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輩父親節活動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必買單品、推薦清單和精選懶人包

長輩父親節活動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陳添壽寫的 稻浪嘉南平原︰拙耕園瑣記系列之肆 和烏秋的 烏秋日記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長輩圖大全【父親節】 人生, 學習 - 葉峻榳醫師也說明:自從開設了LINE@ 粉絲團後,每次到了重要節慶,如:父親節,我就經常收到很多問候的長輩圖; 在此,特別開闢父親節專區。 如果,你們家中的長輩,有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方集出版社 和白象文化所出版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林如萍所指導 蕭子喬的 親職雜誌中「親職參與」之內容分析 (2019),提出長輩父親節活動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親職參與、內容分析、親職雜誌。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班 曾燦燈所指導 李宣慶的 國民小學學校服務品質評量指標建構之研究 (2010),提出因為有 德懷術、國民小學、學校服務品質、指標建構的重點而找出了 長輩父親節活動的解答。

最後網站父親節卡片內容要寫什麼?30個父親節卡片內容範例、祝福語介紹則補充:別擔心,MindDuo幫大家整理了6個父親節卡片內容撰寫方向,以及30個父親 ... 符合平時互動的寫法,可能是與朋友互動的輕鬆口吻,或是對長輩的尊敬語氣.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長輩父親節活動,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稻浪嘉南平原︰拙耕園瑣記系列之肆

為了解決長輩父親節活動的問題,作者陳添壽 這樣論述:

  我書寫我回憶,我也因而有本書的「文青記憶」、「家族記憶」、「師友記憶」,和「詩的記憶」。記述了我對於《稻浪嘉南平原》的這份情愛,和彰顯了我在這塊土地上的生命意義。   「文青記憶」描述我年輕時期在嘉南平原的學習記憶。「家族記憶」描述我家族在嘉南平原老家生活的共同記憶。「師友記憶」描述我長輩和師友在嘉南平原一起走過的足跡記憶。「詩的記憶」描述我青年時期軍中服役的一段難忘記憶。   我回憶我書寫,我書寫我回憶。我唯恐那漸漸流逝的歲月,家鄉變故鄉,故鄉成了他鄉。   本書特色   作者藉此書回視自己走過的足跡,翻閱一頁頁飄泊生活的時光記憶,值得細細品味。

長輩父親節活動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本集主題:「2020年蹲點 台灣-彰化路上教會」服務心得分享

訪問:林昀潔、林芸而

蹲點社區:彰化路上社區
蹲點期間:2020年8月1日~8月17日
服務名稱:
1.學童陪伴: 帶領羊毛氈、父親節創意黏土課程;協助兒童陪讀班;協助與記錄「電信女籃到我家」活動。
2.長輩陪伴: 協助關懷據點事務、獨居長輩關懷訪視、帶領長輩進行美勞創作(雞蛋海帶磁鐵盤DIY)。


林昀潔
文化大學 新聞學系
我是林昀潔,來自文化大學新聞系,平時就是一個喜歡帶給大家開心的人,想藉由這個活動用我小小的力量去幫忙到更多人,同時帶來更多不一樣的觀點,記錄下生活的點滴,認識這個世界。

林芸而
文化大學 新聞學系
凡事竭盡所能。我是林芸而,穿梭在台北與宜蘭之間。喜歡聽浪花拍打的聲音,喜歡肆無忌憚的大笑。古靈精怪又多愁善感,像雲朵一樣千變萬化,正不斷摸索著什麼才適合自己。


主辦粉絲頁: 點‧台灣

心得粉絲頁:昀芸 蹲點「路上」 / 2020蹲點台灣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親職雜誌中「親職參與」之內容分析

為了解決長輩父親節活動的問題,作者蕭子喬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究親職雜誌中「親職參與」的圖像,「親職參與」聚焦於學齡階段的親子互動。採質性為主、量化為輔的內容分析法,分析《親子天下》2014-2018之母親、父親節月份的封面故事區塊系列文章,經篩選全文與親職參與相關,且談及學齡階段親職參與之教養內涵,共計分析64篇。研究針對當代親職雜誌中的「親職參與」有以下發現:一、親職參與之主題主要可分為教育和人格兩大類,教育類有數位使用、升學競爭力及體制外學習之主題,人格類有情緒因應、獨立自主及人際相處之主題。二、親職參與實踐具有「以孩子為中心的親子互動」、「聽從多樣專家建議的教養」、「與全球教養競爭」及「父職角色形象浪漫化」之特性。其中又以「聽從

