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證人禁忌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必買單品、推薦清單和精選懶人包

結婚證人禁忌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劉威麟(Mr.6)寫的 「1」的力量:走出離婚低谷,30個過來人經驗,陪伴你自信重生 和(法)米歇爾·福柯的 雙性人巴爾班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當結婚證人、登記結婚禁忌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也說明: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寶瓶文化 和上海人民出版社所出版 。

逢甲大學 歷史與文物研究所 王志宇所指導 巫昭瑢的 戰後台灣傳統婚俗的發展與變遷-以媒人口述歷史為中心 (2016),提出結婚證人禁忌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婚俗、媒人、親迎。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交通大學 科技法律研究所 林志潔所指導 陳映辰的 婚姻之解構與重構—兼評《多元成家》草案 (2015),提出因為有 多元成家、婚姻平權、伴侶制度、家屬制度、法律與道德的重點而找出了 結婚證人禁忌的解答。

最後網站[難過] 關於登記結婚的證人- WomenTalk板- Disp BBS則補充:1.如果她很在意簽證人怎麼不直接跟我說? 2.對我來說證人根本不重要,重點是宴客當天的主婚人 3.這件事有必要講成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結婚證人禁忌,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1」的力量:走出離婚低谷,30個過來人經驗,陪伴你自信重生

為了解決結婚證人禁忌的問題,作者劉威麟(Mr.6) 這樣論述:

「離婚?」你不敢想,徬徨、恐懼、痛苦、懷疑、孤單無力…… 當我們為自己,重新掌握決策權, 才是人生真正的喜宴。   【這本書是關於放手,然後,重新創造。】   ‧Mr. 6劉威麟:「寫下這一切,不是鼓勵人們拋棄婚姻、恢復單身, 而是寫給陷在痛苦的婚姻中出不來,或者走出來以後,因後續糾結而痛苦的你。」   「我太失敗!」「別人會怎麼說我?」「見不到小孩怎麼辦?」「真的要離婚嗎?」「我什麼都不曉得了……」   無盡的自我質疑、無休止的受苦,重重將你擊潰。   但你要相信,婚姻挫折絕非人生末日,你有潛能、智慧和韌性,重建嶄新之路。   相信,就是力量。   看重自己,你就能隨心高飛。   結

婚第一年便遞出離婚協議書,掙扎近十四年後簽字,劉威麟成為單親爸爸。   離婚談判了五年,「可能失去兒女」讓他陷入恐慌。但再恐慌,也只能自己硬吞,因為即使在離婚率高漲的今日,「婚變」仍像是人生的慘敗,他無法對人說。   這樣走下去到底對不對?不確定。還能再幸福嗎?不知道。大霧無路,只剩下茫然四顧。   ‧她是能力超群的高階主管,誰能想到她明明已離婚,家暴的前夫仍陰魂不散……   ‧他是眾人稱羨的「駙馬爺」,其實頻遭妻子的言語冷暴力;離婚之後,前妻更霸占女兒,不讓他見面。   ‧她一心寄望外遇的丈夫回頭,結果丈夫竟與小三共謀,帶走了兩個小孩!   故事並非都有美滿結局,然而,劉威麟組織小型

互助團體,從「學長姊」的經驗中發現,曾以為的大浩劫,原來是大幸運──這些真實「婚姻故事」的主角們,幾經波折,終從這段打掉重練的歷程中,找回自我。   這本書,無法教你如何做出決定,但是希望給你力量,撐持起面臨婚姻難關、虛弱不堪的你,挺住。過來人的話,請你要相信:   「婚姻破裂不是人生末日,而是重新創造圓滿的契機。」   ◎【婚姻巨變後,自信重生的十個智慧思考】   1.明明那糟糕的一面已經擺在眼前了,還要再抱著不切實際的幻想,繼續糟糕下去嗎?   2.避風港不只是一個住處,不只是收入來源。最重要的是,能夠在你的身邊,聽你說話。   3.「肩膀」,是互相的。   4.婚姻不需要拔河,自己

