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覺失調自言自語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必買單品、推薦清單和精選懶人包

思覺失調自言自語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羅蘭.保爾森寫的 焦慮世代:為什麼我們活在充滿不確定性與不安的社會 和郭信麟的 情緒停看聽:精神科醫生教你強大情緒力,化解壓力帶來的身心傷害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認識思覺失調症也說明:前言:思覺失調症屬於功能性精神病,會呈現思考、情緒、知. 覺及行為等多方面障礙。 ... 正性症狀:如妄想、幻覺、活動量增加、自言自語及自笑、.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大塊文化 和財經傳訊所出版 。

國立陽明大學 護理學系 楊秋月所指導 馬玉琴的 慢性思覺失調症病患之病識感、烙印覺知於精神病症狀對生活品質的影響 (2015),提出思覺失調自言自語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思覺失調症、精神病症狀、病識感、烙印覺知、生活品質。

最後網站精神分裂症-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則補充:思覺失調 症(英語:Schizophrenia)是精神疾病的一種。其特徵為患者出現語言混乱、異常行為,以及不能理解什麼是真實的。日本、台灣曾以希臘字根直譯為精神分裂症(现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思覺失調自言自語,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焦慮世代:為什麼我們活在充滿不確定性與不安的社會

為了解決思覺失調自言自語的問題,作者羅蘭.保爾森 這樣論述:

這是社會發展最進步的時代,卻也是人類最不快樂的時代 生活中的一切都成了擔憂與恐懼的來源:工作、家庭、人際、自我、未來⋯⋯   二〇一七年,世界衛生組織指出,焦慮症和憂鬱症已成為影響身體健康的主因 二〇二〇年,全臺灣有二〇五萬人因情緒問題就醫,每四人就有一人不快樂 焦慮已經不是臨床患者的專利,而是當代普遍的精神問題     為何憂慮與恐懼會主導我們的人生?     二〇一七年,世界衛生組織指出,焦慮症和憂鬱症已成為影響身體健康的主因;二〇二〇年,全台灣有二〇五萬人因情緒問題就醫,每四人就有一人不快樂。但是,焦慮已經不是臨床患者的專利,而是當代普遍的精神問題。在日常情境中,讓我們焦慮的原因幾乎無所

不包:工作、學業、經濟收入、人際關係、性取向、自我形象、生命有無意義⋯⋯     然而,過去兩百年來,人類的經濟與科技發展到達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就連低收入族群普遍都過得比中世紀的國王還好,為什麼我們還是不快樂?     瑞典社會學家羅蘭.保爾森在本書中從社會發展的歷史視野切入,指出焦慮、自我懷疑與批評其實是近代才有的現象,而諸多精神問題也是社會建構下的產物。現代社會打造出奉科學為圭臬、機械般重複的勞動模式,以及凡事皆需精準計算的環境,而經濟與科技的進步也讓生活充滿無數與未來相關的選擇,反而使我們越來越無法習慣生命的不確定性,甚至覺得風險無所不在。     保爾森深入探討數百份研究,亦結合大量私

密而令人心碎的第一手訪談紀錄,闡述了人類的憂慮和恐懼從史前時代發展至今的演變,揭露我們的心靈是如何被未來、因果、風險及個人想法或感受逐漸侵蝕,並期望能藉本書讓整個社會正視普遍化的精神問題從何而來,建立起必要的良善關懷態度。   名人推薦     專文導讀   黃涵榆/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教授     (依姓氏筆畫排列)   王浩威/精神科專科醫師、作家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紀金慶/海洋大學共教中心助理教授   陳秉華/國立臺灣師大心輔系退休、兼任教授   許維素/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系退休教授       超級歪/說書YouTuber   萬毓澤/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賴念華/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系教授   蔡宇哲/哇賽心理學創辦人兼總編輯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作者簡介   羅蘭.保爾森Roland Paulsen     現居斯德哥爾摩。畢業於瑞典烏普薩拉大學博士,並曾任康乃爾大學傅爾布萊訪問學人。現為瑞典最高學府隆德大學副教授,社會學者、作家與斯德哥爾摩組織研究中心的研究員。     保爾森主要的研究領域為工作社會學、醫療社會學、文化研究,以及探討工作的無意義等。上述研究並衍生出他的兩本專著:《回歸意義:有話要說的社會科學》(Return to Meaning: A Social Science with Something to Say)(

