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 囉 意味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必買單品、推薦清單和精選懶人包

晚安 囉 意味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ChristineBeigel寫的 【母雞奶奶晚安故事】套書1(6書+1CD):愛說不的小獅子、尿床的小金絲雀、睡不著的小綿羊、不上學的小斑馬、怕冷的小企鵝、小老鼠的聖誕禮物 和汪詠黛(黛媽咪)的 愛,就是慢教和等待:放心、放下,但絕不放棄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晚上好貼圖 - Generali – Douai也說明:晚安 圖可以應用在睡覺前的晚安問候,甚至只要是夜晚都可以使用,畢竟不管 ... 囉! 反日ハリウッドスター26選!日本嫌いの海外セレブを衝撃順にラ. 煜元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親子天下 和時報所出版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台灣語文學系 莊佳穎所指導 呂尚儒的 反動之聲:以幻想主題分析觀看白色正義社會聯盟之語藝視野 (2016),提出晚安 囉 意味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語藝批評、幻想主題、國家認同、反制運動、反反服貿。

最後網站「英格蘭人是人嗎?」英格蘭人類學家揭發親族同胞潛規則的露骨田野報告則補充:... 意味,而英格蘭人的禮貌性人人平等似乎涉及到某種集體、乃至協力完成的自欺。我們 ... 晚安,比爾」、「還好吧,比爾?」、「照往常,是嗎,比爾?」之類的話,向常客打招呼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晚安 囉 意味,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母雞奶奶晚安故事】套書1(6書+1CD):愛說不的小獅子、尿床的小金絲雀、睡不著的小綿羊、不上學的小斑馬、怕冷的小企鵝、小老鼠的聖誕禮物

為了解決晚安 囉 意味的問題,作者ChristineBeigel 這樣論述:

  化解小毛病,養成好習慣   六個小故事、六個小藥方,   輕鬆解決孩子的成長小煩惱!   枕邊必備【母雞奶奶晚安故事】   小寶貝睡不著嗎?   不用數小羊,聽母雞奶奶嘰哩呱啦說故事,   和小雞寶寶一起開心入睡到天亮! 全套共有六本圖畫書+六個有聲故事劇場:   1.《愛說不的小獅子》   這一天跟其他的時候一樣,小獅子又說不了,這也說不,那也說不。   小獅子混到斑馬群裡,斑馬的守護者犀牛請他離開,小獅子說:「不」   另一位守護者獵豹叼起了小獅子,小獅子大喊:「不――」   沒什麼好說不的,一件事來不及的時候,就真的來不及了……   2.《尿床的小金絲雀》

  半夜,小金絲雀嚇醒了,他不小心尿床了。   尿滴滴答答的滴到朋友們的身上,   長頸鹿生氣的嘀咕、黑豹怒氣沖沖的大吼,   這下小金絲雀該怎麼辦呢?   3.《睡不著的小綿羊》   你睡不著的時候,會數數小綿羊,   那小綿羊睡不著的時候呢?就數大象!   這回,小綿羊數到了一隻愛做白日夢的大象,   大象一會兒被自己的長鼻子絆倒,一會兒聞聞路邊的野花,   小綿羊好著急,該怎麼讓大象順利的跳過籬笆呢?   4.《不上學的小斑馬》   小斑馬自以為聰明,不去上學。   有一天,他遇到了可怕的黑豹,出了好多題目考驗他,   結果,小斑馬統統答錯,生氣的黑豹會怎麼做呢?   小斑馬

會答應乖乖去上學嗎?   5.《怕冷的小企鵝》   小企鵝覺得好冷喔,他決定去找太陽。   路上,他吵醒了正在冬眠的北極熊,   北極熊坐在小企鵝的身上為他取暖,   沒想到小企鵝卻把北極熊惹得生氣了,   一腳將他踢上了天,   小企鵝最後會發生什麼事呢?   6.《小老鼠的聖誕禮物》   聖誕節到了,   小老鼠最想要的禮物就是看見聖誕老公公,   好奇的他決定出門去尋找,   一路上他遇見麋鹿、北極熊、戴紅帽的驢子……   到底誰才是聖誕老公公呢?   最後小老鼠得到了什麼聖誕禮物呢? 系列特色       1.六個成長小藥方,輕鬆化解生活中的小煩惱!   六個成長小藥方:「

