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專線台中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必買單品、推薦清單和精選懶人包

1999專線台中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張雙兵寫的 慰安婦調查實錄 和纓花 等著的 波瀾與細流:台灣婚暴服務初啟時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1955勞工諮詢申訴專線 - 勞動力發展署也說明:一、1955專線計畫緣起. 為提供移工、雇主及一般社會大眾方便記憶及撥打之申訴專線,爰整合原有「0800外籍勞工申訴專線」及「各地方諮詢服務中心電話」等眾多保護專線,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立京文化 和心靈工坊所出版 。

淡江大學 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班 張貴傑、藍挹丰所指導 陳敏菡的 從事家庭暴力相對人處遇網絡之心理師跨域合作及困境探究 (2021),提出1999專線台中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家庭暴力相對人處遇網絡、跨域合作、質性研究。

而第二篇論文國防大學 戰略研究所 葛惠敏所指導 林秋明的 習近平主政時期維穩政策之研究:以科技維穩為例 (2021),提出因為有 維穩、科技維穩、數位威權體制、社會控制的重點而找出了 1999專線台中的解答。

最後網站仁愛院區 - 網路掛號則補充:人工掛號, 客服中心:(02)2555-3000 台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轉888 (免費,公共電話及預付卡除外). 自動掛號機, 仁愛院區醫院現場. 傳真掛號, 聽障傳真專線(02)2703-9137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1999專線台中,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慰安婦調查實錄

為了解決1999專線台中的問題,作者張雙兵 這樣論述:

中國有上百萬的婦女成為慰安婦, 身體和心理上都留下了永遠抹不去的傷疤 她們喪失了成為正常女人的勇氣   「慰安婦」一詞起源於日語,日本的大辭典《廣辭苑》裡對於「慰安婦」一詞的註釋是「隨軍到戰地部隊,安慰過官兵的女人」。   中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有上百萬婦女被日軍當作性工具,日軍除了從日本帶來了「慰安婦」外,還在朝鮮、中國抓捕大量婦女充做性奴隸。   這些被日本兵糟蹋過的女性,她們當年承受日本軍人的殘酷迫害,在身體上和心理上受到的打擊是難以想像的。如果沒有去做認真細緻的調查,只能知道她們是「慰安婦」、性奴隸而已,有誰會知道她們在戰爭中有過死裡逃生的劫難。而且在此之後,她們的身體和心理

上都留下了永遠抹不去的傷疤。她們有的因此喪失了勞動能力,一輩子沒有經濟收入,依靠別人的憐惜和施捨度日;也有的甚至因此失去了做母親的權利,到了老年,無依無靠,沒有經濟來源,而患了重病者幾乎沒有康復的希望,只能等死。大多數已經在戰爭年代和戰後的幾十年裡陸續逝去,只有一小部分的人仍存活到現在。   根據作者張雙兵的資料研究發現,每一個日軍據點平時至少有五、六個慰安婦,最多的時候達到十幾個。據調查,在那個時候被日本兵抓去的女人,少的關押十幾天,多的關押一到兩個月,特殊情況也有一兩年,就以每一個據點每次抓捕5—6個女人,每20天換一批女人計算,那麼一年內在一個據點被抓的女人預計有100多個,按1個縣1

0個據點計算,得到的資料至少是1000個受害者。侵華期間日軍佔據過我國至少1000個縣的區域(僅山西省就被侵佔過80多個縣),這樣計算僅一年在中國就有100多萬的無辜婦女被強征為「慰安婦」。日軍侵佔東北14年,全面侵華8年,照此計算,強擄「慰安婦」當以數百萬計。   一場長達15年的跨國訴訟展開   16位受害慰安婦,在張雙兵的帶領下遠赴日本出庭   70年前的抗日戰爭,日軍對中國婦女施壓的性暴力,不僅造成她們日後身心靈方面的創痛,而要踏上爭取社會認同與權益爭取的道路更是漫長。   而事件的背後許多人不曾瞭解,她們選擇走上國際抗爭需要克服內心陰影,背後承受多少輿論與自我壓力。   本書

作者張雙兵,一個山村小學教師,走訪鄉鎮尋找當年被日軍侵害的受害者,用時間傾聽他們內心曾經說不出口的控訴,各處奔走只求揭開了塵封半個世紀的歷史真相,用奉獻擔當起了一份沉沉的歷史責任,歷經十多年的艱難訴訟,從日本地方法院一直打到日本的最高法院,使日本法院從最初不承認基本事實到承認受害事實,取得了初步勝利。   此調查報告為作者引領讀者認識慰安婦史實的最佳證言,喚起人們對這一慘痛史實的關注。   捐款訊息   你買書,我捐款,專款專捐財團法人台北市婦女救援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   用愛與關懷守護我們所愛的人。 本書特色   中國亞馬遜書店五顆星推薦!中國大陸發行10萬冊,好評銷售7萬冊   為