牛津大學出版社)和《混水摸魚的意義:不事生產作為對工作場域的抵抗》(Empty Labour: Idleness and Workplace Resistance)(劍橋大學出版),其著作已被翻譯五種語言。   譯者簡介    溫澤元     專職英德譯者,師大翻譯研究所畢,現於德國修讀語言學。譯有《收入不平等》、《漫遊十七世紀古英國》、《監控資本主義時代》等書。     譯稿賜教:[email protected]   導讀/面對焦慮,學習與不確定性共存 前言   思緒之窗 震耳欲聾的思緒 與不確定性共處   第一部  當代的憂懼   我們好嗎? 變幻莫測的運氣 不快樂作為一種普遍現

象 遺書 腦袋的主宰   什麼是焦慮與擔憂? 對於不存在事物的思緒 反事實之轉移 不要去想北極熊 腦中的反對聲音   思想桎梏 邏輯的局限 墜落的風險 思想作為一種疾病 思想的機器   第二部  回顧歷史:我們怎麼會走到這一步?   時間跨度 沒有時間的時代 生活的強度 拓展未來的視野 對抗為來的鬥爭   祛魅 祛魅的生活 像時鐘一樣 機械人   機器的附屬品 剩餘與貧富差距 手工的瓦解 勞動作為立足點 步伐落後的生活   世界作為一種風險 風險的合理性 風險的倫理 對風險的認知 風險政治 自我生成的風險   自我作為一種風險 內在 在一起孤獨 內在的評價 潛在的同性戀 要是我殺了人該怎麼辦

消滅經驗   自我懷疑 風險區域 風險區域(一):宗教信仰 風險區域(二):性 風險區域(三):侵害 風險區域(四):人際關係 不要過度重視一切的勇氣   第三部  當代應對措施:我們(能)做什麼?   控制擔憂 沉默的片刻 從分散注意力到上癮 來自治療工廠的全新見解 「只想去感覺」的渴望 依然存在的憂慮   與憂慮共處 疾病與情況 接納 不確定的智慧 與擔憂共處時,我們該做些什麼?   超越治療 致謝 注釋   導讀   面對焦慮,學習與不確定共存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教授 黃涵榆     《焦慮世代:為什麼我們活在充滿不確定性與不安的社會?》(後引為《焦慮世代》)譯自目前任教於瑞典最高

學府隆德大學的社會學家羅蘭.保爾森(Roland Paulsen)2020年以瑞典文出版之新書Tänk om : en studie i oro,為目前獲得翻譯版權六個國家語言譯文之一。《焦慮世代》一開始就提出一份值得重視的統計數字:憂鬱症在二十世紀最後十年躍升為全球第四大常見病因,在二十一世紀第十年來到第二位,在世界衛生組織在二〇一七年提出的報告裡,已成為首位,而全球罹患憂鬱症的人數在二〇三〇年左右將增加近百分之二十。當然,焦慮並非是臨床上的憂鬱症患者的專利,它已是當代普遍的情緒氛圍。面對精神問題的普及化,我們似乎無法確定更多教育、就業機會或社會福利就能解決問題。作者保爾透過哲學、精神醫學、

生物學、文學與電影的跨領域方法,以及近距離的個案訪談與田野考察(不論是擔心掉落河裡的腳踏車會造成污染毒死河中的魚的丹尼爾,或是總是坐在公園椅子上自言自語長篇大論的女人),兼具宏觀的歷史視野與個案研究的親近與細膩,交織出不同的思考路徑和觀點,希望能夠解釋為何憂慮和恐懼會成為主導生命的因素。     《焦慮世代》一書中的「焦慮」是一個精神「問題」概括性的用語,涵蓋恐懼、憂慮、恐慌、悲傷、孤單、愧疚、恥辱、癡迷等;懼高症、疑病症、社交恐懼症、食物中毒恐懼症都是常見的焦慮類型,工作、學業、經濟收入、人際關係、性取向、自我形象、生命無意義等經常成為焦慮的根源。這表示「焦慮」並非一個具有清楚界線、單一的身

