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意思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必買單品、推薦清單和精選懶人包

賽意思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林則行寫的 飆股的長相:一根K線就能賺價差,比別人先看出「就是這支股票」,以及「何時該賣」的訊號。 和林則行的 飆股的長相:我不看財報,照樣選對股票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關於Mercedes-AMG | 台灣賓士也說明:從賽道崛起的那一刻,我們就是贏家!極盡所能,顛覆常規,在輕量化賽事中,以重量級Red Pig 扭轉局勢;突破量產車賽制,寫下Hammer 最速紀錄;邁入馭電領馭,引領F1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大是文化 和大是文化所出版 。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創意生活設計系 彭立勛所指導 林愛詠的 「浪你回家」— 流浪動物插畫與互動視覺之創作研究 (2021),提出賽意思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流浪動物、動物收容所、插畫、數位藝術、互動設計。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客家文化研究所 洪馨蘭所指導 賴彥君的 屬於我這客家世代的「民歌」(民聲)採集與創作——從臺灣雲林詔安客來的田野訊息與歌曲製作 (2021),提出因為有 客家、雲林詔安客、客家歌曲、詞曲創作、民族誌的重點而找出了 賽意思的解答。

最後網站彌賽亞是什麼意思? - Got Questions則補充:彌賽亞來自希伯來語的單詞mashiach,意思是"受膏者"或"被揀選者"。在希臘語中對應的詞是Christos,在英語中是Christ。 "耶穌基督"和"耶穌彌賽亞"是同一個名字。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賽意思,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飆股的長相:一根K線就能賺價差,比別人先看出「就是這支股票」,以及「何時該賣」的訊號。

為了解決賽意思的問題,作者林則行 這樣論述:

  同樣看K線,飆股的長相跟一般股票哪裡不一樣?   有沒有辦法比別人早一步看出,「就是這支股票」?     日本K線大師林則行,用一張K線圖、五個步驟,篩選出真正的大飆股!   再以「兩段式上漲」,準確預測高點;     接著用林則行獨家發明的「K線波動率」,評估股價是否過熱;   藉著「順位相關係數」,算出賣股訊號,讓你永遠比別人賺更多!     飆股的長相,你看得出來嗎?K線大師公開他的選股祕笈──     ◎你是選到第一?還是買到唯一?   業界第一往往落入削價競爭,股價漲幅經常比業界第二名遜色。   你要買的是擁有獨家技術或服務、能在競爭中獲得壓倒性勝利的公司。     ◎你買的

是潮流股?還是流行股?   潮流股不管經濟是否景氣,都無法避免上漲的趨勢。   而流行股雖然能博得一時人氣,但是失敗率通常很高。你能分辨嗎?     ◎你看到的公司獲利,是靠轉虧為盈?還是靠天才合併重組?   轉虧為盈的公司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你可以撿到便宜。   業績成長15% 的小公司,比起成長5% 的大公司股價更容易上漲。   不過,若這轉虧為盈是來自於合併或重組,效益不會維持太久。     此外,K線大師還要公開他的獨門進場、退場五步驟──     Step 1:一張K線,看出「創新高價」股的長相。   股票飆漲前,必須有一段像鉛筆般細長的「平穩期」,那是什麼形狀?   平穩期的長

度要多長、幅度要多小,就會大漲?     Step 2:公司「哪裡」發生巨大變化?你得找出來。   搭上潮流、獨占利基市場、受惠於政策等,這些都是公司賺大錢的指標。     Step 3:買進前先預測高點,若漲幅未達20%,不買!   「兩段式上漲」算式超簡單,「近期低點+近期漲幅」,馬上算出這檔股票會漲到哪!     Step 4:掌握大盤面貌,確保飆股漲勢不被大盤拖累。   如何看出大盤即將暴跌?掌握三個徵兆,你就能全身而退。     Step 5:下單前,再學林則行這樣掌握買、賣點,賺更多!   別在創新高價當天下單,定律是「買隔天的開盤價」,還要用比前一天收盤價低0.5%~1.0%的限

價下單。     最後是最關鍵的:高點後的賣股訊號,   林則行獨創「賣出轉換線」,用減法就能算出何時該賣。       簡單五步驟,確保你選的個股一定賺錢。    大力推薦     知名理財專家/黃嘉斌   財經專欄作家/林宏文

賽意思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本集主題:「朝聖台灣:燒王船、迎媽祖,一位攝影記者的三十年祭典行腳」介紹

訪問作者:陳逸宏  

內容簡介:
神明欽點的攝影師 陳逸宏
三十年庶民信仰影像全記錄

  疫情時代,最撫慰人心的信仰參與,
  世紀瘟疫籠罩,最閃耀的人性光芒。

  從燒王船到媽祖遶境進香,
  身兼攝影記者與拱天宮志工的陳逸宏,
  用三十載光陰與數以萬計的影像,
  為台灣這片土地上的人們,記錄下最珍貴的感動與瞬間。

  三年一次、千萬王船平安祭,最震撼視覺的火焰儀式高潮;
  步行超過三百公里、數萬信眾瘋媽祖,全台最龐大的進香隊伍;
  還有外人鮮少參與,深入鄉野的白沙屯二媽遊庄,首度披露……

