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設計軟件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必買單品、推薦清單和精選懶人包

海報設計軟件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鍾星翔康遠英郝金亭寫的 InDesign CC版式創意設計基礎教程 和王炳南的 紙版墨色工--視覺設計工具手冊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免費海報設計app - Dallfsst也說明:可以設計的營銷素材類型包括,海報(例如:促銷海報,活動海報,派對海報等等), 名片, 國際傳單. 沒有靈感,也不會使用專業的設計軟件?. 想設計出完美作品,只能求助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電子工業出版社 和清華大學所出版 。

國立臺南大學 視覺藝術與設計學系動畫媒體設計碩士班 范如菀所指導 詹雅如的 狐狸動畫創作論述-《狐狸與獵人》 (2021),提出海報設計軟件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狐狸動畫、擬人化、動物角色表演、無台詞對白動畫。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勤益科技大學 文化創意事業系 陳向濂所指導 張巧玟的 數位化海報色彩與影調趨向研究-以愛德華˙麥克奈特˙科夫的運輸海報為例 (2020),提出因為有 數位化海報、色彩量化、愛德華˙麥克奈特˙科夫、調性的重點而找出了 海報設計軟件的解答。

最後網站2021第八屆澳門大專學生多媒體設計軟件技能比賽 - 點子秀則補充:冠軍:紀念狀及現金獎4000澳門元。比賽簡介:對象:持澳門居民身份證;15至22歲之大專學生;以2021年6月15日的歲數為準。比賽項目:進行海報設計。網上報名。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海報設計軟件,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InDesign CC版式創意設計基礎教程

為了解決海報設計軟件的問題,作者鍾星翔康遠英郝金亭 這樣論述:

InDesign軟體是功能強大、使用範圍廣泛的頁面設計和版面應用軟體,用於製作、印前檢查和發佈用於印刷和數位媒體出版的精美文檔,具備製作海報、書籍、數位雜誌、電子書、互動式 PDF 等內容所需的功能。本書採用了最新版本InDesign CC,安排合理知識點,目的是提升學生的崗位技能競爭力;結構清晰明確,通過"理論知識+實戰案例”結合的模式循序漸進,由淺入深,重點突出,一目了然,方便初學者和有一定基礎的讀者更有效地掌握重點和難點;內容豐富,全面、詳細地講解了InDesign CC產品的功能,又增加了學習者進行實踐訓練的機會,將學到知識點能快速應用到實踐訓練中。本書共分為10章

,在內容上包含了在平時工作中所用到的InDesign的大部分工具和命令,包括InDesign CC的基礎知識、文字的基礎應用和高級應用、圖形物件繪製、應用框架和圖像物件、色彩管理、頁面設置、表格、數位出版、列印與輸出等。結構上採用基礎知識加小案例結合的形式,通過小案例的製作對章節所學基礎知識加以鞏固。

狐狸動畫創作論述-《狐狸與獵人》

為了解決海報設計軟件的問題,作者詹雅如 這樣論述:

影像創作者以故事中角色的演出與對白,透過視覺與聽覺的相互配合,將所想表達的訊息與意識完整傳遞。影像與聲音尚未同步時,為補足無法藉由台詞對白傳遞的資訊,角色表演的動作多為誇張拉展的肢體表現,搭配現場演奏與間幕等方式讓觀眾理解劇情。動畫世界中,創作者以動物本身的特質與社會大眾賦予的刻板印象,透過對現實中「人」的模仿,來闡述人類角色不便詮釋的議題,如「狐狸」總以負面的形象出現在許多故事裡,近年來許多動畫開始走向不同的觀點,將大眾對動物原有觀念的刻板印象,透過劇情的鋪陳與轉譯,翻轉了大眾對狐狸的歧視與偏見,動畫中的狐狸角色在呈現情感表現與塑造角色的方式開始有更多豐富與多元的表現。1927年,影像聲音