了不再沉默的歷史,   一位鄉村教師奔走33年,走訪近百位受害者,   她們,用生命紀錄傷痕,揭露塵封半世紀的歷史真相   一本最接近慰安婦史實原貌的血淚報告!   「只有她們自己知道,恢復名譽對她們來說是多麼的重要。身為山村裡的一介百姓,只能將此調查報告公諸於世。」-張雙兵   70年前的那場戰爭,日本侵略者使亞洲20萬婦女淪為慰安婦。如今當事者多因為年歲漸長而故去,剩下的受害者也在餘生裡獨自承受過去痛苦的回憶,因為羞恥,這份埋藏在心中的祕密不能輕易對他人訴說,多少回的夜裡,依稀能在夢中清楚的映照出日本軍施加在她們身上的種種暴行,宛如漫漫長夜似的,陰霾久久無法散去。   一位毅然挑起揭

開歷史塵封真相責任的鄉村教師,張雙兵被稱為「中國慰安婦民間調查第一人」,以雙腳行走七個鄉野、以雙手紀錄80位受害者口述史實、以誠心感受她們的遭遇,讓歷史評價那段沉痛的過去。 名人推薦   知名作家 李偉文   婦女救援基金會執行長 康淑華   文史工作者 趙潤生 作者簡介 中國慰安婦調查第一人 張雙兵   盂縣西潘鄉羊泉村人,一位毅然挑起揭開歷史塵封真相責任的鄉村教師,因此被稱為「中國慰安婦民間調查第一人」。1992年,他親自寫下並向日本政府遞交了來自中國大陸的第一份侵華日軍性侵控訴書。隨後,一場長達15年的跨國訴訟展開。包括萬愛花在內的16位老人,曾拖著孱弱的身體,在他的帶領下遠

赴日本出庭。33年時間裡,為了給這些老人們爭取應得的尊嚴和必要的生活保障,張雙兵四處奔波;他先後走訪了123位老人,編寫成中國第一部慰安婦口述史書籍《慰安婦實錄》。此書於2014年籌拍慰安婦議題電影《大寒》,預計2015年9月上映。 推薦序 半生奔走,只為揭開歷史塵封真相 ︱趙潤生 前 言  慰安婦,身不由己的烙印 盂縣調查實錄 進圭據點受害者調查報告 侯冬娥— 美貌蓋山西,卻招致橫禍 馮壯香— 善良富家女,好心反被漢奸害   劉麵換─父母苦心以捏麵人換命,未料命運多舛 李秀梅─昔遭殘暴對待幾乎失明,上訴日本法庭等待光明 陳林桃 ─丈夫抗日積極,遭日軍遷怒強擄 周喜香─領

導全村婦女抗日,遭叛徒告密被逮 萬愛花 ─第一個站到國際會場控訴日本的中國女性受害者 張二妮 ─生前念念不忘要夫伸冤報仇 胡壯娥  ─年僅13,慘遭欺凌香消玉殞 劉銀愛 ─眼睜睜看著丈夫在眼前遇害,卻無力挽救 劉二荷 ─等不到起訴,帶著冤枉和怨恨離世 柴玉花 ─ 含著一腔怨恨離世 侯巧良─ 十三歲慘遭欺凌,抗日村長之女親赴日法庭作證 張小妮 ─ 苦盼50年,終能在死之前真相大白 侯金良─ 撓閣美姑娘,獻身頂任務 郭喜翠─和姐姐相依為命,受抗日姐夫牽連 周潤香 侯二毛 趙變梅 侯玉桃 陳喜雲─ 五女同被抓,命運大不同 張改香─ 剛完婚,被當「任務」送交日軍 周變香─ 十五稚齡,慘遭無止盡的欺凌

李喜梅─ 丈夫離家抗日,獨自面對苦難 陳計連─ 多年下落不明,晚景淒涼 邢三妮─ 母親早死,孤女12歲就嫁人 曹黑毛─ 提及往事全身發抖,仍心有餘悸 韓銀梅 ─ 夫抗日,妻成替代羔羊 河東據點受害者調查報告 南二樸─ 遭欺凌長達一年八個月,終含冤而逝 張先兔─ 新嫁娘,喜悅不過三天 趙潤梅 ─ 日本法庭判決敗訴,氣憤崩潰精神分裂 劉海蓮 劉計花─ 同關一室,天天受欺淩 尹林香 尹玉林─ 苦情姐妹,被迫淪為炮樓女子 王改荷 ─ 漢奸告密,丈夫莫名慘死眼前 高銀娥 ─ 身體受盡折磨,歷五十年仍未癒 楊時珍 ─ 每日東躲西藏,擔憂成疾 尚春燕 ─ 日軍折磨,留下殘病身軀 韓桃桃─ 遭輪番精神轟炸,

被迫接「任務」 張五昭 ─ 胞弟受驚嚇無法言語 李壯林 王貴青─ 婆媳同遭毒手,孝子被迫當漢奸 西煙據點受害者調查報告 楊壯來─ 背上漢奸名聲,遇害身亡 趙存妮 ─ 無法生育,悲嘆膝下無子 上社據點受害者調查報告 王變良 ─ 被欺凌導致無法生育,晚景淒涼 李金連 張玉壯─ 不分日夜同被糟蹋,渾身患病 陽曲縣調查實錄 南溫川據點受害者調查報告 趙乃花 侯計秀 李存香─ 三個女人為求自保,向日軍屈服 王壯秀 ─清秀佳人遭辱,不幸懷孕 劉乃妮等17名─命運驟變下的薄命紅顏  姚乃妮─ 指腹為婚嫁入夫家,小康生活遭漢奸破壞 賈石頭 楊改香 黃土芳—忍氣吞聲接受「任務」,只為熬過災厄 沁縣調查

