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鍋電子鍋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必買單品、推薦清單和精選懶人包

電鍋電子鍋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Amy(張美君)寫的 Amyの私人廚房10分鐘出好菜(套書):下班後快速料理+一日兩餐快速料理 和宜手作的 一起帶.冷便當+一起來.捏飯糰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電鍋/電子鍋/煮飯鍋也說明:家樂福線上購物提供多種顏色大同電鍋供您選擇,從個人到十人份多功能電子鍋,在家煮飯外宿生活必備電鍋/電子鍋/煮飯鍋,都在家樂福線上購物!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幸福文化 和積木所出版 。

國立中正大學 台灣文學與創意應用研究所 浦忠勇所指導 林坤杉的 鄒族飲食文化及其變遷-以阿里山新美部落為例 (2017),提出電鍋電子鍋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鄒族、飲食文化、變遷、創新。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室內設計系碩士班 林盛宏所指導 吳品嫻的 具自理能力之高齡者廚房用具使用研究 (2016),提出因為有 自理能力、高齡者、廚房用具、使用行為、備餐行為的重點而找出了 電鍋電子鍋的解答。

最後網站LG 電子:電視/ 資訊/ 家電(洗衣機、冰箱、吸塵器、掃地機 ...則補充:LG 台灣多年來不斷進行品牌創新,致力於無線吸塵器、掃地機器人、冷氣、冰箱、微波爐、洗衣機、空氣清淨機、電子衣櫥、電視、筆電、螢幕等產品,提供頂尖智慧科技,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電鍋電子鍋,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Amyの私人廚房10分鐘出好菜(套書):下班後快速料理+一日兩餐快速料理

為了解決電鍋電子鍋的問題,作者Amy(張美君) 這樣論述:

★百萬粉絲敲碗期待!10分鐘下班後快速上桌,下班後的美味食光 \Amy老師「首本從未公開的快速常備菜」最新力作/ 小家庭適合的美味晚餐,還有午餐便當!   《Amyの私人廚房,下班後快速料理》書中內容   ★100道食譜─尋找每日餐桌靈感,吃當令食材,健康美味不重複!   ★100道料理影片─精心設計,每道菜只要「二分鐘」零失敗簡單煮   想開伙卻不知道該如何下手?身為一家之煮每天都為了菜色煩惱?   跟著Amy老師讓你能輕鬆學會各種家常菜,不藏私必學技巧,輕鬆就能做端出各種料理!   ◆下班後快速上菜撇步大公開   聰明買、做好冰箱管理、蔬菜、辛香料類妥善分配……,下班後快速上菜其實

最主要是在料理時善用廚房的各式家電及鍋具來進行烹煮,就可同時料理多道菜色,以現有的醬料、調理包,搭配當令時蔬、配菜,就能快速做出營養滿分的餐點。   ◆常備菜新觀念,趁週末先做   因為現代人相當忙碌,「常備菜」這幾年就變成很熱門的料理方式,概念是把食材預先處理或半處理好,使用醃漬或涼拌的料理方式,讓忙碌的上班族下班也能在家快速上桌開飯。   ◎滷好一鍋肉,下飯好美味─書裡的滷豬腳、白菜滷、滷三寶、滷雞腿、古早味紅燒肉等,煮好依所需份量分裝,下班時,只要解凍後就能快速覆熱上桌。   ◎可口涼拌菜,也是常備小菜─百香涼拌南瓜、涼拌大頭菜、和風涼拌洋蔥、涼拌毛豆等等,週末做好這些隨時可取用的

涼拌菜,想吃時就隨時美味上桌。   ◎善用好醬料,事半又功倍─想隨時煮一碗湯麵、燴飯都能快速上菜,就要善用各式市售或是自製醬料 蔥醬、油漬菇 及高湯粉或高湯等,都是美味的祕訣。   ◎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電鍋、電子鍋讓你不用顧爐火,微波、電鍋幫你加熱自製調理包,廚房食物處理機幫你節省備料時間、快速完成美味料理。   ◆新手入廚房,也能馬上變大廚   ◎怎樣才能炒出鹹香夠味的麻婆豆腐?   ◎花生豬腳怎樣滷才能Q彈軟嫩的?   ◎古早味白菜滷怎麼做最有阿嬤的味道?……等   從書中新手開始就該知道的事及每一章節皆附上零失敗QA小講堂,告訴你家常菜怎麼煮絕對不會失敗,料理手新手也能簡單上手

