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轉手繪app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必買單品、推薦清單和精選懶人包

照片轉手繪app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周建國馬健寫的 CorelDRAW平面設計標準教程(微課版·第2版) 和鄭斐齡(Feeling)的 療癒風超手感電繪:只要一支手機,就能隨心所欲的自由創作【附贈限量螢幕擦拭貼】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手繪線稿APP」解答超夯輪廓特效 - Yahoo奇摩新聞也說明:女孩們最近是不是常在IG上看到這種照片特效,不少人疑惑是自己繪製的嗎?還是又有哪個新APP的特效?現在V編就來替大家解答!其實這是近期國內外都超夯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人民郵電 和境好出版所出版 。

亞洲大學 數位媒體設計學系 陳慧霞所指導 簡慕丞的 影像刺繡前的色彩降色與復古風格轉換之研究 (2019),提出照片轉手繪app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復古風格、影像刺繡、顏色降色、細節刻劃。

而第二篇論文東方設計大學 流行商品設計系 陳清汶所指導 王涵毓的 蠟筆畫之創作研究–以熔蠟畫為例 (2018),提出因為有 蠟筆、蠟、熱熔、熔蠟畫的重點而找出了 照片轉手繪app的解答。

最後網站2023 S6 相機畫素描 - xm5.org則補充:「Image to Sketch」是一個可以透過AI 技術將照片轉為鉛筆素描畫的線上工具,只 ... 類熱門AI繪圖風格,並利用照片變手繪app及軟體展現套用照片AI繪圖前後的效果,讓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照片轉手繪app,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CorelDRAW平面設計標準教程(微課版·第2版)

為了解決照片轉手繪app的問題,作者周建國馬健 這樣論述:

本書全面系統地介紹了CorelDRAW X8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圖形影像處理技巧。全書共分11章,包括平面設計的基礎知識、CorelDRAW X8的入門知識、CorelDRAW X8的基礎操作、繪製和編輯圖形、繪製和編輯曲線、編輯輪廓線與填充顏色、排列和組合物件、編輯文本、編輯點陣圖、應用特殊效果、綜合實訓案例。本書適合作為高等院校數字媒體藝術類專業“CorelDRAW”課程的教材,也可供相關人員自學參考。 周建國 北京資訊職業技術學院,教授。 新架構教育由商業設計師和教育專家創立。立足數字藝術教育16年,出版圖書260餘種,《中文版Photoshop CS6基礎培訓教程》單

品銷量超30萬冊,海量專業案例、豐富配套資源、行業操作技巧、核心內容把握、細膩學習安排,為學習者提供足量的知識、實用的方法、有價值的經驗,助力設計師不斷成長。 第1章 平面設計的基礎知識 1 1.1 平面設計的概念 2 1.2 平面設計的應用 2 1.2.1 廣告設計 2 1.2.2 書籍設計 2 1.2.3 刊物設計 3 1.2.4 包裝設計 4 1.2.5 網頁設計 4 1.2.6 標誌設計 5 1.2.7 VI設計 5 1.2.8 UI設計 6 1.2.9 H5設計 7 1.3 平面設計的要素 8 1.3.1 圖形 8 1.3.2 文字 8 1.3.3 色彩 8 1.

4 平面設計的應用軟體 9 1.4.1 Adobe Photoshop 9 1.4.2 CorelDRAW 10 1.4.3 Adobe InDesign 10 1.5 平面設計的工作流程 11 1.5.1 資訊交流 11 1.5.2 調研分析 11 1.5.3 草稿討論 11 1.5.4 簽訂合同 11 1.5.5 提案討論 11 1.5.6 修改完善 12 1.5.7 驗收完成 12 1.5.8 後期製作 12 第2章 CorelDRAW X8的入門知識 13 2.1 CorelDRAW X8的概述 14 2.2 圖形和圖像的基礎知識 14 2.2.1 點陣圖與向量圖 14 2.2.2 

色彩模式 15 2.2.3 檔案格式 18 2.3 CorelDRAW X8的工作介面 18 2.3.1 工作介面 18 2.3.2 使用功能表 19 2.3.3 使用工具列 20 2.3.4 使用工具箱 20 2.3.5 使用泊塢窗 21 第3章 CorelDRAW X8的基礎操作 23 3.1 檔的基本操作 24 3.1.1 新建和打開文件 24 3.1.2 保存和關閉文件 24 3.1.3 匯出文件 25 3.2 繪圖頁面顯示模式的設置 25 3.2.1 設置視圖顯示方式 25 3.2.2 設置預覽顯示方式 27 3.2.3 設置顯示比例 28 3.2.4 利用視圖管理器顯示頁面 28

