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byhome媽媽禮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必買單品、推薦清單和精選懶人包

babyhome媽媽禮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陳美菁寫的 純天然精油保養品DIY全圖鑑【暢銷增訂版】 和廖笙光(光光老師)的 光光老師專注力問診室:滿足生理發展,破解教養關卡,向分心說再見!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百貨公司媽媽禮. 憑媽媽手冊免費領取!12間網路媽媽禮申請方式也說明:一些孕期相關資訊,某天就從FB上跳出亞尼活力媽媽禮的兌換訊息,贈送很. ... 等著你來領取,BabyHome整理2022 免費媽媽禮懶人包,只要憑媽媽手冊就能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蘋果屋 和親子天下所出版 。

國立清華大學 臺灣研究教師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 李癸雲所指導 謝畢帆的 論廖輝英小說中的性別政治、生子焦慮與陽剛困境 (2019),提出babyhome媽媽禮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廖輝英、生子焦慮、陽剛氣質、性別政治。

而第二篇論文臺北市立大學 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林吟霞所指導 賴韋光的 公辦公營華德福實驗小學之家長個案研究 (2016),提出因為有 華德福、教育選擇的重點而找出了 babyhome媽媽禮的解答。

最後網站【好康】2023媽媽禮-媽媽手冊/寶寶手冊換嬰幼兒贈品則補充:有些廠商的活動不需要這本也是可以的,就看每一次活動的參與說明,有時候會需要加一點錢或是郵寄費領取。 下面是我近期開始參加及搜集的資料:. 1.Babyhome 好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babyhome媽媽禮,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純天然精油保養品DIY全圖鑑【暢銷增訂版】

為了解決babyhome媽媽禮的問題,作者陳美菁 這樣論述:

          深受各界肯定!陳美菁暢銷10刷精油保養品DIY全圖解,         2018加碼「情緒排毒」篇章新出擊!   ★全書囊括218款配方!   市面上最齊全的身心保養芳療產品DIY寶典,教你從頭到腳輕鬆養護!   如果你有肌膚暗沉、乾燥、多斑、老化等困擾,一定要來試試看自己做天然精油保養品!   本書收錄陳美菁老師針對「全身上下各部位」最常使用的清潔保養與紓壓用品,   研發出218種「芳療配方」,從乳液、面膜、眼霜到洗髮精、沐浴乳、按摩油全收錄!   每款精油還有不同的「療效」和「氣味」,可以依據自己的膚質、膚況和喜好的味道做選擇。   從此你家就是應有盡有的

專屬藥妝店,不用出門就能享受媲美專櫃的頂級修護!   ★關鍵知識與製作技巧齊備!   專家出馬由淺入深全分享,帶你全方位進入「精油保養品」世界!    本書作者陳美菁不但具有專業護理及衛教碩士的背景,在研究芳療多年後,更受聘為美國國家芳療協會NAHA芳療認證課程台灣分校校長。      她在這本書中,清楚解說如何正確挑選精油,對精油功效、種類、調製工具等,每款保養品從製作步驟、使用方法到保存期限都詳細公開!打破一般人認為DIY保養品很困難、麻煩的印象,讓你簡單就能用「量身訂作」的保養品對症下藥!   增訂版中更加碼30款幫助「情緒排毒」的獨家精油調香法!   特別針對「提升心情」來設計保養

品配方,   改善現代人受到生活壓力等負面情緒影響而反映出的身體狀況,   讓你我可以由內而外全面改造自己! 本書特色   特色1. 100%完整!218種從「基礎清潔亮白」到「深層修護紓壓」配方全收錄!   本書可說是「精油保養品DIY聖經」,天天都要用的化妝水、乳液、精華液,修護必備的護手霜、指緣油、護唇膏,甚至還有按摩油、鎮痛貼布等紓壓聖品,通通都在這裡!成品包含清潔、滋潤、美白、抗老四大效能,讓你全身上下都潔淨舒爽、年輕美麗!   特色2. 100%實用!從認識精油到活用芳療,給你最好應用的精油必知!   對精油還有些陌生的人,本書教你掌握「品牌」、「純度」、「香氣」、「價格」、

