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份私立幼兒園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必買單品、推薦清單和精選懶人包

輔仁大學 跨專業長期照護碩士學位學程在職專班 蕭伃伶所指導 李俊樺的 長期照顧機構外籍照顧服務員適應歷程之研究 (2021),提出頭份私立幼兒園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適應歷程、外籍照服員、長期照顧機構。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聯合大學 客家語言與傳播研究所 范瑞玲所指導 徐桂萍的 苗栗客庄閩南媳婦學習客家語言之研究-以苗栗市為例 (2020),提出因為有 客語的重點而找出了 頭份私立幼兒園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頭份私立幼兒園,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長期照顧機構外籍照顧服務員適應歷程之研究

為了解決頭份私立幼兒園的問題,作者李俊樺 這樣論述:

台灣長期照顧人力需求日趨迫切,其中尤以照顧服務員需求缺口最為嚴重,至2021年底我國引進外籍照服員超過22萬人,外籍照服員抵台後需面臨諸多適應問題,故本研究之目的為探討長照機構外籍照服員於「語言溝通」、「生活習慣」、「人際互動」、「工作」等面向之適應歷程。本研究為質性研究設計,以長照機構外籍照服員為研究對象,進行「半結構式訪談」,於2021.08.7~09.04自台北市5間長照機構共收案21位女性個案。結果顯示機構外籍照服員之「語言溝通」為抵台最初三個月最大適應問題;「生活習慣」之「飲食」不適應主因為食物味道差異,三成需適應冬天之「天氣」和「衣著」,「住」之不適應主因為宿舍人太多,「行」之不

適應主要是剛抵台時不會搭車,「休閒娛樂」適應以玩手機、下班休息放鬆為主;多數無「人際互動」適應問題但需「工作」調適;整體適應時間平均約為半年,獲最大適應協助來自照服員同事。建議可設語言分階認證制,機構可訂種子教師或師傅制帶領新進外籍照服員,並規劃工作技能學習進度與認證;學術或實業界可建置互動式網路語言、照護技能學習等互動網站及外籍照服員成長團體,以增進機構外籍照服員之適應。

苗栗客庄閩南媳婦學習客家語言之研究-以苗栗市為例

為了解決頭份私立幼兒園的問題,作者徐桂萍 這樣論述:

摘要近年來閩客通婚的情形日益普遍,嫁入客家家庭的閩南婦女,對客家族群的認同及語言使用也受到關注。研究者期望能透過此研究,了解閩客通婚下的閩南媳婦對於客語學習之動機、態度,期待能明瞭閩南女性學習客語的歷程,並探究對客家族群文化的認同度。因為從未有文獻深入探討此議題,所以研究者希望從族群融合的現象中,以女性的立場著眼,並強調女性角色在語言與文化傳承中的重要性。本研究參與者為居住苗栗地區十二位閩南媳婦,研究者進行半結構式深度訪談,探討閩南媳婦的客語學習動機及客語使用的態度。根據訪談結果發現:1.受訪者積極學習客語的動機,是一種客家認同的表現,使用共同的客語是建構客家認同的歷程,也是族群認同的要素之

一;2. 閩南媳婦因婚後長時間相處,改變對客家族群印象,然而客家人有強大的團結凝聚力,閩、客族群常因為語言差異造成溝通不良,出現被排擠的感受;3.閩南籍母親抱持工具論的觀點,期望子女多擁有一種語言能力。她們婚後常使用客語與親朋好友或左鄰右舍溝通及教養下一代,也會讓孩子理解,多學習一種語言的好處,並鼓勵孩子多參加客語比賽;4.受訪者認同學校教育可於課程中排入客家戲劇、客家八音、客家技藝、文創產業等客家文化的介紹,增加客家子弟的客家認同建構。研究者建議,1.在各機關多招募通過客語中高級認證的人才,給予適當的工作機會,如客語口譯人員,或各項考試加分制度,讓原本不重視客語的人有動機及誘因學習客語並傳承

延續。2.學校可增加學習客語和文化的課程,提升閩南媳婦及其子女的客語能力,激起子女對鄉土語言的重視,提高學習客語的意願,如此不但可以延緩客語衰退的速度,甚至有助於客語的成長壯大,建構子女的客家認同,讓客家文化得以傳承。關鍵字:客語、閩南媳婦、客語學習、語言態度、文化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