3.3 設置頁面配置 28 3.3.1 設置頁面大小 29 3.3.2 設置頁面標籤 29 3.3.3 設置頁面背景 29 3.3.4 插入、刪除與重命名頁面 30 第4章 繪製和編輯圖形 31 4.1 繪製基本圖形 32 4.1.1 課堂案例——繪製家電插畫 32 4.1.2 繪製矩形 36 4.1.3 繪製橢圓形 39 4.1.4 課堂案例——繪製旅行插畫 41 4.1.5 繪製多邊形和星形 48 4.1.6 繪製螺紋 49 4.1.7 形狀的繪製與調整 50 4.2 編輯物件 52 4.2.1 課堂案例——繪製咖啡館插畫 53 4.2.2 物件的選取 58 4.2.3 對象的移動 5

9 4.2.4 對象的旋轉 60 4.2.5 對象的縮放 62 4.2.6 對象的鏡像 63 4.2.7 對象的傾斜 65 4.2.8 對象的複製 66 4.2.9 對象的刪除 67 4.2.10 撤銷和恢復物件的操作 67 4.3 課堂練習——繪製收音機圖示 68 4.4 課後習題——繪製卡通汽車 68 第5章 繪製和編輯曲線 69 5.1 繪製曲線 70 5.1.1 課堂案例——繪製T恤圖案 70 5.1.2 認識曲線 75 5.1.3 手繪工具 76 5.1.4 貝塞爾工具 78 5.1.5 藝術筆工具 79 5.1.6 鋼筆工具 81 5.2 編輯曲線 82 5.2.1 課堂案例——

繪製卡通形象 82 5.2.2 編輯曲線的節點 86 5.2.3 編輯曲線的輪廓和端點 89 5.2.4 編輯和修改幾何圖形 90 5.3 物件的造型 92 5.3.1 課堂案例——繪製卡通貓咪 92 5.3.2 焊接 102 5.3.3 修剪 103 5.3.4 相交 103 5.3.5 簡化 104 5.3.6 移除後面對象 104 5.3.7 移除前面物件 105 5.3.8 邊界 105 5.4 課堂練習——繪製鯨魚插畫 105 5.5 課後習題——製作環境保護App 引導頁 106 第6章 編輯輪廓線和填充顏色 107 6.1 編輯輪廓線和均勻填充 108 6.1.1 課堂案例——

繪製送餐圖示 108 6.1.2 使用輪廓工具 114 6.1.3 設置輪廓線的顏色 114 6.1.4 設置輪廓線的粗細及樣式 114 6.1.5 設置輪廓線角的樣式 及端頭樣式 115 6.1.6 使用調色板填充顏色 116 6.1.7 均勻填充對話方塊 117 6.1.8 使用“顏色”泊塢窗填充 119 6.2 漸變填充和圖樣填充 120 6.2.1 課堂案例——繪製卡通小狐狸 120 6.2.2 使用屬性欄進行填充 127 6.2.3 使用工具進行填充 128 6.2.4 使用“漸變填充”對話方塊填充 128 6.2.5 漸變填充的樣式 130 6.2.6 圖樣填充 130 6.3 其

他填充 132 6.3.1 課堂案例——繪製水果圖示 132 6.3.2 網底填充 137 6.3.3 PostScript填充 138 6.3.4 網狀填充 139 6.4 課堂練習——繪製卡通圖示 140 6.5 課後習題——繪製手機設置圖示 140 第7章 排列和組合物件 141 7.1 對齊和分佈 142 7.1.1 課堂案例——製作名片 142 7.1.2 物件的對齊和分佈 146 7.2 尺規、輔助線和網格的使用 148 7.2.1 使用尺規 148 7.2.2 使用輔助線 148 7.2.3 使用網格 149 7.2.4 貼齊網格、輔助線和對象 150 7.2.5 度量工具 1

51 7.3 對象的排序 151 7.4 組合與合併物件 153 7.4.1 課堂案例——繪製漢堡插畫 153 7.4.2 組合物件 160 7.4.3 合併對象 161 7.5 課堂練習——製作中秋節海報 162 7.6 課後習題——繪製滅火器圖示 162 第8章 編輯文本 163 8.1 文本的基本操作 164 8.1.1 課堂案例——製作女裝App 引導頁 164 8.1.2 創建文本 167 8.1.3 改變文本的屬性 168 8.1.4 文本編輯 168 8.1.5 文本導入 171 8.1.6 字體屬性 172 8.1.7 複製文字屬性 173 8.1.8 課堂案例——製作檯曆 

