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靈降臨節的意義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必買單品、推薦清單和精選懶人包

聖靈降臨節的意義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德隆瓦洛.默基瑟德寫的 「生命之花」經典套書:《生命之花的靈性法則》+《生命之花的靈性法則2》+《從心覺醒》 和RezaAslan的 革命分子耶穌: 重返拿撒勒人耶穌的生平與時代(二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聖經中的本土神學—— 以農業節期的宗教化為例也說明:這節日在基督教發展為聖靈降臨節,因為在這節期中初代教會信徒被聖靈充. 滿(徒2:1-13)。原來做為農業收穫以及傳統猶太的宗教節期,在基督教會裡賦. 予一個新的意義,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方智 和衛城出版所出版 。

中原大學 宗教研究所 王學晟所指導 王淑榮的 隱含作者的弦外之音-以敘事批判法看《使徒行傳》中的耶路撒冷教會 (2017),提出聖靈降臨節的意義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使徒行傳、敘事批判、耶路撒冷教會、隱含作者、福音。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陳欽春、周錦宏所指導 黃春媛的 當族群文化遇到基督信仰:三位客家婦女的敘事分析 (2016),提出因為有 女性自主意識、宗教信仰、基督徒、敘事分析的重點而找出了 聖靈降臨節的意義的解答。

最後網站使徒行傳第二章短篇信息 - 〔返回講道資料總索引〕則補充:但是耶穌基督十字架的意義遠非這些可比擬,在希伯來書第十章主說“你曾給我預備 ... 五旬節那天,基督藉著他聖靈的降臨,而將他十字架確實的價值轉交給那些信靠他的人。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聖靈降臨節的意義,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生命之花」經典套書:《生命之花的靈性法則》+《生命之花的靈性法則2》+《從心覺醒》

為了解決聖靈降臨節的意義的問題,作者德隆瓦洛.默基瑟德 這樣論述:

  「生命之花」經典套書組合內含:   《生命之花的靈性法則》《生命之花的靈性法則2》《從心覺醒》   打破既定思維、攪動內在、帶來覺醒   直探生命本源的科學與靈性經典     從心覺醒,探索寫在你我體內的創化密碼,   讓強大的生命能進入你閃耀的脈輪,   拓展心靈能量與意識!   1.《生命之花的靈性法則》   ★真人版《聖境預言書》,靈性與科學共舞的經典之作   ★作者榮獲《沃金斯評論》評選為百大精神人物   ★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經典長銷書,已售出德國、俄國、法國、日本、義大利等二十一國版權   德隆瓦洛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主修物理系、副修數學,就在畢業前夕、僅剩1.25個

學分就能拿到學位時,一些物理學家讓他感覺到物理並不能算是一門科學;儘管教授、同學都認為他瘋了,他還是放棄了物理學位,寧可多花兩年改修藝術。畢業後,他與妻子到加拿大鄉間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全心投入靈修,因而開啟了他與生命的本源──生命之花的相遇。   靈修期間有兩位天使引領德隆瓦洛接近七十位老師,教導他神聖幾何和各種事物。十二年後,一個名為圖特(埃及的智慧之神)的存有,在作者的生命中出現長達數年,幾乎每天與作者對話,並以心電感應將全數知識傾囊相授。德隆瓦洛從而明瞭個人、世界與意識的本質,為世人揭開生命之花的古老祕密。   原來,我們的體內藏有神聖幾何,連細胞裡也有生命之花的密碼。所有的生命都

是幾何圖案,從可見的原子到不可見的星體,從兩眼瞳孔的距離到花瓣的數目,萬事萬物都是神聖幾何的顯化。生命之花的比例中涵蓋生命的一切面向,它代表一切數學方程式,一切物理學定律,一切音樂和弦,一切生物的生理形式,包括人體:我們的身體周圍,就圍繞著一個星狀四面體的能量場!達文西的維特魯威人就是最好的證據。   閱讀這本書有兩個方式:你可以用左腦來讀,勤做筆記並注意每一個步驟邏輯;你也可以用右腦來讀,放手、不思考,就像看電影一樣,保持擴展,不退縮。兩種方式都可以,看你的選擇。   2.《生命之花的靈性法則2:啟動梅爾卡巴光體,擴展心靈能量》   活化你的梅爾卡巴,放大所有心靈能量   用呼吸啟動光