實錄 交口據點受害者調查報告 王娥孩─ 漢奸告密,全家禍不單行 李金魚─ 厄運臨身被折磨成皮包骨 劉海雲─ 被當通匪,遭大槍押送 李金娥 ─ 命運多舛欲訴無門 李富蘭─ 久病成疾,候不到起訴日即離世 郭毛孩─ 一家四姐妹無一倖免 劉風孩─ 被扔進山溝才逃出 郭風英─ 慘遭酷刑折磨60天 武鄉縣調查實錄 南溝據點受害者調查報告 白秀英─ 避難不及,姐弟三人同遭殃 馮女兒─ 三姐妹同囚,堅信逃跑是唯一的出路 郝改英─ 勇敢為自己討回公道 郭雲香─ 小腿先被打斷,棄置河旁終獲救 范連花─ 不願受苦,決意絕食自盡才獲生機 趙蘭英─ 漢奸告發丈夫,全家受牽連 李改蘭─ 母跪地求情,仍淪為慰安婦 任

蘭娥─ 爺爺被火焚,永生難忘的傷痛 袁改連─ 父母為求情,雙雙慘死刀下 郝菊香─ 要為死去的姐妹繼續活著 趙志蘭─雙親犧牲性命維護四姊妹 秦愛珍─ 漢奸告密,全家無一倖免 郝月連─ 等待和日本人清算罪行的那一天 楊愛花─ 日日夜夜烙印著仇恨的回憶存活 推薦序 為揭開歷史塵封真相半生奔走 文史工作者 趙潤生   十年光陰,紀錄性暴力的血淚痕跡   張雙兵,一位毅然揭開歷史塵封真相責任的鄉村小學教師。他不只為了成為一名優秀教師的遠大理想而努力,也曾懷抱著成為文學家的夢想,曾於盂縣西部地區創辦了烏河文學社。但是,歷史賦予他更崇高的使命,從一個戰爭受害者到一批戰爭受害者對他訴說苦難,讓他花了

半生寫出了這本書。   上世紀80年代一個偶然機會,在一個秋天收穫的季節裡,一位爬在谷地裡撿穀穗老婦人的身世讓他感動。這位老婦人就是中國大陸第一位站出來控訴日軍性暴力的戰爭受害者-侯冬娥,張雙兵用了十年的時間讓老人說出了真相。他向世界莊嚴地宣佈:中國大陸當年被日軍性暴力的倖存者還活著,要向日軍討還血債!為了查明真相,他聯合國內外友人對中國戰爭受害者進行了艱難的調查取證,利用課餘時間和假日走進山中尋找受害人。為了尋找這些老人,他甚至於除夕夜還在奔走;為了尋找這些老人,他在風雨交加的河道中趕路,險些被洪水沖走。他尋訪了數千人進行調查,最後尋找到近百位當事人,寫了數十萬字的調查證言,為起訴日本政府

提供了有力的證據。這些對戰爭受害親歷者的第一手調查文字,都已如實載入本書,其歷史價值是無法估量的。   在張雙兵的感召下,中日人士紛紛加入尋找、幫助受害者的行列。其中有一位農民李貴明加入,對受害老人的生活給予極大的幫助;我作為一位文史工作者也幫助張雙兵整理了大量的證言史料;北京女律師康健為伸張正義,主動為老人們和日本政府打官司奔波於北京、山西和日本之間;一群日本正義人士:大森典子、石田米子等為了幫老人們爭取應有的賠償,從物質、精神等各個層面給予最大的支援。   為了正義而呼的歷史責任-張雙兵   張雙兵以他極大的勇氣,讓老人們站出來向日本政府提出訴訟。他承受巨大壓力,帶領老人們第一次走上

日本法庭,走向日本民間的證言集會,向日本社會公佈事實真相。當日本法庭內外的反對者向他示威的時候,他勇敢地站出來,發出正義的聲音,用血的歷史事實給予迎頭痛擊,並且把法庭內外的親身感受和訴訟內幕在本書中一一告知讀者。   在張雙兵和他這些中日朋友們歷經十多年的艱難訴訟之下,他們將這場跨世紀討回正義的官司,從日本地方法院一直打到最高法院,使日本法院從最初不承認基本事實到承認受害事實,取得了初步勝利。他用一支筆真實記錄了每一次在日本法庭的鬥爭經過。   張雙兵的事蹟使人們感動,他和他朋友們用力量揭開了塵封半個世紀的歷史真相,用奉獻擔當起了一份沉重的歷史責任;他為正義而呼、他為公正而爭、他為和平而歌

