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黴菌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必買單品、推薦清單和精選懶人包

毛黴菌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顧曉哲寫的 菇的呼風喚雨史(暢銷修訂版):從餐桌、工廠、實驗室、戰場到農田,那些人類迷戀、依賴或懼怕的真菌與它們的祕密生活 和陳謙明的 案析口腔黏膜病學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疫情+毛黴菌病夾殺印度新德里5度延封城 - 民視新聞也說明:印度過去一天通報24萬842例確診,已連續第三天減少,但南部新增病例仍相當多。還要因應近日加速蔓延、致死率高達5成的「毛黴菌症」,重症感染者甚至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積木文化 和人民衛生所出版 。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海洋生物研究所 彭家禮所指導 車孝正的 臺灣北部潮境公園紅藻細翼枝菜 (Pterocladiella capillacea)之真菌菌相硏究 (2021),提出毛黴菌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紅藻、細翼枝菜、海洋真菌、真菌多樣性。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興大學 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學系所 林美吟所指導 余金岷的 發酵時間對植物乳桿菌MY185發酵茶磚製作的影響 (2018),提出因為有 植物乳桿菌、青心烏龍茶、γ氨基丁酸(GABA)的重點而找出了 毛黴菌的解答。

最後網站毛霉菌病(接合菌病) - UpToDate則補充:肺毛霉菌病 — 肺毛霉菌病是一种迅速进展的感染,发生于细支气管及肺泡吸入孢子后(影像1)。这可导致肺炎伴梗死和坏死,感染可蔓延至相邻结构(如纵隔和心脏)[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毛黴菌,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菇的呼風喚雨史(暢銷修訂版):從餐桌、工廠、實驗室、戰場到農田,那些人類迷戀、依賴或懼怕的真菌與它們的祕密生活

為了解決毛黴菌的問題,作者顧曉哲 這樣論述:

有些菇,你一生只能吃一次。有些真菌,你不得不對它肅然起敬! 好吃的蘑菇不是植物,而是真菌,是一種「真核生物」,屬於「真菌界」。真菌除了以「菇」的身分在日常生活中出現,更存在於各個被我們忽略、卻掌握存亡關鍵甚至改變人類歷史的位置。當真菌難纏的菌絲開始暴走時,請當心了,它們有可能動搖國本、扭轉戰局、動盪版圖、謀殺元首,它們讓人開心、讓人醉,還讓人跳舞跳個不停!最小的真菌你看不到,最大的真菌占地三十七座臺北大安森林公園,它們很有可能是地球上第一個從海洋登上陸地的複雜有機體。真菌細胞生物學研究者顧曉哲博士,率領這些與人類難分難解的迷人生物登臺演出,一場接一場令人捧腹、叫好、驚嚇或熱淚盈眶的真菌歷

史劇,即將揭幕。 「這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嗜菇者,一種不是。」──民族真菌學家Robert Gordon Wasson 是什麼讓英國人放棄咖啡,從此只喝茶?茭白筍不是天生就長那樣,而是受到真菌感染?讓豆子變成美味醬油、讓米變成清酒,創造出王者之酒、藍紋乳酪、臭豆腐的,都是真菌。金黃青黴的發現協助同盟國打贏二戰,在顯微鏡下長得像聖誕樹的綠木黴,是自然界的樹木醫生;瑞氏木黴菌讓你的牛仔褲出現石磨水洗效果,黑麥角菌能讓人走一趟天堂或地獄。愛爾蘭大飢荒、獵巫行動、造就了羅馬暴君尼祿的罪魁禍首,也都是真菌。當然,不能不提眾多美味的菇品,從洋菇、金針菇、香菇、松茸一路吃到松露,還有被視為神丹妙藥的冬

蟲夏草和靈芝等。 由生態畫家林哲緯手繪全彩精美插圖。愛菇的你、喜歡微生物的你、關心環境的你、好奇心旺盛的你,不可錯過這本趣味、學問和收藏性兼具的獨特科普書! 【驚奇推薦】(依姓名首字筆劃排列) 俊哥(JiunnKo)∣蕈哥菇妹園地(The Forum of Fungi)創始人 林家蔚∣自然插畫家 陳一銘∣生態畫家 張瑞璋博士∣農業試驗所植物病理組組長 鄭杏倩∣生態藝術繪者 鄭國威∣泛科知識公司知識長 蔡怡陞博士∣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毒殺與醫療,飢荒與美食,引發生物滅絕,最大生物,利用輻射生長,他不是哥吉拉。麴、黴、芝、蕈、菇。沒錯,他是改變人類歷史的『真菌』。」──自然插畫家 林