心狀態,而是具有擴散性和不確定性的特質。生物取向的現代神經醫學也許會依據一些個案,主張焦慮導因於腦額葉皮質、基底核和丘腦之間的傳導失調,現象學與存在主義哲學把焦慮解釋成一種主體面對存有的根本情境或虛無的情感狀態。在日常情境裡,我們總習慣認定焦慮是一種紊亂的情緒狀態,麻煩的是思考不見得能夠解決情緒問題(受精神問題所苦的哲學家比比皆是)。即使事實擺在眼前或者經過透徹的思考,不安的感受還是有可能引發「反事實思維」,為過去懊悔,為未來惶恐。     保爾森從宏觀的歷史視角指出,現代人普遍沒有辦法與不確定性共處,《焦慮世代》主旨之一就是要考察我們是如何走到這樣的境地,焦慮何以具有時代性或者為何會在現代社

會裡擴散。計算與運用時間的方式、生活型態、生產模式、經濟收入等都是相關因素,只是當中的因果關係也許並不如我們所想的那麼直接。例如,焦慮的程度和工作與財務壓力不必然成正比,好比我們讓高收入和社經地位的人知道,他們可以或其實過得好好的,對於減輕他們的焦慮不見得有幫助。在資本主義社會裡凡事力求精準計算,各種事物與活動也似乎都在加速之中,但是我們並不因此能有更多時間安心悠閒地過活,時間總是不夠用,時間依舊與我們的經驗和感受脫離或疏離,躁鬱症和妄想型思覺失調症患者飽受時間催促,憂鬱症和非妄想型思覺失調症患者容易覺得時間變慢甚至停滯。而更多的(消費、職業、生活方式等)選擇反而徒增選擇的困難,如同整體的經濟

成長和各種進步不必然使人更幸福,反而更讓人對未來信心不足,覺得生命意義遞減⋯⋯     要理解這樣的矛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焦慮世代》提供了一些思考引導。整個西方社會和資本主義文明發明了各種消除未來的不確定性的方法,企圖將風險極小化,將機會極大化。這其實反映了整個西方現代世界機械式的宇宙觀和「除魅」的發展方向,不論是人類的身體、思考、自然、宇宙、基因遺傳都被套入規則或定律。我們習慣用科學解釋一切事物,但是科學無法告訴我們該如何活著,我們甚至覺得風險變得無所不在,從恐怖主義攻擊、像是COVID-19這樣的大型傳染病、全球暖化和氣候變遷,到股市崩盤、通貨膨脹、肥胖、食安,到隱藏在日常生活角落裡的各

種騷擾和暴力。作者保爾森提醒我們,風險總是不離敘述和想像,透過媒體戲劇性或誇大的傳播,類似恐怖主義攻擊和大型傳染病較易引起注意,滋生更多的風險,即便慢性病或其他日常的意外死亡人數更高卻容易被忽視。我們不可能完全控制風險,保爾森強調,「在每種文化中,焦慮和擔憂都找得到蓬勃發展的養分」,宗教信仰、性、侵害以及人際關係是四個最為顯著的風險區域。     毫無疑問地,個人也早已是個岌岌可危的區域,各種風險、自我評價、孤單、性壓抑等等,都讓人焦慮不堪。但是當我們企圖理解甚至解決個人精神問題,我們必須先看清一個事實;病痛與受苦的理解、感受、診斷與治療都是社會建構的產物,都受到家庭成長背景、社會、文化或宗教