「產地」、「標示」、「通路」七大關鍵,就能正確選購,並解說各款精油的香氣、適用膚況等,以及告訴你芳療的科學實證功效。   曾接觸過芳療的人,也能運用本書配方活用精油,為自己量身打造芳香、好用的天然保養品!   特色3. 100%詳盡!清楚解說搭配完整步驟圖解,一看就能做出貼近需求的保養品!   書中所有保養品的DIY自製法,皆由作者親自示範,並搭配Step By Step圖文步驟詳解,讓你一看就懂,馬上上手!   此外,更詳細說明每種配方的適用膚質、保養功效,註明保存期限及保存方式,從動手量身打造到正確使用、存放都零障礙、很簡單!   特色4.100%專業!兼具「醫療護理」背景及「國際認證

」資格的權威專家出馬!   陳美菁老師曾是每天照顧病人的專業護士,直到自己也忙出一身病,甚至罹患不知名的不孕症,才為了「自救」決心投身鑽研芳療之路。   後來她不但取得高階芳療師資格,更成功讓自己重拾健康。老師因為親身體會精油的療效及好處,所以在書中不藏私分享多年的研習心得和成果,給讀者生活化又有專業度的保養須知、使用精油配方! 各界好評   凱渥名模 林又立   名模作家 林可彤   新光醫院醫美中心主任 唐豪悅   資深安寧照護護理師、美國NAHA 高階芳療師 陳慧芳   華夏科技大學校長 陳錫圭   陽明大學生化暨分子生物所教授 蔡英傑   資深安寧照護護理師、美國NAHA 高階芳療

師 鍾俐貞   (依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論廖輝英小說中的性別政治、生子焦慮與陽剛困境

為了解決babyhome媽媽禮的問題,作者謝畢帆 這樣論述:

廖輝英是位著作量極多的台灣女性作家,以「社會寫實」的風格著稱,呈現人們在人生中的掙扎、盲點與成長等面向。廖輝英小說中不僅展現出細膩生動的「性別政治」,不分性別年紀的作品角色更多半有著濃烈的生子焦慮,認定男性才有資格傳宗接代,然而強烈的生子焦慮不僅可能造成家庭失和、不孕者的自我懷疑、重男輕女等現象,來自家族社會過高的期許對於男性也將造成許多壓力,必須不斷競爭來證明自己的男子氣概,卻又不被允許偶爾的示弱和失敗,使男性陷入有苦難言的「陽剛困境」。本論文首先將整理廖輝英八部小說中角色們生子焦慮的心態差異,及介紹在乎子嗣的文化傳統和衍生之禁忌儀式等,再試圖同理和分析作品中男性角色的處境及壓力。在父權制

度下,往往兩性都受到不同的束縛,而男性又因為社會觀感和受到不正確的情感教育而更難表達心聲,因此唯有同時解放男性和女性,才有機會達到真正的「性別平權」,人們也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光光老師專注力問診室:滿足生理發展,破解教養關卡,向分心說再見!

為了解決babyhome媽媽禮的問題,作者廖笙光(光光老師) 這樣論述:

  專注力,是發展來的!   幼兒時期的各項發展,都是未來專注力的基礎。   孩子的各種惱人行為、分心失神,   敦南兒童專注力中心技術長光光老師,   從17年問診經驗帶你從發展看解方!      分心,不是故意的!   你以為孩子不專心,全是「態度不好」欠管教?   出口責備前,請先慢半拍。   60個令你困擾的寶貝行為,   背後可能都蘊藏了身心發展的專注密碼。      從生理發展,奠定專注力;從行為引導,養成專注力!   行為密碼X親子共玩,學習、社交與情緒力,其實可以水到渠成!      理解兒童身心發展進程,了解「專注力,原來如此」的祕密。   【安全依附感,影響情緒專注力】【手