家蔚 「蘑菇獵人常在閒暇之時穿梭各處登山步道與林道,以找菇拍菇為一大樂事也,並進而翻閱真菌圖鑑、網搜圖片或在網路平台與同好切磋討論將所拍真菌屬種名找出來作為最大樂事者,本書將可補充些許你所不知道的全方位真菌相關知識。」──蕈哥菇妹園地(The Forum of Fungi)創始人 俊哥(JiunnKo) 「引領讀者進入神奇的真菌世界,及其與文化的悠久牽連。淡雅的生物繪圖烘托微觀之美,耐人尋味。」──生態畫家 陳一銘 「本書以淺顯易懂的文字,輕鬆的語調,講述真菌在人類社會所扮演的角色,從大型食用真菌的歷史,到改變世界的植物病原真菌如愛爾蘭大飢荒事件,再由生活中隨處可見的酵母菌與青黴素,敘述

真菌與人類的關係,不論有益或有害真菌,可使初學者對真菌有深刻的印象,讀起來也不會有類似讀教科書般的沉悶及嚴肅,再加上簡明漂亮的插畫,具有比照片更能凸顯真菌的特徵及性狀,確實是本相當活潑的科普書籍。」──農業試驗所植物病理組組長 張瑞璋博士 「陽光灑落,空氣中還有些許潮濕,木製家具散發出霉味,而我就在早晨的微光中,享用了法式麵包配上些許乾酪和烤杏鮑菇;出門前還不忘了擦了皮膚藥,再穿上流行的仿舊牛仔外套,一天就這樣開始了!你能想像,看似一般的日常,背後有多少真菌參與其中呢?從可食用的菇類到顯微鏡下才可見的酵母菌;從可生產抗生素治療傷口,但亦可導致食物腐敗的青黴菌。 本書的作者以深厚的學理知識,深

入淺出的將人類又愛又恨的真菌,其發現和應用的歷史娓娓道出。而更值得一提的是,每一段落,都搭配了精緻的科學繪圖,讓讀者更能對所描述的對象有具體的概念。讀完本書,就像搭了一臺充滿畫面的時光機,以真菌的角度看盡了人類的歷史。」──生態藝術繪者 鄭杏倩

毛黴菌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全球第二大新冠疫區印度,過去24小時又新增4454人不治,累積超過30萬人病故,是繼美國跟巴西後,第三個突破30萬病故的國家。而印度搖搖欲墜的醫療體系,最近又面臨罕見的「毛黴菌病」感染危機,印度當局已宣布毛黴菌病在多個邦爆發大流行,疫情雪上加霜。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7740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臺灣北部潮境公園紅藻細翼枝菜 (Pterocladiella capillacea)之真菌菌相硏究

為了解決毛黴菌的問題,作者車孝正 這樣論述:

目前與藻類上真菌多樣性相關之研究還在初期階段,只有少數研究其分佈及多樣性,特別是在海洋大型藻類上。細翼枝菜 (Pterocladiella capillacea)為北臺灣終年生長的優勢紅藻物種,本研究旨在調查生長於細翼枝菜上可培養之內/外生真菌多樣性,主要目標為:(1) 調查自基隆潮境公園採集之健康及死亡細翼枝菜上之真菌多樣性;(2) 比較分離菌株使用之培養基種類以及表面殺菌方式對細翼枝菜上真菌多樣性之影響;(3) 探討細翼枝菜上真菌之季節性變化。本研究自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間,每兩個月至臺灣基隆潮境公園採集健康及死亡之細翼枝菜藻體。健康及死亡之細翼枝菜藻體片段以三種不同方式做表

面殺菌或漂洗:(1) 4%次氯酸鈉溶液;(2) 70%酒精;(3) 滅菌人工海水,並將其置於葡萄糖-酵母萃取物-蛋白腖瓊脂海水培養基 (GYPS)、馬鈴薯葡萄糖瓊脂海水培養基 (PDAS)及人工海水瓊脂培養基 (SA)上培養。將藻體片段上長出之真菌分離成為單一菌株,並依其菌落形態初步分群後,將其核糖體核酸 (rRNA)基因之內轉錄間隔區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序列以美國國家生物技術資訊中心 (NCBI)資料庫中的BLAST比對鑑種。結果顯示分離頻率 (%),分離出真菌之藻體片段數量/總藻體片段數量×100)最高者為以滅菌人工海水漂洗處理,並培養於G