就是自己。   5.即便簽下了離婚協議,所有案子都結了,你心裡真的已經離婚了嗎?   6.即使回到自己一個人,只要自己有了足夠堅定的力量,就能給孩子好的環境長大。   7.既然忘不掉受過的那些苦,就選擇接納,並且善加運用,轉換成讓自己重新站起來的力量。   8.你對自己的那一份愛,是不是還在?   9.如果我們把目標設定成「一定要找個伴」,那一輩子都在尋尋覓覓。可是如果不把這個當目標,就會轉往另外一個更好、自己更想要的,努力去達成──無論是事業、交友、休閒或學習。   10.直到有一天,我們有能力選擇──要繼續待在婚姻裡,或者瀟灑地離開,那我們才是真正的自由。 本書特色   ◎由單親爸爸所

寫,第一本集合「離婚過來人」經驗的實用相伴之書。   ◎林靜如(律師娘):劉威麟在《「1」的力量》這本書裡,寫了很多案例,就是想要告訴大家:幸福不是只有一種模樣,它可以千變萬化,但只有你真心想要得到它,你才有機會掌握它。要一個人過得很好,就是要懂得放下執著、放下不屬於你的東西、放下不適合你的生活,然後永遠選擇可以讓自己過得比較好的那條路。(摘自本書推薦序)   ◎Mr. 6劉威麟(單親爸爸):我想強調,「一的力量」並不等於離婚的力量。一的力量,是敢於在兩人的世界中,找到一個獨立的自己,不會被一場婚姻而變成籠裡的小鳥。一的力量,象徵著自己心裡,無論是在婚姻中或已不在,皆能來去自如,獨自做一個

對自己最好的決定的瀟灑。我們要做的只是喚醒自己與相信自己,因為這種「獨立」是每一個人與生俱來的力量。當我們為自己重新掌握「離」或「不離」的決策權,才是人生中真正的喜宴。 名人推薦   ◎林靜如(律師娘‧娘子軍創業平台女頭目)專文推薦   ◎胡川安(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單親爸爸)同心推薦  

結婚證人禁忌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小弟蒟蒻生平第一次拍攝專業外景
演技不夠好,還請各位多包容唷
小額贊助安撫蒟嫂 https://p.ecpay.com.tw/E2494
歌名:天下宗教一般黑
詞/演唱:蒟蒻
曲:Flex (Youtube授權音樂)
拍攝/後製/導演:八號影像雷哥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Kw_eqJOjjHLFPJccSDLKFg
影片客串:四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686tJ9nrW4X5KqLN4h2Gxg
拍攝地點:台北市電影主題公園塗鴉區

歌詞:
Yo~ 星期天,出門經過菜市場
聽到一堆三姑六婆,說耶穌好屌
我抬頭望了望,剛好隔壁有教堂
於是我就推開他的大門進去闖一闖

一進去馬上看到牆壁有個十字架
這個古羅馬的刑具讓我感到好驚訝
忽然來個陌生男子叫我裡面坐一下
我說你要搶劫嗎?他說你以後就知道

*乾脆一起基督教,大把鈔票砸下去
信耶穌得永生,不信你就下地獄
我們一起基督教,來當上帝的玩具
反正你們喜歡,我也覺得很有趣

隔一天,等紅燈的時候真的好巧
有個騎單車的人,問我要不要信教
我說我不是同性戀,你到底明不明瞭
他說感謝上帝感謝天父 哈雷路亞

我們有免費英文班,晚上七點
只要你口袋夠深,隨時歡迎你捐錢
我們禁忌特別多,不打飛機不喝咖啡
但有一夫多妻制,還不趕快入會

*乾脆一起單車教,我他媽管你要不要
反正沒事我就打你手機讓你起笑
我們一起單車教,煩到你會尖叫
我們最終目的就是你手上的鈔票

回到家裡,我發現有人按我門鈴
我往窗外一看,有個男子戴著頭巾
身上穿著背心,手裡拿著引爆器
Oh My God, 難道是傳說中的穆斯林

他們不吃豬肉,有些人也不喝酒
整天口裡說出都是真主阿拉不朽
恐怖分子特別多,喜歡炸彈亂丟
如果丟到我家門口那就真的好糗

*乾脆伊斯蘭教,綠色青蛙呱呱
如果你敢隨便離教,當心臉被刮花
一起伊斯蘭教,大家阿拉花瓜
近親可以結婚,小心得到菜花

這就是所謂宗教,一開始都很客氣
但是千萬要注意,因為他們的目的
不是騙財就是騙色因為了解人性
打著善良的名義,我聽你在放屁

全世界還有很多宗教我都還沒提
猶太天主耶和華 見證人和山達基
還有腦殘如來宗 慈濟分身宋七力
希望各位信徒們 能夠早日覺醒 Yo~

戰後台灣傳統婚俗的發展與變遷-以媒人口述歷史為中心

為了解決結婚證人禁忌的問題,作者巫昭瑢 這樣論述:

婚俗的產生、演變和發展不僅與社會形態、社會經濟、社會文化和家庭形態息息相關,而且也受婚姻觀的影響。婚俗作為人類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婚俗儀式不僅是婚姻關係的實踐程式,同時也是一個生命階段過渡到另一個生命階段的過程。不管是實踐程式還是過渡過程,隱含在內的社會文化心理,則常藉著這些儀式顯露於外,給人一種心理暗示或帶來一種和諧氣氛,因此,婚俗儀式,不只是一種外在行禮形式而已,它往往有著非常深厚的精神文化功能。媒人,作為台灣傳統婚姻禮俗流變的見證人,對於時間巨輪對社會風俗的影響,乃至於對傳統婚姻禮儀的衝擊,作為婚配過程中的第一線人員,其過往經驗與角色轉變的觸動,不僅僅為其媒人生涯刻劃生動鮮活的記憶

,也間接透露出社會意義轉變對其媒人功能縮減的現實。本研究欲透過對媒人過去對於婚配及婚姻傳統儀式、禮俗的經驗,探討台灣傳統婚俗的變遷與其意義。研究發現,從傳統媒人到現代媒人的角色轉變,主要係在媒人對於其本身作為一個媒人所擁有相關知識與技術認知與認同上的轉換與調適;站在媒人的角度,僅是作為一個儀式的引領者,或是一個婚姻文化的傳承者這樣的擔當,媒人的角色在未來可能以傳統婚俗儀式的保留者自居,一種諮商的角色,以提供適當的服務給需要的人。而透過媒人所維繫下來的婚姻儀式,也可看到傳統儀式在現代社會的適應及其意義並以親迎儀視為 例,說明傳統婚俗在現代社會中變遷的情況,以及給予詮釋。

雙性人巴爾班

為了解決結婚證人禁忌的問題,作者(法)米歇爾·福柯 這樣論述:

阿列柯西娜·巴爾賓是生活在19世紀法國的一位真實的雙性人。他出生時被當作女孩,但在學生時期他就表現出對女孩的好感。1857年,他高中畢業後進入一所小學當助教,愛上一位女教師。此時,流言蜚語在社會上傳開,隨後醫生對他做了身體檢查,宣稱他為男性。同時,司法程序也將他的身份改為男性。在「個人身份」和「公民身份」都被宣告為男性之後,他離開了自己的女性情人,辭掉工作,改為男性名字。1868年30歲時,他于巴黎一所公寓的門房處自殺,身邊放著一本《回憶錄》。 米歇爾·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法國哲學家。他以其無比淵博的學識、才華橫溢的文筆、驚世

駭俗的思想,深刻影響了後現代主義、權力分析與社會理論、新文化史、刑罰史、身體史、性史、女性主義與酷兒理論,以及文學與藝術批評等各種時代思潮。其主要作品有:《古典時代瘋狂史》《詞與物》《性經驗史》“法蘭西學院演講系列”等。 前言 真實的性別 蜜雪兒·福柯 我的回憶 埃爾屈利納·巴爾班,又名阿萊克西納·B. 文獻資料 姓名、日期和地點 報告 新聞報導 文件 女修道院醜聞 奧斯卡·帕尼薩 後記 真實的社會性別 埃裡克·法桑 我們真的需要一個真實的性別嗎?現代西方社會以近乎頑固的堅定態度做出了肯定的回答。現代西方社會令“真實的性別”這一問題遵循某種事物秩序,而在

這一秩序中,人們可以自以為唯一重要的是身體的現實和快感的強度。儘管如此,長久以來,人們並沒有這些需要。醫學和法學承認雙性人身份的歷史就是佐證。人們用了很長時間要求雙性人應該擁有唯一的、真實的性別。數世紀以來,又毫不費勁地認可他們有兩個性別。那些造成恐懼、招致痛苦的殘忍事件呢?事實上,情況要複雜得多。的確,無論在古代還是中世紀,都有不少死刑案例。但同樣有與之截然不同的豐富的判例。 中世紀,有關這方面的法規——教會法和民法——非常明確:那些兩種性徵——這兩種性徵在不同人身上可能按不同比例分配——並存的人被稱為雙性人。此情形下,由父親或教父(因此,也是給孩子“命名”的人)在洗禮時決定其將被接受的性