尿床尿床我不怕」、「『不不不』換『好好好』」、「1、2、3,睡著嚕」、「上學上學我最愛」、「『怕怕鬼』不再來」、「好奇寶寶我最大」   2.加贈文學名家廖玉蕙老師跨界獻聲,魔法有聲劇場CD!   六則精采生動的床邊故事全收錄,天天陪孩子度過甜蜜愉快的睡前時光。   3.故事情節奇思妙想,歡樂驚奇不斷電!   無俚頭的母雞奶奶搭配各有怪癖的動物們,演出既誇張又充滿想像力的故事劇碼,讓孩子笑聲連連,百聽不厭。   4.哄孩子睡覺四部曲,跟著奶奶輕鬆學!   跟著母雞奶奶魅力十足的聲音,進行睡前四部曲:變換親暱又好玩的方式叫喚孩子→說個好聽的床邊故事→幽默的口訣逗樂孩子→最後給孩子一個晚安吻,

讓孩子每晚開開心心,乖乖入睡。   5.DIY可愛動物面具免費下載,親子共演好好玩!   提供書中動物角色的可愛面具,簡單六步驟開心動手做,共讀共演好好玩。請上親子天下網站搜尋「母雞奶奶晚安故事」。   6.圓弧形書角設計,小小孩翻閱使用好安心!   採安全度高的圓角裝訂設計,讓小小孩自己翻看閱讀較無安全顧慮。 國外讀者好評推薦   我的6歲兒子非常喜歡母雞奶奶說故事,因為這系列的故事實在很有趣。我們總是跟著母雞奶奶,度過非常棒的共讀時光。   插畫色彩溫和,故事中那些動物們吱吱喳喳的笑料,總讓我六歲的孩子笑到不行!謝謝母雞奶奶的「晚安」讓夜晚變得這麼溫柔。   這些專門在晚上看的

小故事,是很棒的睡前儀式。   我很喜歡母雞奶奶晚安故事系列。故事很好笑,插畫非常優美。在每一集故事中,他都特別集中小人物的小線索,我的4歲女兒很喜歡這個趣味。我們甚至還將這套書當作生日禮物送給她的同班同學。大力推薦!   好笑,而且充滿想像……誰會想到睡不著的小羊會數大象啊!!!

反動之聲:以幻想主題分析觀看白色正義社會聯盟之語藝視野

為了解決晚安 囉 意味的問題,作者呂尚儒 這樣論述:

本研究從語藝批評的觀點為研究取徑來探究「白色正義社會聯盟」做為一個318運動中的反制運動團體,其中論述的說服力何在,本研究以Bormann提出的符號輻合理論為基礎,由其中所發展出來的幻想主題批評方法做為主要實際分析工具,輔以深度訪談以及該團體的Facebook粉絲專頁公開貼文,進行質性研究的分析,探討該語藝社群中反覆出現的國家認同論述。本研究試圖去回答在「白色正義社會聯盟」的社會運動路線,國家認同在這當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其中透過什麼方式來進行反制運動的論述構框,國家象徵性的政治符號在這其中如何運作,又如何作用於自我的身分認同的建構,最後這個整體的構框,如何構築為成員間的語藝視野或世界觀,以

形成區分我群與他者之間的界線。經由數個幻想主題的登錄與歸類,並整合出兩個幻想類型與一個語藝視野。研究結果發現,其幻想類型為:一、「素人/中華民族」與「暴民/台獨分子」的對決;二、轉向中國模式的渴望。白色正義社會聯盟的運動論述以二元對立的邏輯論述,以國家認同的對立來劃分出敵我的圖像,並藉此產生說服與召喚作用,其二,其幻想類型同時也表露該社群對於中國模式嚮往。最後,本研究歸納出白色正義社會聯盟的語藝視野:從台灣到世界的華人:「我們都是中華民族」,白色正義社會聯盟以歷史詮釋提供該社群的共享記憶的基礎,在「內憂外患」的情境之中,以愛國主義的形式論述其國家認同,以原生論與建構論同軌並進的方式,重新召喚人

們對於「中華民族」的認同。

愛,就是慢教和等待:放心、放下,但絕不放棄

為了解決晚安 囉 意味的問題,作者汪詠黛(黛媽咪) 這樣論述:

  為什麼孩子一到青春期就完全變了樣?如何幫助孩子找到真正的興趣和性向?  要怎樣和十幾歲的孩子好好溝通說話?到了青春期再來談教養已經太遲了嗎?……  最想表達自我、面臨蛻變關卡的「青春期」孩子,  特別需要父母的耐心陪伴和用心引導。   我要求自己要放心,要放下怕孩子變壞、變差的擔憂,檢視自己有沒有「愛對了方法」。   不論多麼可愛或可惡,我都必須接受他每時每刻的樣子,才夠資格說「我愛孩子」;   也唯有「慢教」和「等待」,才不辜負老天賜給我扮演母親角色的機會。  所謂「愛孩子的原點」,就是完全無條件,愛一個獨一無二的他。 溫暖推薦   邱秀堂 老夫子漫畫總編輯  夏瑞紅 作家  張慧心 台

北市家長協會常務理事  鄧美玲 作家  盧美杏 中國時報資深主編   狂飆青春期的孩子,個個都是隨時會列出功課「逼」父母成長的小老師,每一項問題都在考驗我們的智慧和耐性。而做父母的更要盡心盡力,一刻也不能偷懶、放棄──   我們能否心平氣和接受一個想法、行為都跟我們不同的孩子,好好做他的朋友、聽他說話?   我們能否放下急躁和憂慮,耐心協助孩子找到興趣,並樂意接受、鼓勵他走自己的路?   我們能否將心比心,而不是「做了爸媽就忘了自己也曾是小孩」,只想用大人的權威掌控孩子?   每個孩子都有向上、向善的能力,但是都需要父母和師長的幫忙,讓他們有時間和空間慢慢嘗試。   不要太心急,更不要「預約煩

惱」,回到愛的原點、堅持正向的信念,持續用對的而且是適合孩子的方法,「等待」他長大、懂事,「相信」他有能力找到生命出口、為自己負責。因為我們擺明對他有信心,孩子也不會放棄自己,他們的心會越來越柔軟,路,也會越走越順暢。   親職教育專家汪詠黛,以活潑生動的親子故事感性分享她如何陪伴「磨娘精」的兒子走過變動青春期,找到自我發展的新天地;另一方面也針對青春期的教養問題,如學習與課業、兩性與感情、親子溝通與品德教育等,提供理性懇切的建議,以幫助親子建立溫柔聯繫,讓家庭成為強有力的心靈後盾,支持每個孩子展翅飛向開闊的未來。 父母加分題   好父母不是天生就會做的,我們和孩子一樣,都需要謙虛一點、認真學

習,才會有所成長。   爸爸、媽媽,請先停下來,好好深呼吸,跟著黛媽咪想一想:   做父母的都怕孩子跌倒摔傷、吃虧受苦,但有時候非得讓他們自己去嘗試、去體驗,知道什麼叫做「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才會成長。   不必說大道理,讓孩子從「做中學」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更重要的是大人要以身作則,做對的事給他們看。   不要把情緒繃得太緊,只要「擔心」的情緒一出現,緊接著就是不自覺的嘮叨,而青少年最厭煩的就是大人「碎碎唸」。多聽他們說,再找出對策和平共處,才能夠教養得宜。   孩子脾氣特別古怪或嗆辣時,也許是有事還不願意講,或不知道如何處理情緒。此時最親密的家人,是他最「放心」可以發洩的對象,而以柔克剛,

是緩和親子關係的最佳良藥。   滿懷憂心的父母,不要怕開口「求救」,周遭有好多機會,都可以讓我們拉孩子一把!只要有心,一句讚美、一抹微笑、一個擁抱,每個大人都可以做孩子的貴人。   大人只要適時說聲「對不起」,就是最好得到人心的時機。這無關顏面或是寵縱孩子,而是我們用身教來示範誠實面對錯誤。   「愛你,但絕不寵壞你,讓你吃定父母。」在培養孩子獨立自主、負責任之際,該堅持的原則就要有所堅持。   所謂的「乖寶寶」往往過得並不快樂,或是不懂得適時拒絕以保護自己。我們應該幫助孩子釐清內心真正想要的,而非一味迎合別人。 作者簡介 汪詠黛(黛媽咪)   愛家人、愛朋友、愛旅遊、愛看書、愛看戲、愛音樂、