YPS的健康藻體 (93.86%);最低者為以4%次氯酸鈉溶液滅菌處理,並培養於SA的死亡藻體 (33.32%)。在健康藻體上分離出119種真菌,死亡藻體上分離出85種真菌。整體上共分離出3,187株129種真菌,其中子囊菌有119種,擔子菌9種,毛黴菌1種。細翼枝菜上出現率最高之優勢菌群為散囊菌目 (28.33%),其次為肉座菌目 (14.40%)、鎖擲酵母目 (13.62%)、煤炱目 (9.57%)、格孢菌目 (5.90%)及炭角菌目 (5.62%)。豐富度 (abundance)最高之菌種為擔子酵母菌Rhodosporidium fluviale,共分離出346株,佔10.86%;其次為

分離出213株之Aspergillus sp.-1,佔6.68%。不同季節中的結果顯示細翼枝菜上之真菌在溫度較高月份,其物種豐度 (species richness)及豐富度皆高於溫度較低月份。在不同分離培養基上 (SA、GYPS、PDAS)除整體出現率外,其物種豐度並未顯示有顯著的差異。未來應對細翼枝菜上無法培養之真菌其多樣性、生態定位及在宿主之定殖情形做進一步的探討。

案析口腔黏膜病學

為了解決毛黴菌的問題,作者陳謙明 這樣論述:

通過逐例展示各類型口腔黏膜病病例的病損圖片如實反映其特徵表現;通過完整的病情介紹、專科檢查、診斷、治療,再現各病例的診治特點,使讀者最大程度地體驗各病例的診治過程;通過介紹各病例的診斷依據,以及對各口腔黏膜病的新研究進展進行述評,使讀者更好地掌握口腔黏膜病的知識。對比上版,新增病例20例(使病例總數達到125例),並更換了部分病例;新增述評14篇,重點修改述評7篇;新增圖片180余張。此外,還對部分疾病的病名進行了規範和修正,力圖呈現一本創新而獨特、內容更為詳實的圖譜型專著。 陳謙明,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常務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國家傑出青年

基金獲得者,國家教學名師獎獲得者,衛生部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群體負責人,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指導教師,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黏膜病學專委會主任委員,國際牙醫師學院(ICD)院士及中國分區秘書長。   曾昕,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一級專家。現任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黏膜病學專業委員會常委、四川省口腔醫學會口腔黏膜病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為國際牙醫師學院(ICD)中國區Fellow、四川省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   第一章 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 第1單元 口腔單純皰疹 病案1 急性皰疹性齦口炎(幼兒) 病案2

急性皰疹性齦口炎(成人) 病案3 復發性單純皰疹(復發性唇皰疹) 病案4 復發性單純皰疹(硬齶) 【述評】口腔單純皰疹 第2單元 三叉神經帶狀皰疹和水痘 病案5 三叉神經帶狀皰疹(唇、頰、舌、皮膚) 病案6 三叉神經帶狀皰疹(唇、齶) 病案7 水痘(成人) 病案8 水痘(兒童) 【述評】帶狀皰疹和水痘 第3單元 手足口病 病案9 手足口病 【述評】手足口病 第4單元 皰疹性咽峽炎 病案10 皰疹性咽峽炎 【述評】皰疹性咽峽炎 第5單元 傳染性軟疣 病案11 傳染性軟疣 【述評】傳染性軟疣 第6單元 口腔念珠菌病 病案12 急性假膜型念珠菌病 病案13 急性紅斑型念珠菌病 病案14 慢性紅斑型念

珠菌病 病案15 慢性增殖型念珠菌病 病案16 慢性黏膜皮膚念珠菌病 【述評】口腔念珠菌病 第7單元 深部真菌病 病案17 深部真菌感染性潰瘍(糖尿病相關) 【述評】深部真菌病 第8單元 球菌性口炎(膜性口炎) 病案18 球菌性口炎(膜性口炎) 【述評】球菌性口炎(膜性口炎) 第9單元 口腔結核 病案19 口腔結核性潰瘍(單發於前庭溝黏膜) 病案20 口腔結核(多發性潰瘍伴牙齦、齶部穿孔) 【述評】口腔結核 第二章 口腔黏膜變態反應性疾病 第1單元 藥物過敏性口炎 病案21 藥物過敏性口炎 病案22 過敏性口炎 病案23 固定性藥疹 【述評】藥物過敏性口炎 第2單元 多形紅斑 病案24 多形

