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夏族雷女傳說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必買單品、推薦清單和精選懶人包

賽夏族雷女傳說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賴奇郁寫的 雷女悠奧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參觀傳承賽夏族文化的苗栗南庄東河國小與瓦祿部落也說明:往前走,牆壁上有雷女傳說圖,這是賽夏族人的重要信仰之一。 相傳雷神看到賽夏族人靠著採集、捕獵維生,. 就派了女兒下凡,教導族人耕種小米、編織,.

中國文化大學 中國文學系 許端容所指導 曾瓊儀的 台灣桃竹苗地區客家民間故事研究 (2013),提出賽夏族雷女傳說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桃竹苗地區、客家、民間文學、民間故事、神話、傳說。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中國語文學系 劉秀美所指導 王人弘的 賽夏傳說中的族群關係 (2010),提出因為有 賽夏族傳說、賽夏族人物傳說、氏族傳說、矮靈祭、蛇龍信仰的重點而找出了 賽夏族雷女傳說的解答。

最後網站賽夏族:巴斯達隘傳說(新書、二手書、電子書)則補充:... 作者:潘秋榮,ISBN:9576964822,【二手徵求好處多】誰說有文字的民族才留得住故事,原住民用情感、用口傳、用舞蹈,用生命寫台灣歷史!推開賽夏族神話與傳說秘境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賽夏族雷女傳說,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雷女悠奧

為了解決賽夏族雷女傳說的問題,作者賴奇郁 這樣論述:

  【屬於台灣的本土繪本,手工繪製,鮮明配色、筆觸柔軟】   【「雷女」的傳說與賽夏族的祈天祭相關,係賽夏族三大傳說之一;本書故事內容根據賽夏族人講述、專家學者田野調查】   ★台灣本土民間故事.原住民傳說系列   ★口傳田調故事精選.融入108課綱多元文化X美學素養!   很久以前,賽夏族的人們開墾土地非常辛苦,   雷女悠奧為了幫助他們而下凡,   打雷整地,贈送會生米的神奇種子,族人生活得以改善。   族人歡天喜地,將悠奧留在部落裡,   之後究竟發生了什麼事,讓悠奧就此消失呢? 本書特色   1.臺灣原住民族系列繪本,精選賽夏族雷女傳說!   2.配合108

課綱之多元文化素養X美學素養!  

賽夏族雷女傳說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本集主題:「臺灣原住民的神話與傳說套書」賽夏族:巴斯達隘傳說
  
專訪: 孫大川(總策劃)
   阿浪•滿拉旺(布農族作者)
   
本書特色:
賽夏族知多少?
‧父系社會,子連父名。例如伊德.阿道.撒萬:伊德是自己的名字,阿道是父親的名字,撒萬是姓(世系)
‧同姓、同住(包括無血緣)、同一外祖父之表兄妹均禁婚
‧位於南庄鄉的賽夏族人多半會說客語,而五峰鄉的族人大多會泰雅語。
‧四階段的回娘家是最獨特的生命禮俗:婚後、新生兒、子女成人、喪偶。
‧紋面:男子與泰雅同,女子則僅刺在上額。獵首二個以上的男子可紋身。
‧巴斯達隘俗稱矮靈祭,每兩年一次在南庄向天湖、五峰大隘社輪流舉行。祭期四天:迎靈、娛靈、逐靈、送靈,只有娛靈可開放外族參加。
  
賽夏族神話與傳說
1.白髮老人的預言:賽夏各姓氏的始祖
  堅信白髮老人在夢中的交代,歐倍那伯翁與妹妹成為在狂風暴雨下的僅存者,並結婚生子,繁衍出各姓氏的孩子。大霸尖山、小霸尖山就是他們的化身,永遠守望著賽夏子民。
  
2.雷女下凡:農業生活的開始
  天上的雷神不忍賽夏族人生活太艱苦,派雷女娃恩帶著小米種子下凡,教導人們農耕技術,並和賽夏青年相戀成婚。雷女不能碰鍋子,但老人家卻強迫她進廚房,破壞了天人之間的界線,雷女只好返回天界,徒留一株芭蕉樹。
  
3.巴斯達隘傳說:以感恩和諧淨化與異族間的衝突
  達隘雖矮小但農技先進,強壯又擅法術。好意幫助賽夏收成大增,卻驕恣調戲婦女、欺凌族人。賽夏族人不得已展開殺戮,但從此遭受詛咒,連年歉收、天災連連。於是以虔誠之心舉辦「巴斯達隘」,祈求達隘諒解,全族平安、豐收。
    
總策劃:孫大川
  監察院副院長、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山海文化》雜誌創辦人;卑南族

台灣桃竹苗地區客家民間故事研究

為了解決賽夏族雷女傳說的問題,作者曾瓊儀 這樣論述:

客家人分布在臺灣,大致可分為三大區域。南部集中在高雄、屏東地區;東部則在花蓮和台東;北部則以桃園、新竹、苗栗為主要聚居地,習慣上稱為桃竹苗地區。本地區客家民間故事內涵豐富,展現了多樣性的生活面貌,透過本地區的民間故事,可以探究本地區客家文化的各個面向。第一章「緒論」,說明本論文之研究動機、研究範圍及方法。第二章「台灣桃竹苗地區客家族群及其文化」,敘述客家文化的歷史生成、桃竹苗地區的自然環境和歷史發展、客家家族組織及信仰等,做為以下各章節論述民間故事的背景資料。第三章「台灣桃竹苗地區客家神話與傳說」,桃竹苗地區有十四則客家神話、一百二十四則客家傳說,神話類有人為什麼會死、女媧補天和射日神話三種

;傳說類有人物傳說、地理和地名傳說、仙佛傳說、動植物傳說和習俗傳說五種。第四、五章「台灣桃竹苗地區客家民間故事(一)(二)」,桃竹苗地區有四百則客家民間故事,有動物故事、幻想故事、宗教神仙故事、生活故事、笑話趣事和風水故事六類。第六章「台灣桃竹苗地區客家民間故事分析」,根據故事的內容及結構,歸納成一百二十二個類型,取得五百一十一個其情節單元。再就性別、年齡、教育程度、生活觀點等方面探究講述者與故事的關係,並將其故事來源歸納為親族長輩及社會接觸二類。第七章「台灣桃竹苗地區客家與其他地區及其他族群的民間故事比較」,將桃竹苗地區與其他區域客家民間故事、大陸原鄉客家民間故事、同區閩南語民間故事、同區泰

雅族、賽夏族民間故事相互比較,而知本地區民間故事有傳承自原鄉者,亦有在遷徙的過程中,因接觸其他不同族群,吸納了不同的文化而受到影響者,唯其數量不多,這是因為客家人的性格偏向保守,且族群意識強烈,因此僅有少部分受到影響。第八章「台灣桃竹苗地區客家民間故事的義蘊」,從本地區的客家民間故事可以看出客家人在長期遷徙過程培養出的族群意識,也能了解輾轉遷徙至本地區之後的生活情形,不論是宗教信仰、民間習俗、命運觀念、風水信仰、族群關係、移民文化等各方面,在民間故事中均有呈現。第九章「結論」,透過本地區的客家民間故事,我們得以觀察到本地區客家族群的價值觀以及生活的各個面向。

賽夏傳說中的族群關係

為了解決賽夏族雷女傳說的問題,作者王人弘 這樣論述:

賽夏族流傳的散文敘事包括了神話、傳說和民間故事,其中以傳說較具族群特色且與賽夏族社會有著高度的相關性,如矮人傳說雖然也在其他臺灣原住民族群口傳中出現,但是目前只有賽夏族矮人傳說,在敘事中表現出族人的自省態度,與其密切相關的矮靈祭也是賽夏族特有的祭典;賽夏族各姓氏由來的傳說與賽夏的氏族團體間亦具有某種關聯性;靈蛇傳說中的靈蛇骨灰至今仍為部分賽夏族人所保存供奉著。這些現象皆呈現賽夏族部份傳說不僅是做為娛樂或是訓誡之用,可能蘊含著族群不為人知的心理以及族群記憶。整體而言,賽夏族傳說中以與族群有關的傳說較具特色,這些傳說就表面看來無法立即與族群聯上關係,如織女、雷女、矮人、靈蛇傳說等,看似賽夏族的異

人異事傳說,但其中卻顯現了賽夏族群在過往歷史經驗中與外族或族內氏族的分合關係。長期處於漢族與泰雅族兩大族群間,賽夏族無論物質、文化、習慣等或多或少都受到影響。但是,即使面臨強勢異族的介入,賽夏族至今仍然保存著部份傳統民族文化,並未因其他族群的影響使得傳統文化完全消失。賽夏族對於異文化雖具有較高的包容力,但在對外族文化的接受上卻有其族群文化的接受原則及堅持。從賽夏族的氏族遷徙傳說、三大人物傳說及靈蛇傳說可見出,傳說體現了賽夏族對異族既排斥又接受的矛盾情形、早期與他族關係的記憶及作為弱勢族群包容外族的必須性等現象。從賽夏族三大人物傳說、靈蛇傳說與其相關信仰所引發的事件來看,可以發現賽夏族從開始接觸

到外來文化時,並未發生排斥現象,尤其當族群受到無法避免的環境變化時,為求族群或是信仰的延續發展,大部份可以接受傳統的轉化,唯有外人觸犯賽夏族重要傳統禁忌或信仰已變化到模糊族群傳統時,賽夏族人才開始產生排斥現象。賽夏三大人物傳說則隱含著過去賽夏族人與異族的互動寫照;靈蛇傳說及五福龍神宮的相關事件則是近代賽夏族面對漢族文化影響的表現。呈現出賽夏族對外來文化的包容性以及包容下的原則,前者強調的是對傳統文化的保持,後者則與族群間的融合與共存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