影響,不單單是個人看不看得開的問題。我們甚至必須肯認每個人不論性別、年齡、職業、家庭的外在內在條件,都有焦慮的可能甚至權利,都願意去理解它,無須感到羞恥與慚愧。這有很大一部分需要有集體的認知、環境、行動、體制和政策形成的支援網絡。如作者所強調的,「精神健康是由社會所創造。精神健康的存在與否,基本上是一項社會指標,因此社會與個人行動亦不可少。我們不僅得將焦點擺在集體行動的效力上,更得關注個體行動的效果。只將注意力擺在個體症狀上,就會造就所謂的『去肉身化心理學』,將個體腦中的思緒與感受從社會結構和背景中抽離。」強調精神問題和健康的集體性也意味著丟棄先天精神病態的假設(沒有人先天或生下來就註定是精神

病患者),那也等於把精神病患視為無法修理的壞損機器。     《焦慮世代》另一個值得重視的面向是建構與想像精神醫學與醫療社會的未來。當精神問題越來越普遍,單純依靠談話診療的精神分析和生物醫學導向的精神醫學都引發不少小的檢討聲浪,精神醫療需要進行什麼樣的改革、納入什麼樣的非西方元素自然會是重大課題。書中提到迷幻劑與談話診療法並用的嘗試,或是史蒂文.海耶斯(Steven Hayes)提出的「接納與承諾療法」(acceptance-commitment-therapy,簡寫ACT)強調保持思想、感覺和印象的原始樣貌,盡量不去干涉、抵銷或淡化它們。作者也推崇佛教思想與當下的偶然共存的修為,認為那能提供

讓人從煩優中抽離的契機。佛教思想如何發揮精神療效也許見仁見智,但可以肯定的是,我們可以試著想像控制與治療之外的可能,如作者所言,「藉由肯定、接納不確定性,我們能發現每份擔憂都包含一粒真理,使我們更接近神秘,體悟到我們知道的是如此地少。接納不確定,我們就有機會去了解,原來認為自己能掌控一切是多麼瘋狂的想法。」這當然不是最終的解答,但至少是面對普遍化的精神問題必要的態度。     筆者覺得台灣長久以來都不是一個細心面對和回應他人感受的社會,對於精神問題若非抱持刻板印象,就是築起一道堅固的牆抵擋在外、視而不見,若要建立一個良善的醫療社會,我們還有很多工作有待完成。像《焦慮世代》這樣的書讓我們看到改變

的可能。 前言 「要是⋯⋯?」這類問題簡直就是智力遊戲。以「要是」開頭的疑惑,將人類帶上月球、讓我們進入粒子的世界,但它同樣也導致種族滅絕與經濟災難。 在我動筆寫書的此時此刻,以下由「要是」這兩個字起頭的問題,主導全球的人類日常:要是我們在阻止新冠肺炎繼續擴散時做的不夠多,那會怎麼樣?要是做得太超過,那又會怎麼樣?要是防疫政策造成經濟危機,那該怎麼辦?要是因為防止疫情擴散,使更多人因失業或貧困而喪生,那要怎麼辦?要是疫苗無法有效打擊病毒擴散,該怎麼辦?要是我們從現在開始,得預期疫情會周而復始地爆發,那又該怎麼辦? 雖然這類問題會自然而然地浮現,但儘管世界一流的專家紛紛投入研究,答案仍然無處可

尋。那麼,當單一個人面對類似的「要是」問題時,又會出現什麼狀況? 這本書想探討的就是這個主題,想進一步解析人類生活變得多麼複雜。就算沒有罹患長期憂鬱症或焦慮症的親身經驗,大家身邊可能也都有幾位受這類病症所苦的親朋好友。許多人內心無比擔憂焦慮,甚至糟到這種感受已成為例行日常的一部份。 二〇一七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公開一份報告。針對報告中揭露的現象,他們早就不斷發出警訊,而且還在發布報告的短短幾年前預測此現象會於二〇三〇年發生。報告指出在全球各地,憂鬱症已經擠下生理疾病,成為身體病弱最常見的原因。短短十年內,罹患憂鬱症的人數上升將近百分之二十,而焦慮症現在甚至比憂鬱症更普及。 雖然感覺很差是