體,看見生命的驚人奧秘   在《生命之花的靈性法則》中提到,圖特(埃及的智慧之神)對兩位天使教德隆瓦洛的一個靜心法很感興趣,甚至願意用自己累積了兩萬五千年的大量知識來交換。這個靜心法,終於在《生命之花的靈性法則2》中揭露,請讀者千萬不要錯過。   在這一冊中,七位天使陸續現身,教導德隆瓦洛啟動梅爾卡巴光體。德隆瓦洛逐漸明白梅爾卡巴、光與顯化實相的關聯,心想事成、自我療癒、療癒他人……魔法開始在生活中出現,透過幾何完美顯化:   在困頓的靈修生活中,朋友來到他與世隔絕的森林小屋還錢;   有一天,他妻子的手嚴重燙傷,卻憑信念恢復知覺,完全不痛了;   被截肢的小男孩喜歡蒐集蜥蜴,深信人

也能像蜥蜴一般斷尾重生,現在他正長出新的腳趾;   原來,雙手治療、靈氣大師、氣場療癒、巫醫、薩滿、靈療者……所有療癒者身體發出的能量波形,居然都是相同的正弦波,波源就在「宇宙無條件的愛」的主要中心!   走過這些不尋常的生命體驗,德隆瓦洛體悟到「是愛,讓療癒成為可能」,是愛把水變成酒,是愛讓人起死回生──我們身上的梅爾卡巴光體,正需要愛來保持活力,擴展能量,藉此療癒自己與他人。   我們的內在擁有如此宏偉的潛能,你可以選擇繼續過正常生活,追求物質的舒適溫飽,或者了解外在的一切不是你,而只是一個機會,讓你表達對生命的愛與喜悅。我們其實是內外合一的。   深吸一口氣,讓強大的生命能進入你

閃耀的脈輪,活化你的梅爾卡巴。讓我們握著這把通往宇宙知識的鑰匙,對未知勇敢敞開心;我們將找到方法療癒人心,並讓這個世界再次回到合一的意識。就是這麼簡單。   3.《從心覺醒:開啟心的聖域,邁向揚升》   ★隨書附贈「心的神聖空間」靜心CD   「心的神聖空間」是一個沒有時間性的意識空間……   在那兒,你將跟隨心的振動頻率,找到覺醒的明確路徑。   有一種心靈科技,能由內而外改善空氣汙染、撲滅森林大火,還能讓長年不良於行的人正常行走。   而我們每一個人,都擁有這種力量……   作者在偶然之中,參與了R-2空氣清淨機的實驗。他在白雪皚皚的洛磯山脈之顛、澳洲東海岸與英國沼澤區,見證數

個城市瞬間被淨化,並運用梅爾卡巴靜心成功祈雨、撲滅了森林大火。這些經歷,讓作者感受到心靈科技竟然能改善外在環境,因而發現許久以前,人類並非透過頭腦來溝通及感受,而是經由心的神聖空間來傳遞訊息,走向覺醒。   此後,他的生命發生一連串奇妙的變化,好似有股不知名的力量領著他到處探險,一步步探索進入心的方法:他意外結識能「看見」內在螢幕的盲人瑪麗安,初次接觸心的神聖空間;在靜心中進入了心的神祕空間,見到許多陌生人的照片,卻在現實中遇見影中人,學習心的智慧……他漸漸憶起這被人遺忘已久的智慧,貫通心的能量場、梅爾卡巴光體與R-2機的共同連結,歸納出進入心的靜心法,開始用全新的內在視野看待生命、活出這份

智慧。   閱讀本書,彷彿親身經歷一場靈性的神奇之旅。想要從心覺醒,書中有完整的進入步驟,以及進入心的兩種靜心法加上三個練習。讀者可跟著實際操練,一同探索這古老的創造力源頭。如此一來,生命便能進入更高的意識空間、尋獲內在的喜悅之源,在與神合一的神聖空間中邁向揚升。