!   【從家常菜至排隊小吃,輕鬆學嘴饞不求人】   ☉麵飯&煎餅 主食─栗子嫩雞炊飯、鍋煮海鮮烏龍麵、蒜香干貝蓋飯   ☉肉類料理---竹筍燒肉、古早味滷豬腳、滷三寶、花雕雞   ☉海鮮料理—酥炸土魠魚、椒鹽鮮蚵、香烤魚下巴、金沙蝦球   ☉蔬食豆腐、涼拌菜配菜—古早味白菜滷、沙茶牛肉炒空心菜、三色蛋、百香果涼拌南瓜-   ☉各式湯品—青木瓜排骨湯、酸菜鴨湯、鳳梨苦瓜雞、竹筍香菇雞湯   ☉台灣在地小吃—自製蘿蔔糕、草仔粿、蚵仔煎、肉粽   ☉甜食點心---芒果奶酪、拔絲地瓜、手工芋圓、地瓜薑湯   從麵飯主食、肉料理、湯品,到草仔粿、自製蘿蔔糕、肉燥飯、蚵仔煎、肉粽等,這些台灣人最愛的

家常菜和夜市美食排隊小吃,嘴饞時都能自己做,一吃就上癮!   【特別增錄100個(2分鐘)影音檔案】   書中每道料理都附上鉅細靡遺的影音QR CODE針對主食、肉類、海鮮、蔬食、甜點等詳細分類整理歸納,2分鐘就學會一道料理,一步一步煮輕鬆上桌。   《Amyの私人廚房,一日兩餐快速料理》書中內容   ◆最適合忙碌上班族的飲食提案,趁週末先做好常備菜調理包   【忙碌解鎖祕笈01】周末超前佈署   一週間的採買食材計劃:照著買就能輕鬆搞定一週晚餐、午餐便當。   【忙碌解鎖祕笈02】19款常備菜調理包   各種肉類、海鮮、蔬菜、湯品共19種常備菜調理包!有空的日子把食材預先處理或半處理好

,半醃漬或事先煮好調理包,忙碌的上班族在下班後也能在家快速開飯。   ∥常備菜調理包冷藏保存期約4-5天、冷凍保存期約2週   【忙碌解鎖祕笈03】一菜多變好便利   善用調理包做好菜,就能一菜三變或一菜多變,19種調理包一共可以變化出75種料理,加上9種冰箱常備小菜,用來下酒、做便當、加菜,隨時端上桌好方便!   【忙碌解鎖祕笈04】變化豐富又兼顧營養的便當餐盒   只要學會搭配常備菜和小菜,就能做出繽紛又美味、健康的便當。上班族、學生族餐餐省錢、省時,日日都能開心吃!   【忙碌解鎖祕笈05】善用醬料,輕鬆醃漬   只要好好的運用好書中的9款萬用醬料, 就能輕鬆做出一道道好料理。  

 ․蔥油醬:香煎嫩雞佐蔥油醬、拌麵或拌飯、拌燙青菜等]   ․芝麻醬:麻醬涼拌雞絲、麻醬涼麵、涼拌小黃瓜等   ◆各種主菜、配菜調理包,趁週末超前佈署   ◎蔬菜常備菜調理包─變化料理   醃漬雪裡紅--﹥變化雪裡紅炒肉末、雪菜煨麵、雪菜炒年糕   鹽漬高麗菜--﹥變化酸甜開胃泡菜、胡麻醬拌高麗菜、高麗菜煎餅   ◎肉類常備菜調理包─變化料理   日式風味去骨雞腿排--﹥變化照燒雞腿排、椒麻雞、唐楊炸雞、韓式辣味炸雞、親子丼   味噌風味醃魚--﹥變化鱈魚西京燒、紙包魚、白蘿蔔味噌燉魚   ◎高湯常備菜調理包─變化料理   五色蔬菜高湯--﹥變化菇菇什錦蛋花湯、義式風味蔬菜湯、泰式酸辣湯

麵   排骨高湯--﹥變化芋頭排骨鹹粥、四神排骨湯、玉米蘿蔔排骨湯、韓式馬鈴薯排骨湯   ◎冰箱常備小菜─   辣炒小魚乾、糖心蛋、昆布佃煮、辣炒豆鼓蘿蔔乾、金平牛蒡絲等9款,放在冰箱隨時可以下酒、加菜、做便當。   【日日美味便當菜,從此不用再煩惱午餐!】   ․便當好吃的祕密,「米飯」是關鍵:介紹白米飯、紫米飯、糙米飯、黎麥飯、十穀飯、小松菜飯、紅藜大麥糙米飯等7種炊飯法,色香味俱全,好吃又好看。   ․便當可搭配1種主菜+2-3種配菜,保證美味又能兼顧營養!   ․常備菜便當組合小技巧 本書特色   》10分鐘快速上桌!   每道菜只要10分鐘可直接上桌、蔬菜、肉類營養美味兼顧!

