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K 旅遊書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必買單品、推薦清單和精選懶人包

MOOK 旅遊書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馬克.庫辛思寫的 世紀電影聖經:從默片、有聲電影到數位串流媒體,看百年電影技術的巨大飛躍,如何成就經典 和朱月華墨刻編輯部的 世界偉大建築奇跡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古巴旅遊書推薦、心得與評論Lonely Planet DK Mook也說明:Mook 系列的旅遊書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內容算是四平八穩,介紹的都是遊客常去的城市,適合第一次去古巴的旅人,每個景點皆有圖文簡介,好讀易上手。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墨刻 和世界圖書北京公司所出版 。

世新大學 觀光學研究所(含碩專班) 簡博秀所指導 羅國瑛的 從淡蘭古道出發-讓文化觀光走入國際世界 (2021),提出MOOK 旅遊書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古道、文化觀光、世界遺產、淡蘭古道、楊廷理、長距離步道旅行。

而第二篇論文世新大學 觀光學研究所(含碩專班) 簡博秀所指導 盧奐蓁的 從文化旅遊到創意旅遊:台南市區旅遊目的地的轉型 (2017),提出因為有 台南旅遊、旅遊目的地、創意城市、創意空間、創意階級、創意旅遊的重點而找出了 MOOK 旅遊書的解答。

最後網站MOOK玩什麼 - YouTube則補充:還記得那本每次陪伴你旅行的旅遊書嗎?超過20年旅遊出版經驗,現在MOOK不只有書,還有好多精彩有趣的旅遊影片,都在《MOOK玩什麼》裡而且隨著邊境逐步解封,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MOOK 旅遊書,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世紀電影聖經:從默片、有聲電影到數位串流媒體,看百年電影技術的巨大飛躍,如何成就經典

為了解決MOOK 旅遊書的問題,作者馬克.庫辛思 這樣論述:

電影是時空的世界語, 是夢想家、局外人、理想主義者、哭泣者和害羞者的語言。 這樣的人在千年後依然存在, 同樣地,電影的樂趣也會以某種形式存在。 這是一個關於創新的故事,它為聰明的普通觀眾而寫, 而聰明的觀眾推動了電影的創新。 本書之所以有價值, 它並不只是以編年史的方式在介紹電影媒體, 而是提取的都是一些偉大的電影。 世界電影在今天已經發展成最廣為流傳的藝術形式, 過去一些晦澀難解的作品,只要稍加詮釋,都會變得晶瑩透徹。 本書探討的重點,主要放在最具創發性的電影, 不管這些電影是在什麼時代、什麼地方製作的。 作者並未對個別影片的情節細加解說, 只盼讀者在閱讀之後,能親自走訪, 實際

去發現電影的繽紛與奧妙。 本書探討的並不光只是西方電影,而是世界電影; 並不以西方掛帥,而是主張非西方電影也有其獨特的表現。 本書也企圖主要聚焦在電影製作的核心創意人物──導演, 不只因為我們在銀幕上所看到、聽到的一切都歸功於導演, 更因為導演是讓靜態的劇本文字在銀幕上生動起來的主宰。 許多電影之所以成功,固然要靠演員、編劇、製片、剪接等人員的通力合作, 但導演是把這些創意元素組合在一起的靈魂人物。 【本書簡介】 🎬 無聲電影 從無聲電影開始談起,不僅囊括好萊塢的主流電影, 也針對歐洲、日本、華語世界、印度、伊朗等曾經引領世界風潮的各國電影, 進行深入淺出的剖析,讓影迷們有所依循,茅塞頓

開。 這時期,探討了早期電影令人驚豔稱奇的技術表現, 以及西方電影如何將這種技術表現,轉化為敘述性的創作媒介。 另外也談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電影工業對電影製作的控制。 日本電影在這幾年走的是另一種途徑,作者對兩者間的基本差異有所著墨。 🎬 有聲電影     1927年之後,隨著電影歷史下一個偉大時代的開始,世界各地的電影開始發聲。 起初,因為設備笨重,有聲電影是呆板的, 觀眾會聽到生硬的談話、人們唱歌、關門和狗叫等雜音; 然後,電影製作人發現, 透過聲音,劇中角色可以表達出他們的想法,來使他們的電影更加親切。 有聲電影時期,探討的是東方電影的興起、好萊塢的浪漫電影, 以及寫實主義電影的