指觸覺能力,攸關運筆與寫字基礎】   【親子共讀,培養專心持久力】【給予有限選擇,有利集中專注力】      安全依附能帶給0~2歲寶寶安全感、順利度過口腔期,還能幫助發展「共同性注意力」。陪著寶貝探索世界,讓他和你一起互動、把焦點鎖定在同一件事情上,就能培養穩定的情緒專注力。      3~4歲幼兒從依賴走向獨立,讓愈來愈有想法的他,做喜歡做、擅長做的事。具備自信心與主動求知動機後,就能順勢培養學習專注力。      5~6歲進入團體生活,開始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讓孩子學著自己來,引導延長每項學習任務的投入時間,培養「持續性注意力」。      上小學後的課堂學習,孩子常因抄寫聯絡簿、上課愛

講話、總是坐不住而卡關?也許不是他愛分心,也不是故意不配合,而是被自己也不知道的瓶頸卡住。協助孩子用新方法克服學習關卡,找到自動自發的學習專注力。    本書特色      特色1│從困擾家長的孩子行為切入,提供明確建議與解方│   不同年齡出現的行為狀況題,都與階段生理發展息息相關。有時不是孩子不願意做,而是他真的還做不到。分齡解說40個行為,詳細說明行為產生原因,以及與年齡發展的關係,找到適合孩子年齡對應的解決方法,就能促進他的專注力。      特色2│從視覺、聽覺、動覺與情緒四面向,幫孩子把專心找回來│   20個分心案例,理解孩子缺乏哪個面向的專注力;每個案例並提供居家練習小遊戲,協

助孩子從遊戲中增進專注力,逐步改善注意力不集中。      本書關鍵字:光光老師、專注力、親子遊戲、生理發展、親子教養、專注學習、幼兒發展    各界好評          ◆與你一起愛孩子 陪伴推薦◆(依姓氏筆劃排列)      何翩翩 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寶血幼兒園園長   洪美鈴(心理師媽媽的內心戲) 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諮商心理師   愛小宜 親子共讀推廣者   趙介亭(綠豆粉圓爸) 展賦教育教養團隊執行長   魏瑋志(澤爸) 親職教育講師  作者簡介     廖笙光老師   2000年進入臺安醫院「兒童發展復健中心」工作後,正式踏入兒童發展領域。   自2011年成立「敦南兒

童專注力中心」,一轉眼又過了六年。   陪著孩子們克服困難中,不只是我在教導孩子,也從孩子們身上學習到更多。不時發現孩子們想出來的「解決方式」,往往比大人苦思之後提供的更好用,也更容易讓其他的小孩理解。   我深深地相信,孩子並不會存心跟大人搗蛋,許多讓大人不解的行為,只因他們的表達技巧還不夠成熟而已。   「了解」永遠是協助孩子的第一步,只要大人願意放開心胸,就能聽見孩子內心的聲音。   │著作│   掌握學習的勝算(2007,金名出版)   感覺統合遊戲在家輕鬆玩(2010,新手父母)   搞懂孩子專注力問題,學習力提升200%(2014,台視文化)   3 步驟,教出行為不脫序的

孩子(2015,新手父母)   │現職│   敦南兒童專注力中心技術長        中華兒童發展教育公益協進會理事   基隆特教資源中心專業督導   │專欄│   TOP945 康軒學習雜誌光光老師專欄   親子天下嚴選部落格專欄   親子天下小行星幼兒誌   BabyHome專欄   何嘉仁HESS Kids專欄   IBaby 愛寶貝親子網   臺安醫訊   │部落格與FB粉絲團│   部落格:www.attention104.com   粉絲團:光光老師─孩子的專注力小學堂   www.facebook.com/attention104/?fref=ts 繪者簡介     黃