174 8.1.9 設置間距 180 8.1.10 設置文本嵌線和上下標 181 8.1.11 設置定位停駐點和定位字元 183 8.2 文本效果 185 8.2.1 課堂案例——製作美食雜誌 內頁 185 8.2.2 設置首字下沉和專案符號 191 8.2.3 文本繞路徑 193 8.2.4 對齊文本 194 8.2.5 內置文本 194 8.2.6 段落文字的連接 195 8.2.7 段落分欄 195 8.2.8 文本繞圖 196 8.2.9 插入字元 196 8.2.10 將文字轉換為曲線 197 8.2.11 創建文字 197 8.3 課堂練習——製作旅遊海報 198 8.4 課後習題

——製作女裝Banner廣告 198 第9章 編輯點陣圖 199 9.1 導入並轉換點陣圖 200 9.1.1 導入點陣圖 200 9.1.2 轉換為點陣圖 200 9.2 使用濾鏡 200 9.2.1 課堂案例——製作課程公眾號 封面首圖 201 9.2.1 立體效果 204 9.2.2 藝術筆觸 205 9.2.3 模糊 207 9.2.4 輪廓圖 208 9.2.5 創造性 208 9.2.6 扭曲 210 9.3 課堂練習——製作藝術畫 212 9.4 課後習題——製作商場廣告 212 第10章 應用特殊效果 213 10.1 PowerClip效果和色調的調整 214 10.1.

1 課堂案例——製作照片範本 214 10.1.2 PowerClip效果 217 10.1.3 調整亮度、對比度和強度 218 10.1.4 調整顏色平衡 218 10.1.5 調整色度、飽和度和亮度 219 10.2 特殊效果 219 10.2.1 課堂案例——製作旅遊公眾號 封面首圖 219 10.2.2 透明度效果 222 10.2.3 陰影效果 223 10.2.4 輪廓圖效果 224 10.2.5 調和效果 225 10.2.6 課堂案例——製作閱讀平臺 推廣海報 226 10.2.7 變形效果 232 10.2.8 封套效果 233 10.2.9 立體化效果 234 10.2.1

0 透視效果 235 10.2.11 透鏡效果 235 10.3 課堂練習——繪製日曆小圖示 236 10.4 課後習題——製作時尚卡片 236 第11章 綜合案例實訓 237 11.1 Banner設計——製作App首頁 女裝廣告 238 11.1.1 案例分析 238 11.1.2 案例設計 238 11.1.3 案例製作 238 11.2 海報設計——製作音樂演唱會海報 243 11.2.1 案例分析 243 11.2.2 案例設計 243 11.2.3 案例製作 244 11.3 宣傳單設計——製作美食宣傳單折頁 248 11.3.1 案例分析 248 11.3.2 案例設計 248

11.3.3 案例製作 249 11.4 包裝設計——製作霜淇淋包裝 257 11.4.1 案例分析 257 11.4.2 案例設計 257 11.4.3 案例製作 257 11.5 課堂練習1——製作攝影廣告 266 11.6 課堂練習2——製作Easy Life家居 電商網站產品詳情頁 267 11.7 課堂練習3——製作家居畫冊 267 11.8 課後習題1——製作花卉書籍封面 268 11.9 課後習題2——製作邁亞瑟電影公司 VI手冊 269

影像刺繡前的色彩降色與復古風格轉換之研究

為了解決照片轉手繪app的問題,作者簡慕丞 這樣論述:

隨著智慧型電腦刺繡機的出現,能將照片轉化為獨特刺繡商品的影像刺繡功能也隨之出現,若能結合時下流行的影像風格轉換,便能增加影像刺繡商品的多樣性與獨特性。而進行影像刺繡前,由於受到刺繡機繡線的限制,需先將影像進行降色處理,以便順利進行影像刺繡,因此降色處理成為影像刺繡成功與否至關重要的一環。此外,透過婚紗攝影能夠了解到復古風格的流行對於影像的影響力之大,而在風格轉換中復古風格也是最常見、大眾最喜愛的風格之一,然而影像刺繡現階段,在功能與風格轉換上尚有發展與優化的空間,如目前刺繡機器無法做出影像處理中的材質、特效等效果,且降色後的照片在進行風格轉換時效果會產生變化,使風格轉換的效果降低等問題。基於