隱含作者的弦外之音-以敘事批判法看《使徒行傳》中的耶路撒冷教會

為了解決聖靈降臨節的意義的問題,作者王淑榮 這樣論述:

本篇論文使用敘事學理論為基礎的敘事批判法,對《使徒行傳》的內容進行研究。敘事中讀者不難發現故事所呈現的結構:基督徒群體在耶路撒冷、猶太和撒馬利亞、擴展到地極。這三段敘述的情節、人物和背景,顯露出《使徒行傳》的隱含作者對耶路撒冷教會是存有負面的評價。 首先,耶穌離世前交付使徒普世宣教的任務,敘事中除了使徒彼得外,並沒有太多篇幅記載其他使徒向外邦宣教的行動。反而非使徒的司提反、腓利、保羅、巴拿巴、西拉,因順服聖靈的引導,成就了上帝各個階段的宣教使命。其次,十二位代表耶路撒冷教會的使徒及教會領袖為了保有宗教上的地位,在耶穌的大使命上採取保守策略,與其他信仰群體妥協。他們雖然接受耶穌是彌賽亞,

卻拘泥於猶太宗教的傳統和律法,在宣教工作上和外邦基督徒群體明顯分歧。當福音開始向外廣傳,耶路撒冷教會便逐漸消失在歷史宣教的舞台,聖殿不再是上帝救贖歷史的焦點,教會的重心轉移到外邦。最後,從敘事批判的角度分析,隱含作者在敘事的重複和人物的刻畫上,傳達出認同保羅的救恩及宣教觀點,並暗示保羅才是大使命的實際領導者。 綜觀研究結果,本篇論文期待以敘事批判的角度讓讀者對初代教會的建立及宣教發展,有新的發現和更進一步的認識。

革命分子耶穌: 重返拿撒勒人耶穌的生平與時代(二版)

為了解決聖靈降臨節的意義的問題,作者RezaAslan 這樣論述:

回到歷史現場, 看見耶穌時代的帝國壓迫。 歷史上的耶穌, 是一位反抗不公義的革命與宗教領袖。   ★ 解構、顛覆、重新認識!歷史上的凡人耶穌,如何活在他的時代   ★ 紐約時報、亞馬遜、華爾街日報、洛杉磯時報第一名暢銷書   ★《造神》、《伊斯蘭大歷史》作者雷薩.阿斯蘭暢銷經典   ★鄭仰恩、葉浩,宗教與政治學領域兩大學者齊力推薦   西元一世紀的巴勒斯坦,是一塊被佔領的土地,整個猶太地方到處駐紮了羅馬軍團。當時巴勒斯坦已歷經五百年連續殖民,巴比倫人、波斯人、亞歷山大大帝的希臘軍隊、托勒密王朝、塞琉古王國都曾佔領與統治耶路撒冷。   西元前六十三年,羅馬帝國攻下了上帝之城,首先便與土

地貴族結盟,猶太貴族與祭司成了帝國代理人,享受財富與權力。農民則苦於重稅,土地被侵奪,流離失所。羅馬任命的「猶太人的王」──希律王,以屬國國王身份統治當地,致力於將耶路撒冷羅馬化。希律王之後,整個猶太地區更進一步被改制為行省,由羅馬總督直接統治。   這就是耶穌誕生的時代背景。他出生在拿撒勒貧窮的木匠之家。他身邊滿是因羅馬統治而痛苦不堪的平民百姓。他一生的行誼,挑戰了史上最強大帝國──羅馬。   本書帶領讀者回到歷史現場,看見歷史中的耶穌──他面對的壓迫,與他的反抗。作者解讀歷史文獻,重現耶穌的生平與時代,也追索耶穌作為反抗者的一面,後來被淡化、湮沒乃至遺忘的原因……   如同本書作者阿