  》冷藏、冷凍延長食材保存期   趁周末或是空閒的日子做一點調理包,超適合忙碌的現代煮婦。   》省錢省時有效率!   超市、市場都可以一次購買全部食材,做菜變得更有效率!   》醃漬後更入味   食材醃漬後1、2天後會更入味,口感更佳。     》營養豐富的便當搭配   各色蔬菜與肉類搭配變化豐富,不用煩惱便當菜單調不好吃! 名人推薦   蟬聯米其林指南推薦|雙月食品社 社長 賴永晟   最美營養師|高敏敏  

電鍋電子鍋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我是一個簡單的男人,有肉我就會按讚。
但是大家都說我做菜的方法太複雜,我只能說你們不懂我。

身為料理一哥,今天就來教大家如何一鍋料理。
只要通通往裡面塞,保證肉汁滿出來。

什麼?看完也想學?
5/9母親節前留言說說看如果得到黑小萬,你想要做什麼料理給家人吃?
隨機抽一台黑小萬送給你。

(感謝飛利浦乾爹贊助母親節禮物『黑小萬』一台)

#飛利浦 #母親節 #電子鍋 #家電 #料理
訂閱廚佛:https://www.youtube.com/c/ChefgodFred
更多一哥料理:https://reurl.cc/g78R8p
黑小萬網路限定優惠傳送門:https://bit.ly/3dJKRQH

鄒族飲食文化及其變遷-以阿里山新美部落為例

為了解決電鍋電子鍋的問題,作者林坤杉 這樣論述:

本研究以阿里山鄒族新美部落為對象進行訪談,主要目的要了解新美部落的鄒族原住民,在不同的時空條件之下,飲食現象及飲食文化產生了什麼樣變;因應現今觀光需求,部落是否可以用創新的鄒族料理吸引遊客。本研究訪談對象為六位新美當地居民,受訪者介於八十歲到五十歲之間,在生長背景上經過新美部落電力、公路未開通的時代,與現在便利的生活。在電力、公路未開通的時代,受訪者飲食文化與文獻中相差無幾:主食為地瓜、芋頭,其次為小米;副食為狩獵漁撈所得之物品;蔬果以自己種植或採集為主;在嗜食品中,酒類需自行釀造,煙草自行種植、檳榔那時尚未進到部落。調味品最主要是鹽巴,其他的還有薑和辣椒。在料理食物的方法上,肉類以水煮最為

常見,菜類則是加到肉湯一起煮熟再食用。在公路及電力開通後,食材與調味品取得方便,族人也會使用家電產品料理食材,例如電鍋、電子鍋等;酒類也不再自行釀造,在商店購買即可。另外教會引進新的食材如麵粉,也帶來不同以往的飲食觀念,所以部份族人減少吃臭肉的機會。本篇最後以茶山部落民宿、山美山之美餐廳與山美游芭絲餐館為例,期望新美部落未來在鄒族創新料理上可以有一番不同的作為。

一起帶.冷便當+一起來.捏飯糰

為了解決電鍋電子鍋的問題,作者宜手作 這樣論述:

《一起帶.冷便當》 每天要花很多時間準備便當嗎? 有沒有更快速的方法? 什麼是冷便當? 便當放到中午不會壞掉嗎? 只要30分鐘 國民媽媽教你可以當日現做的美味便當 讓家人吃得更營養、更健康 ★書中附有59道「國民媽媽保證讓你學會」實作影片」連結QRcode。 冷便當是指當日現做, 不用復熱即可享用, 常溫吃,更加可口安心。 IG粉絲詢問度最高的夢幻便當, 運用冰箱常備的當季與在地食材, 就能輕鬆做出大人、小孩都愛的便當菜, 現在就開始,為自己,也為家人準備當日現做的便當吧! 《一起來.捏飯糰》 自己捏出來的飯糰最好吃 國民媽媽教你用手捏出溫暖的飯糰好味道 早餐、午餐、晚餐、野餐 都適