多樣專家建議的教養」最常出現。三、親職參與中父母具做孩子的伯樂、溫柔教練、陪伴者、好朋友、楷模多種角色,展現出當代親職參與中父母所需扮演的角色多樣。再者,於各角色中同時蘊含東西教養文化,尤以「做孩子的教練」最為凸顯。在教練的角色中,類似華人「管」的教養邏輯,但也有別於過往「嚴教」的概念,更強調用溫柔的方式給予孩子「剛剛好」的引導和訓練,顯現出文化交融下父母角色同時具備「長輩」與「平輩」的意涵,具類平輩親子觀之特性。

烏秋日記

為了解決長輩父親節活動的問題,作者烏秋 這樣論述:

  回望生命之河,因為對成長的眷念,總是有太多故事,關於愛。     ◎一個擅長說故事的父親,拾取兒少時期的趣事為材,為孩子「文以載道」。   ◎在情感的驅動下,每一個篇章都是記憶與情感和諧的舞蹈。   ◎文筆順暢、描繪生動有趣,閱讀時畫面栩栩如生。   ◎飽含個人與時代記憶的文字下,流露豐沛情感以及對孩子的期許。     出生嘉義東石鄉的海邊,之後隨父親四處賣蚵仔、在工地打工,   現為台大畢業的小兒科醫師,取法自然,以鳥類為名,號「烏秋」。     一直是個講故事的人,之所以有講不完的故事,是因為在生活的艱困裡,   情感的溫度總是綿密網住他,濃情藏得太深。     敘述平實卻細膩,感傷淡

淡的,卻漫在字裡行間,如他所說:   「在菜市場和在工地所做的那些數學習題,都融入了骨子裡,成了我一生中最重要的養分。」     十八歲那年,我考上台大醫學系時,   我以為人生就要從黑白變成彩色的了;然而,年過四旬,驀然回首,   卻發現我人生最精彩的部分都在十八歲之前了。     艱苦中時時感受到父母長輩之愛的少年烏秋,   與事業有成且為人父的中年烏秋,在河的兩端召喚彼此,   用講一個又一個的故事,彼此確認記憶,   核對那湧動的情感。     ―――荒野北二團 倒地鈴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986358

9341.pdf 作者簡介   烏秋     本名蔡緯賢,出生於嘉義東石鄉的養蚵小漁村,畢業於台灣大學醫學系,現職為小兒科開業醫師,喜歡閱讀,古今中外各種形式的文學作品多有涉獵,亦喜歡旅遊、露營、健行等活動,工作閒暇之餘喜歡寫寫文字自娛。參加荒野親子團時,以本土鳥類「烏秋」為自然名,進而成為筆名,著有部落格《烏秋的家》,及長篇歷史小說《赤壁記》與《福爾摩沙諸王記》。     聯絡email為[email protected]。 推薦序  講故事的人/荒野北二團 倒地鈴 自序 大批 羊(一) 羊(二) 抱抱 班長 乖乖給爸爸剔牙 烏魚 買文具 父親節禮物 外傘頂洲

之旅 走私(一) 走私(二) 我的數學之路 阿母的肉粽 負心漢 現實的話 作實驗 最難吃的肉粽 鄉愁圖鑑 我的飯館體驗 電動 背影  爸爸教我的事 找碴記 刈香 海上馬拉松 生氣 黃色發財車 三輪車 農婦 由愛生恨的米苔目 媽媽的金瓜情結 梨山 彈琴的女生 四季 虱目魚 動物園和兒童樂園 甜蜜的復仇 人生中的媽祖廟 跑給雨追 載釣魚 黃槿樹 撿螺 陪阿嬤去燒香 小黑蚊的故事 教育與翻身 海龜 我是晨光爸爸 推薦序   講故事的人   荒野北二團  倒地鈴     認識烏秋大概有五年多了,在親子團裡那種動不動就要大家分享生命感受的團體裡,他一直是非常陌生又非常熟悉的朋友。     陌生是因為烏

