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大星梗圖噁心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必買單品、推薦清單和精選懶人包

派大星梗圖噁心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陳薇真寫的 這邊不好玩就到那邊去玩 和賽希爾.巴隆弗朗索瓦.費里埃的 這幅畫好爛!史上最酸羅浮宮看畫指南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陳薇真 和好讀所出版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派大星梗圖噁心,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這邊不好玩就到那邊去玩

為了解決派大星梗圖噁心的問題,作者陳薇真 這樣論述:

台灣跨性別短篇創作集   跨性別 x 異性戀 x 女同性戀之八點檔貴圈真亂   跨女只是男人的替代玩具都市傳說,自我放逐遇怪咖。拉子是很危險的,快逃回火星去吧。聽說女性主義是家姊妹情誼和樂融融。性少數總是被社會傷害,絕對沒有機掰人。LGBT是流行的字母分類,還是與草根雜處的童話烏托邦。關於自我、愛情、慾望與友誼如狗屎般的這些那些。   有性別的方式活著,用法律或社會運動無法觸及,也無法說理傳達。只好搭建故事,對話的不可能之唉呀又不小心搞砸了。

這幅畫好爛!史上最酸羅浮宮看畫指南

為了解決派大星梗圖噁心的問題,作者賽希爾.巴隆弗朗索瓦.費里埃 這樣論述:

看不懂藝術又怎樣?最重要的是要笑得開心! 跟著法國藝術酸民,來一場超有趣、超有梗的羅浮宮繪畫之旅!   【怎麼會有這些荒謬到不行的油畫?!】   你眼前的就是羅浮宮,千真萬確的文化殿堂。但不知怎麼回事,你一點也沒有感受到神聖莊嚴的氛圍,心裡頭只有一堆胡思亂想,根本不知道這些畫在畫什麼。   那麼,恭喜你,獲得了爛畫導覽團的參加資格!   這本書就好像是一條祕密通道,帶著你用輕鬆愉悅的心情來逛展看畫,一起挖出「那些年,繪畫大師不為人知的爛畫」。   ──超爆笑油畫解讀,解放你的想像力──   ◎亨利四世披著大力士的罩袍,望著你癡癡傻笑!   ◎剃了光頭的十五世紀修道士,竟然像火箭一樣在

天上飛!   ◎滿滿的邪惡小天使,擠爆了大師魯本斯的名畫!   ◎兩隻汪星人搞不清楚狀況,占滿整幅畫面,榮獲金酸莓獎最佳狗主角!   ◎哲人聖傑羅姆明明就是偉大的沉思者,怎麼成了個頭好壯壯、六塊腹肌的猛男?   【跨越藝術的高牆吧】   你一定有過這樣的經驗:眾人對著一幅畫作指指點點、若有所思,而你就只是站在一旁,彷彿全世界只有自己看不懂這幅畫。   別擔心,你不是孤單的!   作者深深了解藝術與大眾之間,那道無形的牆有多麼堅固厚實。本書就是要用最酸最狂的爆笑解說,讓你深刻體會藝術品的「可笑」之處!   【一邊逛羅浮宮一邊哈哈大笑】   俗話說:「內行人看門道,外行人看熱鬧」,人人

都想裝內行、看門道,這本書卻要帶你在羅浮宮大看熱鬧!   本書一一列出羅浮宮三大展館收藏的曠世「奇作」,還貼心附上精美的導覽地圖,不怕你找不著,只怕你不敢笑!   由法國藝術老師領軍代隊,人人都可以搖身一變,變成不只是看熱鬧,更要吵吵鬧鬧、哈哈大笑的爛畫鑑賞家! 名人推薦   這本書給了我對名畫說「我到底看了什麼鬼?!」的充分理由。──超人氣部落格站主/好色龍   這本書是一段有趣的偏航、一處避難所,像是不上正課、翹課逃學的祕密基地。──龔固爾文學獎得主/賈克-皮耶.阿梅特   有機會帶著這本書參觀羅浮宮,你一定會比其他訪客發現更多的樂趣。──藝術作家/陳彬彬 作者簡介 賽希

爾.巴隆  Cécile Baron   中學的英文及藝術史老師。索邦大學藝術史碩士,對於博物館的實地教學以及十九、二十世紀之交所開創的公共藝術作品運動深感興趣。 弗朗索瓦.費里埃  François Ferrier   法國畫家。作品以人為對象,透過廣泛的主題探討伴侶、年齡、慾望、徬徨游移,及過渡、存在、消失等概念。   個人網站:www.francoisferrier.com 審訂者簡介 陳瑞文   法國巴黎第一大學藝術學博士,專長領域為藝術哲學、美學、藝術評論。曾任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系系主任、藝術學院院長;現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教授。 譯者簡介 黃明玲   從

