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節卡片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必買單品、推薦清單和精選懶人包

情人節卡片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AmilyShen寫的 每一天都是色鉛筆塗鴉日:不用描草稿,直接畫輪廓、上疊色、打陰影,畫出可愛的立體圖案(二版) 和(英)伊恩·莫蒂默的 歐羅巴一千年:打破邊界的歷史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男友也大讚你的心思~28個卡片剪貼點子X裝飾小技巧也說明:快到情人節了~一年一度屬於所有情侶的節日,當然要好好慶祝一番!禮物相信也少不了心意卡,製作一張獨一無二的卡片送給他,讓他的心都融化吧!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悅知文化 和上海人民所出版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設計研究所 康台生所指導 姜彥竹的 圖像與象徵在海報設計上之研究 (2000),提出情人節卡片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海報、圖像、象徵。

最後網站情人節卡片內容範例 情人節卡片怎麼寫 短版 - 烈陽問路則補充:在正式進入正文內容之前,開頭可以直接告訴對方為什麼今天要寫這張卡片,像是「情人節到了」、「想要寫張卡片表達對你的感謝」、「想趁節日告訴你我的心意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情人節卡片,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每一天都是色鉛筆塗鴉日:不用描草稿,直接畫輪廓、上疊色、打陰影,畫出可愛的立體圖案(二版)

為了解決情人節卡片的問題,作者AmilyShen 這樣論述:

榮獲2018 JIA日本插畫大獎(JIA Illustration Award)佳作、 全球授權16國語言《奇幻夢境》──Amliy Shen   全新色鉛筆插畫書     ★用色鉛筆畫畫超簡單,只要三個步驟,就能畫出超萌超閃亮的立體圖案!   ★超萌動物/花草植物/甜點蛋糕/時尚單品/街景房屋/家居小物,超過1000種的可愛小圖,一次擁有!     好想跟著一起畫!準備好你的色鉛筆,一起畫出美好日常!   運用色鉛筆的特性:漸層、疊色、陰影,就能輕鬆畫出具立體感的可愛圖案,用色鉛筆來紀錄專屬於你美好一年的手帳吧!   ● QR CODE圖案範例|輕輕一掃,即可重複觀看示範影片,畫圖不失敗

!一筆一筆手繪出喜歡的圖案。   ● 詳實步驟不用怕|超過1000張的分鏡圖解,不論是配色、線條及輪廓,跟著做就能輕鬆完成作品!   ● 生活小物大集結|把想像到的全都畫出來,包括:繽紛花卉、各國料理、餐桌器皿、節慶、潮流精品、彩妝小物等。   ● 超實用的可愛圖案|可以運用在地圖、菜單、卡片、包裝、布包上,最後,還教你如何申請自己的LINE貼圖。

情人節卡片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這次跟 @【動手DIY】莎莎手作 ShaSha hand made 還有 @星期日拯救計畫
一起玩起了素材互寄 😂
莎莎卡片:https://youtu.be/VGP_xIASkQk
二日卡片: https://youtu.be/CQKjbuQ0FA0
本來想好好做成七夕卡片的說⋯
結果我因為那塊黃色板子
變成另一種卡片了啦

這次影片素材: 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85GUvCFJjg-p-d61HMGuFX4mjFt_B3o
希望大家用得開心囉
七夕快樂😂

圖像與象徵在海報設計上之研究

為了解決情人節卡片的問題,作者姜彥竹 這樣論述:

從人類一開始生活在這廣大的宇宙中,為了適應環境與生命延續,會去認 識周圍的環境與事物、可預期與不可預期的現象,如哪些食物可以吃,哪些動 物具有攻擊性,什麼天氣會下雨…等,把能了解的事情加以掌握,把不能了解 的奉為神靈,並陸續發明各種器物來輔助生活,利用聲音來和同伴溝通,在身 上畫有象徵身分與賜予力量的圖形。在這漫長的生活過程中,每樣事物漸漸具 有人類用來理解的意義。 例如一隻鹿對原始時代的人來說,牠的肉可以食用、跑的速度很快、皮毛 有漂亮的花紋、穿在身上