生活的一部份,但這部分似乎已經逐漸擴張、不斷放大。這遠不只是一種社會建構,也不單純是我們的感覺或是談論幸福快樂的方式。所有手邊的數據都指出相同結論:我們的感受比以往都還要差。 透過這本書,我希望能清楚解釋為何憂慮和恐懼會成為主導人生的因素。這本書闡述從史前時代到現今的發展,揭露人類心神逐漸被未來、因果、風險、災難以及個人想法與感受盤踞。這就是一段逐漸替世界祛魅 的過程,而心理健康遭到損害也只不過是眾多症狀之一。

思覺失調自言自語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思覺失調 專題 - 董富賢醫生@FindDoc.com
資料來源:http://www.FindDoc.com

問題一:Rebecca的爸爸已去世多年,媽媽的生活一直比較正常,但最近突然變得沈默寡言。有時會聞到怪味或聽到奇怪聲音。出街時會覺得途人都在看自己,很不自在。這是思覺失調嗎?0:19

問題二:聽說用藥會出現記憶力減退等的副作用,是否有更好的治療方法?1:08

問題三:坊間有傳長期與精神病患者一起生活,自己患精神病的可能性會增加,這種說法有根據嗎?1:50

問題四:精神病畢竟是一個敏感話題,是否有方法可以更好地讓懷疑患病的家人求診,同時又不會影響家人之間的關係和信任?(FindDoc 健康資訊)2:19

查詢醫生資訊:
http://www.finddoc.com/

Let's Connect:
https://www.facebook.com/FindDoc
https://plus.google.com/102821364210960788806/posts

慢性思覺失調症病患之病識感、烙印覺知於精神病症狀對生活品質的影響

為了解決思覺失調自言自語的問題,作者馬玉琴 這樣論述:

生活品質是精神科護理人員所關注的議題,思覺失調症個案常因精神病症狀而出現無法自理生活甚至就學或就業,進而影響疾病的生活品質,精神病症狀除了造成生活品質的影響之外,也會因為精神病症狀出現於外顯行為上,例如:出現自言自語、傻笑、怪異行為造成一般大眾對病患害怕形成烙印,進而形成病患自我烙印。研究目的為探討思覺失調症病患的烙印覺知、病識感於精神病症狀與生活品質關係的影響機制。本研究設計為二次資料收集,每次間隔三個月,研究對象為思覺失調症患者,目前已接受精神科藥物治療以及非急性期,居住於社區或醫療機構的復健單位如日間留院或康復之家。收案場所為東部某二家精神科醫療院所,收案263位個案,資料的收集是以問

卷的方式進行,包含個案基本資料、精神病症狀量表、病識感、烙印覺知、生活品質等五部分。SPSS 17版分析資料,描述性分析包含平均值、標準差、百分比、個數,推論性分析包含成對t檢定、配對t-test、皮爾森積差相關、階層式複迴歸。結果:(1)個人屬性對生活品質的關係,年齡愈大其三個月生活品質生理健康及心理和環境範疇愈滿意,(2)三個月的「病識感」平均值高於基準點的平均值,由7.29分進步至7.98分。不論基準點或三個月後烙印覺知最嚴重都是「婚配阻礙」,較輕微的是「他人排斥貶抑」。基準點的「生活品質」以環境範疇最高分,生理健康範疇最低分;而三個月的「生活品質」以生理健康最高分,環境與社會關係最低分

,(3)三個月後追蹤時精神症狀的一般精神病理症狀會造成三個月後生活品質的生理健康範疇滿意度差。精神病症狀三個次量表與病識感的相關性不論是基準點或三個月後追蹤皆呈現負相關,(4)三個月後一般精神病理症狀分別與烙印覺知的他人排斥貶抑向度及自設負面標籤向度呈現正相關性,(5)病識感於一般精神病理症狀與生活品質生理健康範疇為一部分中介角色,(6)病識感於一般精神病理症狀與生活品質生理健康範疇滿意度為調節角色,(7)烙印覺知自設標籤的作用之下,一般精神病理症狀對於生活品質生理範疇不再有影響,烙印覺知的自設標籤為一完全中介角色。結論:一般精神病理症狀與生活品質生理健康範疇的關係,病識感及烙印覺知自設負面標