斯蘭所說:「當我愈瞭解耶穌的真實生平,愈瞭解他身處的動盪世界,以及他對羅馬暴政的反抗,我愈被他吸引。耶穌以猶太農民與革命分子之姿,挑戰世界有史以來最強大的帝國的形貌,在我心中反而比教會塑造的超然絕塵形象更為真實。」   本書重點介紹   第一部   從耶路撒冷聖殿的獻祭儀式談起,佐以暗殺情節,逐步帶出公元前兩世紀中猶太人的歷史、宗教及社會發展,特別是自馬加比反抗運動讓猶太人從塞琉古王國獲得短暫獨立、卻又在一百年後落入羅馬外來統治的困窘情境。耶穌就在此時出生在卑微的拿撒勒小城。   就在此一階段,出現了「第四哲學」,他們的基本信念是要藉助狂熱的一神信仰讓以色列從外邦的統治中解放,這也是本書原

名「狂熱派」(Zealot)的緣由。面對殘酷無情的總督彼拉多以及羅馬統治者,狂熱派分子的憤怒和反抗一步步將猶太族群帶向集體反叛,也就是所謂的第一次猶太戰爭以及悲壯的馬薩達集體自殺行動。   第二部   焦點轉到在猶太群眾的政治期待和想像中以「公開入城」的方式進入耶路撒冷的耶穌。他以憤怒的姿態潔淨聖殿的行動反映出他潛在的狂熱派特質。儘管耶穌不屬於後來和羅馬政權對抗的狂熱黨,但因他的彌賽亞理想對羅馬占領巴勒斯坦構成威脅,且他的狂熱派論點也讓聖殿當局芒刺在背,他最終被羅馬人釘十字架。   第三部   耶穌想在人世間建立上帝國的運動失敗後,他的追隨者如何重新詮釋耶穌的任務與身分,以及猶太彌賽亞的性

質與定義?福音書作者為什麼極力淡化耶穌訊息中帶有的革命性質,刻意抹去耶穌運動中帶有的革命色彩?   作者指出,耶穌被釘十字架之後,基督教開始出現兩個不同而彼此競逐的詮釋體系:其中一派的領袖是耶穌的弟弟雅各;另一派則由保羅帶領。這兩個團體彼此仇恨、水火不容,但雙方的競爭反而讓基督教成為我們今日所知的全球宗教。   原本雅各擁有很大的影響力,但伴隨著西元七○年羅馬大軍夷平耶路撒冷,雅各門派在耶路撒冷一切也被殲滅。定義耶穌訊息的任務因此落在另一批新人身上:受過教育、住在城市、說希臘語的離散猶太人。為了使耶穌的訊息更能吸引外邦人,他們逐漸把擁有革命熱忱的耶穌轉變成羅馬化的半神,把企圖帶領猶太人脫離

羅馬壓迫的耶穌,轉變成與塵世無涉的彼世之人。 本書特色   就如現任教宗方濟各在他的書《讓我們勇敢夢想》中表達:人類是世界的創造者,我們有責任去創造更好的世界,而不是躲回舊有的世界、撤退到防禦的盔甲後方。在雷薩.阿斯蘭《革命分子耶穌》中所呈現的歷史上的耶穌,也是一位改革者、一位試圖創造更好世界之人。 推薦人   鄭仰恩|臺灣神學院教會歷史學教授   葉浩|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各界好評   「如果革命指的是讓人心與價值觀念徹底地翻轉,而不僅是政權轉移到另一群人的手上,那耶穌的確是革命分子,且之後的各種革命都可謂是這種種典範新增案例,只是成果差了一點罷了。」——葉浩(政治大學政治學

系副教授)   「一本非常值得一讀的耶穌研究。」——鄭仰恩(臺灣神學院教會歷史學教授,臺灣大學兼任教授)      「一本清晰又聰明的書,而且會讓你忍不住一頁頁讀完。」——《洛杉磯時報》   「引人入勝。阿斯蘭結合了原典經書與學術意見,從而創造了一種原創性的觀點。」——《紐約客》     「親愛的讀者們請注意,這不是主日學。即使阿斯蘭打破現代基督教對耶穌的刻畫,他仍然細緻地描寫出耶穌那種愛好和平、面無表情、身為真正的上帝之子的形象。阿斯蘭浸淫在歷史學家、語言學家與聖經學者的討論基礎中,而且以異常清晰的書寫風格,描繪了一幅真實但又不迂腐的故事。那些熟悉這種類型書籍的讀者肯定知道這有多麼難得。