可以禦寒、鹿角具有攻擊性…等,因此鹿的象徵意義 便有食物、速度、美麗、衣服、榮耀、危險…等;在洞窟壁畫裡的一隻鹿,就 象徵著祈求食物或自我財產。然而隨著人類生活經驗的累積與文明的發展,對 同一事物的象徵意義會有所改變,比如情人節卡片上的鹿代表愛情,郊外公路 旁的鹿標誌代表小心動物,海報上的鹿也已不在是食物或財產,而是象徵保護 瀕臨絕種的動物。 由此可見,事物的象徵意義是具有生命性的,會隨著時間、民族…等因素 不斷改變,有時會漸漸遭人遺忘,有時卻會成為國際公

認的象徵。因此本研究 乃在探討事物的象徵有何特性?如何將事物變成海報上的圖像?如何開拓圖像 象徵的廣度與深度?如何與所要傳達的意念相結合…等等,並將研究心得應用 於實際的海報創作與日後的設計教學上。

歐羅巴一千年:打破邊界的歷史

為了解決情人節卡片的問題,作者(英)伊恩·莫蒂默 這樣論述:

本書是英國埃克塞特大學文學博士、倫敦大學學院檔案學碩士伊恩·莫蒂默對歐洲自11世紀至20世紀以來社會基本面貌、政治經濟發展、科技教育等方面所做出的全面梳理。作者將寫作重心放在了每個世紀與此前世紀相比較而言發生的變化之上,由此凸顯了歐洲人在歷史發展中的主觀能動性。 這是一趟關於探險、發明、革命與劇變的旅程,莫蒂默教授娓娓道來,哪十個人、五十件大事,改變人類的生活。電腦的出現比全民教育更重要嗎?廢除奴隸制比發明電腦更重要嗎?還是發現美洲大陸最重要?是行動電話、冷凍食品、避孕方法,還是時鐘、槍支、印刷書籍的出現,改變人類的生活呢? 伊恩·莫蒂默(Ian Mortimer

, 1967— ),英國歷史學家、作家。1998年入選英國皇家歷史學會資深會員;2004年論文《醫生的勝利》(The Triumph of the Doctors)獲皇家歷史學會亞歷山大獎。著有《漫遊中世紀的英格蘭》等著作。 譯序 致謝 引言   第一章 1001—1100 11世紀 西方教會的發展·和平·奴隸制的中止·結構工程   第二章 1101—1200 12世紀 人口增長·修道院網路的擴張·知識復興·醫藥·法律規則   第三章 1201—1300 13世紀 貿易·教育·問責制·修道士·旅行   第四章 1301—1400 14世紀 黑死病·射擊戰·民族主義·方言  

第五章 1401—1500 15世紀 大發現時代·時間計量·個人主義·現實主義和文藝復興自然主義   第六章 1501—1600 16世紀 印刷書籍和識字·宗教改革·火器·民間暴力的減少·歐洲帝國的建立   第七章 1601—1700 17世紀 科學革命·醫學革命·世界殖民·社會契約·中產階級的崛起   第八章 1701—1800 18世紀 交通和通訊·農業革命·啟蒙運動自由主義·經濟理論·工業革命·政治革命   第九章 1801—1900 19世紀 人口增長和城市化·交通·通訊·公共健康和衛生·攝影術·社會改革   第十章 1901—2000 20世紀 交通·戰爭·預期壽命·媒體·電子和電

氣設備·未來的發明   第十一章 結論:哪個世紀變化最大? 穩定與變化·需求層次·社會變化與需求層次·小結·歷史的終結?   第十二章 後記:變化緣何重要?   附錄:人口數字估計 注釋 譯名對照表   印刷術、火藥和指南針,這三樣東西改變了全世界所有事物的面貌和狀態。 ——法蘭西斯·培根 《新工具論》(1620年)   1999年底的一個晚上,我在家看電視新聞。女主持人播報完當天的主要新聞後,本應開始扼要回顧12個月以來的重大事件,以往每到歲末,電視上都這麼做。不過,這一年,主持人卻對整個20世紀做了回顧。她說道:“我們即將走完這個世紀,這個世紀經歷了比以往任何一個世紀都