技術的同步後,台詞對白的有否影響了電影與動畫中角色表演的風格,動畫劇情長片著重於聲音對話的生活化演出內容,逐漸取代無台詞對白時角色誇飾化的表現。而角色的表演內容,並不僅限於言語溝通,無台詞對白的劇情故事中,卻在詮釋有目標性、目的性的動作時,能有更多元的表現形式。無台詞對白的動畫內容中,動物角色運用擬人化表現,強調肢體、表情情緒的演出,將動畫中所欲傳遞的情感與資訊傳達給觀眾。本研究探討(一)動物角色擬人化的表現形態、(二)無台詞對白動畫、(三)分析動畫中角色表演要素與內容、(四)探討狐狸角色擬人化表演,將研究結果應用於《狐狸與獵人》動畫創作中。

紙版墨色工--視覺設計工具手冊

為了解決海報設計軟件的問題,作者王炳南 這樣論述:

印刷工藝的系統繁雜,設計師必須從材料端開始思考,什麼材料適合什麼設計品?適合什麼樣的後加工工藝? 印前及印後又會面臨怎樣的改變? 平面設計對印刷工藝的要求與立體包裝設計的需求又不盡相同,是工藝要遷就材料?或者是遷就印刷? 這些都沒有一定的先後順序,必須依不同設計物而定。印刷與工藝都是物理性的工業技術,梳理起來其實不難,本書將復雜的印刷與後加工工藝的關係通過紙、版、墨、色、工5個環節以邏輯對應的論述來依序介紹,編者傾38年以上的設計工作經驗,將紙、版、墨、色、工依序上下對應結果,一章一節展開說明。同時,本書提供配套視頻增加學習的臨場感。 現任台北歐普廣告及上海歐璞廣告創意總監

、設技學堂計劃主持人、上海海市包裝技術協會高級顧問、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兼職教授,專職於品牌策略、包裝規劃、企業形象、平面設計、文創開發等領域。從業近四十年,有近二十年的教學經驗及榮獲多項海內外的100餘件獲獎作品。 第1章 選對紙 001 1.1 創作的成功,取決於載體 001 1.2 紙與設計 002 1.3 顏色的載體 004 1.4 設計紙責 016 1.5 選對紙 021 1.6 環境友善的物料開發 036 1.7 聚乳酸 040 1.8 設計實例 041 案例1:海報 042 案例2:簡介 043 案例3:書籍 043 案例4:D

M 044 案例5:名片及事務用品 045 案例6:包裝彩盒 045   第2章 認識版 047 2.1 凹版 048 2.2 凸版 059 2.3 平版 067 2.4 孔版 076   第3章 辨識墨 083 3.1 油墨種類 083 3.2 UC大不同 095 3.3 油墨總印量 096 3.4 高顏值 101   第4章 管理色 105 4.1 顏色的產生——當RGB遇上CMYK 107 4.2 顏色的細緻 110 4.3 顏色的正反 115 4.4 顏色的分辨 115 4.5 色的管理 122 4

.6 色的代碼 124 4.7 色的校正 126   第5章 後加工 135   第6章 綜合案例 183 案例1:改變台灣茶葉包裝的三角立體茶包 184 案例2:改變台灣香腸包裝的充氮真空包 186 案例3:三十年前的罐裝茶,乏人問津;這門生意有機會嗎 187 案例4:馬口鐵蓋好 189 案例5:食品包裝一直被視為環境殺手,但如今情況卻發生了轉變 191 案例6:品牌形象始終如一,讓消費者死忠如一 193 案例7:鋁瓶製罐法 194 案例8:乾式、濕式罐形看罐底 195 案例9:包裝設計突破口 195 案例10:M型社會,有機禮盒的

開發預想 196 案例11:有“表情”的紙 201 案例12:因為你了解,所以可以這樣玩包裝 204 案例13:幸福的設計 205 案例14:平面設計也有踢腳板 208 案例15:香水瓶的靈感 210 案例16:郵票及郵品的誕生 212 案例17:郵票的設計過程 214 案例18:精算過頭的設計費,恐怕不太精明 216 參考文獻 218 設計的技巧會隨著軟件的發展連帶提升設計的表現手法,但設計人往往會忽略軟件製作完成的效果圖其落地的可能性;然而,印刷後工藝技術的開發,也隨著工業技術的發展而有所提升及改變,身處設計軟件及工藝技術不斷的變革中,設計、技巧、