  橫跨台灣兩大民間信仰的廟會記錄,
  影像與故事交織的庶民信仰紀行,
  帶你一同深入台灣人的百年記憶。

  ◆ ◆ ◆
  信仰有如空氣。在太平盛世、健康安定的時候,不覺得可貴;但當世紀疫情肆虐全球、奪走成千上萬生命,人們陷入恐慌時,敬天畏神、對生命保持謙卑的信仰,帶來安定人心的龐大力量。

  王爺信仰的燒王船祭典,源自古代為了對抗瘟疫的儀式。從大甲鎮瀾宮媽祖遶境,到白沙屯媽祖進香,之所以形成台灣最龐大的長途進香隊伍,是先人渡海來台,面對各種生命挑戰所依賴的生存護佑傳統。

  不論是燒王船或遶境進香,廟會活動與宗教儀式是先人長期生活智慧的累積,也是台灣民間信仰的歷史軌跡。對此台灣兩大最重要的民間信仰活動,本書作者陳逸宏跨越30年最近距離的影像拍攝,忠實保存三十年來的演變記錄。介於傳統和現代之間,如何從過去留下的信仰傳統,重新因應社會需求因時制宜,陳逸宏用鏡頭反映時代的軌跡,也用鏡頭提出了他的思考。

作者簡介:攝影.口述/陳逸宏
  同時具有攝影記者、東港東隆宮王爺公子民、白沙屯拱天宮媽祖香燈腳三個身分。

  1967年出生於台灣屏東東港。13歲在父親(台北市攝影學會成員)的耳濡目染之下,第一次開始接觸底片相機,從此踏上攝影人生。從小喜歡去廟裡看剪黏和神像,床頭書是《山海經》跟《封神榜》。談戀愛時很少在約會,都在衝廟會。

  曾任職蘋果日報副刊攝影記者14年,主跑旅遊與美食。時尚、人像、婚紗、美食、商品,都曾是他鏡頭下的主角。30歲之後,或許是歲月的洗禮,或許是神明的召喚,他開始全心全意記錄廟會與祭典。曾獲多次新聞攝影比賽生活民俗類大獎,亦舉辦過多次攝影個展,經常參與各地民俗與文化類記錄片平面攝影與製作統籌。現為陳逸宏攝影工作室(EyeShot Photo Studio)負責人。

  【平面攝影】
  《發現肯園》、《揉美的力量》、《市長的口袋食堂》、《家在蘆竹湳》等書。

  【展覽】
  「祭特洛伊‧本事紀」、「近未來的交陪」、「出社會:1990年代之後的台灣批判寫實攝影」。

  【獲獎記錄】
  「國家地理雜誌攝影大賽」、「第二屆全球華文部落格大獎 生命紀錄類.首獎」。

作者粉絲頁: 陳逸宏的逸想視界 The Image world of Y.H.Chen

出版社粉絲頁: 一葦文思 Gate Books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LIVE直播-fb新鮮事:https://www.facebook.com/live.fbshow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浪你回家」— 流浪動物插畫與互動視覺之創作研究

為了解決賽意思的問題,作者林愛詠 這樣論述:

流浪動物議題持續的透過活動、展覽,進行動物領養與照護宣傳,提升收容所 的曝光度與領養率。由於21 世紀的海報較注重於資訊的傳播與活動宣傳,本研究計畫希望透過大量收集收容所流浪動物資訊,結合互動藝術進行創意思考與創作研究,從中了解數位藝術的使用者體驗、感受,在運用互動科技溝通訊息時,能使人們在閱聽上增加互動體驗樂趣,達到有效的資訊傳播與宣傳亮點。在作品圖像的創作思維及版面編排的表現形式相當多元的情況下,展覽運用插畫結合擴增實境的數位藝術,以動態圖像插畫來敘說動物保護、領養照護等知識,透過互動導覽設 計,人們可以體驗收容與認養的過程,在閱讀、觀賞作品時,像進入到收容所中的虛擬空間遨遊與體驗學習。

本研究運用視覺識讀能力(Visual Literacy)與符號學理論(Semiotics),將資 料彙整後進行分析,透過網路、新聞媒體、書籍,從中解讀圖像資訊內容,尋找以犬貓為主題之插畫創作作品風格分析,並以擴增實境運用於敘事體驗的相關設計 展覽案例,作為創作靈感考啟發與考量,本創作以中部地區的USR教育部大學推動計劃之「浪愛齊步走―流浪動物減量與福祉實踐」為訪察目標,蒐集浪愛齊步走計畫、后里動物之家流浪動物資訊,作為創作元素,運用藝術創作實踐法(Art Practice Approach)將系列海報設計運用圖文、虛與實結合之實境技術,帶給閱聽 者不同的互動方式。過程請 3 位動保服務機構人員