別。必要的話,建議選擇兩個性別中占上風的、“最具力量”、“最強烈”的那一個。但之後,進入成年階段,到了要結婚的時候,雙性人可自己自由決定是想要始終保留那個被賦予的性別,還是更傾向於另一個。只是必須的是:一經決定就不能再改了,要一直保持到死,違者以雞奸罪論處。正是這些選擇的改變,而不是人體構造上的性別混合,造成了絕大多數對雙性人定罪的事件,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的法國仍然保留著這些定罪的蹤跡。 [自十八世紀起],有關性徵的生物學理論、涉及個人的法律條款、現代國家的行政管理形式一步步引導人們否定一個身體可以混合兩種性別的觀念,並因此限制不確定性別的個人進行自由選擇。從那時起,每個人一個性別,唯一的

性別。每個人都有最初的、深刻的、被限定的、決定性的性別身份;當另一種性徵可能顯現出來時,那只可能是偶然的、表像的,甚至僅僅是幻覺。就醫學方面來看,這意味著面對雙性人時,涉及的不再是承認出現兩種並存或混合的性別,也不再是弄清楚兩個中哪一個勝過另一個,而是破譯隱藏在複雜表像下的真實性別。從某種意義上說,醫生要做的就是揭開迷惑人的身體構造,就是從可能已經具有相反性別形式的器官背後重新找到唯一的真實性別。對於那些擅長觀察和診斷的人來說,性別的混合無非是對本性的掩蓋:雙性人都是“偽雙性人”。至少這就是十八世紀時,通過一定數量的重要事件和激烈討論而日趨獲得證實的論點。從權利的角度來說,這顯然意味著自由選擇

的消失。 無論就法律而言還是就社會而言,都不再由個人決定他想要的性別,而是由專家來說本性為他選擇了什麼性別,並且因此社會應該要求他堅持這一性別。當人們必須求助於法律時(比如,某人被懷疑未按其真實的性別生活且不妥當地結了婚),它會為一種沒有受到足夠認可的本性建立或重建合法性。但如果本性可以通過隨心所欲的改變或偶然發生的意外來“欺騙”觀察者並在一定時間內掩蓋真實的性別,那麼人們也就可以懷疑那些個人為了能夠像另一種性別那樣利用自己的身體而隱藏對自己真實性別的深刻意識並利用某些人體構造上的怪事。簡言之,本性的怪誕可以服務於放縱的習性。因此就有了對真實性別的醫學診斷的道德關懷。我清楚地知道十九和二十世

紀的醫學在很大程度上糾正了這種極度簡單化中的某些東西。今天,即使曾經雜亂地囊括著人體構造上林林種種反常現象的領域被極大地縮小了,也不會再有人說所有雙性人都是“偽”的。儘管困難重重,人們還是接受了一個人可以選擇不在生理上屬於他的那個性別。然而,認為人最終必須有一個真實的性別的觀念遠沒有完全消除。無論生物學家對此持什麼觀點,至少在普遍的狀態下,無論是精神病學、精神分析學、心理學,還是大眾觀點,都認為在性別與現實之間,存在著複雜、模糊而基本的關係。確實,對於那些違反法則的做法,人們寬容了一些。 但他們還是認為其中一些做法是在藐視“真相”:“被動的”男人、“男子氣”的女人、同性之間的愛情:人們或許願

意承認這並未對既定秩序造成嚴重危害,但他們同樣足夠相信這其中存在著某種“錯誤”的東西。一種最傳統哲學意義上的“錯誤”:一種不符合現實的做法;性別上的不規律或多或少被認為屬於怪獸的世界。這就是為什麼,想要擺脫認為這不是罪惡的觀念如此困難,而想要擺脫認為這是得意的——但無論如何是無用的,並且最好消除的——“發明”的懷疑也沒那麼容易。請醒醒吧,年輕人,從你們虛假的享樂中醒來吧;褪去你們的偽裝,記起你們有一個性別,一個真實的性別。此外,有人也認為恰恰在性別問題上必須探索個人最隱秘、最深層的真相;這樣,才能最好地發現他是什麼和什麼定義了他;如果說數世紀間,人們認為必須隱藏與性別相關的東西是因為它們可恥,