鼻子   兼職插畫家   生活在容易發胖的台南,喜歡當蟲和踩地雷。   大學主修資訊管理,畢業後從事網頁設計工作。   不小心一頭栽進插畫的世界,再也爬不出來了。 緣起 孩子,帶我們認識新世界 廖笙光(光光老師)   推薦序 孩子我懂你  何翩翩     孩子行為的背後都有原因  愛小宜     教孩子之前要先懂孩子  趙介亭     行為背後,都具有發展上的意義  魏瑋志(澤爸)   PART1 從生理發展,奠定專注力 了解教養關卡,用兒童發展知識解讀行為; 讓管教變輕鬆,為專注學習力打基石。   專注發展:0~2歲 行為01:寶寶哭不停     及早建立安全依附感,

打下情緒專注力 行為02:寶寶吸手指     整合觸覺區辨覺察小手,提升未來運筆力 行為03:寶寶不看書      逐步延長共讀時間,培養閱讀專注力 行為04:寶寶亂亂爬     爬行是手腳協調關鍵,為學習專注力奠基 行為05:寶寶好黏人     善用聽覺嗅覺建立安全感,穩定寶寶情緒力 行為06:寶寶丟玩具     物體恆存概念萌芽,是智力發展重要關鍵 行為07:沒有時間觀     建立時間週期規律,培養學習專注力 行為08:寶寶不分享     所有權概念發展階段不同,影響分享意願 行為09:寶寶耍賴皮     自我概念剛萌芽,給簡短指令而非長篇大論 行為10:太晚開口說     真人互動,才

是學習說話的關鍵   專注發展:3~4歲 行為11:總是愛挑食     降低口腔觸覺/味覺敏感,提升飲食均衡力 行為12:不愛打招呼     理解害羞背後原因,人際交往不恐懼 行為13:愛隨處塗鴉     在亂畫中培養手腕靈巧,日後寫字不煩惱 行為14:什麼都害怕     用陪伴孕育勇氣,用勇氣培養探索的內在動機 行為15:討厭短蠟筆     斷掉的蠟筆,是促進精細動作的良伴 行為16:拒說對不起     去除可能被處罰的陰影,安定情緒讓認錯變容易 行為17:拖拉不睡覺     三管齊下,用優質睡眠打造專注力 行為18:共讀沒耐心     善用手勢與肢體,孩子也愛聽爸爸說故事 行為19:討厭看

牙醫     爸媽的表情,影響孩子接觸新事物的意願 行為20:凡事搶第一     覺得自己很厲害,是自信心發展的必經階段   專注發展:5~6歲 行為21:愛挑三揀四    當孩子的篩選器,簡化選項培養選擇性注意力 行為22:慾望無限大    釐清要與想要,協助孩子做出正確判斷 行為23:不願意上學    遵守準時接送承諾,建立信任感和時間觀 行為24:欺負好手足    減少彼此競爭,調和手足階段發展衝突 行為25:搞不懂注音        避免認知錯亂和混淆,學習符號一次只能學一種 行為26:趴著寫功課    改善握筆姿勢,就能端正坐姿把字寫好 行為27:開始會說謊    了解說謊動機,引導

孩子解決問題 行為28:想要當老大    找到對的模仿對象,教孩子學會控制情緒 行為29:有攻擊行為    學會堅持與妥協,發展出與人互動的社交技巧 行為30:囉嗦講不停    練習說故事,發展口語表達能力   專注發展:6歲以上 行為31:愛以身試法    嘗試與探索,誘發主動學習的動機 行為32:寫字不用心    矯正握筆姿勢,讓寫好字成為學習的利器 行為33:超愛找理由    將規則定義清楚,再和孩子對焦 行為34:寫作業好慢    用新行為替換舊方法,寫字就能更專心 行為35:數字亂亂寫    將數字寫端正,減少粗心大意擁抱學習專注力 行為36:被動都得盯    放手讓孩子自己做,享受

