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輓注音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必買單品、推薦清單和精選懶人包

敬輓注音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施來山寫的 書家揮毫必攜:古今對聯編選輯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新編台灣閩南語用字彙編 - 小學堂也說明:台語注音民謠之二. 望春風. 李臨秋作詞,鄧雨賢作曲. 獨夜無伴守燈下冷風對面吹. 十七八歲未出嫁見著少年家. 果然漂緻面肉白誰家人子弟. 想 問伊驚歹勢心內彈琵琶.

最後網站媼意思折腰 - Txbnx則補充:媼嫗注音– 漢語網媼嫗的解釋:年老的婦女。 ... 鐫怎麼唸媼妖怪敬輓用法敬輓讀音寬的造詞媼注音敬弔吾的用法績造詞受創注音呶注音媼意思癌ㄧㄢ#1 【姿】的注音·讀音姿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敬輓注音,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書家揮毫必攜:古今對聯編選輯

為了解決敬輓注音的問題,作者施來山 這樣論述:

  對聯是中國文字的一種特殊作品,也是最經濟和最精粹的文學藝術;它可以寫景、可以抒情、也可以言志,有著無窮的情趣,是中國傳統上最普遍又最綺麗的民間文學,是值得珍視的寶貴文化。   對聯按用途、使用場所或字數來分類,習慣上可分一般聯(宅第、廳室、亭閣、祠廟)、春聯、賀聯(福壽、婚喜、學業、致富、品德)、輓聯等四類。其中以賀聯及輓聯使用較多。但本書摒除寫於白布幅用於哀輓往者的輓聯,而以其他對聯為彙編內容。 作者簡介 施來山(一九六○年生)   台灣省彰化縣鹿港人   學歷:   中正理工學院畢業   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學分班結業   曾受教於名作家廖玉蕙老師三戴   經歷:   

總部高司幕僚、教官、環保稽查   即將出版「生命五部曲」 自序    03 序言    05 一、對聯寫作與張貼    08 二、常用合字斗方及春條圖例    11 三、春聯集句百首    13 四、斗方字、門扇及吉祥語集錦    51 ◆窗牖斗方字    51 □門扇(門葉)對句    51 ■吉祥語(春條)    52 五、各類對聯一萬首    54 ◆通用對聯    54 1˙四言聯    55 2˙五言聯    58 3˙六言聯    65 4˙七言聯    67 5˙八言聯    86 6˙九言聯(含以上)    89 通用對聯註解    91 ◆家居對聯  

 96 1˙大門    96 2˙廳堂    97 3˙書房    98 4˙軒齋    99 5˙詩書畫家    100 6˙園林    101 7˙亭台、樓閣    102 8˙居室    103 9˙重、後門    104 10˙廚房    105 11˙窗櫺    106 12˙祠宇、寺院、宗教類通用聯    107 家居對聯註解    108 ◆生肖春聯    109 生肖春聯註解    114 ◆干支(歲次)春聯    115 干支(歲次)春聯註解    133 六、橫幅    135 七、其他對聯    142 1˙工商業通用聯  142 2˙百業對聯    143 3˙姓

氏對聯    150 4˙郡名對聯    153 5˙商、寶號嵌字對聯    154 6˙人名嵌字對聯    156 7˙名家佳對    158 8˙宗道、醒世對聯    160 9˙節日對聯    162 其他對聯註解    163 附錄 附錄一:年曆干支生肖對照表    164 附錄二:賀新婚對聯    165 附錄三:賀新屋落成對聯    170 附錄四:寺廟、祠坊對聯    173 附錄五:集句對聯    176 附錄六:名傳對聯    178 附錄七:中國第一幅春聯及長對聯鑑賞    179 自序   一、對聯是中國文字的一種特殊作品,也是最經濟和最精粹的文學藝術;它可以寫景、

可以抒情、也可以言志,有著無窮的情趣,是中國傳統上最普遍又最綺麗的民間文學,是值得珍視的寶貴文化。   二、對聯按用途、使用場所或字數來分類,習慣上可分一般聯(宅第、廳室、亭閣、祠廟)、春聯、賀聯(福壽、婚喜、居家、學業、致富、品德)、輓聯等四類。其中以賀聯及輓聯使用較多。但本書摒除寫於白布幅用於哀輓往者的輓聯,而以其他對聯為彙編內容。   三、貼春聯是新年習俗中重要表徵,盛行於華人社會由來已久。千餘年來,上自帝王公卿,王侯將相,下至販夫走卒,無不樂於此道。寶島臺灣人民豐衣足食,每逢春節,家家戶戶無不桃符換舊,都懂得購買印刷精美,充滿過節氣氛的聯語,或鋪紙潑墨,展露聯藝之美;揮毫寫聯張貼,