工藝已越來越難分開。 三位一體是現在身為職業設計人的基本功。就像是到底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很難說得明白設計出色的作品到底是懂得善用工藝來強化還是找到很好的工藝技巧而大大提升了設計水平?兩者沒有先後的關係,但兩者絕對有交互的關係。 從經驗上來看,一些很出彩的設計作品其後製工藝都在水平以上。這些千奇百樣的印刷工藝要如何應用?又該如何結合到自己的設計方案中?更不能為了成就個人的設計欲而無上限地使用工藝,這些都在考驗一位職業商業設計人的成熟度。 只在乎小樣時的效果卻缺乏設計落地的經驗,這在專業設計行業中完全行不通。常聽到“設計定案後才是痛苦的開始”這樣的說法,因為設計師缺乏印刷工藝的知識。能

將設計想法利用成熟的工藝技巧把作品落地,這才算是從設計人演變成設計師。 在提倡工匠精神的時代,要隨時增加自己的工作技能,並通過系統的職業技能知識來累積自己的工作實力,如練功的口訣可以增強記憶順利學習。本書將設計方案落地化的職業技能以紙、版、墨、色、工的五字訣來引述印刷與工藝間的系統關係,將生硬嚴謹的專業知識轉化為職業技能,輕鬆學習逐步成長。   全書共分6章。 第1章介紹“選對紙”就是對的開始,此章由兩大紙質特性及兩種國際紙張規格說起。 第2章讓設計師好好“認識版”,會應用現行各式版材,如凹、凸、平、孔4種印刷版式,以及它們與各種材料的適用性。 第3章探討版材與油墨的對

應關係,在“辨識墨”的章節中會說明經由油墨印製在不同媒介上所產生的眼見色彩,同時提示被設計師常常忽略的色光——屏幕色( RGB)及色料——印刷色(CMYK)的分辨法。 第4章通過科學的色彩校正方法來“管理色”。 第5章“後加工”一章介紹各式各樣材料媒介交互的加工方式及工藝效果,幫助讀者理解工法並善用複合式的工藝技能使作品更豐富。 第6章“綜合案例”採用大量已落地上市的實際案例來驗證說明。 編者

數位化海報色彩與影調趨向研究-以愛德華˙麥克奈特˙科夫的運輸海報為例

為了解決海報設計軟件的問題,作者張巧玟 這樣論述:

  色彩與影調的趨向是理解圖像題材類型的基本問題,而數位圖像近年間越來越受到人們關注。本研究旨在透過量化分析的方式探討色彩的色相、彩度和明度趨向,以及影調之主要的基本調性、明度幅度和整體調性之趨向。本研究評估了運輸海報分類,並提出了「皇家建築與宮殿」、「逛街購物」、「藝文與展覽」、「倫敦地鐵本身的宣傳」和「郊區景色與活動」此五種題材類型,用以分析倫敦運輸博物館 (London Transport Museum) 所收錄的愛德華˙麥克奈特˙科夫 (Edward McKnight Kauffer) 的101件運輸海報。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改良與延伸自先前學者的色彩與影調趨向分析方法與概念,並提出使用

「K-均值聚類算法」(K-means)的網站「IMAGE COLOR SUMMARIZER」分析影調的新方法。其中在色彩與影調的圖像處理部分,皆是使用「Adobe Photoshop」。在色彩數值取樣的部份,使用「Adobe Illustrator」取樣具有分數數值之HSB數字訊息。而在影調數值取樣上,則是取樣三種代表性的明度數值以及其像素比例加以分析影調。最後為了對應數值範圍所附加的名稱,採取透過文獻研究加以訂定範圍,並藉此設定函數條件分析色彩與影調趨向。研究結果發現色相與色系屬性趨向分析中「暖色系橘色」於各題材類型內都佔50%以上,且以「逛街購物」題材類型最為普遍;彩度趨向分析中「低彩度」

於各題材類型中皆佔74%以上,占總樣本數的88.12%;在明度趨向分析中「高明度」於各題材類型內都佔50%以上,且以「倫敦地鐵本身的宣傳」題材類型最為普遍。而在影調的「主要的基本調性」趨向分析中,五種題材類型中屬於「高調」者在各類型內皆佔45%以上,並以「皇家建築與宮殿」題材類型最為普遍;而在「明度幅度」趨向上屬於「長調」者在各類型內皆佔82%以上,且占總樣本的93%;在「整體調性」趨向上則大多屬於「高長調」,其次依序是「中長調」與「低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