多的變化……”我細心聆聽著電視的播報,不斷回味著,並開始思考那些變化。我們對變化究竟有何認識?為何主持人那麼自信地說20世紀的變化比其他任何世紀都要多?其實很多其他世紀變化也很大,比如19世紀,鐵路的修建曾改變了世界;而16世紀,哥白尼提出了地球圍繞太陽旋轉的理論,馬丁·路德則引起了基督教會的分裂。後來,黑白電影、蘑菇雲、太空船、汽車和電腦不斷出現在電視螢幕上。主持人的20世紀多變之說其依據很明顯是將“變化”視為“技術進步”的同義詞了,而20世紀的技術發展確實是其他世紀無法比擬的。 那天之後的若干年裡,我和很多人聊過“變化”的事。當我問“哪個世紀變化最多”時,幾乎所有人都同意那位主持人的說法

:那當然是20世紀。一些人甚至嘲笑我有不一樣的想法。當我要他們進一步解釋時,他們通常會舉出20世紀的幾個發明作為例子:飛機的出現、原子彈試爆成功、登月成功、互聯網和手機的普及。他們似乎相信這些現代社會的成就使得以前任何發明都黯然失色,而且,比較之下此前任何一個世紀的變化都微不足道。但是,我認為,現代科技成就引起的變化最大而過去則缺乏變化之說,是一種錯覺。20世紀一些領域的發展達到巔峰,但這並不意味著其在這個世紀的發展速度最快。另外,我們也本能地認為我們目睹的變化——無論是在現實生活中還是在電視中——比我們沒能看到的變化更重要,這種本能加深了我們的錯覺。 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會提出,20世紀以外也

有一些存在著巨大變化的時代。這些人一般學有專長,他們能夠敏銳地感覺到早先技術發展的影響,比如馬鐙的使用、畜力拉犁、印刷術的傳播和電報的發明。我沒有準確的數字,但是以下的估算大體不會離譜。當我提問“哪個世紀變化最大?”時,95%的人會從技術進步的角度回答說“20世紀”,其餘提出不同答案的人中大多數也是出於技術發展的理由,只有個別人提到1900年以前與技術進步無關的事件,比如文藝復興或女權運動。我不記得有人提及過西元1000年以前的任何世紀,儘管人們可以輕易指認西羅馬帝國分崩離析的5世紀是個多變的世紀。 還有一些人在回答問題時反問:“你所說的變化指的是什麼?”表面上,這是個自然的反應,卻也是個恰

當的問題。每個人都知道何謂變化:狀況的改變。但當問及哪個世紀“變化”最大時,很多人卻不能把握這個詞的含義。在漫長的歷史中人類集體經驗所涉範圍極其廣闊,人們對其中各種變化難以全面審視,而變化中的諸多因素,性質不一,殊難相互參較。我們可以對若干世紀的某些具體變化進行考量,比如,出生預期壽命、出生率、實際壽命、身高、人均熱能攝取、勞動力平均報酬等;而對於過去一個世紀的大部分時間,我們可以查到這樣的資料:教堂出席情況、暴力發生頻率、相對財富多少和識字率高低等。當對其中某項內容進行精確研究時,我們往往將其與社會生活的其他方面隔離開來。但是,我們不能對生活方式的差異進行測量,就如同我們不能對愛情進行測量一

樣。 事實上,對生活方式進行測量甚至難於對愛情的測量。至少愛情行為有個衡量標準和範圍,從考慮寄出一張情人節卡片,到派出千艘戰船贏回美人心,程度由低到高。而生活方式卻沒有衡量的標準。歷史上任何一個可量化的明顯變化都可以找到另一個變化個案與之相匹。比如,人類的出生壽命預期肯定在20世紀有很大提高:歐洲大多數國家提升了60%。但是,與此相對應,也有依據表明20世紀以前就有個別男女長壽的例子。在中世紀,一些人的壽命就已經達到90歲,甚至更高。1189年,當塞普林罕(Sempringhan)的聖吉伯特(StGilbert)去世時,他已106歲;約翰·德蘇利爵士(SirJohndeSully)1387年