那麼如今我們知道恰恰是性別本身隱藏了個體最秘密的部分:他那些幻想的構成、他的自我的根、他與真相的關係形式。性別的深處,真相。在這兩種觀點的交匯點上——在涉及我們性別的問題上不能搞錯,以及我們的性別隱藏了我們身上最真實的東西——精神分析法強化了它的文化力量。它同時向我們保證了我們的性別——那個真實的性別——以及那暗藏在性別中的我們自己的全部真相。在“真實性別”的這段奇特歷史中,阿萊克西納•巴爾班的回憶構成了一份檔案。它不是唯一的,但足夠罕見。 十九世紀的醫學和司法執意探詢出真正性別身份的那些個體之一留下了這樣一份日記,或者更準確地說,一份回憶錄。在一個幾乎完全由女性組成且非常虔誠的環境中被當作

貧窮而值得稱讚的小女孩撫養成人,埃爾屈利納•巴爾班——周圍人稱她[ 本書中不同部分指代巴爾班時所用人稱(她或他)依該部分作者觀念而定,翻譯時也均以原文為准。關於這些用法所暗含的作者意圖,可參考《後記》的最後一部分。另需說明的是,在《後記》中,作者時而使用“他”,時而使用“她”,時而又兩者並提,原文即是如此。——譯注]作阿萊克西納——最終被確定為“真正的”男性;被迫改變合法性別,經歷司法程式和修改公民身份後,他無法適應新的身份,最終自殺。我真想說這是一個平庸的故事——只有兩三處讓它有了點特別的強度。首先是日期。大約1860—1870年間,正好是性別方面的身份研究進展得如火如荼的時期之一:雙性人的

真實性別,還有對各種倒錯的認識,它們的歸類、特徵構成等,簡而言之,就是性反常方面的個人問題和類別問題。 A. B.的最初檢查報告於1860年以《身份問題》(Question d’identité)為題刊登在一份醫學雜誌上。埃爾屈利納-阿德拉伊德•巴爾班,也叫阿萊克西納•巴爾班,或阿貝爾•巴爾班,在他自己的文章裡要麼寫作阿萊克西納,要麼卡米爾,是尋求身份認同的那些悲劇人物中的一位。這種既反應了當時寄宿生的寫作方式,也反映了他們的生活方式的優雅、矯飾、愛用暗示,甚至有些過分鋪排而且過時的文風,令敘述避開了所有獲得認同的可能。後來醫生向阿萊克西納不確定的身體構造強加的那一有關真實性的殘忍遊戲,此前

無人願意在她曾經生活的女性圈子裡玩,直到一次人人都在盡可能推遲、最終被兩個男人——一位神甫一位醫生——促成的發現。這具身體有些笨拙、不美,而且在與它一起生長的那些年輕姑娘中越來越顯得反常,每個人都看在眼裡,卻似乎沒有人意識到;而他似乎對所有人,更準確地說對所有女人,施展了某種魔力,蒙住了她們的雙眼,把問題擋在了唇後。這種怪異的在場令那些在成人眼皮底下發生的接觸、撫摸、親吻具有了熱量,這種熱量受到所有人歡迎,而因為其中沒有加入任何好奇心,人們的歡迎更是帶著溫情。故作天真的年輕女孩或自以為謹慎的年長教師都盲目得像是希臘神話裡的人,對這個藏在寄宿學校裡身材矮小的阿喀琉斯視而不見。 這讓我們覺得——

至少如果我們相信阿萊克西納的敘述的話——一切都發生在一個激越、愉悅、悲傷、溫存、柔情和苦澀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同伴的認同,尤其是密切聯繫之人的猜疑都不重要。[在操縱意識的藝術中,我們時常使用“辨識力”(discrétion)一詞。這個特殊的詞彙指向一種能力,即察覺差異,辨別情感,甚至在最細微的精神活動中,從看起來純潔的表像下驅逐不潔,從心靈的激蕩中分離出什麼是來自上帝的、什麼是被誘惑注入的。辨識力在於辨別(discriminer),如果可以的話,它會永遠辨別下去;它應該充滿“好奇”,因為它要挖掘意識的奧秘。但這個詞同樣旨在說明意識的操縱者還應能夠把握分寸,能夠知道在哪裡停止,不能走得更遠,能