愛運動、愛吃、愛哭、愛笑。   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有向上和向善的心,只要大人不放棄他、不放棄努力陪他走過狂飆青春期,每個孩子都能找到一片屬於自己的亮麗天空。   現為專欄作家,文章散見《中國時報》、《人間福報》、《國語日報》等各大報及雜誌;現任「台北市婦女閱讀寫作協會」理事長,「台北市婦女救援基金會」顧問,「台北市婦女新知協會」寫作班召集人,「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培訓志工團講師,廣播電台節目製作人兼主講人。著有《重返異域》(柏楊策劃)《一本走天下——自助逍遙遊》(時報出版);《兩代鬥智.親子雙贏》《愛情.親情.Do Re Mi》《幸福女人的五十個學分》《親子互動魔法書》《婚姻幸福魔法書》(九歌健行

出版);《都會媽咪會唸經》(小魯出版)等。 【推薦序】她,讓孩子找到回家的路! 邱秀堂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夏瑞紅峰迴路轉,人生好滋味 張慧心切莫壓良為賤啊! 鄧美玲天使與魔鬼 盧美杏【前言】愛,就是慢教和等待——放心、放下,但絕不放棄 汪詠黛 第1輯╱升學壓力下,陪他找到另一扇窗【親子劇場】「老師說我是千睡爺!」──大雞慢啼,請耐心等待「我不要參加課後輔導!」──轉個彎,孩子會遇到自信心「我根本不用唸書,就可以畢業了!」──打工初體驗,領略職場人生「我對這行沒興趣!」──選擇對了,走技職體系脫胎換骨【教養有方】找對方法,幫助孩子適性發展!把讀書的責任,還給孩子搞叛逆?孩子不是故意的!教出好兒女

,我們都辦得到 第2輯╱情竇初開,和孩子談性說愛【親子劇場】「哈哈,我可以交女朋友囉!」──當孩子的戀愛軍師「如果沒有『做』,算不算男女朋友?」──教孩子尊重身體自主權「今晚,我們要『同房』!」──家有家規,以身作則【教養有方】親子共修「愛情學分」當我的孩子是同性戀……性別平等,從小做起「危險情人」閃一邊去! 第3輯╱狂飆青春,將心比心最重要【親子劇場】親子槓上了!WHO怕WHO?──以柔克剛,讓孩子在家裡卸下面具母子關係緊張,賠上夫妻感情?──放下己見,多一點體諒對孩子的問題手足無措?──不要怕求救,貴人處處有擔心孩子迷失走上不歸路?──建立良好價值觀,讓孩子肯定自己【教養有方】做個會說「

對不起」的大人放下掌控欲,承諾「愛你一輩子」!難道孩子不如狗?孝順是什麼?做給孩子看 第4輯╱父母加分題用心灌溉,做個好園丁傾聽孩子的內心話 巧妙化解手足爭寵拒絕養出「米蟲型」子女 正向管教VS.酷刑體罰家庭理財,親子一起來!適度說「NO」,就是保護自己【後記】珍惜跟著孩子成長的每一個機會 爸爸的話我的「犧牲」與感恩 比比的話走自己喜歡的路,就會幸福快樂 樂樂的話 推薦序一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夏瑞紅   讀了詠黛姐的新書,想到「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句話。   最初以為這話是說:父母都是對的,即使不對,也是難免的暫時失誤而已;而就算真的犯了錯,父母愛護子女的初衷仍是對的。   後來當了媽,特

別注意社會上種種光怪陸離的家庭悲劇,漸漸對這話信心動搖。我發現,「愛」是深邃悠長的功課,在「愛的關係」中受傷、錯亂的人,不會因為當了父母,就突然能健康的去愛與被愛。「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只是理想、理論,現實是,天下的確有些父母實在太「不是」了!   直到近幾年,深深嚐過為人父母的酸甜苦辣,也聽了周遭許多「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看了形形色色朋友們的人生浮沉後,我對這話又有不一樣的領會。   對父母來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指的是:無論如何,你就是孩子的父母,你可以向任何公司辭職,但生了孩子,不管做父母做得好不好,即使跑遍天下,你也辭不掉父母的角色。所以,不能逃避,也毋須懷疑,沒錯,你就是!無論如何你