與 5 位數位媒體設計各領域專家進行評估,透過多次修改與嘗試,創造新的視覺風格與體驗,最後以展覽形式呈現互動作品,豐富展覽的可玩性、多樣性。經由創作過程中,了解到插畫的風格與技法多樣化,在圖像與文字資訊之間能 夠相互輔佐,結合擴增實境技術的視覺效果,有一定的挑戰性,必須花較長的時間 在學習與作品創新的實驗,反覆修正改善作品的完整度,嘗試讓作品在效果的互動 體驗有趣與感受深刻,並提高人們對動物領養、保護的認知,增加觀展的參與度、吸引力,作為未來發展所呈現資訊創新的數位體驗價值。運用認知心理學理論 (Cognitive Psychology)於參觀展覽結束後,以科技接受模型問卷與量表進行調查, 探

討科技使用態度與行為是否提升認養意願與對於整體展覽的滿意度、展覽設備、 可玩性及作品帶給閱聽者的體驗感受。

飆股的長相:我不看財報,照樣選對股票

為了解決賽意思的問題,作者林則行 這樣論述:

冠軍操盤人、財金文化顧問 黃嘉斌 《今周刊》顧問、財經節目主持人 林宏文  大力推薦   同樣看K線,飆股的長相跟一般股票哪裡不一樣?   財報數字密密麻麻,說明全用我看不懂的中文,會漲的股票到底在哪?   有沒有辦法比別人早一步看出:「就是這支股票」?   日本K線大師林則行,繼《大漲的訊號》教你看穿價量玄機、運用「賣壓比例」,每一次都賣在最高點後,這一回他要傳授你:   用一張K線圖、五個步驟,篩選出真正的大飆股!   再以「兩段式上漲」,準確預測高點;   接著用林則行獨家發明的「K線波動率」,評估股價是否過熱;   藉著「順位相關係數」,算出賣股訊號,   就算你

不看財報,也能比別人賺更多!   飆股的長相,你看得出來嗎?K線大師公開他的選股祕笈──   ◎你是選到第一?還是買到唯一?   業界第一往往落入削價競爭,股價漲幅經常比業界第二名遜色。你要買的是擁有獨家技術或服務、能在競爭中獲得壓倒性勝利的公司。   ◎你買的是潮流股?還是流行股?   潮流股不管經濟是否景氣,都無法避免上漲的趨勢。而流行股雖然能博得一時人氣,但是失敗率通常很高。你能分辨嗎?   ◎你看到的公司獲利,是靠轉虧為盈?還是靠天才合併重組?   轉虧為盈的公司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你可以撿到便宜。業績成長15%的小公司,比起成長5%的大公司股價更容易上漲。不

過,若這轉虧為盈是來自於合併或重組,效益則不會維持太久。   此外,K線大師還要公開他的獨門進場、退場五步驟──   Step 1:一張K線,看出「創新高價」股的長相。   股票飆漲前,必須有一段像鉛筆般細長的「平穩期」,那是什麼形狀?   平穩期的長度要多長、幅度要多小就會大漲?   Step 2:公司「哪裡」發生巨大變化?你得找出來。   搭上潮流、獨占利基市場、受惠於政策等,這些都是公司賺大錢的指標。   Step 3:買進前先預測高點,若漲幅未達20%,不買!   「兩段式上漲」算式超簡單,「近期低點+近期漲幅」,馬上算出這檔股票會漲到哪!   Step 4:

掌握大盤面貌,確保飆股漲勢不被大盤拖累。   如何看出大盤即將暴跌?掌握三個徵兆,你就能全身而退。   Step 5:下單前,再學林則行這樣掌握買、賣點,賺更多!   別在創新高價當天下單,定律是「買隔天的開盤價」,還要用比前一天收盤價低0.5%~1.0%的限價下單。   最後是最關鍵的:高點後的賣股訊號,   林則行獨創「賣出轉換線」,用減法就能算出何時該賣。       簡單五步驟,確保你選的個股一定賺錢。        懶得自己一支一支找?沒關係,本書特別附錄由冠軍操盤手黃嘉斌幫你精選的   「股價翻倍的祕密:2014最值得投資的潛力大飆股」,讓你比別人更快看出飆

股的長相! 作者簡介 林則行(Hayashi Noriyuki)   從高中開始投資,為了學習投資大師的「行情分析技巧」,前往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留學,師從吉姆‧羅傑斯,另從系統交易之神賴利‧威廉斯身上學到不靠直覺、利用電腦驗證數據資料的投資方法,投資資歷超過30年。   後來他擔任全球最大主權基金「阿布達比投資局」的日本股投資部長,是當時中東唯一運用油元的日本人,被譽為「傳奇基金經理人」,曾旅居杜拜與香港。林則行也是美國註冊會計師,現任Ashuk Investment負責人,著有《大漲的訊號》(大是文化出版)、《第一次技術面分析》、《賴利‧威廉斯的行情獲利法》,亦曾將暢銷書《冒