秋在人多的時候往往是寡言的,但是你知道他不是無感的,他在感受思考著沒有辦法一眼看穿的什麼。     熟悉是因為烏秋一直是個講故事的人,講故事的人藏不住自己,他有太多非說不可的記憶,別人的、自己的、遠在天邊的、近在眼前的。對一群在他身邊爬上爬下的小蜂小蟻有講不完的歷史正典稗史,對著同齡的我們,頻頻回望他的生命之河。     艱苦中時時感受到父母長輩之愛的少年烏秋,與事業有成且為人父的中年烏秋,在河的兩端召喚彼此,用講一個又一個的故事,彼此確認記憶,核對那湧動的情感。     最攪動我情緒的是〈大批〉,在小漁村裡平凡甚至顯得有點呆頭呆腦的小烏秋,第一次拿回家裡無法想像的全班第一名:     「就這

樣喔的一聲,他繼續往前走,我默默的走在他的後面,爸爸的雨鞋在路上留下了清楚的水漬腳印,而我就踩著逐漸模糊的腳印前進,接下來約兩百公尺回家的路程裡,父子倆都沒有再說過一句話,而我心裡知道:其實他是不相信的。」     物質困乏的童年裡,在逼人的現實裡,小烏秋不得不提早長大,讀〈黃色發財車〉、〈最難吃的肉粽〉,那細膩的平實敘述裡,感傷是淡淡的,卻漫在字裡行間,就像少年烏秋勉力吞下的那顆肉粽,雖然吞了好多水來稀釋,那嗆得叫人掉淚的味道還在。     然而,烏秋之所以回望,之所以有講不完的故事,卻是因為在生活的艱困裡,情感的溫度總是綿密網住他,在〈父親節禮物〉、〈外傘頂洲之旅〉、〈羊〉……這些篇章裡,

精彩的故事不依傍任何壯闊的場面,卻依然有著清晰的畫面。     記憶的鮮明有助於情感的留駐,而深刻的情感也不免加深記憶,記憶力驚人的烏秋,在情感的驅動下,每一個篇章都是記憶與情感和諧的舞蹈。     又譬如〈我的數學之路〉:「雖然父母沒有為小時候的我準備數學學習的課程,但是那時在菜市場和在工地所做的那些數學習題,都融入了骨子裡,成了我一生中最重要的養分。然而紙上的數學習題或許可以增加數學計算的能力,但是該如何為孩子們建立刻苦耐勞的金錢觀呢?」     在書中我們可以不斷讀到類似的段落,讀到在困乏環境中成長的烏秋,如何在看似貧瘠的土壤中轉換出有機的養分,對於給不出世俗資源的父母,仍深深感念。  

  我始終相信,每一個講故事的人,背後都對某些人事物的無限眷戀。烏秋的濃情藏得太深,是一個不得不講故事的人。   作者序     過去的幾年裡,我利用空閒的時間寫了一些日記,其中最重要的目的是向孩子們介紹我的童年,告訴他們我小時候所經歷的一些有趣的事情。這些日記大都寫在我手機的筆記本裡,生活中碰到什麼就寫什麼,並沒有依照時間順序。     然後,我又打算「文以載道」,因為孩子們的生活太過優渥,從來不曾為生活煩惱,而我的人生經歷與他們完全相反,我有責任告訴他們未來人生的真實面貌,否則我可能愛之卻害之,這個信念驅使我寫了一篇又一篇。大概寫得還不錯,一些朋友的小孩看了也很喜歡,部分投稿也獲報紙雜誌

刊登。於是,一個集結成冊的妄想也油然而生。     容我在這裡自我介紹一下,我在嘉義東石鄉的海邊出生,家裡世世代代養蚵為生,於此度過了人生第一個十年。那一段與海為伍,無憂無慮的歲月,是我人生最快樂的回憶。     小四時,我們舉家搬遷到台中大里,家裡第一台車是用來賣蚵仔的黃色發財車,這段時間裡,我隨著父母到處賣蚵仔。第二台車是用來載磚車的三輪車,然後我的青少年時期幾乎都隨著父母在工地打工。     我人生的上半段看起來實在不太精彩,簡而言之,就是一個「討海人的囝」,接著是「作工人的囝」。在十八歲那年我考上台大醫學系的時候,我覺得我的人生就要從黑白變成彩色的了,然而年過四旬,驀然回首,卻發現我人

生最精彩的部分都在十八歲之前了……     謹以此書獻給我親愛的家人和朋友。 〈大批〉 我小的時候有一個綽號叫做「大批」,相當於是「大隻又呆」的意思,除了我的家人,幾乎村上所有的人都這樣叫我,即使我現在已經快四十歲了,而且也搬離故鄉三十年,只要踏入了那個村子,還是會有滿頭白髮的長輩一看到我就叫我「大批」,他們最喜歡一再的描述我小時候的固執行為模式,例如有一次我在一條水溝前駐足不敢過,有一個伯伯順手就把我抱過去了,我一直哭鬧要求把我抱回原本水溝的另一邊,因為這樣很「魯」的個性,很多長輩特別喜歡作弄我,在他們的眼中我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呆小孩。 我另外還有一個綽號叫做「大頭賢」,這個綽號則是通行於平