籤皆是中介角色,將來,實行病識感及烙印介入措施目標在於改善精神病症狀於生活品質滿意度的負面影響。

情緒停看聽:精神科醫生教你強大情緒力,化解壓力帶來的身心傷害

為了解決思覺失調自言自語的問題,作者郭信麟 這樣論述:

《情緒的逆襲》全新封面版   3階段全面解析與情緒相關的心理及生理各種面向! 幫助人人可以輕鬆理解身心醫學與情緒保健的小百科   可以自救&可以救人! 一本可以讓你找回自己也可以幫助別人的情緒解方!     以一個台商經理為例,他赴大陸工作,發現工作情況和之前談的不太一樣,一直不太順心。不過因為他工作老練,也一直應付得不錯。他心情不好時就運動或是睡覺,感覺上還過得去。不過有一次公司發生公安事故,他雖順利的解決,但是之後出現幻聽現象,並嚴重的失眠,甚至血壓高的情況惡化,直到就醫後才改善。     而另外一位家庭主婦,持家多年,一切得心應手。但是在籌辦女兒婚禮

時,因為擔心不完美,壓力持續了一段時間,最後產生嚴重的失眠現象,非靠藥物無法入眠。     情緒出問題,往往不只是「心」病,通常會導致「身」病!為什麼?因為「情緒產生區」居於人類大腦的中間位置,有能力打壞我們的理智,也有能力搞壞我們的身體。我們可以假設人類的大腦分為三層,最上面的第一層是理智活動,專注、思考與壓抑自己的衝動(情緒)。第二層是「情緒產生區」,管理先天與後天的情緒經驗,讓人趨樂避苦,趨吉避凶。第三層是「生命本能區」管理並調節各種有機體存在的功能,如心跳跟血壓。第一層影響第二層,第二層影響第三層,但第一層不能直接影響第三層,反之亦然。     所以當一個人感受到壓力,

而使情緒生病時,時間一久,往往會由「心」病,連帶引起「身」病,道理不難了解,你心臟長期因為被老闆罵而亂跳,血壓也常常被情緒「調整」,你還指望有健康的身體?     長期慢性壓力的情況下,身體長期透支各種緩衝系統,血壓較高,血糖與血脂也會比較高。首當其衝被影響的就是心血管系統,得一直負擔比較重的工作量。萬一再加上依靠大量抽菸與咖啡來提神,更是將心血管系統逼到極點。最近研究顯示,情緒憂鬱與焦慮的個案,也會有比較高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另外處於壓力的情況下,身體中的類固醇持續維持在高濃度的狀況下,除了提升血糖濃度來應對各種突發狀況外,也會壓低免疫系統的表現。長此以往,免疫系統的失調大概也是可以預

期的,當然就更別提直接跟壓力相關的腸躁與膀胱過動症了。     反過來說,如果你因為某些因素,而有某些疾病(如身體長期發炎),那麼也會對情緒有不良的影響,進而影響理智的判斷。     如果你認為只有客觀的情況及生理現象會造成情緒問題,那你錯了。最常引發情緒疾病的「人際關係」,其源自於人類老祖宗的生活環境。原始人類沒有科技可以依靠,因此必須依靠人群。久而久之,別人對我們的看法,很容易引發我們的情緒,這使我們的理智不會忽略人際關係。沒有這項能力的人,太容易因被趕出人群,而無法生存。     不過社會日漸複雜,一個人有多種角色,這些角色有時是衝突的。老祖宗用來增強生存機會的情