夠對一定不能說的事情守口如瓶,能夠讓在光天化日下會變得危險的東西留在陰影裡。可以說在這種屬於修道院、寄宿學校、女性的和基督教的單性之愛的半明半暗的“辨識”體制中,阿萊克西納可以活很久。 而——悲劇的是——她進入到了一種全然不同的“辨識”體制中。管理、司法和醫學的體制。在第一種體制下得到認可的細微變化和微妙差異在這裡不再行得通。而我們在第一種體制下可以諱莫如深的東西,在第二種中則必須被暴露出來,必須被拿來分享。說實話,這已經不是“辨別”的問題了,而是分析。]從剛剛發現並建立新的身份起,阿萊克西納就開始寫她一生的回憶。她的“真實的”、“確定的”身份。但清楚的是,她並非在這一最終找到的或者說找回的

性別視角下書寫的。不是男人在講述、在試著回憶當他還不是“他自己”時的感情和生活。阿萊克西納寫回憶錄時,離自殺已不是很遠;對她自己來說,她始終沒有確定的性別;卻被剝奪了她所體驗到的與同她一起生活的、她愛著的並強烈渴望的人不同或者不完全相同所帶來的快感。她追憶過去那種快樂的無身份的化外之地,矛盾的是,封閉、狹小、熱烈的集體生活庇護了這種狀態,在那些集體裡,人們享受著只與唯一一種性別來往的既強制又禁忌的奇特幸福;[這讓人們接受了甚至是他們的本質之本質的漸變、波動、明暗變化和色彩變化。由於分配和認同的嚴格要求,另一種性別不在那裡,它會說:“如果你不是你自己,不完全是,或不以同樣的方式是,那麼你就是我。

推測還是錯誤都不重要;如果你留在那裡,你就有罪。反省自己或者交出自己,然後成為我。 ”我認為,阿萊克西納既不想要這個也不想要那個。她不像一些覺得被自己的身體構造背叛或被一種不公正的身份束縛的人那樣迫切渴望加入“另一個性別”。我想,她樂於在這個由唯一性別構成的世界、在這個承載了她的所有感情和全部愛意的世界成為“別樣的”,卻從不想加入“另一個性別”。既不是愛著女人的女人,也不是藏在女人中的男人。阿萊克西納是對女性有著巨大渴望的無身份的主體;而同樣是那些女性,沒有什麼能夠迫使她們離開那個絕對女性的世界,對於她們的的女性特質來說,阿萊克西納是有吸引力的,也確實吸引著她們。]大多數時候,那些講述自己的

性別變化的人都屬於絕對的雙性世界,身份認同上的不適被理解為想要進入另一邊的渴望——進入他們渴望擁有的或想要屬於的性別的那一邊。在這裡,宗教生活和學校生活強烈的單一性別性顯示出在所有與自己身體類似的人組成的圈子中迷失方向的無身份性發現並激起的溫柔的快感。

婚姻之解構與重構—兼評《多元成家》草案

為了解決結婚證人禁忌的問題,作者陳映辰 這樣論述:

  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在2012年推出「多元成家」法案,嘗試以婚姻平權、伴侶制度、家屬制度三套成家制度,挑戰現行民法對於「家」的想像,也更廣泛的照顧各個族群。而在議題已發酵三年的今天,「同性婚姻」在政治人物支持、民意廣泛支持、第三勢力小黨力推的狀況下,法制化的預期是前所未有的樂觀。在同性婚姻之「表層議題」塵埃落定之後,更深層的「婚姻議題」即有餘裕去探討了。同性婚姻通過後,未來同志們的「正典」成家選項也將會是結婚,而婚姻,正如許多法律系論文已研究的,仍存有許多改進的空間。同性情侶也將進入婚姻的好處是可以匯聚運動能量,聚焦於推動婚姻改革;疑慮則是,為何婦運團體原本這麼難推動婚姻改革?其背後理由

何在?那些理由現代仍存在嗎?只會發生在異性戀女性身上嗎?那我們是否應該另行設立伴侶制度以迴避這些問題?應該設立怎樣的伴侶制度?並且,各國之伴侶制度都訴求「自由自主」之訂約,究竟這些婚姻中的困境,是否就是會發生在所有親密關係中,親密關係就是無法完全自由?如要追求自由,與法制「安定」的訴求即有一定程度之衝突?  本文期透過閱讀性別理論、法律與道德、社會實證研究文獻、比較外國立法例及質性訪談,試著找尋上述問題的答案,及評價多元成家法案,並提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