、他為苦難而愛、他為揭開歷史塵封真相而書、他為撫平戰爭創傷而不懈努力、他為反對戰爭並為了爭取世界和平作出貢獻,而歷史將不會遺忘這位將歷史真相訴諸大眾的英雄!   推薦序 記憶歷史,展望和平 婦女救援基金會執行長  康淑華   「慰安婦」是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政府為贏得「聖戰」稱霸東亞,而結合了官、軍、憲、警、業者各界,有計畫地運用國家機器,以欺騙誘拐、或強迫等手段,徵集其殖民地或佔領區的女性,為日軍提供「性服務」的奴役制度。據史料估計,在二戰期間,日軍在亞洲各地遍設「慰安所」,徵用日、韓、台、中國、東南亞佔領地的「慰安婦」人數至少有二十萬人。以台灣為例,日軍透過多層面的動員,許

多來自貧困家庭的女性為改善戰爭時期困頓的家計,誤信掮客謊言而被騙、被家人或口販子販賣、甚至被戶政系統強行徵召至南洋,亦有不少的原住民女性在台灣本島的日本軍營強制受害,推估當年至少約有二千名的受害者。聯合國人權委員會已於1995年將「慰安婦」定位為「軍事性奴隸」之被害人,乃是日本政府當年在二戰時期嚴重侵害人權且不容模糊的戰爭罪行。「慰安婦」制度反映了婦女在戰爭中往往成為國家暴力及性暴力的受害者,是二十世紀婦女人權遭受嚴重侵害的代表實例。   1991年起,亞洲各國開始展開「慰安婦」人權運動,不少的民間組織,以及學者、律師、人權工作者紛紛投身於此,希望能為當年的日軍性奴隸制度受害者向日本政府爭

取道歉及賠償。本會也隨即在1992年成立申訴專線,進行前臺籍「慰安婦」訪查工作,調查確認身分者有58位。1999年本會陪同9位前台籍「慰安婦」親自前往日本東京地方法院遞狀,提出「台灣慰安婦要求日本政府損害賠償」訴訟案,要求日本政府正式向受害人道歉及賠償,2005年2月東京最高法院宣判敗訴定讞,而亞洲各受害國家的對日訴訟案亦都遭敗訴。僅管面對此訴訟結果,受害國家的支持團體並不放棄,透過國際連帶會議及串連,並結合日本民間及部分國會議員的力量,試圖還給被害人一個公道。但近年來日本政府對「慰安婦」議題的否認態度更加令人失望,「慰安婦」問題的解決實有賴受害國家政府及國際社會給予更大的支持。   這些

婦女,不僅曾因日軍的性暴力所折磨,在戰爭結束後,仍背負著失去貞操的污名,飽受家庭及社會的歧視,她們的這段生命歷程,反映出整個社會對於婦女遭受暴力的態度。過去這24年來,這群在戰爭中受暴的各國婦女將隱藏在心中一輩子的秘密說出,並勇敢站上國際舞台,為自己及其他受害人發聲。雖然要求日本官方的道歉及賠償始終未有結果,但她們在此歷程中所展現的能量,卻對於反性別暴力運動帶來許多啟發。這是一段不容易卻又艱辛的道路,我們該為這些婦女的勇氣喝采!也因此,我們期待,隨著這群婦女的逐漸凋零,當我們記憶歷史,不僅在於要讓當年的加害者對此事負責,讓歷史不因加害者的傲慢而被遺忘,更希望這樣的事件在未來不會再發生,並能從這

群婦女的受害及受壓迫經驗,為我們的下一代建構一個和平、尊重、平權的社會。   多年來,張雙兵先生以個人的力量,在有限的資源下,全力投身山西省遭受當年日軍佔華期間遭受性暴力的婦女的調查工作上,並協助16位婦女進行跨海訴訟,其精神及毅力實在令人感佩。張先生曾經來台,與本會在「慰安婦」的國際串連上一起合作。也因此,我們樂見此書在台灣的出版,也期待透過此書,讓台灣讀者對於二戰時期日軍性奴隸制度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進圭據點受害者調查報告胡壯娥當時才13歲,被抓住後遭受很多日本侵略軍輪暴。幾天後,她忍無可忍,遂決定進行反抗。強盜似的日本兵,在她身上得到滿足,還拿了一根蘿蔔,塞進她的陰道,活活地將她撐

死後,便將胡壯娥的屍體扔到一個水窖裡。根據相關資料記載,1941年9月5日,日本侵略軍佔領了進圭村,修建了據點。進圭村有200多戶人家、800多人,世世代代以來居住在烏河流域拐彎處的北面坡地上。自從被日本侵略軍佔據之後,日本兵把一個村子從中間分成東西兩部份,把東邊的老百姓通通趕出村子,闢為戰略駐地。建立日軍作戰指揮部、電臺通訊部、偽軍隊部、醫療保健部、澡堂、廚房、軍馬飼養處、兵器庫、操場、關押抗日幹部和共產黨人的牢房、刑訊拷打的房間以及關押被抓婦女的地方,也就是被日本兵稱為「慰安所」的地方。還有更多的是日本軍隊中隊長、小隊長和大批士兵的住房。此外,在村子的西邊是為日本兵服務的維持會和與維持會有