緒反應,反而在現代社會相互激盪,最後影響人的身心健康。     如前所述,情緒的病變起因有很多,可以是因為身體不健康引起,可以是因為嚴竣的客觀事實造成的壓力而引起。本書由生理及心理的角度,說明如何利用各種方法,讓情緒這位老朋友穩定的待在協助人們生存的中間位置。     如許多情緒病患的起因是因為人類老祖宗為了生存留下的習慣:「太在乎別人的看法,同時想完成所有的規則。」而如果想清楚,我們不是原始人,不必那麼在乎別人,其實就可以免除很多的身心疾病。另外,如情緒是透過影響人們的心跳及血壓來運作,那麼一個經常利用運動把「心跳快速提升」的人,不就可以對抗更大的壓力?     最後

,一般人認為心病要心藥醫,這當然有部分的正確性,但情緒是由腦中包含邊緣系統在內的複雜系統操控(如杏仁體、海馬迴等等),因此,可以影響上述組織運作的化學物質就可以改變情緒。有時心病真的有藥可以醫。   本書特色     你的情緒保健大全     本書說明情緒運作的生物基礎及與之相處之道,讓這個演化來幫助人類生存的「工具」,不會反而害了你。     情緒有正向情緒及負向情緒兩種。後者常會糾纏人類,造成人的身心疾病。不過它一無是處?想像兩個遠古的人類,遠遠的看到一隻獅子走來,一人感到害怕(負向情緒)而逃走或是警戒;一人則無所謂,可以想見前者存活的機會大,而後者多半成了獅

子的晚餐。     懂得害怕、憂慮的人,容易存活,這使負向情緒深埋在人類的基因之中,也使人類動不動就被憂鬱症、燥鬱症等各種疾病所苦。     因為腦產生情緒的部門連繫主管理智和生命本能的單位,使情緒出問題時,不只影響個人的決策(心),也影響許多器官的正常運作(身)。     本書作者為精神科醫師,以其執業經驗,說明常見引發情緒疾患之來源(家庭、職場、失眠、酒精)及解決之道。也說明如何提升自己的情緒力,以對抗外在壓力,而能維持身心的健康。     大量的案例,讓你了解自己,幫助別人     情緒可以產生的殺傷力比你想像中的大,不過剛開始時,又很難發現。作者

引用大量的案例,說明不同身分的人,高階主管、上班族、學生乃至家庭主婦,如何在不知不覺中讓一時的心情不好、感到壓力,變為「憂鬱症」或是「焦慮症」。研讀這些案例,你可以對自己或是身邊的人是否正陷入情緒的陷阱,有更高的警覺。     以心智的生物基礎出發,對情緒有全面的認識     情緒是建構在生理結構之上。因此,要理解情緒問題,不應忽視它的生物基礎。 以酒精為例,它有二個作用。一個是啟動大腦中多巴胺路徑相關的GABA神經元,減低對多巴胺釋放的抑制。另一個則是減低在這個路徑上,負責抑制多巴胺釋放的Glutamate相關神經元活動。這一樣也會達成增加多巴胺釋放的效果。多巴胺跟愉悅、

興奮的情緒相關,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在使用酒精後,人會感到開心的原因之一。      中長期使用酒精,往往會有失眠、憂鬱、焦慮、衝動控制下降、記憶問題,乃至失智症狀的出現。需特別注意的是,這些狀況大部分都無法完全復原。因為酒精的使用會消耗對神經細胞數一數二重要的維生素群。特別是對維生素的大量損耗,會造成神經細胞外面的髓磷脂(myelin)異常,最後甚至可能引發去髓鞘化,進而引發Wernicke-Korsakov腦疾,至此就無法回復。     本書適度的說明心智行為的生物基礎,讓讀者更能了解自己的「身」「心」如何運作。      心病有時就是不能用心藥醫     很多

時候所謂的心理疾病是因為生理情況而起。如在青少年階段,因為腦的發育問題,百分之二十的青少年有青少年憂鬱症的問題,這和教養無關。絕大多數發生的青少年,隨著時間過去會自然轉好,但是有些會持續一生。要避免此問題,就是要服藥。同樣,有許多心理疾患是起因於生理出問題,此時更一定要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