紅斑 【述評】多形紅斑 第3單元 接觸性口炎 病案25 原發性接觸性口炎(誤飲農藥所致) 病案26 原發性接觸性口炎(含漱白酒所致) 病案27 過敏性接觸性口炎 【述評】接觸性口炎 第4單元 血管性水腫 病案28 血管性水腫 病案29 口腔黏膜變態反應性疾病(非典型性) 【述評】血管性水腫 第三章 口腔黏膜潰瘍類疾病 第1單元 復發性阿弗他潰瘍 病案30 輕型復發性阿弗他潰瘍 病案31 皰疹樣型復發性阿弗他潰瘍 病案32 重型復發性阿弗他潰瘍 病案33 青少年腺周口瘡 【述評】復發性阿弗他潰瘍 第2單元 白塞病 病案34 白塞病 【述評】白塞病 第3單元 放射性口炎 病案35 放射性口炎 【

述評】放射性口炎 第4單元 化療性口炎 病案36 化療性口炎 【述評】化療性口炎 第5單元 創傷性血皰和創傷性潰瘍 病案37 創傷性血皰 病案38 創傷性潰瘍(創傷性血皰破潰後) 病案39 創傷性潰瘍(壓瘡性潰瘍) 病案40 創傷性潰瘍(Bednar 潰瘍) 病案41 創傷性潰瘍(Riga-Fede 潰瘍) 病案42 創傷性潰瘍(自傷性潰瘍) 【述評】創傷性血皰和創傷性潰瘍 第6單元 壞死性唾液腺化生 病案43 壞死性唾液腺化生 【述評】壞死性唾液腺化生 第四章 口腔黏膜大皰性疾病 第1單元 尋常型天皰瘡 病案44 尋常型天皰瘡(黏膜皮膚型) 病案45 尋常型天皰瘡(黏膜主導型) 【述評】天

皰瘡 第2單元 增殖型天皰瘡 病案46 增殖型天皰瘡(合併外陰鮑溫病) 【述評】增殖型天皰瘡 第3單元 黏膜類天皰瘡 病案47 黏膜類天皰瘡(水皰性損害為主) 病案48 黏膜類天皰瘡(糜爛性損害為主) 【述評】黏膜類天皰瘡 第4單元 副腫瘤性天皰瘡 病案49 副腫瘤性天皰瘡 【述評】副腫瘤性天皰瘡 第5單元 線狀IgA病 病案50 線狀IgA病 【述評】線狀IgA病 第五章 口腔黏膜斑紋類疾病 第1單元 口腔白斑病 病案51 口腔白斑病(斑塊型) 病案52 增殖性疣狀白斑 病案53 口腔白斑病癌變 【述評】口腔白斑病 第2單元 口腔白角化症、白色水腫、頰白線 病案54 口腔白角化症 【述評】

口腔白角化症、白色水腫、頰白線 第3單元 白色海綿狀斑痣 病案55 白色海綿狀斑痣 病案56 白色海綿狀斑痣 【述評】白色海綿狀斑痣 第4單元 口腔扁平苔蘚 病案57 口腔扁平苔蘚(非糜爛型) 病案58 口腔扁平苔蘚(糜爛型) 病案59 口腔扁平苔蘚(伴有增生物的新類型) 【述評】口腔扁平苔蘚 第5單元 口腔苔蘚樣損害 病案60 口腔苔蘚樣損害(銀汞合金相關) 病案61 口腔苔蘚樣損害(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相關) 【述評】口腔苔蘚樣損害(口腔苔蘚樣反應) 第6單元 口腔扁平苔蘚伴胸腺瘤 病案62 口腔扁平苔蘚伴胸腺瘤 【述評】口腔扁平苔蘚伴胸腺瘤 第7單元 口腔紅斑病 病案63 口腔紅斑病 病案