合 讓大人小孩吃得開心又健康 什麼米適合捏飯糰? 飯糰一定要用醋飯嗎? 飯要怎麼煮最好吃? 飯糰的形狀怎麼捏? 飯糰如何包裹海苔? 飯糰擺在便當盒裡會沾怎麼辦? 活用日常料理,善用家中常備食材, 再搭配香噴噴的米飯, 就是一顆顆包含滿滿愛心的美味飯糰。 國民媽媽宜手作示範80款最受大人小孩歡迎的超級飯糰!   作者簡介宜手作和大多數的媽媽一樣,為了小孩的健康而開始學做飯、開始帶便當。初學時試做過幾種食譜而挫敗,除了有些食材購買不易,難度也高,常常為了一道菜花不少時間和金錢,成品也不見得滿意,更可怕的是浪費食材。後來依自己和小孩的喜好發展出簡單易做的食譜,善用當季與本地食材,只要逛市場一

圈或是利用家裡僅有的食材就能輕鬆做出大人、小孩都喜歡的菜色。目前在網路上和大家分享每日便當與作法,也在「我愛你學田」料理教室教授便當課程,期待人人都能輕鬆開心下廚,做出家人喜愛的料理。著有《一起帶.冷便當》《一起來.捏飯糰》。FB:宜手作(YIFANG’S handmade)IG:yifang818相關著作:《一起來.捏飯糰 :國民媽媽教你吃當季、選在地,80款當點心、便當、主餐與野餐都好吃的超級飯糰》《一起來.捏飯糰+黑鐵小牛奶鍋(博客來獨家)》《一起帶.冷便當:國民媽媽教你輕輕鬆鬆30分鐘,做出粉絲狂讚、美味又健康的每日餐盒》 《一起帶.冷便當》目錄 推薦序 自序 各種便當都試過,最愛冷

便當 冷便當Q&A 最愛便當盒&保冷劑 Chapter 1 一週冷便當 第一週 採買&備料 玉米漢堡飯糰/起司地瓜球/肉捲蘆筍/醋漬嫩薑 腐乳雞翅/奶油蓮藕/秋葵玉子燒/玉米綠花椰菜 韓式燒肉/涼拌黃豆芽/椒鹽豆干/涼拌菠菜/荷包蛋/泡菜 孜然翅腿/海苔玉子燒/蒜末紅蘿蔔/甜豆/醋漬櫻桃蘿蔔 橙汁魚片/蛋壽司/鹽麴四季豆/柚子白玉蘿蔔 第二週 採買&備料 菠菜鮮蝦義大利麵/蒜味雞米花/小黃瓜火腿薯泥/焗烤筊白筍 豬排壽司捲/冷拌菠菜/味噌鮪魚拌甜椒/蘑菇蛋 味噌肉餅/地瓜飯/青花筍/水煮蛋/醋漬蓮藕 孢子甘藍檸檬雞/牛肉壽司捲/炒紅蘿蔔絲 海苔豬排/豆皮海帶煮/蟹肉雪白菇/青花筍 第三週

採買&備料 剝皮辣椒雞/皮蛋玉子燒/蔥胖飯糰/綠花椰菜 美乃滋醃肉/雪裡紅炒豆干/?仔魚玉子燒/甜豆 奶油鴻喜菇鮭魚/烤馬鈴薯/淺漬蔬菜 番茄炒牛肉/毛豆蝦仁飯糰/奶油南瓜/蘆筍 雪裡紅豆腐漢堡排/蓮藕拌鮪魚/蛋鬆/綠花椰菜 第四週 採買&備料 醬燒柳葉魚/地瓜肉餅/蘆筍/紅薑/昆布炊飯 牛肉蛋炒飯/鹽麴松?肉/泡菜春雨/四季豆 啤酒雞翅/金沙長豆/塔香豆干/炒小魚牛蒡 香菜牛肉棒/鮭魚青蔥飯糰/醬燒鴻喜菇/涼拌海帶根 醋溜雞柳/番茄鮪魚玉子燒/椒鹽杏鮑菇/四季豆 【Column】飯糰/玉子燒/醃漬 Chapter 2 輕食冷便當 涼拌鮮蝦通心麵 雞肉總匯三明治 燒肉米漢堡 涼拌蒟蒻小