輩之中,因為我的頭很大,名字又有個賢,還有人幫我編了一段順口溜「大頭賢啊~大頭賢啊~咿啊~咿啊~蹦蹦。」其實我聽到人家這樣叫我,也知道這是有歧視的意味,但是人既然這麼呆,也就只能任由別人使用語言暴力。 可是在我六歲的時候,有一個事件卻永遠改變了所有人對我的看法。那時我念小一,學校因為教室擴建工程還沒有完工,所以低年級就須要早上、下午兩班輪流來上課。我記得那一天我們一年乙班是下午的課,原本下課後,我會和街坊鄰居們出去玩彈珠或尪仔標,但是那天我就只待在家,因為我熱切的期待父母回來,我等著要告訴他們一個大消息。有人告訴我,媽媽到朴子的外婆家去了,要到晚上才回來,所以我特別期望爸爸趕快回家,簡直可以用

「望穿秋水」來形容。 太陽已經快下山了,一個個到海裡蚵田去工作的叔叔伯伯們都相繼回來,原本我待在家門口等,最後我也按捺不住跑到了漁港邊去眺望,我看見爸爸的竹筏進港了,他肩上挑著一根扁擔,兩側掛著裝滿蚵仔的竹簍,緩緩的從一艘竹筏跨過一艘竹筏,最後跨上了岸來。

國民小學學校服務品質評量指標建構之研究

為了解決長輩父親節活動的問題,作者李宣慶 這樣論述:

國民小學向來是國家的基本教育,關係著一個國家未來的興衰,學校的服務品質是否良好,以及學校所提供的服務能不能符合學生及學生家長的期望,能否以更優質的學習環境和條件贏得更多學生及學生家長的認同,更是當前學校面臨少子化問題,招攬學生的要件,所以建構國民小學學校服務品質的評量指標,以供國民小學從業人員及家長參酌使用是本研究主要的目的。為達到此的目的,本研究先針對國民小學學校服務品質的內涵進行探究,並應用學者Parasuraman,A.,Zeithaml,V.A.,& Berry,L.L.(以下簡稱P.Z.B.)的服務品質概念及其SERVQUAL 量表的衡量模式,初步建構衡量國民小學學校服務品質之評量

指標,並編製成訪談大綱,以「訪談法」,訪談五位實務專家,進而建構出第一回合專家德懷術問卷,其後以「德懷術」(Delphi technique)問卷調查法,針對三十位德懷術專家學者實施三個回合的匿名性連續問卷調查,藉以凝聚共識性的觀點與蒐集不同的意見。本研究所獲致的結論與建議如下:壹、重要結論一、研究者將服務品質評量指標的建構分為「層面─構面─指標」三個階層,其中「層面」有五個(分別為學校整體方面、教務方面、訓導方面、總務方面、輔導方面),在每個層面之下又各分別建構出五個「構面」 (分別為有形性、可靠性、反應性、保證性、關懷性),而其下共建構出九十二個「指標」細項。二、本研究之國民小學學校服務品

質在學校整體方面共建構出十九項指標。A-1-1 學校能提供整潔與乾淨的教育環境。A-1-2 學校有校園網站並隨時更新。A-1-3 學校會提供給家長該學期的行事曆、各項通知及活動的日期時間。A-2-1 校長的辦學理念能落實,並能獲得大部分家長認同。A-2-2 學校相關會議(如家長會、校務會議…等等)的決議大多能確實執行並發通知告知家長。A-2-3 學校有完善的法規與制度。A-2-4 學校能確實登錄學生基本資料(成績、學籍、輔導紀錄…等等)並妥善ii保管、轉移並且保密。A-3-1 學校對家長、學生和老師所提出的建議,有善意及具體的回應。A-3-2 學校能即時提供正確的公告訊息讓家長了解(如緊急連絡