以凸顯大地皆春,呈現一片迎新送舊的歡樂景象。   四、春聯是春節時,用紅紙書寫吉祥或祝頌語句貼於門上的對聯,又稱門對、春貼。源出於古代的「桃符」。古人每屆新年,輒以二桃木板掛在門邊,上書神荼()、鬱壘()二神名,或畫此二神像,用以驅鬼壓邪,謂之桃符。至五代時,又於桃符上題聯語,謂之題桃符。《宋史・世家・西蜀孟氏》謂:「孟昶命學士題桃符,以其非工,自命筆題云:『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被視為春聯之始。   五、宋代時,宮中仍流行著「春帖子詞」,於新春時,在每座宮殿大門的兩旁貼上歌頌昇平或寓意規諫的話,所謂春聯並不普遍。到了明代才開始推行到公卿士庶人家。清陳雲瞻《簪雲樓雜說》云:「春聯之設

,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西元一三六八年),在除夕前,傳旨公卿庶士,門上須貼春聯一幅,帝親微行出觀,以為笑樂。」上有好者,下必甚焉。於是演用的範圍日廣,不只限於春聯而已,舉凡殿閣、樓臺、寺廟、祠堂、軒齋、酒肆、茶館、商舖等,多題對聯,既發抒情趣,又增美觀,而成為古典文學的一種形式。   六、我國古對聯源遠流長,浩如煙海,有的至今膾炙人口;有的早已鐫刻於名山勝地與亭台樓閣。為發揚我國這一豐富的文化遺產,彙編者利用閒暇時收集編成《古今對聯編選輯》。彙編特點,在於將各類對聯格式化,由少字到多字,並儘可能做到層次分明、字體清晰、類以筆劃之順序編排,罕見字句於各段落酌予注音、註解,供文采欣賞愛好者參考運

用。   七、書上前段還蒐集窗牖斗方字及門扇(門葉)對句、吉祥語(春條),供現今變遷社會(不貼春聯家戶酌參),內容大致分成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長言等聯,又有家居、生肖、干支等都包含在內,以供熱愛古典文學及有志於纂聯、書聯之創作人士借鑒揮毫和研究。   八、書本內容承蒙恩師陳訓章先生(中一中退休國文教師)及國立武陵高中吳前校長正牧先生細心指導、核校,才能順利付梓編列完成。尤其老師對各聯用字正確性方面已作多方查證,對字句對仗工整、語句貼切上均已詳加考究,於今方能定稿出版,於此深表謝意。   九、本書共蒐集古今對聯一萬餘幅,十八萬餘字,雖不敢說無一錯字,但敢說不同於坊間一般版本。由於彙編者

學識淺陋,掛一漏萬,在所難免,尚冀海內外賢達先進,不吝賜教!        是幸。 二○一四年六月    施來山  謹識 序言   我國的文學,概可分為散文、韵文兩大類。散文又稱為古文,古文以載道、論理、敘事為主。韵文以敘情、敘意為主,偶有敘事者。韵文雖然要「和輒押韻」,如詩經、漢賦、唐詩、宋詞、元曲。對聯雖屬韵文,但對「韵」的說法,不能侷限於「和輒押韵」,其主要表現在於音韻的變化。   對聯的起源,雖難有具體的考證時間,但是在「宋代楹聯文學」一書中,曾這樣寫道:「降及后蜀,文化孳乳,人文頗盛,君臣又雅好文學,遂以余力,攻研此途,演變之述,灼然可睹……。楹聯文學,于茲遂以萌芽。」

這裡所說的楹聯文學,就是「對聯文學」,簡稱為「對聯」。   何謂「對聯」?對聯是有獨立意義的對偶句,因為在詩、詞、曲中都「偶有」甚或「大量的有」對偶句,但它們不是「對聯」,因為,它只是整個詩、詞、曲中的一部分,不能獨立表達一個意義,必須閱讀完整篇的詩、詞、曲之後,才能表達完整的意義。因此,慢慢演變,「對聯」成為我國一種獨特的文字形式。   「對聯」在古人運用的時候,較為嚴謹,「對聯」是有區分的,「對」者集句應對也,代表兩人以上共同創作,「聯」者則多指一人創作。「對」者只是口頭創作或書面創作,「聯」者則要張貼、懸掛,廣為流傳,至今「對」與「聯」則沒有什麼區別了。   對聯的運用極為廣泛,不

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不同的場合,就產生出不同用途的對聯。來山兄用了不少時間,耗了不少心力,編選出一本「古今對聯編選輯」,提供我們參考運用,可以說是有關「對聯」的一本工具書。這本書使我們對「對聯」有了更深一層的研究與了解,誠如兄所言:「不敢說無一錯字…,掛一漏萬,在所難免」。但是,絕對可以提供海內外賢達、先進及後學者,共同切磋,在此特別表達敬意並與兄共勉。 何遺模寫於二○一四年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