智慧型電腦刺繡機的未來發展與影像刺繡目前面臨的瓶頸,將進行影像刺繡前的降色手法與復古風格轉換之研究,因此本研究的目的為1)透過口語分析針對設計師對於影像降色之手法、思考進行探討;2)分析整理出不同平台之復古風格共通手法;3)進行量化分析統計出大眾偏好的降色手法;4)找出照片在降色後大眾認為最適合應用的復古風格。再者,本研究分為三部分,首先針對復古風格,從4大平台中蒐集影像復古風格轉換手法製作樣本,邀請13位專家篩選出具復古感的樣本,並以12色基礎色相環與折線圖分析出各平台轉換復古風格的共通手法。其次,將針對影像降色處理,邀請12位設計師將景物、人像照片,以電繪方式進行降色處理,輔以錄音錄影進行

口語分析了解設計師的降色手法與思考方式。最後,將降色成品圖與專家篩選出的復古風格結合,利用Survey Cake製作網路問卷,針對降色圖手法喜好與復古降色圖之復古強度進行調查與量化分析。本研究的結論發現,1.復古風格的核心手法為,整體主色調調整為黃或褐色、降低整體飽和度、降低整體明度等三項。2.經由口語分析得知,設計師認為降色控制在9~10色較為適當,且挑色上應以所佔面積較大區塊部份為主。3.大眾偏好明度高於飽和度的降色圖,偏好細節較為豐富的景物降色圖,複雜度約為二~四間為大眾最喜好的程度,反之,細節簡化的人像降色圖較受大眾偏好,複雜度約在二~三。4.色相與飽和度相較於明度對復古感的影響力較大

,因此懷舊復古、藍調復古、老舊復古,為最大眾最喜歡的復古風格,也是降色後最適合進行復古轉換的風格。本研究作為結合影像刺繡前的降色與影像處理復古風格之研究,期望研究的成果能夠作為智慧型電腦刺繡領域之參考,成為優化智慧型電腦刺繡之功能與發展的契機。

療癒風超手感電繪:只要一支手機,就能隨心所欲的自由創作【附贈限量螢幕擦拭貼】

為了解決照片轉手繪app的問題,作者鄭斐齡(Feeling) 這樣論述:

★ 有點煩的日子,一起畫畫吧!★   全台第一本step by step,超詳盡全圖解手機電繪練習帖, 零基礎OK、零美感OK、畫畫手殘OK 4大技法x 12種風格筆刷x 60支示範影片, 無須購買昂貴畫材,輕鬆繪出超手感療癒小插畫!     現代人生活忙碌、工作壓力大,下班後除了懶在沙發上追劇、看電視、滑手機,繪畫或許是另一個更好的選擇。但是,零基礎、又沒有術科背景,或是對於畫畫沒有自信的人,一提到畫畫,都覺得是遙不可及的事情;或者,可能畫沒兩下子,就放棄了。     電繪,不需要購買昂貴的畫畫器材或紙筆,也不用擔心只是三分鐘熱度,買了水彩或色鉛筆浪費錢,只要用現有的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

,就能躺在沙發上恣意的創作,享受愜意和紓壓的畫畫日常。     除此之外,不同於一般手繪,手機電繪還能將作畫過程錄製下來,完成後立刻分享至社群,瞬間成為朋友間的關注焦點。   來吧!跟著Feeling掌握以下4大電繪原則,一起窩在沙發上畫畫!     ■ POINT 1:從嚴選的12支筆刷中,挑選一支合適的使用   想要畫一個好看的電繪小圖,最重要的關鍵,是選對「筆刷」。不同軟體有不同的筆刷特色,而本書所使用的「Autodesk Sketchbook」是目前筆刷種類最齊全,且皆可免費使用的電繪APP;但有時選擇太多,也可能是一種障礙。因此,在書中為大家嚴選12種好用特色筆刷,讓你不用在瞎子摸象

,一個一個去嘗試,就能快速畫出猶如水彩、色鉛筆或蠟筆的手繪質感。   ‧想畫出動物、毛衣等茸毛感→用「紋理:迷彩」   ‧想畫出超級手繪感、隨性筆觸→用神祕的「紋理:筆刷3」   ‧仿真度100%,能重複堆疊、畫出平滑色彩→「乾式麥克筆」     ■ POINT 2:拆解繪製物件,分層處理,善用圖層仔細描摹   誠如現代藝術之父塞尚曾經說過的:「自然中的萬物都可用球體、圓錐體、圓柱體來表現」。沒錯!這樣的觀念,在電繪中的「圖層」可說是完美地詮釋了!若之前沒有接觸過任何繪圖軟體,或許會覺得圖層很陌生。但簡而言之,就是將物件中的個別元素都分開畫,如此,便能再調整每個元素的位置與色彩。   ‧尤加利