事項:停課、孩子送醫、活動日期異動、災害應變措施、教育政策及政令宣導…等等)。A-3-3 學校能提供有效的申訴管道(如專線電話或E-mail…等等)。A-4-1 學校凡事會以全體師生的權益為優先考量。A-4-2 大部分學校教職員工的服務態度值得信賴。A-4-3 學校擁有優良的讀書風氣。A-4-4 學校會定期在各種場合(如學生晨會、班級上課時…等等),適時表揚學生的優良表現(如頒發獎狀、獎學金…等等)。A-4-5 學校重視校園倫理,學生能學會尊師重道,孝順父母。A-5-1 學校樂意與教職員工、學生及家長溝通,並給予協助。A-5-2 家長與學校教師或行政人員聯繫溝通管道良好。A-5-3 學校處理申

訴抱怨時,能在以維護學生權益的前提下,讓家長、教師雙方達成共識。A-5-4 學校能夠妥善運用整合社區資源,邀請各種志工協助校務推動。(如圖書志工、說故事志工、導護志工…等等)。三、本研究之國民小學學校服務品質在教務方面共建構出二十一項指標。B-1-1 大部分教師能公正合理地評量學生的成績。B-1-2 大部分教師能給予學生正向的評語(如成績單與聯絡簿…等等)。B-1-3 學校會持續提供良好的圖書資源。B-1-4 學校能提供數位教學軟體與硬體(如配合課程之影片、互動式電子白板、單槍投影機、電腦、視聽設備、…等等) ,並且教師會善於應用於教學中,以提升孩子的學習效果。B-1-5 大部分教師會使用合宜

的教材和教具輔助教學。B-2-1 大部分教師能發下考試評量(含定期考查…等等)的範圍、方式與時間給學生和家長。B-2-2 大部分教師能有效掌握教學進度與學生學習狀況。B-2-3 大部分教師能安排與課程進度相關或延伸的作業及補充教材。B-2-4 大部分教師能確實批改學生的作業。B-2-5 大部分教師能確實要求學生訂正作業。B-3-1 大部分教師對於家長所提的學生問題,能儘速協助處理。B-3-2 大部分教師會立即協助學生解決在學習上遇到的困難。B-3-3 大部分教師會檢視學生的學習成果並隨時檢視自己的教學且進行調整。iiiB-4-1 班級在該學年度中,不會輕易更換任課教師,除非有特殊情形,以確保學

生學習的權益。B-4-2 大部分教師能訂定合宜班級常規,有效進行班級經營。B-4-3 大部分教師能有效教學,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B-4-4 大部分教師能善用身教與言教,作為學生的楷模。B-4-5 大部分教師能與家長適切的溝通。B-5-1 大部分教師能與學生有適切溝通,建立合宜的師生關係。B-5-2 學生面臨問題時,大部分老師能以同理心,鼓勵並協助學生面對問題。B-5-3 大部分教師會運用各種方式來傳達他對學生在校生活表現的關心(如透過電話、E-mail、通知單、聯絡簿、發放班級刊物…等等)。四、本研究之國民小學學校服務品質在訓導方面共建構出二十項指標。C-1-1 學校能提供緊急醫療照顧協助(

如健康中心)。C-1-2 學校有提供符合營養及衛生標準的營養午餐。C-1-3 學校重視學生身體健康,推行正確的健康教育與活動(如飲食均衡、視力保健、牙齒保健、各種疾病預防…等等)。C-1-4 學校能提供完善的體育器材與設備,並落實體育教學。C-2-1 學校會確實執行正向輔導管教教育政策(如禁止體罰、輔導管教、多鼓勵、少責罰…等等),並向家長說明該政策的內容。C-2-2 學校會明訂且落實執行校規以指導學生正確行為(如表揚拾金不昧的學生、處理遲到或打架的學生…等等)。C-2-3 學校重視品格教育,並落實在學生生活中,指導學生與他人能友善和睦相處。C-2-4 學校能規劃順暢的上放學交通與家長接送動線

,以及臨時應變措施(包含晴天與雨天)。C-3-1 學校設有危機處理小組能立即通報並妥善處理危機及偶發事件(如校園霸凌、災害應變、食物中毒…等等)。C-3-2 學校能妥善維護校園安全(如校外人士於上學時間闖入或校外人士與學生起衝突…等等)。C-3-3 當師生有衝突或學生有問題時,學校會立即以公正公平的方式解決問題。C-4-1 學校提供交通安全管制人員(如導護老師、交通義工與警察…等等)協助學童上放學。C-4-2 學校平時加強防災教育,規劃完善逃生路線,定期舉行安全演習和訓練(災害逃生演練和急救訓練…等等),並能告知家長。C-4-3 學校舉辦活動前會事先告知家長及師生。ivC-4-4 學校辦活動會