險投資人吉姆‧羅傑斯世界重機遊記》譯為日文。 譯者簡介 鄭舜瓏   輔仁大學日文系、台灣大學日文所畢業。   譯作有《為什麼我這麼努力,主管還是不滿意?》、《世界遺產的歷史真相》、《麥肯錫問題分析與解決技巧》、《寫封與工作無關的信,給部屬》、《真高興我有了點年紀》、《成功,你只要「多做一點什麼」》、《別教貓坐下》、《麥肯錫寫作技術與邏輯思考》、《老闆要的是:你對未知的處理能力》、《到別人的地盤當老大》等(以上皆為大是文化出版)。 推薦序 提高機械性操作的比重,找出真正的大飆股/黃嘉斌 推薦序 在寂寞與等待中,找到自己生命中的飆股/林宏文 前言 比別人早一步看出:「就是這

支股票」 第一章 選股密技百百種,我的最快看出飆股 1 四個步驟,迅速看出飆股長相 2 穩定後陡升,就是飆股的起漲點 第二章 三種巨大轉變,讓企業變得很賺錢 1 搭上時代潮流的順風車 2 獨占型企業,市場通吃 3 受惠於政府政策 4 轉虧為盈的企業,飆漲機率高 第三章 小心!四種誘人的假飆股 1 別買業界裡的「獨行狼」 2 股市裡沒有「落後補漲」這回事 3 企業重整是利多?看營業額立刻現原形 4 企業購併,往往是失敗者聯盟 第四章 這支飆股會漲到哪? 1 有效的技術指標,就三種 2 留意創新高價當天的成交量 3 最強大的技術指標──K線波動率 4 用「兩段式

上漲」預測高點 第五章 賣得好,賺更多 1 運用賣出指標的四個重點 2 暴跌時,注意「賣出轉換線」 3 股價徘徊時,看順位相關係數 第六章 只要看懂大盤,不必放空,下跌行情怎麼買怎麼賺 1 如何看出大盤會上漲、暴跌或盤整? 2 不必懂經濟學,看懂行情的大趨勢與中趨勢就夠用 3 行情混亂期,怎麼撿便宜? 第七章 下單前,再學兩招守護資產的技巧 1 別在創新高價當天下單 2 不要把資金全押在同一檔標的上 附錄 獨創K線五步驟檢核表 別冊 股價翻倍的祕密!2014最值得投資的大飆股/黃嘉斌 推薦序一 提高機械性操作的比重,找出真正的大飆股 黃嘉斌   本書

作者林則行是全球最大主權基金「阿布達比投資局」的傳奇基金經理人,也是日本K線大師,文中所闡述的內容,都是作者多年來的實戰經驗,並且去蕪存菁後所彙整出來的投資心法,特別是為投資人設身處地點出具體可行的操作步驟,有別於其他大師級的投資叢書,大多僅闡述一些「觀念」或是「原則」,甚少提及該如何去執行實踐,往往細讀之後,只覺得精彩、佩服,甚至羨慕作者,但卻遍尋不著學習法與著力點,因此《飆股的長相》是一本很難得、且一定要再三閱讀的好書。   具體教授尋找飆股的步驟,不僅是本書的重要特色,更突顯出作者願意與人分享的胸襟。在此特別建議讀者,不僅應該再三精讀,將其當成投資選股的「工具書」,更應該從作者所提出

的方法驗證於台股之中,來加深印象,熟習他的方法,如此才能實際運用在尋找未來值得投資的「飆的」,進而消化成自己獨特的選股依據,這樣才能達成最大效益,不辜負作者的一番好意。   在投資領域中,所憑藉的決策理論可概分為兩大派系,一派以基本面為依歸,另一派則奉技術分析為圭臬。不過,對一般投資人甚至是機構法人在實際決策時,大多數是游移於兩者之間,然後再加上直覺與經驗(通常是情緒與喜好),比如有些操盤人對於某些產業或者公司總是敬謝不敏,就算已有具體證據說明該股價將持續上漲,還是選擇避之唯恐不及。究其原因,往往來自於曾在該產業或公司投資失敗的經驗,造成主觀上的好惡與情緒所致。   筆者從事研究、投資