64 口腔紅斑病癌變(原位癌) 【述評】口腔紅斑病 第8單元 口腔黏膜下纖維性變 病案65 口腔黏膜下纖維性變 【述評】口腔黏膜下纖維性變 第9單元 盤狀紅斑狼瘡 病案66 盤狀紅斑狼瘡 【述評】盤狀紅斑狼瘡 第10單元 迷脂症 病案67 迷脂症 【述評】迷脂症 第11單元 咬唇頰症 病案68 咬唇頰症 【述評】咬唇頰症 第六章 口面部肉芽腫病 病案69 口面部肉芽腫病 【述評】口面部肉芽腫病 第七章 唇舌疾病 第1單元 唇炎 病案70 濕疹糜爛性唇炎 病案71 乾燥脫屑性唇炎 病案72 腺性唇炎 病案73 肉芽腫性唇炎(梅-羅綜合征) 【述評】唇炎 第2單元 口角炎 病案74 口角炎 病

案75 兒童口角炎伴口周皮炎 病案76 口角炎伴真菌性口炎 【述評】口角炎 第3單元 地圖舌 病案77 地圖舌(成人) 病案78 地圖舌(幼兒) 【述評】地圖舌 第4單元 溝紋舌 病案79 溝紋舌 病案80 口腔黏膜溝紋樣改變 【述評】溝紋舌 第5單元 萎縮性舌炎 病案81 萎縮性舌炎 【述評】萎縮性舌炎 第6單元 正中菱形舌炎 病案82 正中菱形舌炎 【述評】正中菱形舌炎 第7單元 舌乳頭炎 病案83 菌狀乳頭炎 病案84 葉狀乳頭炎 【述評】舌乳頭炎 第8單元 毛舌 病案85 毛舌 【述評】毛舌 第9單元 舌扁桃體肥大 病案86 舌扁桃體肥大 【述評】舌扁桃體肥大 第10單元 灼口綜合征

病案87 灼口綜合征 【述評】灼口綜合征 第11單元 舌肌肌束震顫和舌萎縮 病案88 舌肌肌束震顫和舌萎縮 【述評】舌肌肌束震顫和舌萎縮 第八章 梅毒 第1單元 梅毒 病案89 硬下疳(一期梅毒) 病案90 硬下疳(一期梅毒) 病案91 梅毒黏膜斑(二期梅毒) 病案92 梅毒黏膜炎(二期梅毒) 病案93 多發性結節樣腫物(二期梅毒) 【述評】梅毒 第九章 愛滋病 第1單元 愛滋病 病案94 愛滋病相關假膜型念珠菌病 病案95 愛滋病相關正中菱形舌炎 病案96 愛滋病相關壞死性潰瘍性牙周炎 【述評】愛滋病 第十章 人乳頭瘤病毒相關性口腔黏膜病損 第1單元 人乳頭瘤病毒相關性口腔黏膜病損 病

案97 局灶性上皮增生(兒童唇頰) 病案98 局灶性上皮增生(成人牙齦) 病案99 口腔尖銳濕疣 病案100 尋常疣 【述評】人乳頭瘤病毒相關性口腔黏膜病損 第十一章 系統疾病的口腔表徵 第1單元 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病案101 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述評】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第2單元 白血病 病案102 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 病案103 造血系統惡性腫瘤(髓系肉瘤或白血病?) 【述評】白血病 第3單元 淋巴瘤 病案104 NK/T細胞淋巴瘤(齶部潰瘍) 病案105 NK/T細胞淋巴瘤(牙齦、齶、唇黏膜潰瘍) 【述評】淋巴瘤 第4單元 朗格漢斯細胞組織細胞增生症 病案106 朗格漢斯細胞組織細胞增生

症 【述評】朗格漢斯細胞組織細胞增生症 第5單元 澱粉樣變 病案107 澱粉樣變(巨舌、口腔黏膜黃白色顆粒病損) 病案108 澱粉樣變(口腔黏膜廣泛紫紅色、藍紫色皰樣病損) 【述評】澱粉樣變 第6單元 增殖性化膿性口炎 病案109 增殖性化膿性口炎(尚未查及炎症性腸病) 【述評】增殖性化膿性口炎 第7單元 惡性黑棘皮病和菜花狀乳頭瘤病 病案110 惡性黑棘皮病和菜花狀乳頭瘤病 【述評】惡性黑棘皮病和菜花狀乳頭瘤病 第8單元 局限性真皮發育不全綜合征 病案111 局限性真皮發育不全綜合征 【述評】局限性真皮發育不全綜合征 第9單元 先天性角化不良 病案112 先天性角化不良 【述評】先天性角化不