優先考慮學生及教職員的安全。C-5-1 大部分教師能敏銳觀察學生的各種問題。C-5-2 大部分教師會即時通知家長有關學生的任何問題,並討論如何幫助學生。C-5-3 學校能定期舉辦校外教學活動,透過參觀與體驗,提昇對地方文化認識與瞭解。C-5-4 學校會主動協助處理學生上放學時間所發生的交通事故。C-5-5 學校每年會舉辦校慶運動會或園遊會…等等活動,增進親師生之間的互動關係。五、本研究之國民小學學校服務品質在總務方面共建構出十七項指標。D-1-1 校園有綠化且美觀的建築與環境。D-1-2 學校有完善的「無障礙」空間環境與設施。D-1-3 學校提供足夠且舒適的教學空間。(如採光、通風、…等等)。

D-1-4 學校提供足夠、安全且清潔的廁所。D-1-5 學校能提供安全無虞且足夠的遊戲器材與運動設施。D-2-1 學校進行營繕工程時能注意人員的安全。D-2-2 校園各場館有明確的標識牌和交通動線圖。D-3-1 學校對於短缺或損壞的設施能立即的妥善處理。D-3-2 學校提供高效能的行政服務(如轉學、合作社代購物品、繳費、退費…等等)。D-4-1 學校提供警衛管制門禁、執勤巡邏人員或設有保全系統…等等。D-4-2 學校能合法及合理地收繳各項費用及辦理退費。D-4-3 學校具有安全良好的環境設施(如滅火器、警鈴…等等)且通過相關法規要求。D-4-4 學校提供足夠且方便衛生的飲水供應(如定期保養的飲

水機、以茶桶供應煮沸後冷卻的開水…等等)。D-4-5 學校能提供多種管道收繳各項費用,以方便家長使用,並提供繳費證明。D-5-1 學校提供安全無虞的活動場地(如運動場、操場、草地、空地…等等)。D-5-2 學校有規劃安全方便家長接送區(空間)。D-5-3 學校能適時按學生的身高調整適當的課桌椅。六、本研究之國民小學學校服務品質在輔導方面共建構出十五項指標。E-1-1 學校依法設有專任輔導與心理諮商人員,並將其專業背景告知學校同仁與家長,在必要時,提供相關的服務支援。vE-1-2 學校提供多元學生社團活動與課後才藝班服務,讓學生能多元學習,培養其他才能。E-1-3 學校有設置資源班或特教班,以提

供學生個別化的教育需求。E-2-1 學生與大部分學校教職員的互動具有安全感。E-2-2 當孩子遇到人際問題時(如:被排擠、辱罵…等等),大部分教師會耐心地協助孩子解決。E-2-3 學校輔導人員所提供的服務能有效幫助家長、學生及老師解決困境。E-3-1 各班導師能即時針對學生心理問題,提報輔導人員,進行認輔或轉介。E-3-2 學校能即時針對學生的需要,進行課業輔導或尋求特殊教育的協助。E-4-1 大部分教師了解班級學生家庭狀況,適度主動給予關心;遇有高關懷高風險家庭,尋求政府及社會資源予以協助。E-4-2 學校能配合家長需求推行各項扶助弱勢學生計畫,落實課後安親,照顧弱勢兒童。E-4-3 學校能

落實推行友善校園教育政策(落實學生輔導體制,推動生命、人權、公民、道德、法治及性別平等教育,強調尊重人權,促進師生和諧關係,建立安全、平等、多元、溫馨、法治的校園環境…等等)並向家長說明該政策的內容。E-5-1 學校定期舉辦班親會,與家長交換意見。E-5-2 大部分教師主動提供正向教育孩子的觀念和方法給家長。E-5-3 學校主動提供家長及學生所需的服務事項及資訊(如升學資訊,國小銜接國中的學習問題…等等)。E-5-4 積極推動家庭教育,鼓勵學生重視家庭倫理與家人關係,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關心家中長輩,舉辦愛家活動(如慶祝母親節、父親節,感謝父母親、祖孫週活動…等等)。貳、具體建議建議則分為

實務工作與後續研究兩部分。對實務工作的建議,依序分為教育主管機關、國民小學從業人員、國民小學學生家長等三方面;對後續研究的建議,則依序針對研究主題、研究對象、研究方法等三方面提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