工作二十餘年,亦不能免俗地犯下主觀情緒的謬誤,因此林則行透過分析的方式,找出飆股的一些質化特徵,並進一步加以量化,將這些條件輔以簡單的數學運算,做為最終的決策標準。當投資決策依據有八成來自於機械性操作,兩成部分需要自己思考,不但可以減少因主觀情緒導致的錯誤,更可以讓那兩成需要思考的部分有更多、更縝密的時間做出正確決策。提高機械性操作的比重,而且不需使用到精密複雜的財務工程當作背景,是林則行在本書中非常重要的貢獻。   從各個投資人的屬性區分,有資金投入多、寡之別,或者一般投資人、機構法人,還有積極、保守之分,短、中、長期之分等,不同性質所著重的點也各有不同,當我們細部拆解整個完整的投資架構

,從最上層的趨勢(長期),到背景、政策(中期),乃至於波動(短期),有趣的是,儘管彼此用於投資的決策不盡相同,卻又密不可分,甚至作者巧妙地教導讀者,在無法從最上層的趨勢進行研判時,就從最底層(Bottom Up)的方式,以股價高低(K線型態)與股價波動幅度做為起點,找尋值得中、長期持有的飆股。   作者提出上述這兩種他自己最服膺的技術分析法,認為是尋找長期投資飆股最有效的研判工具,其實這兩種方式便是業界所慣稱的「型態學」與「量價關係」。同時,這兩項工具也是業界以基本面為素養的專家,最常採行的方式,主要是用來補足基本面研判的不足,也就是「基本面為主、技術面為輔」的觀念展現,並且在應用實務上,

要有基本面凌駕於技術面之上的觀念。   由於在技術分析中的型態學、量價關係,這兩者正是以基本面為內涵的展現。簡單來說,市場總是存在著先知先覺者(即Insider)──已故投資大師科斯托蘭尼稱為長期投資者,他們總是領先市場、站在趨勢前端,當這些人開始默默買進之初,在K線型態上便會出現「平穩期」,如果說研判方向正確的話,隨著時間的流逝,將會更有利於買進方(即多方),而且強度將愈來愈大,這就表示訊息的揭露慢慢地越來越多,市場知悉的人士也同時增加了,當這種狀況達到多空臨界點,多方的力道超越空方時,股價脫離平穩期便開始飆升,而這通常也是基本面、業績正式公布的時候。   記得2006年,群聯(82

99)的股價正式創下2年新高之前,也經歷一段不短的平穩期,直到同年11月7日量價俱揚、轉折向上、突破新高,並於3天內補量,同時較前次高點成交量的3,191張高出54%,吻合了「創新高價當日的成交量愈大,股價飆漲機率愈高」的原則。此次群聯的股價不僅站穩200元關卡,股價還一路攀升到355元,以5個月的時間大漲76%,之後再經歷另一個階段整理,再度啟動「第二階段上漲」,直奔715元的高峰,合計前後時間不過1年,共上漲了2.5倍。在這段期間內,果然不斷傳出快閃記憶體(flash memory)缺貨的訊息,公司備有數月的低價庫存,以及得到東芝(Toshiba)、金士頓(Kingston)的大力奧援,以

低價穩定貨源不至於匱乏,獨享漲價的利益等。   透過K線型態的解讀,就算我們不能成為先知先覺者,至少還是能窺得玄機成為後知後覺者,享受漲勢開拔後的報酬,即使報酬率不及先進者,總比在一旁乾瞪眼來得好。許多錯失起漲買點的人,往往因「成本」的罣礙,錯失後續更大的一段行情。其實先期投資者承受不確定因素與時間風險較高,若是基本面按劇本發酵,他們享有較後進者三到五成的成本優勢也無可厚非,而後進者縱使絕對報酬率較低,但少了時間的等待,再將報酬率年率化,也未必不及,許多事情一經轉念,便可以迎刃而解。   《飆股的長相》這本書,是林則行三十餘年來實戰經驗彙總後的精華,為我們指引一條通往成功投資的道路。「

投資之途無帝王之路」(意指無捷徑),有了本書的指引,倒是提供一條少了很多障礙的坦途。 (冠軍操盤人、財金文化顧問、東方概念投資資深顧問) 推薦序二 在寂寞與等待中,找到自己生命中的飆股 林宏文   從事新聞工作二十餘年,我有很多機會接觸眾多財經產業人士,常聽到大家侃侃而談產業與投資趨勢;我也認識不少投資高手,每個人都能說出一套成功心法;我更常聽到周遭許多朋友,會善意提醒應該注意哪些「即將要大漲」的「明牌」。在工作之餘還能享有這種「紅利」,大概也是很多朋友羨慕記者工作的原因。   沒錯,我的確聽過許多「好康」的事情。「這是一個天載難逢的好機會,你絕對不要錯過!」這類的話,經常