成就感更能自動自發 行為37:老是說不聽    給予明確解方,學習避免再犯相同的錯 行為38:開學未收心    回憶校園美好生活,用愉快心情迎接新學期 行為39:電動打不停    減少視覺刺激,回到自然環境滿足前庭刺激 行為40:愛搞小團體    從次文化中定義社會規範,找到心理歸屬感   PART2 專注力不足,遊戲來幫忙 不知如何是好的教養關卡,抽絲剝繭分層說明, 分析行為原因,提供共玩遊戲,改善專注力不集中。   視覺專注力不足 行為41:老是打翻杯→來玩:小小沙包,各就各位! 行為42:找不到東西→來玩:玩具藏寶箱 行為43:常跳行漏字→來玩:接住反彈球 行為44:老是寫錯字→來玩:我

是小偵探  行為45:好討厭抄寫→來玩:彩虹密碼   聽覺專注力不足 行為46:有人叫我嗎→來玩:找出小青蛙 行為47:你說什麼呢→來玩:我是接線生 行為48:注音老搞錯→來玩:唱出好音韻 行為49:總是放空神遊→來玩:大家猜一猜 行為50:就是開不了口→來玩:頭上是什麼?   動覺專注力不足 行為51:坐沒坐樣→來玩:我是小飛俠 行為52:家有跳跳虎→來玩:翻滾吧!男孩 行為53:動作慢半拍→來玩:第三類接觸 行為54:討厭拿筆→來玩:硬幣大挑戰 行為55:好容易當機→來玩:跟我一起這樣做   情緒專注力不足 行為56:上課愛講話→來玩:洗刷刷 行為57:我行我素→來玩:關鍵十秒鐘 行為58

:搞不清狀況→來玩:哪裡怪怪的 行為59:不會看臉色→來玩:抽鬼牌 行為60:翻臉輸不起→來玩:大富翁 推薦文     孩子我懂你 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寶血幼兒園園長 何翩翩     前幾天去一家親子餐廳和家人用餐,看到隔壁桌一家四口坐了下來,兩個孩子大概是一歲和三歲的年紀,一歲的弟弟坐在餐椅中,沒多久開始蠕動,並發出聲響甚至亂丟起桌上的餐具,坐在他身旁的爸爸只是定定的看著他,一直重複著:「安靜喔,不要吵喔!」想當然耳當然沒什麼作用,小男生只有愈來愈不耐煩,發出更大的噪音並更強烈蠕動著,我心想:「他已經坐不住了,怎麼不趕快抱起來去外面走走呢?」結束餐會的我,和家人離開了餐廳,心裡卻挺掛念

那個小男生後來的狀況。   看完光光老師的大作,實在很佩服他可以非常細膩的點出孩子行為問題後種種的心理因素,孩子的哭鬧、撒謊、失禮……,當然常常會造成大人們抓狂、怒吼的反應,但如果你能了解這些負面行為背後傳遞的訊息,可能是情緒控制尚未成熟、想引起大人注意、身體不適沒睡飽、孩子發展正常現象等,也許就會願意深深吸口氣,接受孩子這些不可愛的時刻,幫助他一起找到問題真正的核心,陪伴與支持他突破關卡,進入成長的下一步。   我尤其喜歡光光老師關於「行為37:老是說不聽」這篇文章,當孩子老是說不聽時,身為大人的我們到底該怎麼教,怎麼責備孩子才不會有反效果?光光老師提醒我們「責備是為了解決問題,不是汙辱