關聯的一應設施,還有商會店鋪、飯店、小百貨店。進圭村的老百姓被擠得沒有地方住,想投宿到周圍村子的親戚家,還是憂心安全的問題。因為進圭村是治安村,不怕日本軍隊的掃蕩屠殺和搶劫。也正因為這一點,在進圭村有親戚的老百姓也願意到進圭村來暫時居住,以保平安。所以當時進圭村的人口非常多,流動也比較大。不過流動居民要到進圭村居留,需要到日本軍隊隊部和維持會那裡辦理手續,領取良民證件等,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日軍佔據盂縣、陽曲縣、沁縣時,明目張膽地在光天化日之下到處抓「花姑娘」(註)逞慾。但是與在上海和武漢等大城市的調查情況不同,不管是在村子裡到處逞其暴行,還是把「花姑娘」抓住,強行拉到所謂的「慰安所」裡成

為日本兵的「慰安婦」,這些日本兵都不用或者很少用「保險套」之類的防護措施。因為日本兵知道這裡的女人都是「良家婦女」,受封建思想的束縛,除自家的丈夫之外,再沒有別的男人。未出閣的閨女更是不用懷疑。日本人知道,即使不採取任何的措施也不會罹患性病之類的傳染病,他們對這裡的女人太放心了。[註]:花姑娘,意指漂亮的女人。

1999專線台中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台北捷運北捷昨天上午11點多接獲恐嚇電子郵件,內容指出「要在古亭站殺人」,北捷立刻向警方報案,警方追查發現是台中一名李姓男子所為,他同時也撥打台中市政府1999專線,揚言要到市政府放置炸彈,這名男子昨天下午被警方逮捕。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16983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從事家庭暴力相對人處遇網絡之心理師跨域合作及困境探究

為了解決1999專線台中的問題,作者陳敏菡 這樣論述:

本研究從實務工作、專業困境、跨域層面三向度進行探究。研究者透過立意取樣方式,邀請三位心理師分享執業經驗,並採取敘說探究作為研究方法之概念,進行資料蒐集與資料分析。三位受訪者在家庭暴力領域執業皆已達十年、十五年、二十年,對於場域具有一定熟悉度,並已發展出因應專業挑戰之方式。本文之研究目的,為歸納出執行家庭暴力相對人處遇之心理師實務工作歷程、困境及跨域合作經驗,研究結果如下:一、專業人員具有性別差異,女性處遇人員在訓練過程以及處遇過程中可能會遭遇較多困境;二、專業進修、督導與專業同儕可增進專業訓練與普同感;三、團體共同帶領者可形成特殊的支持作用,倘若能發展出固定的共同帶領者,將可提升調節之功能;

四、處遇人員之核心信念存在兩種模式,不同模式的選擇 將對處遇工作產生偌大影響;五、來自案主的語言直接回饋,最能增進專業人員對於工作之熱忱度,且可增進法官對於判處處遇之意願;六、部分被害人在某方面也是相對人,如果能強制安排課程,要求被害人參與,或許更有助於調解與改善整體伴侶關係;七、基於經費、時間與其他因素之考量,除法官處遇判定率下降外,原設定放置於鑑定處遇機制之資源遭省略機率逐漸增高;八、價值觀會影響後續對於工作場域之選擇,以及對於案主之接納程度;九、增添非工作關係之情誼,可增加工作間的網絡順暢度,且可提升網絡間之工作效率;十、當專業人員具備較高專業認同度時,將有較高意願使用個人、專業、跨域三

層面來尋求困境之調適,因此,提升專業認同程度是為面對困境之有效因子之一。

波瀾與細流:台灣婚暴服務初啟時

為了解決1999專線台中的問題,作者纓花 等著 這樣論述:

  在波瀾壯闊的改革年代   她們的記憶細水長流   這是一本充滿正面能量的療癒之書   透過它的形成過程,她們交互著   把斷裂的世界   謹慎而溫柔地修補回來,心火重燃   台灣婚姻暴力社工服務的第一手紀錄,看這些勇敢的女人們如何走出自己的路   本書由六位曾經投入婚暴救援工作的「開拓者」   分享一己勇於實踐理念的生命歷程   在她們的分享中,讀者可以了解受暴婦女爭取自由的艱辛   書中並如實呈現女性社工在工作崗位和個人家庭裡爭取平權的努力   從她們的經歷,也看到台灣國家治理家庭暴力的歷史軌跡 感動推薦   王浩威(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執行長)

  林方皓(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諮商心理師)   洪素珍(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   黃淑玲(婦女救援基金會董事長)   賴芳玉(律州聯合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   蘇芊玲(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創會理事長)   (依姓氏筆劃順序) 作者簡介 纓花   1963年 出生在台北市南港郊區鄉下   1985年 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畢,從事過廣告文案、自創家教班、台中救國團諮商中心專任張老師   1994年 移居台東 放肆生活,任台東劇團執秘   1997年 回到台北,從事婦援會婚暴服務社工員   1999年 到中國昆明市雲南藝術學院進修版畫   20

02年 再度移居台東,舒適自在活著,並與友人合開「欲望空間」義式小餐廳   2006年 回到台北 從事國科會研究助理   2010年 台灣藝術大學版畫藝術研究所畢業   不選擇婚姻   愛畫畫、愛寫文字、愛打太極拳、愛靜心   已獨立出版七本書:   《我是這樣的人》、《我是這樣的女人》、《一種想要同時擁有自由與親密的欲望》、《從自己生命的根部開花》、《裸─身體十年對話》、《愛的次序改變了》、《2012祖孫六人夢幻畫冊》。 [序]  注入新的能量 [序]  溫柔的反思:不為人知的一頁生命史 浴火重生:與婚姻受暴婦女一起飛翔 熱情的社工魂:讓「平權.女性意識」的種子長