在我每天的投資決策裡,讓我意亂情迷、三心二意。   但是,累積多年的慘痛教訓後,我只能很無奈、也很無趣地告訴大家,只要聽到這種太好的消息,隔天興沖沖地跳進去,下場往往都很慘。而且,根據我的觀察,即使報明牌的人股齡再久、經驗再豐富,賠錢的機率一樣很高。   因為告訴你明牌的人,通常不會告訴你何時該出脫;公司業績或基本面有變動時,更不會知會你;更糟的是,你不可能是第一個聽到這支明牌的人,卻極有可能是最後幾個知道的人。股市明牌往往稍縱即逝,只能帶來短暫的激情,若沒有基本面支撐,更常帶來大災難。   務實一點來說,股票投資原本就是一個「爾虞我詐」的行為,萬般拉抬只為出貨,若不加以細究,每一

支明牌都會變成包著糖衣的毒藥,最後你就成為那隻被送入虎口的羔羊。   大約十幾年前,我認識一位在竹科半導體公司上班的朋友,他在累積幾家公司的工作經驗後,便決定離職,到台北的證券業上班,由於對產業脈動了解深入,對於IC設計業的投資判斷相當精準,讓沒有產業背景的老闆印象深刻。而他最主要的判斷依據,當然是來自於他對基本面與個別公司的理解與掌握。   主跑科技產業多年,見證產業的起伏興衰後,我也有類似的投資經驗。在選擇投資標的時,我一定要對該產業處於景氣循環的何種位置、產業的內外在競爭環境,以及個別企業的競爭力等,都先做過透徹的研究後,才決定要不要出手。透過反覆的研究與長期的練習,我選擇的投資

標的,成功率已明顯贏過大盤,當然也比聽明牌要高明許多。   不過,了解基本面仍然不夠,我也認識不少對產業基本面相當熟悉的朋友,股票投資卻一樣不順利。我聽過最多的例子,就是很多園區科技業的高階主管,自己的股票都買在高點、賣在低點,和一般散戶沒什麼兩樣。   若要歸納一個基本的投資原則,我覺得基本面只占決策比重的六、七成,但要選到一支飆股,尤其是掌握買進與賣出的時間點,有另外的三、四成因素絕對不能輕忽,包括對個股的技術指標、量價關係、K線型態等的研究,尤其在決定買賣的時機點上,這些因素恐怕更為關鍵。   翻閱由日本K線大師林則行所著的這本《飆股的長相》,我發現作者的觀察與我的經驗有許多

類似之處,而且,與一般股票投資書籍不同的是,這不只是一本談技術指標的書,其中處處顯示作者對於產業基本面有深入的觀察,甚至有不少獨到的見解,例如「三種巨大轉變,讓企業變得很賺錢」、「小心!四種誘人的假飆股」、「這支飆股會漲到哪?」等章節,把基本面與技術面的觀念做融合,讓他的股票致勝邏輯能夠闡述得更加完整、並更具可信度。   此外,隨手舉幾個作者在書中所說的原則,例如「平穩期愈長,股價漲幅愈大」、「買在突破近期新高價的位置」等,其實正是作者對產業基本面與技術面的相互印證。平穩期長,代表的是產業進行供需及體質的調整,而選擇買在突破近期新高價的時機點,則讓大部分無法長期等待的投資人,可以在股票起漲

前,在最適當的時機出手,以獲取最大的報酬。   如果以近幾年台灣電子業中的四大「慘」業,在經歷三年股價的調整期後,2013年的太陽能、DRAM、LED產業,都已逐步復甦,股價漲勢也最為驚人,拿來驗證作者的投資原則,確實相當具體可行,而且又具備可操作的實用性。   此外,這位投資經歷超過30年、被視為傳奇的基金經理人,雖然在書中引用的大部分案例都是日本企業,但是對台灣讀者來說,這反而成為本書最值得玩味之處,因為這樣的投資原則放之四海而皆準。不帶情感的技術指標,有時反而是判斷股票多空最好的依據,因為公司的業績展望有時候會騙人,但技術指標及量價關係,卻往往透露著大股東或圈內人無法掩飾的操作痕

跡。   而且,近年來台灣許多產業漸失國際競爭力,投資人征戰海外的比重也大幅增加,這本書提出眾多的投資原則,正可做為投資人轉進歐美日韓以及香港、大陸股市時,一個簡單可行的選股參考。   最後,我還想分享兩個自己的投資經驗。我覺得,投資其實是一件非常個人的事,也是一條很寂寞的路,想在股市長期獲利,只有自己投入時間研究、觀察與練習,在錯誤中修正自己的投資壞習慣,在眾聲喧嘩中找出適合自己的股票,才能成為最終的贏家。   此外,我也覺得大部分的投資回報,都來自於對產業長期趨勢的掌握,以及伴隨而來的漫長等待。就像詞曲創作人李宗盛在〈你像個孩子〉這首歌中所寫的一段歌詞:「工作是容易的,賺錢是困