黃瓜雞絲 涼拌豬肉寬粉 墨西哥辣椒牛肉鬆餅 酸黃瓜鮭魚起司鯛魚燒 鹽麴雞腿排&火腿馬鈴薯三明治 炸豬排免捏飯糰 厚蛋培根免捏飯糰 鮪魚蘆筍貝果 炒泡麵三明治 Chapter 3 超商冷便當 糖醋排骨便當 香菇雞燉湯烏龍麵便當 親子丼便當 豆乳雞&毛豆便當 起司雞腿便當 BBQ棒棒腿蛋包飯便當 培根義大利麵&炸雞便當 鍋貼滷味燙便當 番茄義大利麵&焗烤蔬菜便當 火腿玉米蛋餅&烤雞翅便當 燒賣&餡餅&三角骨便當 彈珠香腸&炒飯便當 【Column】高湯 Chapter 4 湯品 基礎湯品 增強免疫力雞湯 南瓜濃湯 馬鈴薯濃湯 玉米濃湯 紅蘿蔔濃湯 番茄濃湯 茄汁雞肉蔬菜濃湯 牛肉蔬菜濃湯 鮭

魚味噌湯 麻油烏魚湯 芥菜地瓜雞湯 鮭魚白菜湯 豬肉番茄蔬菜湯 【Column】汆燙青菜 《一起來.捏飯糰》目錄 【自序】 利用豐盛鮮美的在地食材,捏出自己與家人都喜愛的飯糰 飯糰小知識 煮飯的方法 電鍋 電子鍋 土鍋 鑄鐵鍋 開始捏飯糰囉! 整形 沾裹 包海苔 模具與便當盒 飯糰便盒裝填方式示範 1抹醬飯糰 示範:番茄起司肉醬飯糰/鳳梨蘋果汁 蔥蒜飯糰 肉醬飯糰 花椰菜飯糰 鮪魚酪梨飯糰 花生堅果飯糰 蘋果奇異果飯糰 2拌料飯糰 示範:黃帝豆炒豆干飯糰/西生菜蛋花湯 蝦仁甜豆飯糰 櫻花蝦飯糰 火腿菜飯飯糰 小魚花生飯糰 芽菜鮭魚飯糰 蛋鬆金針花飯糰 烤甜不辣飯糰 3煎飯糰

示範:海鮮米漢堡飯糰/香蕉堅果牛奶 醬油薑黃飯糰 味噌飯糰 玉子燒飯糰 清冰箱飯糰 牛肉球飯糰 煎起司飯糰 4包餡飯糰 示範:蔥爆干貝飯糰/虎豆肉片湯 咖哩肉末飯糰 酸菜花生粉飯糰 蛋鬆飯糰、肉鬆飯糰、鮭魚鬆飯糰 雪裡紅飯糰 鮪魚沙拉飯糰 打拋豬飯糰 芋頭肉末飯糰 肉燥飯糰、滷蛋飯糰 5捲飯糰 示範:牛肉捲飯糰/小松菜拌豆腐 高麗菜捲飯糰 生菜捲飯糰 燻鮭魚捲飯糰 五花肉捲飯糰 6海苔球飯糰 示範:炸蝦飯糰/金針排骨湯 培根玉米飯糰 奶油南瓜飯糰 蛋包雞胸肉飯糰 蛋香腸飯糰 鹽酥雞飯糰 糖醋魚飯糰 菜脯油條飯糰 小魚豆干飯糰 黑胡椒牛肉飯糰 蟹肉棒甜豆飯糰 酸豇菜肉末飯糰 7手毬飯糰

示範:蛋包飯糰/醬煮南瓜 小黃瓜手飯糰 櫻桃蘿蔔飯糰 蛋絲飯糰 生火腿飯糰 8炊飯飯糰 示範:烤魚炊飯飯糰/雞肉黃帝豆湯 昆布文蛤炊飯飯糰 竹筍炊飯飯糰 地瓜、玉米、毛豆炊飯飯糰 魩仔魚炊飯飯糰 牛肉炊飯飯糰 臘味炊飯飯糰 玉米雞胸肉炊飯飯糰 櫻花蝦蓮子炊飯飯糰 油飯飯糰 9免捏飯糰 示範:滷排骨免捏飯糰/番茄鴻禧菇湯 三杯雞免捏飯糰 照燒雞腿排免捏飯糰 豆芽菜牛肉漢堡排免捏飯糰 味噌叉燒免捏飯糰 鳳梨蝦球免捏飯糰 厚蛋燻鮭魚免捏飯糰 泡菜豬排免捏飯糰 10炸飯糰 示範:牛肉起司米球炸飯糰/小魚昆布湯 梅乾肉炸飯糰 醬油起司炸飯糰 蝦仁芹菜炸飯糰 牛肉球炸飯糰 菜脯花生炸飯糰 香菇青菜