都是孩子的父母,這事實不會改變,你只能完全接受。然而,如何做父母是隨時能學習的,要做怎樣的父母這件事,永遠有機會改變。   對子女來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並不意味著父母都是對的、好的;而是,不管對不對、好不好,父母就是父母,子女就是子女,我們只能在完全接受父母的前提下,用心學習做對的、好的子女。   《孝經》說:「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父精母血是生身來源,一個人若否定、怨恨父母,就等於阻斷其「生命能源」,絕不可能經營出真正平順通達的人生。這樣說,並不因什麼道德理論,而是觀察許多真實人生案例後,我的一點心得。   我察覺到一個奇特的現象:從前生活困苦,一

般父母既沒錢又沒學識,但幾乎都勇於承擔子女,當父母當得理直氣壯、威風凜凜;相較下,現代父母雖有錢有學識,又擁有五花八門的父母學參考書,結果卻一個個淪為心虛迷惘的父母。從前的父母也不講什麼「愛的教育」、「和孩子當朋友」等,能提供的物質條件和教育資源又很有限,但子女對父母卻普遍甘於孝順,而且很早就有幫父母分擔家計的責任意識。   為什麼會這樣呢?   是不是現代人對「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簡單的事實,已失去單純的虔誠與信心,並且習慣性的用腦過度?   因為少了那份虔誠信心,父母流行花大錢,把陪伴孩子成長的天職拱手讓人,還稱之為先進的「教育投資」;相同的,子女也越來越理所當然,把照顧父母的責任交給所謂

「專業機構」。甚至,父母可以因「承擔不起」而拋棄子女,子女也可以因「無法負責」而拋棄父母!   在這樣的年代,我想,詠黛姐這本教養心路歷程告白,應該就是為激發大家對「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的虔誠信心而問世的吧?   在我服務中國時報的二十多年間,詠黛姐可是報社裡最知名、也是人氣最夯的「雞婆大姐頭」。她主編過市政、社會教育、家庭、旅遊……等種種新聞路線,主持過親子專欄、座談,結識三教九流、各路人物。換句話說,她當然是個見多識廣、熱情開朗,又很懂親子問題的媽咪;而且,人家還從幼稚園就立志要當媽媽呢!   這樣一號媽咪都曾被孩子磨到「悽慘落魄」,比起來,吾等「凡爸俗媽」遇到挫折挑戰,豈不是很正常嗎?幹嘛

「心虛迷惘」?天下無不是的父母,詠黛媽咪能憑「最後一招」——信心忍耐,守候孩子蛻變,終於苦盡甘來,我們一定也能!   另外,特別推薦天下所有的「磨娘精」也來讀一讀這本書。爸媽讓孩子「超不爽」的原因,可能家家不同,但千迴百轉的可憐天下父母心,其實大同小異,只差許多爸媽可能不會說、也寫不出來而已。   不敢保證本書能一次解決你的親子衝突,但肯定能提供你一個更體貼爸媽「苦情」的好機會;也預祝你因閱讀此書,將來能做一個不讓你孩子超不爽、也更有智慧的父母。 推薦序二 切莫壓良為賤啊! 鄧美玲   比比真是我們從小看到大的,還在《中國時報》編親子版時,他的照片和那驚險波折、總讓人提心吊膽的成長故事,不免就

成為版面上的一角;然而,等到媒體生態丕變,親子版停刊,我們一群老時報人皆各奔前程去了,比比的故事仍繼續進行著。幾年的消息未通,再相逢時,才發現比比已經脫胎換骨,結結實實長出他自己的樣子了!   一個孩子,能夠照自己的氣質天性長出自己的樣子,這是多麼不容易的事啊!   洞山良价禪師初出茅廬時,曾去拜見名重一方的南泉普願禪師。南泉誇獎他「雖然年輕,卻頗堪雕琢。」洞山卻答:「和尚莫壓良為賤!」   然而,現代人類社會的教育,多半是「壓良為賤」的,把一個個活活潑潑、本性俱足的孩子,硬生生的刻意雕琢成我們想要的樣子。我讀到過一本據說是外星人和地球人對話的書籍,談到地球人的教育時,外星人就說了:「孩子降生