葉:畫出不同深淺綠色的葉子(圓形)和不同粗細的樹枝(條狀)再合併。   ‧柴犬:勾勒出頭部(圓形)、身體(橢圓形)和腿部(長條狀),調整比例再合併。   ‧藍莓切片蛋糕:畫出不同口味的蛋糕剖面(三角形)和藍莓(圓形),再組合。     ■ POINT 3:調整筆刷大小、色彩飽和度,色調即能更似手繪   電繪另一個不容易掌握的地方,在於顏色的使用。由於是電腦上色,因此無法和手繪一樣畫出很細微的差異,若沒有仔細堆疊或調整筆刷大小、色彩明暗,就很容易出現「色彩斷層」,畫出十分「人工感」的生硬畫風。關於電繪的色彩,要注意:   ‧用同色系,調整飽和度明暗,畫出陰影,修飾色彩轉折處。   ‧固有色(物件

的基本顏色),搭配同顏色較深和較淺的顏色,就能完成基本疊色。   ‧善用「藝術家混合」筆刷,塗抹色彩交接處,也能使色彩轉換更自然、細緻。     ■ POINT 4:利用各式線條,增添筆觸,提高畫面精緻度   電繪不同於手繪的最大差異,就是在於物件肌理的呈現。畢竟電繪無法像手繪那樣精緻,因此,電繪決勝、吸睛的關鍵就是「精緻度」。雖然有許多筆刷能仿製水彩或色鉛筆的質地,但是若上色時是使用整片或大範圍上色,仍無法達到類手繪的效果。這時,就要善用線條,創造更細微、有趣的肌理質感。   ‧貴賓狗:利用「C形或S形」的線條,仔細勾勒動物的毛髮。   ‧復古電話:加上「重點線條」,暗示物件的結構與反光感,

使之更立體。   ‧果醬罐子:搭配手寫文字,利用個人化的線條特徵,亦能提高物件亮點。     畫畫,是一件很自由、自在的事情。《療癒風超手感電繪》所想要傳達的電繪,不一定要非常漂亮或超級精緻,重點是畫出每個人獨有的有態度和味道。事實上,只要能表達出「個性」的作品,就是最好的作品;而能在畫畫中找到自己、放鬆心情,也才能真正達到畫畫療癒的目標。一起,輕鬆自在的畫畫吧!   本書特色     1. 精選最適合新手的6大繪畫主題,步驟超詳盡,保證一邊看、一邊就能畫出來。   2. 每個練習主題皆附上示範影片,即使不畫畫,翻翻書、看看影片也療癒。   3. 彙整出4大繪畫基礎概念,電繪、手繪皆適用;熟練

後,想畫什麼就能畫出什麼。   愛畫畫推薦     (依姓氏筆劃排序)   BaNAna Lin阿蕉|非典型跨域藝術家   Raimochi|暗黑可愛系插畫家   weiweiboy|可愛大王   小黃間|溫暖甜心系   克萊兒(森林裡的旋轉木馬)|水彩插畫家   貞尼鹹粥|魔法系插畫家   陳森田 MORITA CHEN|100%療癒系插畫家     「好上手的電繪新手插畫百科!一起加入feeling治癒的繪畫世界。」——weiweiboy|可愛大王

蠟筆畫之創作研究–以熔蠟畫為例

為了解決照片轉手繪app的問題,作者王涵毓 這樣論述:

蠟筆是老少咸宜、攜帶方便,任何手繪程度都能輕易上手的繪畫媒材。在蒐整相關蠟素材之研究發現,遠在西元前就有死者棺廓畫像蠟彩畫,是保存最遠古的蠟畫作品,他以天然動、植、礦物蠟,加天然色料作載色劑,製作顏料過程十分繁複講究,因油彩顏料的出現幾進消失。及近代藝術家陳國強搭配現代加熱設備電熨斗,重新再利用以蠟彩畫色料基底做操作的燒蠟畫。有鑒於此,本研究針對蠟的可熔特性及色料選擇的方便性,加上蠟筆易產斷肢廢料缺點,以熱烘槍、畫刀操作蠟筆液態化作創作研究,並定名為「熔蠟畫」。利用熔蠟畫的無待乾時間、固型固色快的優勢,質感斑駁、古樸很適合仿舊,是故以台南古蹟為題材,藉由具象系列的嚴謹呈現整理表現技法,再延伸

意象系列回顧半百歲月抒發懷想,感嘆大自然、生命、時空運行力量,對古蹟保存致上最崇敬之意。經由商品轉換讓藝術融入生活,達到推廣效益,讓簡單、親民的蠟筆素材華麗轉身,發揮更成熟的藝術空間,跳脫兒童畫素材印象,進而讓蠟筆素材之斷肢殘片減少丟棄,提供再充分利用空間,推廣於常民生活中,提升生活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