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東區戶政事務所結婚登記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必買單品、推薦清單和精選懶人包

另外網站憑證申辦窗口RAC-新竹市 - 內政部憑證管理中心也說明:單位名稱 地址 電話 傳真 香山區戶政事務所 新竹市香山區育德街188號二樓 03‑5388639 03‑5302129 北區戶政事務所 新竹市國華街69號2樓 03‑5152020 03‑5152036 東區戶政事務所 新竹市民族路40‑1號 03‑5226020 03‑5248032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輔導與諮商研究所 蕭文所指導 謝蕙春的 促進社區幸福感方案之探微─以高雄市鼓山區平和里為例 (2014),提出新竹東區戶政事務所結婚登記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社區、社區幸福感、心理健康促進。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政治學所 謝敏捷所指導 吳淑鳳的 我國民法婚姻採行登記制之研究 (2009),提出因為有 民法、婚姻制度、登記制的重點而找出了 新竹東區戶政事務所結婚登記的解答。

最後網站新竹市東區戶政事務所結婚登記 :: 全台哺乳室分佈網則補充:新竹 市東區戶政事務所.:::回首頁|網站導覽|English|新竹市 ...,結婚登記-結婚雙方當事人(新郎及新娘)​有一方為大陸地區之人民.,預約結婚登記宣導.自民國97.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新竹東區戶政事務所結婚登記,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促進社區幸福感方案之探微─以高雄市鼓山區平和里為例

為了解決新竹東區戶政事務所結婚登記的問題,作者謝蕙春 這樣論述:

本研究分三個研究階段。研究階段一旨在了解平和里居民對幸福的需求,並找出幸福感影響因素之優先順序及提升社區幸福感之方式,以作為幸福感方案之依據及基礎。研究階段二之研究目的則是根據研究階段一的結果,擬定社區幸福感服務方案的內容。研究階段三則為執行社區幸福感服務方案,並評估其成效。研究階段一採調查研究方式進行,其對象為平和里居民,總計416名參與者。研究階段二採半結構式訪談方式進行,共計有三名個別訪談研究參與者,訪談結束後採開放編碼方式進行質性資料分析。研究階段三採調查研究及半結構式訪談之方式進行,召開婦女團體及年長者聚會,共計107人次的參與,本階段亦同時進行採量化資料及開放編碼方式的質性資料分

析。本研究之主要研究發現如下:第一階段:需求調查表的實證結果:一、近期生活的幸福感指標分析:(一)社區受試者其幸福感感受介於「有點幸福」及「普通」之間。(二)不同個人背景之社區民眾在感受幸福感有差異。二、現階段社區居民對幸福感影響因素之優先順序:分別為家庭因素、次為個人因素,最後為社區因素。三、提升社區幸福感之方式:包含,社區志願服務、增加鄰里關係、增加年長者活動、增加社區環境美化及治安提昇等五項。第二階段:方案服務特性及形成方案內容:一、方案特性:以女性、年長者、已婚者、家管角色為促進社區幸福感主要動力來源。二、形成方案內容:(一)社區婦女團體:協助社區婦女認識社區、增加家庭的溝通技巧及促進

鄰里關係等活動。(二)社區年長者聚會:方案內容主要包括,帶領年長長輩認識社區、社區懷舊之旅及促進鄰里關係等活動。第三階段:方案執行後與社區幸福感之調查結果:一、 社區婦女團體:(一)參與方案後的幸福感感受由「幸福」、「有點幸福」提昇至「有點幸福」、「很幸福」。(二)參與方案後社區幸福感變化內涵:包括,對社區民眾有更深的認識、增進與社區民眾的關係、主動向社區尋求協助意願提昇、對社區資源運用更加熟悉、更加喜愛所在社區、對溝通技巧更加熟悉、對家庭生活的滿意狀況提高。二、年長者聚會:(一)參與後的幸福感感受由「有點幸福」、「很幸福」提昇至「很幸福」、「非常幸福」。(二)參與方案後社區幸福感之變化內涵:

對社區民眾有更深的認識、增進與社區民眾的關係、在社區能獲得協助的同意程度、對社區資源運用更加熟悉、更加喜愛所在社區。研究者根據上述研究結果進行討論,並據此結果提供若干建議以作為未來研究、社區工作者、社區年長者、社會政策及心理衛生工作者之參考。關鍵字:社區;社區幸福感;心理健康促進

我國民法婚姻採行登記制之研究

為了解決新竹東區戶政事務所結婚登記的問題,作者吳淑鳳 這樣論述:

婚姻制度之良窳,影響的不僅是當事人間之權利義務,也影響其子女、親屬及第三人之權利義務,並關係到公序良俗之維持、社會秩序之安定及國家民族的興衰,故現代各國無不就其公益上的考量,因時、因地,決定符合其國情、宗教、禮俗、人倫道德等之婚姻政策並立法訂定婚姻制度。綜觀現代各國之立法,對於婚姻形式要件之規定多採儀式婚或登記婚主義,而我國自民國20年5月5日起採儀式婚,至民國96年5月23日通過修法並自97年5月23日起正式改行登記制為止,總計儀式婚之規定在我國已施行70餘年,從重視固有禮制、尊重傳統習慣、順應民間習俗、符合國情等角度而言,實有其必要與價值,但隨著時勢潮流、社會型態、婚姻觀念等之多方轉變,

傳統儀式婚逐漸衍生如重婚、騙婚等問題。立法院為解決舊法所產生問題,修訂民法第982條改採登記制,雖然解決舊法之弊,但由於新法規定與我國千百年來特有之民俗習慣有所扞格,因此在新舊制轉換的磨合過渡期間,無論是在法律層面、民俗習慣或是實務運作上,也衍生出許多新的問題,是以我國之婚姻制度目前仍留有改善空間。本研究分為五章,第一章為緒論,包括本研究之背景與動機、研究目的與問題、研究方法與架構、研究限制以及文獻探討。第二、三、四章則分別從「法律政策」、「民俗習慣」、「實務運作」三個面向探討我國之婚姻登記制,以便從我國民法婚姻形式內容及條文修訂演變中明瞭我國婚姻法律政策之制法思維,從國人傳統婚姻之婚禮儀式中

明瞭婚姻習俗對法律政策制度的影響,以及在我國施行登記制後,由於法制政策與民俗習慣之磨擦碰撞,在實務運作上所產生之問題與成效等,有系統化地對我國婚姻制度作一全面且深入之研究。第五章則為根據以上各章節內容加以歸納分析所作出的結論及具體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