良 第十二章 口腔黏膜色素沉著 第1單元 口腔黏膜黑斑 病案113 口腔黏膜黑斑 【述評】口腔黏膜色素沉著 第2單元 口腔黏膜色素脫失 病案114 唇紅黏膜及唇周皮膚色素脫失(白癜風) 【述評】口腔黏膜色素脫失 第十三章 其他 第1單元 上皮珠 病案115 上皮珠 【述評】上皮珠 第2單元 先天性懸雍垂表皮樣囊腫 病案116 先天性懸雍垂表皮樣囊腫 【述評】先天性懸雍垂表皮樣囊腫 第3單元 鮮紅斑痣 病案117 鮮紅斑痣 【述評】鮮紅斑痣 第4單元 漿細胞齦炎 病案118 漿細胞齦炎 【述評】漿細胞齦炎 第5單元 頜骨壞死 病案119 頜骨壞死 【述評】頜骨壞死 第6單元 疣狀黃瘤 病案1

20 疣狀黃瘤 【述評】疣狀黃瘤 第7單元 刺激性纖維瘤 病案121 刺激性纖維瘤 【述評】刺激性纖維瘤 第8單元 口腔黏膜良性淋巴組織增生病 病案122 口腔黏膜良性淋巴組織增生病 【述評】口腔黏膜良性淋巴組織增生病 第9單元 齶穿孔 病案123 齶穿孔(深部真菌感染相關?) 病案124 齶部潰瘍及穿孔(毛黴菌感染相關) 【述評】齶穿孔 第10單元 口乾症 病案125 口乾症;乾燥綜合征 【述評】口乾症

發酵時間對植物乳桿菌MY185發酵茶磚製作的影響

為了解決毛黴菌的問題,作者余金岷 這樣論述:

茶在中華文化上有著無可取代的地位,不同的地區因環境、氣候、民族,分別發展了不同的茶葉文化,茶磚的製程工藝有別於其它的茶文化,在台灣茶的文化與工藝多為散茶為主,隨著國民健康意識抬升與兩岸文化的貿易交流,茶磚在國內吹起收藏與飲用的旋風。本研究選自台灣高山青心烏龍茶菁為茶樣,採用單一菌種植物乳桿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MY185)接種至青心烏龍茶菁中,使用培養箱恆溫37℃的條件下進行24小時的發酵(渥堆),並進行與茶葉保健相關的抗氧化能力與活性成分的分析。抗氧化方面分析了ABTS清除能力、DPPH清除能力、FRAP清除能力。活性成分方面分析了γ氨基丁酸、總多酚、茶色素。

探討利用植物乳桿菌接種於新鮮茶菁中,以不同發酵(渥堆)時間作為探討基礎﹐來分析植物乳桿菌對茶菁的影響。依據實驗數據顯示ABTS清除能力最高達0.33%、DPPH清除能力最高達0.46%、FRAP清除能力最高達705.8%、γ-氨基丁酸最高達99.64 mg/100g、總酚最高達48.58 mg/100g、茶黃質最高達513.2 mg/100g、茶紅質最高達319.4 mg/100g、茶褐質最高達173.2 mg/100g。上述表明實驗組在數據上,皆在3小時中顯著於控制組(P <0.05)。喜好性試驗中採用九分法,並請10位專業品茶師進行感官品評,結果顯示酸味、苦澀、整體接受度隨著渥堆(發酵)時

間延長而提升,但顏色、回甘、隨著渥堆(發酵)時間延長而無明顯差異。綜合上述品評結果並依據實驗數據顯示得知,ABTS清除能力從0.22%提升至0.33%、FRAP清除能力從465.8%提升至705.8%、γ-氨基丁酸從18.28 mg/100g提升至99.64 mg/100g、總酚從19.22 mg/100g提升至 48.58 mg/100g、茶黃質104.9 mg/100g提升至513.2 mg/100g、茶紅質115.1 mg/100g提升至319.4 mg/100g、茶褐質18.2 mg/100g提升至173.2 mg/100g顯示採用植物乳桿菌作為茶青發酵菌株,在提升茶葉抗氧化能力與活性

成分上,具有良好的潛力,能改善不同季節本對茶樹內含活性成分含量的差異,提升茶葉活性成分極具商業利用價值,感官品評方面相較傳統製茶工藝的茶葉口感較酸,但對於喜好酸味口感之品評員其添加植物乳桿菌發酵茶獲得較高的品評分數,因此未來產品可萃取成素材使用或當特殊保健茶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