成大樹 我會一直在這裡:做別人不做的事,做困難的事 天生的女性主義者:「不入流」,意外律師路 共合作.共玩樂.共革命:我與她們的美好歲月 穿梭者:在公部門與民間團體之間 台灣婚姻暴力防治大事紀 [後記]  還有碧珍... [編後語]  圍著火光說故事 序一 注入新的能量 小奈   細細咀嚼這本書的每一個文字,這些文字在我內心產生強烈的震撼感,有幾度眼淚差點奪眶而出。這份深深的感觸包含了對書中所有真實故事主角的不捨,以及深深地感激當時婦援會婚暴組所有成員的熱血與渾然天成的正義感,「沒有你們,沒有我們!」 感謝妳們和所有善心人士,不怕辛苦、不畏危險與困難地扮演這個社會

的天使與正義使者,感謝妳們無私地用生命與愛來推翻兩性間的不平等、捍衛弱勢婦女的權益,在保守的父系社會裡,當個不畏耳語和危險的「開拓者」著實不易。   閱讀這些我們家也曾經發生的事件,勾起我自己生命經歷的回憶。十七年前,媽媽帶著我與妹妹們離家到婦援會去求助,幾個月之後父母離婚,媽媽獨自扶養我們三個孩子。剛開始生活很辛苦,我們曾經四個人一起合吃一顆黑糖饅頭,媽媽依然將自己的那一份留給了我們。   媽媽為了養育我們三姊妹,身兼兩份工作,日子雖然拮据,但是我們睡得安穩,不再擔驚受怕,而媽媽也給了我們滿滿正向能量的愛。記得小學四年級的體育課,老師說要帶「毽子」,媽媽親手幫我做了一個毽子,那是一條

白手帕,裡頭包了一個五元的銅板,然後綁上橡皮筋…這個毽子長得和其他同學的很不一樣,但是我相當珍惜,因為它充滿了媽媽的愛與智慧。   我的人生從國小四年級以後便沒有父親這個人物,在我和妹妹們的心中,「媽媽」是個身兼父職的「爸爸」。媽媽有男人的強壯,在她小小的個子背後有個勇敢強壯的靈魂,時時守護著我們;同時媽媽也擁有女人的溫柔和細膩,她以民主和明理的方式陪伴我們長大。而從小到大只要提起「爸爸」時,媽媽總是以溫柔的口吻說:「無論如何,爸爸是永遠的爸爸,妳們可以去陪爸爸吃個飯,或者時常撥個電話關心他。」我看到媽媽堅強、溫柔又善良的靈魂,媽媽的內心以德報怨的寬廣,那需要多大的智慧才能如此。   

其實,在看這本書稿時,恰巧也是我心情正處於低潮的時候。我鼓起勇氣打電話給纓花阿姨,訴說我的狀況,她感覺到我小四的時候面對父母的家暴問題或許造成一些心結,建議我去做心理諮商,好好探索、清理。   她說心靈也會受傷,需要有人幫忙,就像胃痛當然要尋找信任的醫生協助,然後胃痛就會慢慢的好起來。與纓花阿姨談完之後,我覺得學習和自己的陰暗面共存,以及學習調節自己與內心對話,是生命裡好重要的課題。然後,我寫信給以前的諮商課的老師,她很關心我,給我的第一個處方籤是:每天做一件會讓自己覺得開心的事。老師說這是家庭作業。   在這裡和大家分享這個很棒的方法。我的第一次回家作業,從這裡開始:晚上下課回到宿舍

,打開最喜歡的水氧機,加入喜歡的精油,播放最喜歡的木匠兄妹的歌<Close to you>,開始打掃「可怕的宿舍」。   其實處女座的我是愛乾淨寶寶的,自從陷入低潮,房間卻慢慢變成凌亂的戰場了。打掃完畢,房間變乾淨了,好像心理的雜質也淨化了一些,很喜歡這種平靜的感覺。每個人的方式不盡相同,但沒有關係,因為只要順應著這個正向良好的感覺走,我知道這份感覺能帶我到內心深處與心對話。懂得與自己相處、了解自己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   整理房間時,發現水耕盆栽的葉子開始枯萎了,雖然整體外貌還是綠油油的,但是撥開葉子一看,根部都泛黃了。感覺現在的我就像這株植物,外表的葉子綠油油的,但撥開葉子往裡仔細

一看,根莖的地方早已缺乏能量;如同平常大家看到的我,活潑積極,但是私下卻有一個沮喪、灰暗的我。原本想丟掉這植物,最後決定留下她。   修剪後為她加入了水,擺放在陽台等待明天的太陽。這還沒有完全枯萎的盆栽,以後如果我好好照顧,應該也能慢慢地為她的根莖注入新的能量,讓葉子再度茂盛起來。修剪完植物,我的心情真好。   尋求諮商老師協助之後,做了第一次的家庭作業,很高興自己的低潮沒有再往黑暗深淵墜落,我要努力去解開心中的結,就像這本書裡的婚暴婦女們浴火重生般勇敢地創造自己的新生命。我要學習這本書的助人的工作人員,在服務婦女的歷程中自己也成長,我要從自己的獨特生命中慢慢茁壯。   感謝這本書