這確實是一 本非常具吸引力與說服力的作品。」——《西雅圖時報》   「阿斯蘭堅信,人物與史實最終遠比神學教條還來的有趣。這本思想縝密、政治意義深長的書,對真實耶穌的評價非常公正,並且也在書寫中向他致敬。」——《舊金山紀事報》   「一本特別而具啟發的書,無論是信者還是不信者都會從閱讀中讚嘆、沉迷,並發現它的原創性。」——普立茲獎得主 瓊.彌查姆(Jon Meacham)   「對有史以來最重要的人物生平進行了一個既大膽又有力的修正論述。」——普立茲獎得主、《十月終結戰》作者 勞倫斯.萊特(Lawrence Wright)  

當族群文化遇到基督信仰:三位客家婦女的敘事分析

為了解決聖靈降臨節的意義的問題,作者黃春媛 這樣論述:

本論文透過三位客家婦女改宗基督教之生命歷程,從婦女們成長史、改宗的原因與歷程,以及她們改宗後的生活這三個項度中,發現了客家婦女在生命中經歷的重大事件,因著追求自主的宗教信仰,在這新的宗教領域中,她們的主體性與自我意識及信心得以在此建立起來,又藉著傳統客家文化中的傳承,勤樸、踏實、堅忍、良善的好德性,這兩種新舊文化的連結與融合,幫她們度過了生命的關卡與危機,並找到生命的出口與對生命意義的詮釋。主要的旨趣在探究當族群文化遇到基督信仰所產生的張力;研究目的在於一、了解客家婦女改宗基督教的原因與歷程;二、分析客家婦女成為基督徒後的處境與因應對策;三、基督信仰對其生命產生的影響。採用半結構式訪談的方式

蒐集文本資料;並從女性自主意識、宗教信仰改宗的歷程,以及終極關懷三個層面建構;再以敘事分析的方法,分析詮釋資料。研究發現﹕一、客家文化中的『祭祖』對三位客家婦女改宗而言,實質上是產生影響的,但對於客家特質『節儉持家,不捨捐獻』的刻板概念則不一致。然而,對於傳統習俗中的『禁忌』則不受影響。二、客家婦女的自主信仰在家庭中受到以下的限制:(一)「唯我獨尊、唯命是從」的『父權』;(二)不同的信仰;(三)繁瑣的家庭勞務與工作。三、客家婦女改宗基督教的初衷為(一)解除生命危機;(二)人際的關懷,促使靈裡感動。四、客家婦女改宗成為基督徒之後,遭遇的困境有﹕(一)家庭角色責任與宗教的衝突;(二)信仰價值觀的衝

突;(三)家人不理解信仰動機;(四)靈性掙扎。因應之道有(一)協商談判;(二)退避忍讓;(三)「阿 Q 精神」。五、客家婦女成為基督徒後,對生命的詮釋與改變有(一)願意饒恕、謙卑學習,認為苦難是神化妝的祝福;(二)放下憂慮、多做主工,將生命盼望在主;(三)恐懼感降低,樂於背負生命的十字架。研究所得結論如下:ㄧ、敬拜祖先源頭,禁忌『out』:她們從上帝那裡,得到了安慰與保守,所以,生活當中沒有禁忌、沒有與神交換條件。二、女性自主意識是賦權的基本養分;以『愛』灌溉,建立與家人美好關係。三、改宗基督教來自婚姻的衝突大於原生家庭。四、追求自主宗教信仰與完整家庭的兩全:三位與談人都表示,雖然她們的婚姻處

境岌岌可危,但是她們一致認為,擁有「完整健全的家庭」與「追求自主的宗教信仰」是她們汲汲營營努力的目標與盼望。五、生命的力量、盼望與主權,都在於神:三位與談人都認為,唯有把自己全然交托主,將生命的主權交在主手裡,才能在平靜安穩中得到力量與領受神所賜的豐盛。本研究透過信仰者敘說其生命故事,言說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呈現基督教信仰在信仰者生活經驗與應用之樣貌;希望能讓讀者對基督信仰有更深層的認識。關鍵字:女性自主意識、宗教信仰、基督徒、敘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