為地球人之後,大約三歲就開始接受你們用『恐懼』給的教育。」   如果不經過深層的反省,我們大概不會承認我們真的常用「恐懼」實施「壓良為賤」的教育手段。想想看,我們總是跟孩子說:「你如果不好好學習,將來怎麼能在這個社會上生存呢?」、「你這個樣子,不怕別人笑你沒教養嗎?」、「整天吃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簡直是在糟蹋自己的身體嘛!」……   我們自己也是從小接受了恐懼的教育,而在恐懼中成長的————擔心這個、害怕那個,因此,我們努力工作,是因為恐懼失去什麼、或者得不到什麼,於是我們無法單純的享受工作帶來的快樂;碰到挫折時,更無法像遊戲中的孩子那樣使出渾身解數設法通關解密,並從解決困難的過程中享受壓力帶

來的快感。   比比在成長過程中,為了保護自己的本性而出現種種「負隅頑抗」的行為,在我看來,這個孩子的生命力真是太驚人了!學校的學習無法滿足他,因為那些學習內容真的太無聊了!知識的學習往往偏重大腦的思維學習,動手動腳的身體操作學習是微乎其微的;而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面臨的身心困境,學校幾乎不處理, 即使有處理,也是很片面、很粗淺的。   多年前,我在台北縣的萬里國中帶一群不愛讀書的孩子讀書,期間,我用跟他們許多人的處境非常相似的《遇見靈熊》和《出事的那一天》(都由東方出版社出版)帶班級討論。學校老師告訴我,孩子們對這兩本書的討論深度,出乎大家的意料;而我延續這些話題,利用週會時間帶一場全校的討論,

那群基測成績能考上二百分以上就算資優生的孩子們,竟熱烈投入到不肯下課。   所以,孩子若不愛學習,是我們大人的錯!   黛媽咪用淺白流暢的文筆,讓比比的成長軌跡展現在大家面前,希望大家讀到的不僅是「比比終於走出自己的路子」,還要讀到千千萬萬像比比這樣的孩子到底在「頑抗」什麼?否則,我們還會繼續陷在地球人的「成功」幻影中,用不同的教育形式「壓良為賤」,看不到孩子跟我們自己「本自俱足」的善根本性,到底可以怎樣活得更自在一點。 【前言】   愛,就是慢教和等待——放心、放下,但絕不放棄   不論孩子多麼可愛或可惡,我都必須接受他每時每刻的樣子,才夠資格說「我愛孩子」;也唯有「慢教」和「等待」,才不辜

負老天賜給我扮演母親角色的機會。   「好了,不聊了,下星期還要考試,德國老師挺嚴的,我待會兒要到圖書館K書了。妳早點睡吧,晚安!愛妳!」   比比在Skype留下這行字,就悄悄下線了。  我也關上電腦,離桌,心滿意足的摸上床。  K書。  晚安。  愛你。  呵呵,這麼簡單的幾個字,這麼溫馨的問候語,終於讓我等到了!  雖然晚了十二年,而且是遠從德國的研究生宿舍傳回來。   十二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但絕對足夠讓一個小嬰兒長大到國小畢業,也足夠讓一個青春期的孩子讀完國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學四年,繼續唸到研究所二年級。   我等待長子比比的這十二年,就屬後者。慢點,千萬別以為他是一路順遂升學

的「乖乖牌」喔!他當初可是一個在國中就打算放棄學業,在校上課常趴著睡覺不聽,回家後也不肯打開書包寫功課,學業成績穩居後三名,和家人關係緊張到爆,每天渾渾噩噩過日子,只想趕快把九年國民義務教育混畢業的「憤青」!   這個頭腦不笨卻不好好唸書的孩子,是如何「慢慢」轉變成充滿信心的找到一條自己想走的路?我們做父母的又是如何「慢慢」陪伴他走過那一段,當比比看到我寫的第一篇書稿,就忍不住眼眶泛紅的青春期?請各位讀者「慢慢」一篇篇看下去,您會「慢慢」找到答案。   青春期=叛逆期?   十二年前,比比國中一年級(七年級),正式進入「叛逆期」。喔,不對,不能說他叛逆,這個名詞太不尊重孩子的人權了,應該說是進

入最想表現自我、最有自我主張的「青春期」。是的,這個時期的孩子就是要「表現自我」,所以凡事都有「自我主張」,世界就是以「我」為中心。於是,他向全世界宣布:「我長大了!」   他也向有管教權、有監護權的大人宣戰:「離我遠一點,不要管我太多!」   但是,這樣的主張,對大部分的父母而言,不是就擺明了:「青春期=叛逆期」嗎?再開明的家長,也難免會受不了兒女的任性、不講理;修養再好的父母,也可能會因為從孩子身上受氣而動怒、發脾氣。平凡如我,當然無法例外!   我和外子親自帶大兩個活潑、聰明但個性南轅北轍的男孩:比比和樂樂。我倆「自認為」開明,也「自認為」修養還不錯,兩人都很用心做父母,也很開心享受天倫