辭世,享年105歲,即便是現在也很少有人活到這麼大的年齡。的確,中世紀耄耋老人相對較少,50%左右的嬰兒都活不到成年。但是就個體可能達到的最長壽命而言,近十個世紀卻無多大變化。當人們試圖尋找可衡量的事件來回答“最大變化”的問題時,總有一些類似的可衡量個體事件成為障礙。為什麼選擇這個事件而非其他事件呢?正如出生壽命預期和可能達到的最長壽命這對例子所示,那純粹是個人偶然的選擇。 這就意味著,我們提出的問題可能不過是一個猜謎遊戲:一種類似“誰是英國最偉大的國王”好奇而逗樂的辯論。但實際上,這是個嚴肅而有意義的問題。正如我在《時間旅行指南》(TimeTraveller’sGuides)中所示,對於不

同歷史時代的人類社會的理解,能夠使我們對人類的本質有更加深刻的認識,這種認識不是基於我們對今天日常生活方式相對膚淺的印象。作為一個物種,歷史説明我們認清我們全部的能力和不足,這絕非僅僅是一種對於過往歲月的浪漫回顧。不懂得歷史,就不能得到對現在的正確認識。例如,回顧14世紀,我們才知道當面臨黑死病這樣的大災難時人類具有怎樣的韌性;通過對第二次世界大戰這類事件的回顧,我們才能夠知道當面臨巨大危機時人類有何等的創新、生產和組織能力;同樣,過去幾個世紀的西方政府發展史使我們認識到身處當今的西方民主制度中我們是多麼短視,我們的政治家們在迎合社會的狂熱,對社會問題也只滿足於暫時的解決,獨裁者卻有謀求長治久

安的千年計畫。正是歷史使我們懂得這個社會曾經充斥著的暴力、性別歧視和殘忍可能還會捲土重來。從探討現代社會的發展到研究我們如何自我娛樂,歷史研究有多種目的。然而,歷史研究最深刻的目的在於揭示所有人類極端行為的本質和內涵。 這本書是我對1999年12月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間接提問的一份遲到回答。但是,我可以說,在哪個世紀變化最多這個問題上,我制定了某些參數。首先,我有意保留了“變化”一詞含混不清的定義,這樣做是為了最大限度地將每個世紀中可能有過的進步包括進來。僅僅在“結論”部分,我才試圖分解這些變化,並對它們進行等級評估。其次,我的研究只包括十個世紀,即2000年之前的1000年。這樣做並不是為了

否認更早時期的重要性,而是為了保持本書對西方文化的專注,我無意將這本書寫成另外一本“世界史大事記”。第三,本書的內容主要是西方文化中的變化,而這些變化大體上是中世紀基督教國家的產物。我的研究有時延伸至更廣闊的地域,這種情況都發生在拉丁語使用者的後裔們將疆土擴張至海外的時代。因此,本書中的“西方”一詞不是一個地理方位概念,而是一個不斷擴大的文化網,而這張網最初的中心是中世紀歐洲那些基督教王國。顯然,我並無意小看歐洲以外的中世紀文化。這本書研究的是變化,而不是討論誰最傑出。如果我的話題從人類成為一個物種開始的話,那麼,非洲就顯出了重要作用;如果我用最後一個冰河時代結束作為本書的開篇,中東地區就顯得

格外重要;如果我對那些人類文明起源中所有重要事件都進行描繪,那麼工具的使用、對火的控制、車輪和船的發明,以及語言和宗教發展都將有所涉及。但這些都不在本書討論範圍之內。 這本書既不是整個世界的歷史,也不是一些國家或地區的全面歷史。 許多民族的重大歷史事件,我沒有花費太多的筆墨,有時只是順便一提。雖然有些侵略戰爭明顯地標誌著對於一個民族的重大變化—比如諾曼人對英格蘭的征服,或美國人培裡(Perry)將軍1853年率船隊進駐東京灣—但相對而言這些都是地方性事件。從地理上來看,具體事件也可以構成主要故事的一部分(例如,義大利文藝復興和法國大革命),但大部分這樣的事件在本書都不佔據中心位置。德國的統一