也為我的生命注入一股新的能量。相信這本書的出版,能帶來更多的女性意識抬頭,並且會有更多的人願意付出時間或力量去保護與同理需要幫助的人。   註:1998年初,小奈的媽媽因婚暴帶著三個女兒來婦援會求助,希望能夠離婚並且擁有三個孩子的監護權。小奈是大女兒,當時是小學四年級的孩子。婦援會義務律師賴淑玲接下這個訴訟案,打贏官司,小奈媽媽順利離婚並擁有孩子監護權,她獨立扶養三個女兒,她們都讀到大學。 小奈主修幼兒教育,現今是優秀的幼教老師。 序二 溫柔的反思:不為人知的一頁生命史 黃淑玲   展讀本書手稿時,我人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做研究,每到一個政府機構做完訪談,對這個寡民小國就多一分

佩服。瑞典國家價值觀強調平等、民主、人權與協商,被公認是地球上男女最平等、人民生活最均富、接受國際難民最多的國家。   但瑞典仍不是女性的完美烏托邦國度,二00六年它才通過國家性別平等總目標─男女享有形塑與影響己身和社會的平等權力─規範所有政策都應致力於達成以下四項子目標:男女均享政治權力,均分經濟機會,均擔無償家務與照顧工作,以及擁有身體完整性的同等權力,因此男性對女性的暴力必須停止。   瑞典法律界定性交易、人口販運和家庭暴力、性暴力等等都同屬男性暴力犯罪,都是違反女性人權,對女性造成嚴重傷害。瑞典女性主義者立場堅定,主張男性暴力與性別不平等權力的因果鏈必須斬斷。   台灣在一

九九八年首開亞洲先鋒,實施家庭暴力防治法。然而十五個年頭過了,許多社工、警察、法官及檢察官仍將家暴歸咎於個人的本性與教養問題。婦女救援基金會是台灣第一個提供全國受暴婦女社工服務與法律諮詢的民間團體,一九九七年即開始。   我們的社工人員與義務律師在無國法保護下,經常面對窮兇惡極的家暴男性威脅,仍能從受害婦女身上領悟出女性主義理念,堅決採取女性增能賦權的協助模式。她們的熱情、勇氣與理想傳承著婦援會草創時期,許多董事們衝鋒上陣,救援人口販賣受害女孩的精神。   本書回述這幾位工作人員勇於實踐理念的生命歷程,並帶出婦援會內部衝突與反思的一段事件,另外,台灣國家治理家庭暴力的歷史軌跡也可以在本

書找到。書中描述多位家暴男性振振有詞施暴是行使丈夫權力,說明男人擁有女人的人身權這種不平等思想繼續鼓勵男性暴力。   受暴婦女的故事則多驚心動魄,但清楚傳達了,她們要脫離魔掌,只有經濟救助與法律保護還不夠,更需要社工協助自我增能與賦權。爭取自由過程如此曲折艱辛,讀者閱讀到受害者終於展開新生時會禁不住喝采,也可能為工作人員的勇氣過人,以及太多不為人知的辛勞與付出而深深感動。   本書回述人溫柔道來,女性主義如何成為她們人生不斷成長的動力。在鼓舞受暴婦女自我賦權的過程,她們從不識到認同,由排斥到實踐,女性主義不由自主地在心底萌芽與茁壯,終而滲透到她們的骨子裡。工作理念上堅持男女平等,不可避

免地在親密關係中也要求兌現,更主張婦援會董事會也須在組織內部力行平權理念。   書中提及抗議年終考績一事的發生,似乎不可思議,但若從組織的角度思考是可以理解的。婦援會的每分錢都來自捐款人與納稅人的辛苦所得,董事會必須戒慎恐懼,提供人性化的工作環境及合理薪資與福利之外,亦需確保工作人員富有理想、熱情、認真、負責、專業能力高、善於溝通且具有團隊精神等等的工作倫理。   一九九0年代的婦援會規模很小,為了節省經費,董事長很辛苦,須直接參與日常業務,當執行長從缺時則身兼其職,工作人員也由董事直接督導。當婦援會規模逐漸增擴,執行單位人力增加,已改由執行長全權負責日常業務與考績事宜。工作人員的考績

辦法亦經多方改善,力求合乎公益團體特性。   婦援會的宗旨是保障女性人權及促進男女平權,如果董事會罔顧平等理念,忽略工作人員的呼籲與抗議,的確需要被檢討,但這本書見證婦援會董事會具有高度的反思能力,無愧初衷。   婦援會是否是一個女性主義婦運團體?   婦援會很少公開強調女性主義,但女性主義的奮鬥目標始終在許多婦援會人身上發芽、發光,本書主角們證明女性主義者如此美麗溫柔、見義勇為、好求真理。婦援會如同台灣其他婦女團體,很樂意高舉女性主義的火炬,因為我們相信這火炬可以激發受暴女性從生命谷底裡翻身,可以召喚無數女人起來改革社會,照亮台灣。   本書中以撰稿人纓花多年來的繪畫作品作為