之樂。但是,當「自認為」還算擅長親子教養的我們,碰上拗脾氣的比比青春期,親子關係開始變得緊張,連無辜的弟弟也受波及,整個家庭氣氛漸漸「山河變色」。   一向做不成「威嚴」父母的我們,和比比過招時,常常落個兵敗如山倒,甚至搞得兩個大人去看心理醫師,他卻還像沒事人一樣的吊兒郎當,讓我們挫敗到不行,唉,根本是遜斃了!   陪伴比比從「前青春期」的國小五、 六年級,兩年;到「正式青春期」的國中、高中,六年;加起來整整八年的「叛逆期」,親子大戰不下幾百回合(當然不是拳腳交加,但沒有習慣說粗話的我們,卻也不免落入言語暴力的「嗆聲」戰局),淚腺發達的我,眼淚不知掉了多少缸,還經常處於失眠狀態,真是拿這個道道

地地的磨娘精沒辦法。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功課」   幸好,每當氣極、惱極、憂極、傷心極時,就會有一個聲音在心中響起,不斷為自己催眠、打氣:   比比是我求天、拜地得來的好孩子,我很愛他,他是心地善良的菩薩之子,我一定要有耐性,慢慢教他,慢慢等他懂事、長大。我相信度過狂飆期的他,一定會發光、發亮……   是的,不論比比多麼可愛或可惡,我都必須接受他每時每刻的樣子,才夠資格說「我愛孩子」;也唯有「慢教」和「等待」,才不辜負老天賜給我扮演母親角色的機會。   說來不怕別人笑,我想扮演母親這個角色,可是在讀幼稚園大班時,就已經立下志願了。所以囉,既然做母親是「自找的」,那就鼓勵自己「歡喜做,甘願

受」吧!   在這漫長的陪伴過程中,儘管我常感無助,卻從來不敢、不願、更不准自己有「放棄」的念頭|當然不是放棄孩子,而是大人自己不可以「放棄努力」。   再加上我不擔心面子問題,不怕別人知道我搞不定孩子,不把苦惱悶在心裡,所以會勇敢示弱,向周遭親朋好友、老師與專家,請教、求援與學習;在本書中為我寫序的作家們,以及文章內提到的種種真人實事情節,都是可供讀者參考的案例,在此一併向好友們深深一鞠躬致謝。   因為有諸多貴人的支持與鼓勵,當我冷靜下來「面對」問題、「接受」孩子現在的樣子時,開始發現原來這個青春期的小惡魔同時也是天使的化身,這也才發現我們做父母的有時真是「緊張過度」,有時又太「姑息養奸」

了。   我慢慢體悟到:當下只要深呼吸、不發怒,安頓好自己的身心,用謙虛、自省的態度,將心比心的與孩子共處,智慧妙法就會油然而生,喔,原來每個孩子都是來教我做「功課」的小菩薩、小天使!   沒錯,甘為孺子牛的癡心父母,要學習的「功課」何其多啊!狂飆青春期的孩子,不論男孩、女孩,個個都是隨時會列出功課「逼」我們成長的小老師。不論他或她的情緒變化、健康狀態、生活作息、課業學習、性向發展、品德教育與價值觀等,每一項都在考驗我們的智慧和耐性。   放心、放下,絕不放棄   親愛的爸爸、媽媽、孩子的「監護人」,以及老師,您準備接招了嗎?您願意心平氣和接受一位個性、想法、行為……樣樣都跟您不一樣,或不如您

意的孩子嗎?您願意好好做他的朋友,「聽他說話」,而不是只一味要求他「聽話」嗎?   我們常說,孩子的童年只有一個,孩子的成長不能等待,青少年時期當然也不例外;其實,對於青少年父母而言,這句話的另一個面向,代表著「做父母的要盡心盡力,一刻也不能偷懶、放棄」。   但是,當我們都盡心盡力了,孩子的表現、親子關係卻還不如我們所願,該怎麼辦?   唉呀呀,說了您不要難過,黛媽咪的經驗是:真的不能「馬上」怎—麼—辦!我們只能堅持正向的信念、持續用對的而且是適合他的方法,慢慢教、靜靜等,等待孩子的荷爾蒙穩定,等待他終於了解父母的用心和傻傻的愛,等待他找到自己的方向,願意為自己的前途負責、打拚……   真的