炸飯糰 【Column】飲品、湯品與配菜  

具自理能力之高齡者廚房用具使用研究

為了解決電鍋電子鍋的問題,作者吳品嫻 這樣論述:

  本研究以能自理生活的高齡者為主要研究對象,進行廚房用具使用探討。期望透過本研究彙整高齡者對於廚房用具的使用評估與建議,進一步提供消費者、製造商、工業設計者與政府部門,作為使用者需求開發參考與借鏡。  首先,採取非結構性的深度訪談法結合實地觀察法與實際測試,探討高齡者在廚房用具的使用狀況、問題與需求。其次,除上述方法外,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對臺灣北部地區高齡者進行問卷統計與交叉分析,針對廚房用具的使用與習慣提出問題與相關建議。研究目的最主要為探究高齡者在使用廚房用具時,反映出的生理及心理的需求。  研究發現如下:(1)備餐行為與習慣方面,部分高齡者不想煮飯,選擇購買外食,或請子女準備三餐;高

齡者喜歡準備的餐食順序為:晚餐(36.23%)、午餐(32.61%)、早餐(18.12%);高齡者煮飯多因需自理而煮(占57.95%),不喜歡煮飯的高齡者人數占第二多(21.59%),真正喜歡煮飯者占最少(20.46%);即使不愛煮飯,普遍高齡者們還是選擇餐餐現煮;多數受測高齡者習慣自己煮,不喜歡與他人一起烹煮;高齡者偏好可一口入食的食材,也喜歡將食材煮至口感較軟;高齡者喜歡的煮菜風格依序為:台灣家常菜(61.60%)、綜合風格(21.60%)、客家菜(4.8%)、西式料理(3.20%)、其他(4.00%)、山東菜和泰式料理(各占2.40%);愛吃的主食以米飯類居多(67.50%),麵食類次之

(20.00),饅頭類第三(12.50%)。(2)廚房用具使用方面,受測高齡者多數使用「中小型」的鍋具、微波爐與烤箱,又以「中型」為最主要;因高齡者普遍一次烹煮的菜量不多,所以採購鍋具時,會挑選尺寸適中的、適合自己肌力以及符合自己身體狀況的重量;高齡者會根據當天煮的菜色和人數,來選擇使用的鍋具和數量,但會盡量用最少的鍋具,減少清洗時間;高齡者下廚時使用的攪拌和盛裝用具,複選次數由高至低依序為:盛裝攪拌專用大湯匙、鍋鏟、用餐時的筷子、煮菜專用加長筷、用餐時的湯匙;高齡者煮菜風格以台灣家常菜為最大宗,其中主食以米飯類居多,因此鍋具可能多為中小型的平底鍋、炒鍋、湯鍋與電鍋/電子鍋,滷鍋、快鍋與蒸鍋次

之;除了廚房用具本身問題,高齡者還會考量廚房用具的用後清理、收納及操作習慣性。另一方面刀具的銳利與否,對高齡者的烹煮生活也非常重要。(3)生活態度與飲食方面,高齡者很注重健康與養身,因此,在調味方式上,多數高齡者會選擇「適中」(占56.82%)和「清淡」(36.36%)的口味;烹煮時最注重「健康」概念(52.56%);挑選食材會以健康(27.24%)觀點為最主要,會考慮到營養(22.92%)層面,會選擇當季的食材(23.26%),也會煮家人愛吃的料理(23.26%)。(4)高齡者無法接受多功能廚房用具的複選原因如下:習慣用慣用的菜刀(70%)、收納上較占空間(50%)、覺得用菜刀切較迅速(48

%)、清洗步驟繁冗(26%)、使用麻煩(17.5%)、菜量不多(16.5%)與關節或手腕不適(2.5%),綜合上述,「使用習慣」是高齡者最無法接受多功能廚房用具的主因。實際使用後受測者反映出對多功能廚房用具的排斥感降低,認為其方便者增多,但多數使用者仍傾向使用傳統廚房用具;實驗後多功能廚房用具的清洗與收納,加深了受測者的排斥感。(5)不同背景變相之高齡者對於廚房用具的使用,有顯著差異(性別、年齡、地區、家庭居住狀況、身體狀況與退休前職業)。最後,為因應社會結構高齡化之趨勢,本研究歸納出高齡者廚房用具的使用與設計建議。期望未來能有更多研究者參與這方面的研究,亦可為具自理能力之高齡者帶來更多的生活

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