事法文商業文件翻譯十餘年。   非常享受筆譯工作低調近乎隱形的生活。   讀者交流信箱:[email protected] 推薦序好一座藝術遊樂園!by 陳彬彬 前言放下課本逛「爛畫」by 賈克-皮耶.阿梅特 北方畫派 威猛健身房 沙灘上也太多貝殼了吧 兩個孩子恰恰好,一個不嫌少! 首航 完美的不協調 最佳狗主角 響應共乘政策 暗夜女王 安靜,拍攝中! 法國畫派 春夏時裝秀 半人馬的陰謀 莫忘今宵 禁止觸摸作品 河東獅吼! 誘惑,正在此刻! 東施效顰 愛之船 賈克-皮耶.阿梅特的抉擇 義大利和西班牙畫派 造飛機,造飛機,來到青草地 飛行旋風 聖誕老公公是壞人

? 此情不與外人知 停下你的馬車! 大自然與新發現 故作矜持 簡單得像打通電話! 謝幕! 附錄 畫家簡介 參考資料 索引 圖片來源 作者簡介 推薦序 好一座藝術遊樂園!   羅浮宮,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也是全世界參觀人數最多的藝術博物館。這裡光是常年展出的作品就高達三、四萬件,內容包羅萬象,想在一天內「看完」整個羅浮宮,那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就算腳力再好,腦袋也吸收不了那麼多資訊。一般旅行團如果入內參觀,可能也只是挑選鎮館三寶,看看《蒙娜麗莎》、《勝利女神》、《斷臂維納斯》三位美女,就算到此一遊了。筆者走訪羅浮宮多次,每次也只能挑其中一個主題,或是挑特定幾幅畫作,再按照地圖去看自己想

看的東西。如果不事先做點功課,還真的不知從何看起。   但是問題來了,難道要把藝術史熟讀一遍,才能前往羅浮宮朝聖嗎?這樣一想,感覺羅浮宮更加高不可攀,讓人無法親近了。我一直覺得藝術可以很輕鬆,就像迎面而來的美女,雖然不知其姓名、來歷,我們還是有欣賞的能力。但是這本《這幅畫好爛!史上最酸羅浮宮看畫指南》更進一步顛覆我的看法。書本封面大大寫著「這幅畫好爛!」,把我嚇得張大嘴巴!這是羅浮宮館藏耶,不是大師級的作品,還沒資格擺在這裡展覽呢!舉世聞名的藝術瑰寶可以這樣批評嗎?待我細看內容,不禁啞然失笑。這本書真是一派輕鬆,既毒舌又好笑的另類導覽,沒想到羅浮宮的畫作可以這樣看,沒想到這座藝術殿堂還藏著鮮

少被注意的趣味。   透過作者的視角去看,耶穌還真像一面公雞造型的風箏。聖人也變成渦輪噴射的火箭。亨利四世身穿短上衣,看起來宛如搔首弄姿的時裝模特兒。作者很敢說,這些辛辣評論完全不輸網路的酸言酸語,立刻讓人嘴角失守。突然間,這些作品不再是曠世名畫,簡直就像網路P圖,每個人都能指指點點、大肆評論、輕鬆說笑。距離一下子拉近了不少。可以這樣子沒有壓力的欣賞世界名畫,應該是很好的入門方式吧。   記得有一年我在羅浮宮看展,旁邊突然傳來親切的中文,有個女孩低聲對同伴說:「西洋畫好變態哦!」我轉頭一看,原來是一幅《西門與佩羅》。畫中白髮蒼蒼的老頭,趴在青春少女的裸胸用力吸吮,背景還有兩個獐頭鼠目的傢伙

在偷看,果然是很「變態」的作品啊!我自然知道這幅畫是在闡述一個孝順女兒,以自己的乳汁餵養在獄中挨餓多日的父親。但是強烈的視覺效果,以及偷窺意淫的氣氛,確實會讓人在心中驚呼:「哇!這也太噁心了吧?」身在如此盛名的羅浮宮,又有誰敢大聲說出噁心、變態的評語呢?我不禁莞爾,頗有內心小劇場被道破的心有戚戚焉。我想那天讓我們印象最深刻,感覺最歡樂的畫作,絕對不是《蒙娜麗莎》,而是這幅《西門與佩羅》。   我想這就是本書作者的用意吧!一舉打破仰之彌高的藝術藩籬,帶領讀者勇敢踏入羅浮宮這座博大精深的藝術殿堂,鼓勵讀者以直觀的方式,輕鬆欣賞這些畫作的趣味。如此一來,羅浮宮不再是讓人戰戰兢兢,大氣也不敢喘一口的