六篇文章的串聯,她的作品核心價值是偏重女性主義藝術,表達女性的生命歷程、身體、愛情、情慾等主題,可說是刻畫女性生命實踐的創作,這種繪畫表現基調非常符合本書的主題─女性成長歷程,因此她提供多年來的版畫、色鉛筆、水彩畫的作品,讓圖像與文字一起烘托出書中所提及的女性為自己生命爭取權益的珍貴歷程。   婦援會在一九八七年創立時,董事人數超過工作人員,今日規模已具有五十多位工作人員。如果沒有數十位的董事出錢出力,婦援會難以生存。然而我仍要強調,婦援會屬於台灣社會。   我們的主要服務對象─包括台籍慰安婦、人口販運受害人、家暴婦女及其子女─才是婦援會存在的理由。而無數的捐款人、工作人員、義工、義務

律師則是支撐婦援會的每根台柱,缺一不可。   長期以來,婦援會第一線工作人員的努力和貢獻較不為人所知,所以廖英智董事積極促成本書的出版。英智擔任過婦援會三屆董事長,創立婚暴服務專線,對婦援會有重大貢獻。   本書就是為了讓台灣社會知道,婦援會在家暴法實施之前,只靠著寥寥可數的工作人員與義務律師,由於她們堅持理念、認真熱情、膽識過人,因而能夠跳脫社工專業自我侷限的保守窠臼,自行發展出女性賦權的服務模式。她們精采的這段生命歷程,為婦援會再添一頁光榮燦爛的歷史,也是台灣家庭暴力防治史上不可忽視的、助人者與被助者熱血交融而令人動容的一章。 本文作者為婦女救援基金會董事長 浴火重生─與婚姻受

暴婦女一起飛翔 纓花 來寫婦援會婚暴組的回憶 「妳是張老師!」     「對啊!」 「那以後有問題就可以找妳了囉。」 「嗯……」 當我從事專任張老師的工作時,許多剛認識的男性一知道我是張老師,大都會出現這樣的對話。可是等我換成做婚姻暴力服務的社工員時,得到的回應卻完全相反。 「妳是做婚姻暴力的社工?」 「是啊!」 「要幫那些婦女打離婚官司嗎?」 「當然要。」 「這樣猜散人家的姻緣,不好吧?」 「會被打的姻緣需要持續嗎?」 「咦……」 「張老師」、「婚暴社工員」都是助人的工作,也都是我喜愛的工作,然而「張老師」是個頗受社會認可的職業,而「婚暴社工」卻是毀譽參半的行業。尤其當我家人知道有時候我還要

擔任婚暴婦女的離婚證人,幾乎是難以接受,他們認為這是破壞人家姻緣的事情。 由於先前在台中張老師中心將近四年的工作歷練與成長,才得以走入宛如浴火重生般的婚姻暴力服務工作。兩份工作都讓我的生命成長許多。「張老師」的諮商工作是在溫暖的氛圍中助人助己,像熬排骨湯一樣,小火慢慢燉煮,幾個小時之後終成一道味道鮮美的湯汁;而婚暴社工的工作可說是在驚心膽颤的歷程裡助人與成長,倒像是快炒店熱火炒青菜,大火一開,十秒鐘就炒好一盤清脆好吃的空心菜了。 九o年代是台灣婦女權利意識全面甦醒的大時代,當時大學校園女學生或職場女性被性騷擾、性侵害的事件層出不窮,各界婦女憤怒高漲,無法再忍耐了,終於,一九九四年五月二十二日,

婦女新知、女學會與各大專院校的女研社,聯合其他支持團體,發動一場女人連線反性騷擾的大遊行。 當時我正移居到後山台東過著自由又放縱的快樂生活,看著電視上遊行的女性激動地高喊著:「我要性高潮,不要性騷擾」、「你再性騷擾,我就動剪刀」,我自由自在的心受到很大的撼動,暗地許下諾言,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為台灣婦女貢獻一點心力。

習近平主政時期維穩政策之研究:以科技維穩為例

為了解決1999專線台中的問題,作者林秋明 這樣論述:

「維穩」乙詞為「維護社會穩定」的簡稱,是中共維護政治安全的法寶之一,自現任領導人習近平就任後,伴隨今日資訊科技的發展和中國大陸經濟勢力的崛起,讓維穩工作如虎添翼,產生更大影響與效能。近年來中共「數位威權體制」統治力量,採取資訊扭曲和輿論操控,專注在國家制度建構、國家與市場關係、國家與社會關係與社會力量崛起與國家的回應,以確保其政治安全與共黨政治利益,該作為不僅一直是引人關注的議題,更是兩岸關係研究領域的重要課題,本文希望藉由習近平主政後「科技維穩」之概念切入觀察。首先探究維穩的緣起與歷任領導人維穩脈絡;之後梳理習近平主政後維穩變革、社會治理、社會控制政策,據以探究其主政後藉由中國大陸科技發展

來支撐維穩策略與實踐,對我國產生的影響。本研究最後述及以上發現對我安全事務產生的影響,並檢視我國政府當前對應,策進未來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