難的;戀愛是容易的,成家是困難的;相愛是容易的,相處是困難的。」而最後一句道出:「決定是容易的,可是等待,是困難的。」沒錯,決定投資標的有時比較容易,但如何等待到題材發酵或實現,卻是最困難的事。希望每位投資朋友都能從這本書中,找到自己成功的操作心法,更重要的是,找到每個人投資世界中的那支飆股。 (《今周刊》顧問、環宇電台「財經熱點」與「交大幫幫忙」節目主持人) 前言   比別人早一步看出:「就是這支股票」   我寫這本書,目的是讓股票投資人增強實力,以柔道比喻的話,就是從白帶(請參閱《大漲的訊號》)進階成黑帶。   我的目標,是教你一眼就看出將來會上漲二到三倍的股票。這類股票看

似稀少,但股市確實存在著股價翻倍的實例,其中存有人人都能接受的簡單理由,也必然存在能一眼看出這種股票的邏輯。   股價會翻倍,代表該公司一定發生了巨大變化,買股的關鍵,就是買在公司發生巨大變化的時機點—這是本書最重要的觀念。26年前,我跟著投資大師吉姆‧羅傑斯學投資時,他就強調:「所有細節一概不管,只看大變化,一定要找出發生巨大變化的時機點。」當我聽到這個觀念時,手上猶如多了一把銳利無比的獲利武器。   年來我擔任基金操盤手,一直遵從並實踐吉姆的教導,透過實戰經驗的累積,我已摸索出一套獨門方法,能分辨「哪家企業即將發生巨大變化?最佳的進場時機點在哪裡?如何擁有掌握大局的觀察力?」,這些

方法都將在本書公開,只要熟讀本書,下回碰到能翻漲二到三倍的股票,你就能立刻判斷:「就是這支!」能做到這件事,是因為本書掌握了以下三個投資重點,能帶領讀者,比別人早一步看出飆股的長相。   三大重點,讓你最快找到飆股   一、只看大格局。投資股票不能被細節卡死,必須著眼於大格局,因為任何投資方法都只能導出兩個結論:「買」或「不買」,就像氣象預測最重要的,無非是告訴觀眾今天出門要不要帶傘。投資股票不但不需要複雜的知識,而且知道愈多反而阻礙愈大。   二、無論大盤漲跌,都能有效獲利。大部分的投資人在賠錢時就會想:「是不是該換個方式投資?」其實這是非常危險的操作方式。相撲力士常說:「我照自

己的方式比賽。」意思是無論對手是誰,自己的戰鬥方式都不變;投資股票也是一樣,方法或原則不該因大盤漲跌而改弦易轍。本書將教你選出長期發展看好的股票,並在它急遽上漲的瞬間買進──這才是投資的王道,無論大盤將來怎麼走,遵守我的投資法則,就能有效獲利。   三、決勝的關鍵,在於把虧損控制在最低限度。控制虧損的能力,決定了投資的成敗。我舉個簡單例子,讓大家了解控制虧損的重要性:有兩個人比賽猜拳,贏家得到一塊錢,輸家要付一塊錢,一百回合下來後,身上剩下最多錢的人就是獲勝者。此時如果有人懂得某種擁有60%勝率的猜拳技巧,最後他贏了60次、輸了40次,所以身上還有20元。   如果有人懂得勝率58%的

技巧,最後贏了58次、輸了42次,則身上還會剩下16元。雖然他的猜拳技巧,勝率跟上一個人只差了2%,但獲利卻少了20%。2%感覺很少,但在投資裡,這2%代表了專業和業餘的差別。   什麼形狀的K線,有60%勝率?   本書是我的前作《大漲的訊號》(大是文化出版)的實戰篇。《大漲的訊號》出版後,讀者詢問的來信如雪片般飛來。我在那本書中表示,我的投資方法有八成是靠機械性操作,只有兩成需要自己思考,而讀者來信的問題,幾乎都集中在這兩成問題上。於是我心想:何不將投資中最困難、必須做出「買」或「不買」結論的思考過程,以有系統的方式說給讀者聽?本書就是因此而誕生的。   比起前作,本書增加了更

多K線與圖表的範例說明,但我有自信,這是股票書裡專有名詞最少的一本,請大家記住:操作步驟簡單,才是通往獲利的捷徑。   投資人必學的重點,具體來說有三項:   1.如何看出企業的未來性?   2.什麼形狀的K線圖,可以期待它上漲?   3.如何對市場大格局地思考?   或許有人覺得:「既然要教導讀者成為專業投資人,對象應該是初階者吧?」但投資本來就不該分級,因為股市並沒有「適合初學者買的股票」,也沒有「適合初階投資人的買股時機點」。能夠獲利的股票、能夠獲利的買股時機,不會因為投資人的實力高低而有所改變,因為新手一旦投入股市,就得和老手交手;但我認為即使是新手,也有機會打敗老手,