聖地,反倒成了一座蘊藏豐富寶藏的樂園呢!欣賞藝術真的可以很輕鬆,不妨丟開課本,跟著作者的腳步,看看羅浮宮還有哪些畫作讓人瞠目結舌、捧腹大笑吧!有機會帶著這本書參觀羅浮宮,你一定會比其他訪客發現更多的樂趣。   藝術作家/陳彬彬 前言 放下課本逛「爛畫」   你站在羅浮宮的參觀隊伍裡,充滿耐心地與來自全世界的觀光客一起在戶外等候。拿破崙中庭的壯闊環境提醒你身處一個充滿歷史光榮的地方。展館的對稱建築,高貴中帶點冷漠,它的靜謐莊嚴令你印象深刻。你朝著貝聿銘設計的透明玻璃金字塔前進,接著你進入地下室,宛若潛入水族箱的光亮一隅。於是你明白,自己堂堂邁入了這座偉大的文化殿堂,充滿神奇魔力之地。穿著制

服的警衛監視著你的一舉一動。寬闊的樓梯、美得像夢境的穹頂,這裡是珍寶堆砌而成的寧靜宮殿。幾世紀以來,多少藝術大師、館長、歷史學家、評論家,和學者耗盡心力,記錄編撰存放於此、豐富無比的曠世鉅作。你循著箭頭標示和看板的方向前進。看板上一個個的名稱,不斷激發出夢想:《阿波羅長廊》、《十八世紀素描和色粉畫》、《古代伊朗館》……各式珍奇瑰寶記載著它們的時期、畫派和世紀。由導遊帶隊竊竊討論的旅行團,有時還有配戴語音導覽的參觀者,你任憑人群將自己不斷推擠前進。你穿梭於年輕女孩帶領的小隊伍之間,女孩精心打理過髮型化妝,可能是藝術系的學生吧。教堂的祭壇裝飾屏、各種看板、縮小比例的作品、壁畫等一一陳列在前,為你開

啟難忘的旅程。   你終於看到世界不朽名畫就在自己面前──《蒙娜麗莎》、普桑的名畫、維梅爾的傑作。不過怎麼有點失望:這些高知名度的畫作並未引起你心裡的澎湃震撼──這樣的漠然,好像對不起這些曠世鉅作,一股罪惡感油然而生。耳邊時而傳來旁人侃侃而談:「透視法這門神奇技巧是1420年到1450年間在佛羅倫斯發明的」云云,讓你深覺自己好無知,羞愧發窘。   你心裡納悶著,怎麼這名畫既不優美,也不香豔,更沒有深邃哲理。這些常被複製印成一張張明信片、啤酒杯圖樣的赫赫有名大作就擺在眼前,卻絲毫沒讓你心醉神迷……更糟糕的是,你發現畫裡一些毫無意義的瑣碎細節緊緊抓住自己心思,潛藏在心中不得體的胡思亂想,強勢淹

沒了畫裡高貴偉大的主題。名畫裡的沙樂美,吸引你注意的竟是她的肚臍,怎麼會這樣?你的無聊耍得你團團轉。欠缺文化涵養又粗俗的你,心裡自動冒出了一些匪夷所思的想法,如此才能將注意力轉向這些偉大作品。   你完全無意藐視人們所稱的畫派、正宗血統與其影響,只是你的眼睛和大腦胡亂掃射、四處游移。有如卡爾內導演1938年的電影《霧碼頭》裡沮喪的畫家,你看到了「隱藏在背後的其他東西」。你骨子裡的嘲弄因子蠢蠢欲動,當然不是因為欣賞畫作,而是因為質疑。如此排山倒海的宏偉氣勢,你感到乏味了,一股調皮搗蛋的莫名興奮油然升起。你微笑著,站在埃及館出口一群東倒西歪的希伯來人前面。於是,連你自己都還沒會意過來,你已悄悄把