傳承及其影響。 此外,也會談到1950~1960年代西方電影的流行與拓張, 還有1970~1980年代世界電影的巨大分歧。 🎬 數位電影     1990年代,世界上每一個地方都對電影的復興充滿信心。 伊朗導演製作出令人驚訝的原創性電影、澳洲和紐西蘭出現一段全盛期; 東歐和北歐不僅推出偉大的新作,而且還出現了一個重要的新美學運動。 1990年代末期,南韓、泰國和越南製作了最出色的電影。 數位化電影製作技術改變電影,甚至比聲音的出現更為徹底。 電影可能以錄影機拍攝、攝影機的尺寸有如一片麵包或更小、 使用兩個工作人員而不是十個或更多、在家用電腦剪輯、在簡單的錄音設備上配音…… 電影製作的世界不

再那麽高不可攀,不再只有少數幸運兒才得其門而入。 在上一代,我們在電影院乖乖坐定看電影; 如今,我們都在家用Netflix等串流平台, 可以按下暫停鍵,去上個廁所、接聽電話或打開APP叫美食外送。 串流媒體讓電影直接進入電影愛好者的生活……

從淡蘭古道出發-讓文化觀光走入國際世界

為了解決MOOK 旅遊書的問題,作者羅國瑛 這樣論述:

雪山隧道,拉近臺北盆地與蘭陽平原之間的空間與時間距離。常言道,路是人走出來的,回顧過往沒有公路的年代,原住民與來自閩粵兩省漢移民往來臺北盆地與蘭陽平原之間,乃是以雙腳在雪山山脈北段山林裡走出一條條的山徑形成淡蘭古道。「文化」乃是人類在生活過程中,經過日積月累所創造出來的事物、經驗與傳承。文化觀光,為九十年代以降國際旅遊市場的趨勢。觀光旅遊事業的永續發展,如何引發旅客的「重遊意願」為關鍵要素。走馬看花的旅遊方式與旅遊行程,內容貧乏的觀光資源與觀光景點,缺乏「旅遊吸引力」,甚至因為「旅游形象」不佳,導致旅客的「旅遊滿意度」得不到高度評價。文化觀光,可以提供具有深度的旅遊方式與旅遊行程。為了保護世

界各地珍貴的文化遺產、自然遺產免於遭受天然災害影響或是人為的破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動將世界各國及各地區擁有傑出普世價值的文化或自然資產,登錄於世界遺產名單,藉由國際間的合作達到保護世界遺產的目的。做為文化資產以及觀光資源,古道是前人留給後人的文化遺產。淡蘭古道,曾經有凱達格蘭族與噶瑪蘭族的足跡。清嘉慶17年(1812),蛤仔難納入大清帝國版圖,設置噶瑪蘭廳隸屬臺灣府,楊廷理,做為關鍵人物之一,三度進出臺灣,多次出任臺灣知府(含署理),五次入蘭,擘劃開蘭事宜,以重要推手相稱當屬實至名歸。淡蘭古道蘊含豐富的歷史性、文化性以及自然生態的多樣性,結合國際間「長距離步道旅行」的風潮,藉由推廣淡蘭古道

引發旅客個人的「旅遊動機」以及觸動旅客個人的「旅遊意向」,帶動我國臺灣地區不同類型文化觀光資源建構的「旅游形象」和「旅遊吸引力」,成為國際旅遊市場境外遊客來臺旅遊的目標。

世界偉大建築奇跡

為了解決MOOK 旅遊書的問題,作者朱月華墨刻編輯部 這樣論述:

建築藝術是人類智慧的表達。當你置身古老的、肅穆的、宏大的、現代的各類建築之中,那種來自建築本身的美感很難不震撼你的身心。你說不出那是什麼,但可以確認,那是一種藝術的力量。 本書從全世界精選出240處建築藝術,建築類型涵蓋了宮殿、林園、教堂、廟宇、清真寺、高塔、橋樑、公共建築等,依循世界建築發展的時間軸,精心展現六大文明建築藝術成就,深度剖析遍及歐洲、亞洲、美洲、非洲、大洋洲有代表性的建築傑作,詳述其背景、特色及在建築史上的意義,搭配精心設計繪製的立體圖及平面圖,引領讀者輕鬆游賞絢爛多姿的建築世界。   墨刻出版   是一個以雜誌書出版為主的出版團隊,為城邦出版集團第七個成

員,是專業的旅遊書籍自製出版公司。1998年5月創立於臺北的墨刻出版,有系統地將日本風行已久的“MOOK”概念引進臺灣,以創意的本土製作為出版宗旨,建立現代人容易接受的閱讀模式。出版有《MOOK自游自在》雜誌書、《MOOK Traveler 旅遊情報志》、MOOK 旅遊叢書等。 2 發現偉大建築* 10 埃及古文明建築藝術 14古埃及法老王朝建築 14吉薩金字塔 20 卡納克阿蒙神廟 24 盧克索神廟 28 哈塞普蘇女王靈殿 30 拉美西斯三世靈殿 32 阿布辛貝神廟 36 費麗神殿 38 荷魯斯神殿 40 哈特神殿 42 孔翁波神殿 44 前哥倫布時期中美洲文明建築藝術

48瑪雅文明·阿茲特克文明·印加文明建築 48 特奧蒂瓦坎 52 奇琴·伊察 54 帕蓮克 56 提卡爾 58 馬丘比丘 60歐美及基督文明建築藝術及擴展 64古希臘文明建築 64 雅典衛城與派特農神廟 68 阿波羅聖域 (德爾菲考古遺址) 70 克諾索斯皇宮 72 阿格裡真托神殿之穀 74 貝爾加馬(佩加蒙) 76 古羅馬文明建築 76 圓形競技場 80 萬神殿 82 羅馬議事廣場 86 以弗所遺址 90 巴斯羅馬浴池 92 馬薩達 94 拜占庭帝國建築 94 聖索菲亞博物館 98 聖馬可大教堂 102 聖凱薩琳修道院 104 梅特歐拉 106 奧斯曼帝國建築 106 托普卡匹皇宮 110

蘇雷曼尼亞清真寺 112 藍色清真寺 114 番紅花城奧斯曼宅邸 116 突尼斯舊城 118 文藝復興建築 118 聖彼得大教堂 122 聖母百花大教堂 126 艾斯特別墅 128 克魯姆洛夫城堡 130 教堂建築 130 米蘭大教堂 132 比薩主教堂 134 威斯敏斯特教堂 136 坎特伯雷大教堂 138 聖保羅大教堂 139 亞琛大教堂 140 科隆大教堂 142 夏特大教堂 144 巴黎聖母院 147 聖心堂 148 聖母升天大教堂 150 聖巴索大教堂/聖瓦西裡大教堂 152 聖以撒大教堂 154 歐洲城堡建築 154 倫敦塔 158 愛丁堡城堡 160 溫莎城堡 162 香波堡 1

64 雪儂梭堡 166 聖蜜雪兒修道院 168 芬蘭城堡 170 新天鵝堡 172 海德堡古堡 173 西庸城堡 174 布拉格城堡 178 宮殿與園林建築 178 凡爾賽宮 184 朵瑪巴切皇宮 188 舍恩布龍宮 190 霍夫堡皇宮 192 戴克裡先皇宮 196 楓丹白露宮 200 林德霍夫宮 201 赫蓮基姆湖宮 202 白金漢宮 204 漢普頓宮 208 克裡姆林 212 冬宮 214 葉卡捷琳娜宮 218 彼得夏宮 222 陵墓建築 222 內姆魯特 224 歐風近代建築 224 聖家堂 228 高迪建築 234 埃菲爾鐵塔 235 巴黎凱旋門 236 荷蘭當代建築 240 倫敦國會