對葡萄牙人並不重要,而西西里人對諾曼人入侵英格蘭不太感興趣,因為他們自身也受到過諾曼人的侵犯,其程度完全不遜於英格蘭。同樣,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奴隸制問題只在關於17世紀的那個章節裡有所涉及,這是因為奴隸制的再度興起僅發生在當時西方的邊緣。17世紀的歐洲人更多地受到白人奴隸貿易的影響,而白人奴隸貿易相較於歷史上臭名昭著的黑奴交易規模較小。當時,成百上千的西歐人被巴巴里海盜劫掠,賣到北非,淪為奴隸。但是,在這一章裡,即便是白人奴隸貿易也沒有其他五個主要變化對西方文化的影響大。奴隸制的死灰復燃,像許多民族戰爭一樣,應該在世界史著作中得到詳盡描述,但這本書並不是這樣一本著作。本書是對西方發展所做的綜合性

思考,是為了回答一個具體的問題。 本書對這個具體問題的關注,意味著某些歷史人物和話題在一般的歷史著作中地位突出,但在本書中卻沒有得到重視。一些朋友和同事曾問“你怎麼能忽略萊奧納多·達·芬奇?”或“你怎麼可以省略音樂?”。萊奧納多雖然天賦過人,但是他的專業思考幾乎沒有對同時代任何人產生影響,很少有人讀過他的筆記,也沒有人實踐過他的發明。他唯一的重要遺產就是他的畫。但是,坦率地說,就算文藝復興時期少出生幾個畫家,我也不會覺得現在我的生活方式會受到很大影響。沒有人畫肖像畫會有什麼後果,這是另一個問題,不過,與路德或哥白尼相比,某個藝術家的影響相對來說就顯得無足輕重。至於音樂,每個國家都有,而且一千

多年來都是如此。樂器、音調與和聲可能在形式上都已經歷諸多變化,而錄製音樂的能力也可以視為變化的一個重要例子。但音樂創作是人類生活中始終存在的一部分,音樂生產的有趣之處在於它隨處可見,而不在於它對我們的生活方式有所改變。 不言自明的是,最重要的變化應是那些超越國界、娛樂和精神價值的變化,最有意義的變化是那些影響力遠遠超出本專業的變化。一個僅在專業範圍內有影響的科學家,在本書中會顯得不那麼重要;同樣,對於那些僅僅改變我們對過往理解的歷史學家,或是那些僅僅影響了業內思想家的偉大哲人,本書也做如是處理。我有一位哲學功底深厚的朋友,他在閱讀本書時感到很意外,他覺得書中對伏爾泰和盧梭關注過多,但對休謨和

康得這樣的哲學大師卻幾乎不怎麼提及。但他欣然承認,這不是一本哲學史。本書關注伏爾泰和盧梭,是因為他們的思想傳播對18世紀的政治思想產生了直接的影響。康得幾乎沒有被提到與莫劄特沒有出現在本書出於同樣的原因:他的精神遺產並沒有直接觸及近三個世紀中任何一個重要變化。1789年巴黎的革命者們攻佔巴士底獄時並沒有要求貴族們服從康得的“絕對命令”,他們的領袖是從盧梭的《社會契約論》中得到啟發的。 在寫這本書時,我屢次遇到一個特別的問題——很多最重要的西方文化的發展不單單局限於一個世紀,我們應如何考慮這種變化的時代歸屬問題呢?是發展伊始,抑或是其影響最大之時?我們是將一項發明定位於其創始之時,還是普及之日

?這些問題很難回答。一方面,很顯然一項發明只有被廣泛使用時才會改變世界,因此,人們將內燃機與20世紀相聯繫,而不是19世紀。然而另一方面,如果等某項發明有了廣泛的影響才開始論述它,就又會忽視它早期的影響。19世紀前很多西方人不會閱讀,但忽視早期的教育發展卻是個嚴重的錯誤,尤其是13和16世紀的教育發展。而且,如果對一些發明在其普遍展開之後才給予討論,與它們相關的很多內容就會成堆出現,造成前一個世紀悄然無聲而後一個世紀改變突然到來的假像。例如,把工業革命完全描述為19世紀的現象,就會減少人們對18世紀產業變革的印象,同時,這也會忽略當時的人們對工業革命相關的其他技術進步的認知狀態,他們對技術進步