人」,不要淪為發洩情緒,不要老是翻舊帳罵個沒完,而是要給予孩子正面的方向。相信只要把握光光老師的這些原則,教好孩子就絕不是難事!   光光老師的專業度與臨床經驗在書中更是表露無疑,尤其是遊戲卡的設計,針對孩子不同的需求設計各式遊戲,相信是許多想要逃離3C魔掌,卻又苦於在公共場合常因孩子哭鬧,遭人白眼的父母們的救星。   理論與實用兼顧的好書,值得推薦與收藏! 推薦文 孩子行為的背後都有原因 親子共讀推廣者 愛小宜   嚴格說起來,光光老師是我育兒路上的貴人。孩子幼兒園老師,將彼此不認識的兩個人,透過光光老師前一本著作──《3步驟教出行為不脫序的孩子》,讓我們在孩子的行為世界裡結緣。

  我的孩子進入幼兒園後,老師常向我反應他有容易分心、愛東摸西摸等專注力不集中的問題;喜歡擁抱同學的他,矛盾地不願意讓別人碰觸他的身體;有段時間,甚至每天回家都在抱怨小朋友弄他,同學間不小心的身體碰觸,在他認知裡都成了故意弄他的舉動。這樣的孩子,與我平時觀察全然不同。我家寶貝在家具有高度專注力,能長時間投入喜歡的事物當中;每天可以與我開心擁抱,分享生活裡發生的各種事物。   好奇怪啊,上了幼兒園的寶貝到底怎麼了?為什麼人際互動上會出現這麼多的小狀況?幼兒園老師推薦我閱讀光光老師的文章後,我才恍然大悟,原來孩子每個令大人不解的行為背後,都是有原因的。   光光老師的新作讓我對孩子行為背後的

原因,在既有的基礎知識之下,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孩子在學校裡坐不住又愛東摸西摸,先前即已知道是因為頸部張力反射未整合,書中「行為51:坐沒坐樣」一節裡,明確點出頸部張力反射若未被整合,在學習時有可能會出現坐不住的行為,這可能和幼時爬行經驗不足有關;在學校容易分心,可能伴有觸覺過度敏感,容易被外在風吹草動吸引,而出現分心現象。   「行為56:上課愛講話」中,則提到不愛被他人碰觸身體,有可能是感覺調節較弱,老師建議面對觸覺敏感的孩子,父母在家可以替他按摩(刷)身體,讓孩子接觸更多的觸覺刺激,降低他的敏感。我的孩子在使用觸覺刷三個月後,慢慢地真的較能接受同學們不經意地碰觸他的身體。   

我家寶貝前庭覺刺激也不足,老師在「行為52:家有跳跳虎」單元中,也有深入的解說。讓我進一步理解孩子,原來他並不是坐不住,而是需要更大量的運動。原來這就是所謂「動靜皆宜」的真諦──先動得夠,才能靜得住。   愛孩子的家長、老師們,如果沒有理解(同理)這些行為背後的成因,我們是不是就會輕易地在孩子身上貼一張「難搞」或「教不聽」的標籤呢? 行為27:開始會說謊了解說謊動機,引導孩子使用恰當的方法解決問題 小孩子常常會因為認知思考上的限制,或者是因為不認錯,而出現堅持己見,常常就會有「睜眼說瞎話」的情況出現。請不要過度擔心,讓自己陷入「我的孩子怎麼這麼小就會說謊話……」的焦慮之中。 根據研究顯示

,兩歲時有二○%的幼兒會說謊;三歲約五○%;四歲約八○%,絕大多數孩子在五歲時會有說謊經驗。看到這裡,請爸爸媽媽不用特別擔心,若發現孩子說謊,請不要先懷疑是不是自己做錯什麼事,或是擔心孩子學壞了。我們需要做的是──教導孩子誠實的好處。 說謊並不是一件好事,但也沒有我們大人想像的那麼嚴重。我們需要培養孩子誠實的品格,但不是要求孩子百分之百完全不能說謊,特別是有些社交需要的「善意謊言」。與人互動若太過直白,往往不是誠實,有時是惱人的白目行為。絕大多數的孩子在三至四歲間,開始會出現第一次說謊的情況。 從兒童發展觀點看孩子說謊 能力1 理解他人想法 說謊第一步,就是要了解這件事情「只有自己知道,但是別