這也是我寫這本書的目的之一。   和《大漲的訊號》不同的是,本書的每節開頭,我都會用星號表示這節內容的重要程度,三顆星代表「非常重要」,兩顆星代表「很重要」,一顆星代表「重要」。請讀者先很快地把全書讀過一遍,然後從星號多的章節開始加強理解。   書末是我精心設計的檢核表,與前作不同的是,這次的檢核表加上K線圖的圖解分析。好好運用這份檢核表,就能有效率地選出未來能飆漲二到三倍的股票;或者你有想要買進的個股,也能運用這份檢核表,找出判斷上的盲點。 四個步驟,迅速看出飆股的長相 你有沒有碰過類似的經驗,電視節目上出現新藝人,或是跟公司、業界的前輩或晚輩初次碰面,往往你只看一眼就能感覺到:「

這個人以後會成功!」 直覺與瞎猜不同,那是你累積了許多閱人經驗後的反應,我相信從以前到現在,能讓你直覺「這個人以後會成功!」的對象,只有鳳毛麟角。 股票也是一樣,我們必須投資那種直覺「這支一定會飆漲」的股票,要做到這一點,就得練習看懂飆股的「漲」相;而想磨練這樣的眼力,就得大量接觸股票,了解公司成功的必要條件。 這種直覺有個特色,就是你對自己的選擇不會妥協。當你去超商買啤酒時,最喜歡的廠牌剛好賣完,這時你多半會改買第二喜歡的廠牌;但我們不會因為今天沒看到讓人眼睛一亮的厲害人物,就降低標準,對另一個人產生「這傢伙不簡單」的感覺;股票也是一樣,我們不會因為今天看不到有「漲」相的股票,就退而求其次,

感覺另一支股票會飆漲。 投資股票最重要的是,能一眼看出其價值。專業的機構投資者幾乎都練就憑直覺看出股票「漲」相的本領──我這麼說絕對沒有誇大其實,事實上,這種直覺不是一朝一夕速成,而是經過大量的個股研究磨練出來的,而本書就是要培養你,一眼就看出飆股長相的實力。 或許有人認為:「直覺很難捉摸,可能是與生俱來的敏銳度,不是人人都能學會。」這麼想就太杞人憂天了,因為我過去也曾無法靠直覺選股,但是只要跟我一樣,照著本書的五步驟練習,培養這種直覺力,就能比別人預先布局,因為你一眼就能看出飆股的長相。

屬於我這客家世代的「民歌」(民聲)採集與創作——從臺灣雲林詔安客來的田野訊息與歌曲製作

為了解決賽意思的問題,作者賴彥君 這樣論述:

        當客家族群在臺灣這片土地,一面辨識自身的族群樣貌、一面建構屬於臺灣的在地認同,擁有臺灣客家意識的各類型創作成了作為描繪當代客家族群的另一種可能。屬於臺灣客家的音樂創作,已然自許多當代客家流行音樂的討論中得以窺見與聆聽。但回顧過去,屬於臺灣客家亞族群的雲林詔安客歌謠、歌曲的發展情形,卻顯得少數又隱形。        筆者藉由製作六首新創客家歌曲的過程認識當代雲林詔安客家族群,使用民族誌田野的方式進行音樂創作,並藉由本文將實踐過程與成果記錄下來。        藉由這項實踐探討何謂使用民族誌田野的方式進行音樂創作?如何從雲林詔安客來的田野訊息完成歌曲創作?採用民族誌田野創作的思索

與建議為何?        2000年起,有關臺灣詔安客的學術研究持續增加,主題不外乎關於詔安客語、臺灣詔安客認同等研究,在這些研究當中也能了解臺灣詔安客面臨了幾項困境:詔安客語嚴重流失、世代間嚴重的文化斷層、族群認同危機等,因此透過客家歌曲的創作實踐,希冀能增進大眾對臺灣客家亞族群議題的重視與行動。        雲林詔安客目前較多居住於雲林縣二崙、崙背一帶,本文以民族誌研究與田野調查的視野進行原始資料的採集,以參與觀察作為研究策略。本文透過在2020年夏季於二崙、崙背的實際田野,以及2021年離開田野後進行的創作歷程,彙整後完成本文的基本架構內容。        本文研究發現:1.    

    使用民族誌田野的方式進行音樂創作是進入田野對當地文化與民聲進行採集,並透過田野訊息分析進行音樂創作的方法。這個創作方式能夠瞭解族群樣貌、記錄族群聲響,也能使創作者貼近相對陌生的亞族群議題。2.        由雲林詔安客來的田野訊息創作,描繪當代雲林詔安客家元素的存在場景,是以歌曲再現當代雲林詔安客真實的樣貌與記憶,建構具有在地性、異質化客家表徵的雲林詔安客家新創歌曲。也藉由這樣的歌曲創作歷程「將個人置身於當地,書寫歌謠民族誌的方式」視為當代客家文化的一種社會實踐。3.        民族誌田野創作歷程是研究者透過「看見族群差異、與族群差異對話」來參與「雲林詔安客找尋自身當代意義」的現

場,進行「突顯差異的傳統—歌謠民族誌創作」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