眾人讚嘆的名畫轉換成滑稽好笑的爛畫。   「爛畫」這詞是用得冒犯了,但這件事本身是有趣的。   爛畫指的是什麼?就是作品的意義可以轉換成畫家當初壓根沒預想到的意義。一幅畫,突然間可以雙向解讀,即高貴和通俗、官方的和個人的、客觀和主觀的雙向。就是說,當藝術單位向你展示偉大莊嚴、歷代編撰珍藏的作品,你看到的是作品的拙劣、情緒化、浮誇和好笑。當藝術作品極度戲劇性、痛苦、悲愴,用高尚的詩歌不斷鋪陳展開,你毫無感動。幾句尖酸的諷刺如利刃一般,在畫上狠狠刮上幾道痕,一幅畫就毀了。在自由馳騁的思緒裡,你放肆地在壁畫上蹦蹦跳跳,蝴蝶般飛來飛去,就像調皮孩子硬要穿著直排輪在燙好的晚禮服上溜過來溜過去。放肆無

禮、幽默搞笑以及對藝術內涵的無知,名畫就是你的衝浪板。   於是你忘了畫作主題的嚴肅性,你因此看見背後隱藏了連畫家自己當初都無法想像的怪異荒誕。爛畫是經由豪放不羈的心靈和個人的古怪幻想轉換而來,你在看一幅畫時,從原來的軌道找到分岔點並衍生出去。所以在悲戚的埃及豔后自殺畫面前,你看到的只是一位妝容豔麗的年輕女明星,還讓一條塑膠蛇吸吮著自己的乳頭。   爛畫可能技術完美無瑕,構圖平衡又嚴謹,甚至是信譽卓越的畫室所出品。也可能有大師的簽名在上面,例如魯本斯。在爛畫裡最饒富趣味的情況是,大師級的畫作時常會發出大量互相矛盾的信號。觀察者的諷刺心態是第一潛在因素。沒錯,你輕率張狂,但這也是你的權利。當

莊嚴的藝術文化形成強烈壓迫感,人的心靈寧可選擇漫遊在詼諧的喜劇氣氛裡,這是「通俗」反應。參觀博物館的人面對「詩歌般」的畫作,或許會對這些以展現崇高偉大為目標的畫作,產生一股排拒感。把美好的畫轉變成爛畫,是大膽放肆的行為,惡作劇的靈魂像蛇潛入藝術天堂一樣,溜進了畫布,將畫一一拆解。這時候,什麼精湛筆法、神乎其技、教學或道德目標、愛國主義或頌讚人文主義都起不了任何作用──因為那幅畫的意義焦點模糊了,只消一個或幾個微小元素就可以勾起並喚醒促狹的靈魂,引發破壞性的諷刺。   決定作品是否為爛畫的重點在於,那些偉大作品的理想化主題、高貴目標和雄心壯志與你──身為一位觀眾的你──的幽默、幻想、無知與想像

力之間的落差。人家展示荷拉斯兄弟與居里亞斯兄弟名畫,結果你看到的只是一幅拙劣藝術品,上面有幾個激動的男人,比畫一些歇斯底里的動作,腳穿簡單幾條皮條編織的涼鞋,這根本是橄欖球比賽前的宣示嘛。看到畫裡亨利四世穿著緊貼大腿的迷你裙,你只覺得匡噹!這畫毀了。我們神遊在爛畫世界裡,皇室不再風光,而詩情畫意也僅顯得單調乏味罷了。   爛畫通常是那些炫耀著莊嚴隆重大場面的藝術品,無奈參觀者的心態是隨處閒逛,像是個灑脫不羈的浪子。懵懂無知者、幼稚的孩子、野蠻人、韃靼人,他們大力地把一種酸潑灑在畫面上,腐蝕這些氣勢磅礴的偉大作品──那種酸,就是諷刺。   基本上,主題為悽愴、悲劇、奉承恭維的畫作,最容易引起

嘲笑眼光。再說,許多現代人早已不時興公民精神和宗教信仰,很多愛國主義或是宗教主題的畫作變成價格低估,或難以理解的商品。大家只覺得《伊菲姬妮的獻祭》就像擺在桌巾上的兩個桃子;大家看到《天使報喜》圖,也不能像看到維梅爾的《織花邊的少女》那麼感到興趣,畫中只見女孩低頭埋首於針線細活,如同一位正在縫製牛仔褲的中國女人。   對於現在的人來說,繪畫史有一大部分都可以變成爛畫史。就彷彿過去幾世紀的部分精神面貌,在我們這輩早已不復存在,或說起碼被現代人的價值觀模糊化了,所以得靠努力,才能使視覺和心理調適過來。這需要大量的學習、閱讀多樣的書籍,並且充實史學知識,才得以具備欣賞特定畫作的能力。   琳瑯滿目