,要相信您的孩子有向上和向善的心,只要大人不放棄他、不放棄努力陪他走過狂飆青春期,每個孩子都會找到一片屬於自己的亮麗天空。 升學壓力下,陪他找到另一扇窗「我不要參加課後輔導!」──轉個彎,孩子會遇到自信心知子莫若父母,多花一些心思去了解孩子的個性和喜好,如果他在課業上表現不佳,就不要逼他非坐在教室裡或書桌前唸書,而是接受現階段的他「就是這樣」的事實。只要順著毛摸,協助他適性發展,就容易讓孩子找回自信心。【現場實況轉播】「我不要參加課後輔導!」「上了一天課,累死了,我就是不要再坐在教室!」「要上你們自己去上!」比比接二連三的咆哮,鬧得我頭都痛了,但是老師已經下了最後通牒,明天一定得交出同意單,

該怎麼辦?其實,我和爸爸根本不贊成比比參加課後輔導,對於一個回家連書包都不肯打開寫作業的國中生來說,再多的課輔、再多的留校自習,有啥用?不過,不贊成歸不贊成,在老師一再「關切」下,我們做父母的一來也抱著「希望孩子多少唸點書」的心態;二來,說老實話,還真是沒膽子為學業成績不夠看的兒子,站出來勇敢表明:「不必浪費大家的時間啦!」所以,對於校方、老師要求的事,我向來很配合,有時明明知道不太對勁,但是,嘴裡還是勸著比比……其實,我心中老是壓不下一個自問的聲音:這是一種從小就對「權威」習慣性「屈服」的病態心理嗎?我們這一代的父母,都是這樣長大的嗎?也許是吧!自幼我雖然不是標準的「乖乖牌」,也不是考前三名

的「好學生」,但總是樂於做好分內的事,儘量表現得讓大人滿意。等到自己做了父母,很自然也成為配合度高的家長。說穿了,這裡面有很大的成分是我們擔心:如果不配合、不聽話、不從眾,孩子很有可能就會被孤立、被排擠、被貼標籤!所以我仍「習慣性」的想做個「配合度高」的家長,試著和比比溝通,希望說服這個倔強的青少年。「比比,『全班』都同意上課後輔導耶!你如果不參加,會不會變成班上的『害群之馬』?」比比很重視同學對他的觀感,我強調「全班參加」,就是希望利用同儕的力量,來使他「屈服」。「誰說的?哪有全班?已經有兩位同學不參加了。」那可不,班上的愛心媽媽昨天就告訴過我,這兩人是因為參加校外補習,所以才獲得老師特准。

我不放棄勸說的繼續努力:「你沒有去補習班,當然就應該配合全班同學,留校上輔導課囉!」「我是我,他們是他們,我為什麼要和其他人一樣?」比比的口氣雖然挺嗆的,但這小子畢竟還是和同學處得不錯,態度有點軟化,開始抓著我剛才說的話展開談判:「我可以留校,但不上輔導課。」呵呵,願意留校了,太好了!我暗自竊喜咱們的親子溝通有進展,馬上「乘勝追擊」問:「那我們明天去問老師,你可不可以改成上體育課?」「體育課?」比比眼睛一亮,這是他的最愛。「是啊,反正叫做『課後輔導』,除了輔導國、英、數等主科,說不定也可以輔導體育課喔!」比比半信半疑的看著我,語氣裡充滿了期待:「對耶,說不定可以喔!」其實,這個兩全其美的方法,

我和爸比已經悄悄在進行了。前兩天,我們聯袂到學校請教導師,還到輔導室、訓導處(現稱為學務處),拜訪了訓育組、體育組。我們請教校方,可不可以讓我們花「補習費」,請體育老師利用課後輔導的時間,在校內教比比打桌球?我們擔心比比因為強烈反彈課輔,成為老師眼中不聽話的「壞學生」,更擔心他因此蹺課,又不敢回家而流連街頭。感謝學校很開明的接受了我們的理由和要求,真的替我們情商到一位體育老師,願意擔任「桌球家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