人不知道。」如果別人都已經知道,還想要說謊,肯定是百分之百會被抓包。孩子在發展過程中,隨著大腦逐漸成熟,綜合之前的經驗與過去習得知識的能力,已經開始會推理他人的想法。 能力2 控制臉部表情 說謊第二步,要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能一成功或爸爸媽媽掉入設下的陷阱就露出得意的笑容,不然鐵定會被爸爸媽媽發現。孩子要先有足夠的情緒控制能力,才能說謊不被發現。很多孩子都會說謊,說謊是否會被抓包的關鍵在於「控制臉部表情的能力」,有的孩子一說謊就會被發現,但有些孩子的謊言,會讓你聽起來說得跟真的一樣。 能力3 故事描述能力 說謊第三步,需要在大腦中虛構出一個場景,並且準備好演員們,描述出一個故事,透過流暢的表達

能力,經由嘴巴說出來。如果孩子說得支支嗚嗚,往往就容易被別人懷疑而無法成功。 說謊不是百分之百的罪惡,而是孩子在有所突破性的發展過程中,暫時出現的情況。 發現孩子說謊,重點不應該先放在孩子怎麼會說謊,而是了解孩子說謊的動機。如果孩子說謊,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安全,那絕對是無可厚非,不需要嚴厲處罰,而是引導孩子使用更恰當的方式。如果孩子是刻意說謊來陷害別人,或者為獲得他人獎賞而說謊,就必須要立即制止與處罰,千萬不能姑息。

公辦公營華德福實驗小學之家長個案研究

為了解決babyhome媽媽禮的問題,作者賴韋光 這樣論述:

隨著教育體制的一再改變,原希望減緩孩子的競爭及就學壓力,但卻造成反效果,導致孩子壓力逐年上升。就學的競爭壓力,也讓部分家長開始尋求體制外的教育,多元化的實驗教育因此興起,成為新的選擇。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針對三名訪談對象進行半結構訪談,研究結果如下:一、 對華德福教育特色的看法華德福教育對於孩子不同個性、行為及能力均相當重視,教師每學期評估孩子的需求,並基於對孩子的了解,在教學前,與各科目教師討論,設計適合孩子當時內在需求的課程。且針對孩子不同的工作狀態及能力,在工作及評量標準時,設定不同的任務及要求,讓孩子在自己的能力上逐漸成長。華德福教育的課程安排是每天兩小時,每科上課2~4週的主

課程,再搭備不同的副課程。各科可依不同主題搭配或調整科目的教學順序,這類課程安排可以使課程更完整的教學。並配合副課程的練習,可使孩子在知識面及技術面更有系統的學習。課程中並融入各類藝術活動,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孩子對美的觀念,進而影響孩子道德之美的價值觀。二、 家長角色在體制轉換後教養理念與方式家長在接受華德福教育師資培訓後,更加了解孩子在各階段的規範界線,以及不同孩子的個性、氣質需用不同的方式引導或陪伴,並在明確的規範及界線內,及安全的前提下,訪談對象讓孩子有充分的嘗試機會。並配合學校減少3C產品的使用,家庭有更多的時間可以相處,擁有更多的機會可以走到戶外;並透過父母角色的不同,在家庭分工

也可以更細緻,讓孩子可以有更好的機會進行角色模範的觀摩及學習而為了讓教師與家長有更好的溝通方式,也為了讓家長對於學校課程有了解,華德福教育亦提供各種不同類型的活動或課程,邀請家長共同參與,家長可依自己的專長或方便性,或提供各種不同類型的資源。透過培訓或活動的體驗,更清楚教師對課程的安排,且家長學校活動的參與度提高,對學校也更有向心力,與教師合作關係更為正向且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