詩韻有些出入,想要寫作客家詩詞,總是感覺韻腳字難尋。寫作傳統古典詩固然是文人雅士的興趣,不過,唐詩到今作品之豐富,不勞贅述,想要寫出超過前賢的作品,實在不簡單。加上,傳統詩詞的用詞遣句,與客家話有太多差異,所以我就想到用客家話來寫詩、寫山歌歌詞、寫創作童謠,這方面還有很大的發揮空間。寫客家詩詞,要押韻

就要有一本《客語韻書》,這是我編寫這本韻書的原由。   語言是文學的基礎,早期漢書先生教下許多文讀的字音,除非有不同的用法,好比「青天白日」、「白頭公」;「白果」、「較直白」,前者讀pag,後者讀ped。不然,我認為那就是多餘的音,假使為了符合傳統詩韻的格律來設,就難免「削足適履」之譏。譬如「鳥」讀成niauˋ,「馬」讀成maˋ,「友」讀成iuˋ,「美食」讀成miˋsiid,「買菜」讀成maiˋcoi,有誰聽得懂?講出來人聽不懂,就失去語言的功能,所以應當要回歸語言,以語音為主。   本書分成56個韻類 合計188個韻目,全書含括使用說明、陰聲韻、陽聲韻、入聲韻、附錄音標對照表、客家韻新編

童謠。   主編者簡介 徐清明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結業,苗栗縣社區大學客語相關課程講師。 陰聲韻 一、之(-ii) ------ 1 二、稀(-i) ------- 2 三、姆(-e/ue)----- 6 四、花(-a)-------- 8 五、多(-o)--------10 六、夫(-u)--------12 七、雞(-ie)-------14 八、野(-ia)-------15 九、靴(-io)-------16 十、有(-iu )------18 十一、偷(-eu)------20 十二、包(-au)------22 十三、買(-ai)------24 十四、開(

-oi/ioi)--26 十五、龜(-ui/iui)--28 十六、瓜(-ua)------30 十七、嬌(-ieu)-----31 十八、叼(-iau)-----32 十九、乖(-uai)-----33 陽聲韻 -m 廿、 針(-iim/m) ---34 廿一、心(-im)-------35 廿二、砧(-em/iem)---36 廿三、甘(-am)-------38 廿四、尖(-iam)------40 -n 廿五、真(-iin/n)----41 廿六、斤(-in)-------42 廿七、丁(-en/uen)---44 廿八、山(-an/uan)---46 廿九、官(-on/ion)--

-48 卅、 溫(-un)-------50 卅一、天(-ien)------52 卅二、軍(-iun)------54 -ng 卅三、冷(-ang/uang)-56 卅四、腥(-iang)-----58 卅五、方(-ong)------60 卅六、風(-ung/ng)---62 卅七、香(-iong )----64 卅八、弓(-iung)-----66 入聲韻 -b 卅九、濕(-iib)------67 四十、急(-ib)-------68 四一、屑(-eb/ieb)---69 四二、甲(-ab)-------70 四三、接(-iab)------71 -d 四四、質(-iid)------

72 四五、必(-id)-------73 四六、黑(-ed/ued)---74 四七、八(-ad/uad)---75 四八、割(-od/iod)---76 四九、出(-ud/iud)---77 五十、缺(-ied)------78 -g 五一、赤(-ag/uag)---79 五二、各(-og)-------80 五三、竹(-ug)-------81 五四、遽(-iag)------82 五五、腳(-iog)------83 五六、肉(-iug)------84   【附錄1】音標符號對照表--------------------86 【附錄2】客家韻 新編童謠----------------

-95 【跋】楊政男--------------------------------141  

現代歌曲中的《詩經》接受研究

為了解決客家童謠歌詞的問題,作者蕭崇聖 這樣論述:

  「先民集體創作的詩歌總集」是筆者對《詩經》的定位,「詩言志,歌永言」並非古人的專利。當代人透過口傳民謠、商業化的流行歌,也創造了許多膾炙人口的經典作品,其中不論是情感、主題、寫作,都與《詩經》有著相似之處。本文以《詩經》原典為本,從音樂韻律與文學賞析的角度對照現代歌曲,研究這個橫跨千年的共情現象:第一章 緒論    闡述研究動機、問題意識,爬梳前人研究文獻,設定預期成果。第二章 《詩經》詮釋的現代轉型從清末民初西方學科引入後,文學觀念啟蒙,延伸到對《詩經》學的重新檢視。邁入現當代,不論教學或藝文各界都轉化古老經典,汲取精華,豐富現代人的心靈。第三章 《詩經》的音樂性與民歌質性《詩經

》樂譜雖失傳,但從複沓、押韻、句式、曲式,其中歌舞痕跡依然可見。本章整理《詩經》音樂形式並考察《詩經》與民歌的同質性。第四章 現代流行歌曲中的《詩經》接受現代流行歌的前身是民歌與民謠,本章承繼前文,論述現代流行歌在情感、主題、曲式、寫作藝術等方面與《詩經》的同質性,並加強論述流行歌曲的詩性,以及《詩經》作為經典的永恆、普遍性。第五章 現代《詩經》曲譜傳唱方式與創新意義本章分別從依據古譜、自然吟詠、套用古調、重新譜曲翻唱、不同演出重製等,全面考察現代傳唱《詩經》的方式,筆者並為〈小星〉擬作吉他彈唱譜,新時代對先秦經典的接受傳播應與時俱進,嚐試著朝多元的方向進行。第六章 結論一、與時俱進多元的

《詩經》詮釋視野,二、《詩經》的音樂特質與現代歌曲的共通性,三、《詩經》音樂性在現代的多元開展,總結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