的各式電子螢幕像亮片般鑲嵌著我們二十一世紀,占領年輕世代的生活,這一代年輕人性格強烈、去神聖化、超性化(hypersexualisé),現代讀者感興趣的是包法利夫人在去盧昂的路上,如何在馬車上和可憐的萊昂親熱──那位僵硬、壓抑的書記員。星空下一群女精靈嬉戲玩耍,我們看到的是性感誘人的美女,撩撥著色澤不自然的金髮,俯瞰拉斯維加斯的賭場。在折磨耶穌的劊子手前面,我們看到幾個猛男,那副嘴臉像黑手黨電影裡的小嘍囉。我們的心理會根據當代的參考標準而轉換、變形。爛畫具有一種效力──它可以讓想像力極致發揮,激發古怪念頭,並發現博物館所陳列藝術品的媚俗、浮誇陳腐和學院派氣息。   爛畫,以其雙重視野,在畫作

與觀察者之間如乒乓球般,一來一往擊球過程的某個瞬間,開啟了一扇窗,看到詼諧有趣和個人幻想的泉源。最後,變成了一個放鬆時刻,一段題外話,一次呼吸,一種釋放,一張可以讓我們休憩的心靈長椅,一個令人愉悅的安全角落,一個連博物館總館長也預想不到的玩笑……當然,這些玩笑,常是古今混合錯置,打亂了藝術史學家的標記,也豐富了我們現代觀眾和爛畫的關係。只是,在如此神聖、卓越、莊嚴的畫作裡,終究仍有細微疏漏之處得以讓人無傷大雅地嘲諷一番。   這是一段有趣的偏航、一處避難所,像是不上正課、翹課逃學的祕密基地。爛畫讓大家擺脫那種強調理想的、蓋印記的、嚴格分析的美學欣賞方法。   那些曾經被學者專家裝箱鎖上、送

到博物館,再以藥物防腐、編寫號碼、加密編碼的作品,如今突然有了帶給人類無比暢快的機會。   簡單來說就是,輕鬆一下吧。 《布萊希特的情人》作者,龔固爾文學獎得主/賈克-皮耶.阿梅特 威猛健身房這幅畫還真令人摸不著頭緒,不知其意圖為何。聖傑羅姆一向以沉思神情最為大眾熟知,此畫大大顛覆過去形象,聖傑羅姆的認真嚴肅換成了目瞪口呆,也罷,就勉強接受吧,但看看那張完全不搭軋的臉,這教人怎麼說才好呢!這位畫家把他畫成腦水腫還不夠,還要把他變成一個身軀短小的肌肉男,然後在那毛髮稀疏的額頭上,再添上一小簇捲髮,實在滑稽效果十足!這聖人似乎不怎麼專心看桌上那篇文章,手裡拿的那顆頭顱,照理說會激發他思考種種

存在主義的問題,然而似乎也不怎麼引他入神。他比較喜歡用這顆頭顱來鍛練二頭肌。這位畫家瘋狂迷戀肌肉,連圖畫背景的三位小天使也不放過,全成了健美先生。不知他們練身材會不會練得很辛苦,或是看到老師的模樣會不會很嫉妒?整個構圖充斥著不安穩的氛圍。感覺聖傑羅姆沉重的頭部,若不是右手撐住,可能就要從身上脫落下來了,一顆頭顱就在他那細瘦的指尖顫顫巍巍地晃著。在臉部、軀幹、與左臂相對的另一側,失衡感更加強烈,隨時瀕臨崩塌。不過仔細端詳,前景的一些元素倒是畫工精巧。還有那顆頭顱,在強烈光線照射下,脫離了其餘構圖部分,兀自形成令人特別不安的區域。沙灘上也太多貝殼了吧如果沒注意到把安朵美達栓在岩石上的鐵鍊,還真難想

像她是囚犯。散發青春氣息的外型,倚姣作媚的姿態(大家請特別注意她雙手的擺法),即便身處禁錮,她仍一派安詳。畫裡前景散落的骷髏一點也未能令她生畏,她輕輕地將腳放在一個形狀引人遐想的貝殼上,眼神迷惘,心思早已飄到別處。觀眾的眼神隨著她曼妙的曲線游移,一縷貼身薄紗幾乎連重點部位都快遮不住,襯得曲線益發引人遐思。此番慾望之神厄洛斯和死神塔納托斯般的結合,原本可以構成一幅成功的萬物虛空畫(註1),可惜畫家並未見好就收。這幅畫的右半部,突然來個大轉變。先不管那風景的色調令人生厭,我們專注在動作方面就好。珀耳修面對一隻可能才剛從核電廠度假回來的海怪,主動挑起了一場贏不了的戰鬥。想當然爾:我們很難相信飛馬佩格

索斯變成了只有一對迷你翅膀的佩爾什馬(註2),還能載著我們的大英雄打勝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