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交付英文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必買單品、推薦清單和精選懶人包

國立交通大學 教育研究所 陳琦媛所指導 胡耕菱的 我國「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執行情況之研究 (2010),提出项目交付英文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一流大學、執行情況。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项目交付英文,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我國「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執行情況之研究

為了解決项目交付英文的問題,作者胡耕菱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我國「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執行情況,係以文獻分析法與訪談法進行研究,針對我國高等教育卓越計畫脈絡、國際高等教育卓越計畫與受補助學校校內執行「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之策略進行探討,分析計畫整體之官方資料,發展本研究之訪談大綱。研究者深入訪問受補助大學計畫相關執行者,受訪者包括3位校長、3位執行長、2位研發長、1位頂尖大學辦公室主任,共9位受訪者。彙整分析文獻與訪談資料後歸納本研究之研究結果,獲致研究結論如下:壹、我國與日本、韓國、中國、德國高等教育卓越計畫皆由官方負責,執行年限3~7年,期程皆為兩期。受訪者認為我國計畫時間、時程適當,而未來第三期執行

與否,則需經由評估前兩期之成效後才得以實施。貳、各國補助方式分為「校式」與「計畫式」兩種,或兩相搭配,若要促進整體高等教育之素質提昇,以「校式」發放經費為佳,整體規劃具統整性,經費的使用亦較為彈性。參、我國「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受補助學校之執行策略偏重在「基礎建設」、「研究」、「教學」、「國際化」四大面向。肆、我國「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初期之官方內涵與受補助學校之認定有所差異,教育部注重排名數據,而校方不贊成為排名而打造卓越。伍、我國「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之審核制度需再斟酌審查委員領域專長及審核過程,審議指標應定位為「門檻」導向且增加彈性空間。陸

、受補助大學分別以秘書處、研發處及頂尖大學辦公室為負責單位,執行相關審核評鑑事宜。柒、受補助大學為配合教育部考核,多以一年為計畫執行時間單位,而學校內部則採取「緊迫追蹤」之方式以監督執行績效。捌、受補助大學初期在基礎建設投入較多經費,並且在經費的運用上無優先順序考量,教學部分在計畫經費之使用占有相當重的比例。玖、受補助大學以檢核表及評鑑表來確認執行進度,少部份學校採用第三者外部評鑑。拾、我國「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鼓勵頂尖大學發展各校特色領域,使研究成果更具有國際視野及品質。拾壹、我國「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帶動受補助學校所有層面之發展,包含研究、教學、國際化、產學

、基礎建設、制度等,使學校整體素質向上提昇。拾貳、我國「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經費分配容易造成校內紛爭,而學校未具有信服力的審核機制以作為分配款項之依據。拾參、我國「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要求受補助之公立大學必須法人化,而教師與職員具有公務人員身份的矛盾,導致大學法人化遭到內部反對。最後依據研究結論提出建議,以供教育行政主管機關、受補助大學及未來研究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