的認識肯定比他們自己開始穿上機制衣服要更早,所以我們需要一定程度的靈活性。為了回應1999年那位元電視新聞主持人的斷言,我認為,重要的是使讀者看到過去許多世紀裡發生的一系列變化,而非隨意訂立寫作規則,導致歷史受到曲解。 2009年,我受邀做了一次演講,慶祝英國西南部埃克塞特教區建立1100周年。我把這本書的核心問題“變化”作為當時演講的主題:過去11個世紀中,哪個世紀的變化最大?那時我就覺得,我不僅需要說明從909年開始發生的各種變化,還需要得出一些結論。在準備演講的過程中,我的研究逐漸顯現出一種規律。我認為人類社會的發展在某些階段跨過了一些門檻,進入了新的高度,而這些飛躍將會持續性地影響整

個人類和人性。這本書的結論是以上見解的展開與延伸。我相信,若人類再能存在1000年,我在本書中選取的那些最深刻的變化會被視為人類歷史發展的原始契機,它與造就了我們文化的古代發明—語言、書寫文字、火的使用、輪船、車輪和宗教一樣重要。 2009年以來我反復思考這個問題,為了更好地研究和寫作,我穿行在書架間,駐足於圖書館的大廳內。我被我們社會已經取得的學術成就所折服,尤其是最近60年的成就。在某個圖書館裡,我一度陷入驚愕之中,感覺自己知識匱乏,難以合格地完成這樣一本書的寫作。有好幾個世紀的內容像巨大的陰影籠罩著我,似乎在威脅我,要將我壓垮。我曾面對著一排排關於十字軍東征的高大書架,感覺自己像109

9年耶路撒冷的大街上那些被砍殺的人們一樣,無足輕重。 我也曾進入一個充滿關於18世紀法國的書籍的房間,我對閱讀完那麼多的材料感到希望渺茫。面對浩如煙海的證據,任何一個歷史學家若不保持一定程度的謙遜,那肯定是在自欺欺人;任何人若回避自身歷史知識的欠缺,認為可以隨意在這樣一本書的寫作上發揮權威性,那他或她肯定是騙子。當然,我非常想弄懂每件事情,這樣就有可能為我提出的問題提供最周全和博洽的答案,但人類大腦只能容納這麼一點點資訊。至於我,我自青少年時期就開始研究英國歷史,起初只是業餘愛好,然後成為歷史專業的學生、歷史檔案保管員,最後成了專業歷史學家和作家,因此在此領域稍有優勢。因為30年來我的研究重

點是英國歷史,所以這本書難免有些不平衡,我引用的很多統計資料都與英國相關,但是我選擇的變化事件卻並不僅圍繞英國,而是那些部分或全面地影響過西方國家的話題。我採用英國的事件和資料來闡釋社會發展在現實中的意義,或體現歷史變遷中地域間局部與整體的關係。這麼做似乎比忽略我的英國史專業,而一味追求面面俱到地討論各個國家的情形為好。 你可能不認可我心目中變化最大的那個世紀,你也可能堅定地確信過去所有的戰爭、饑饉、瘟疫和社會革命都沒有用上手機或每週網上購物那樣重要。不過這都不要緊。這本書的目的是為了引起我們的討論:我們是什麼,我們在過去1000年的歷史中都做了什麼,我們人類有什麼潛能,以及我們能力的極限在

哪裡。其目的還包括估量過去十個世紀中那些非凡的經歷對人類意味著什麼。如果有更多人來討論這些問題,因而認識了漫長歷史中人類的本質,並將思考所得應用到未來,那麼本書就達到了它的目的。 伊恩· 莫蒂默 莫頓漢普斯特德,德文郡 2014 年6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