大廈及大本鐘 242 百水建築 244 自由女神像 246 紐約摩天大樓 250 紐約古根海姆美術館 251 金門大橋 252 悉尼歌劇院 254 悉尼港灣大橋 256 東亞建築藝術 260 中國建築 260 紫禁城 266 頤和園 270 圓明園 272 萬里長城 276 秦陵兵馬俑 278 承德避暑山莊 279 麗江古城 280 天壇 284 拙政園 288 曲阜的孔府·孔廟·孔林 289 平遙古城 290 北京雍和宮 292 北京恭王府 298 清東陵·清西陵 302 武當山古建築 303 皖南古村落——西遞村和宏村 304 嵩山少林寺 308 布達拉宮 312 大昭寺 314 羅布林卡

316 哲蚌寺 318 紮什倫布寺 320 福建土樓 322 台南孔廟 323 鹿港龍山寺 324 板橋林本源園邸 326 赤嵌樓 326 淡水紅毛城 327 台中霧峰林宅 328 台南祀典武廟 328 三峽清水祖師廟 329 南鯤鯓代天府 329 彰化馬興陳宅(益源大厝) 330 澎湖西嶼西台 330 原台南地方法院 331 臺北 101 332 日韓建築 332 東京皇居 334 東京明治神宮 336 淺草寺 338 姬路城 340 大阪城 342 京都古建築 348 奈良古建築 352 白川鄉合掌造聚落 354 東京晴空塔 355 樂天世界塔 356 N首爾塔 358 印度文明與佛教建

築藝術 362 印度文明建築 362 泰姬陵 364 吳哥遺址 370 紅堡 372 古德卜高塔建築 374 阿格拉堡 376 卡修拉荷寺廟 380 琥珀堡 382 梅蘭加爾堡 384 瑪瑪拉普蘭(默哈伯利布勒姆古跡) 386 佛教建築 386 素可泰古城 390 曼谷臥佛寺 392 婆羅浮屠 393 佛陀誕生地藍毗尼 394 摩訶菩提佛寺 396 普納卡宗 397 虎穴寺 398 佛國寺 399 石窟庵 400 大金塔 401 康提聖城 402 蒲甘建築 406 大皇宮 410 伊斯蘭建築藝術 414 清真寺與伊斯蘭宮殿建築 414 科爾多瓦大清真寺 416 阿爾汗布拉宮 419 岩石圓頂清

真寺 420 愛資哈爾清真寺 422 伊本·圖倫清真寺 424 穆罕默德·阿裡清真寺  

從文化旅遊到創意旅遊:台南市區旅遊目的地的轉型

為了解決MOOK 旅遊書的問題,作者盧奐蓁 這樣論述:

  城市在全球化的過程中,出現許多類似的地標性建築,導致城市之間的差異不再,近年來,旅客對於旅遊目的地的的特色與在地體驗越來越講究,許多城市以自己的歷史文化與生活作為題材,透過創意的方式呈現,成為旅客選擇目的地的一大吸引力。在台灣的許多城市中,台南是最具有歷史文化且風格明顯的城市,近幾年,有許多富有創意的年輕人到了台南發展,城市因此不斷出現新奇的事物,也吸引了許多國內外旅客前往朝聖,本研究希望透過台南的旅遊發展來了解旅遊目的地從文化景點到創意景點的轉變。  本研究透過田野調查、內容分析及文本分析等方式來進行研究,起初透過內容分析法了解台南旅遊目的地的轉變以及近十幾年來較熱門的新旅遊目的地;再

透過田野調查了解這些新景點的位置與各自特色,並以拍照的方式做紀錄;最後以文本分析方式,分析旅遊書籍和網路文章、網站的內容來了解創意旅遊目的地對於創意階級和旅客的吸引力、創意階階級的特質、創意階級的創意來源和創意所在、旅客對於創意旅遊的回饋等,並從中分別整理出各自的共同點。  最後透過內容分析與文本分析的結果證實了台南已經從文化旅遊轉變成為創意旅遊的目的地,創意城市的創意資源著實吸引了許多創意階級來此發展並創造出許多吸引旅客和新興創意階級的創意空間,將台南成功塑造成一個具有自己特色和吸引力的創意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