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encement中文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必買單品、推薦清單和精選懶人包

commencement中文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法)埃德蒙·雅貝斯寫的 問題之書(上下冊) 和林鷺的 生滅 Life And Death:林鷺漢英雙語詩集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commencement 中文 - Ruious也說明:(commencement在劍橋英語-中文(繁體)詞典的翻譯©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 1.開始,發端。. 2.〔the commencement〕學位授予典禮,畢業典禮;〔美國〕授獎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廣西師範大學 和秀威資訊所出版 。

輔仁大學 法國語文學系碩士班 何重誼、齊莉莎所指導 王琦堯的 卑南語學習的批評分析:法語與卑南語之語言教材比較 (2022),提出commencement中文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卑南語、族語學習、法語學習、語言政策。

而第二篇論文亞洲大學 護理學系碩士班 喬佳宜所指導 劉昱伶的 探討影響台灣腹膜透析患者腹膜透析健康識能之預測因子 (2021),提出因為有 腹膜透析、腹膜透析健康識能、腹膜炎感染的重點而找出了 commencement中文的解答。

最後網站commencement 單字中文解釋 - 英語字源解析則補充:commencement 中文 翻譯及解析. commencement. [kəˈmensmənt] com‧mence‧ment. 名開始, 畢業典禮. © 2020 - 英語字源解析Troy-Lab.com -. 最後更新12/20/2020 21:03:58.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commencement中文,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問題之書(上下冊)

為了解決commencement中文的問題,作者(法)埃德蒙·雅貝斯 這樣論述:

作為“不屬於任何類型,但卻包羅萬象”的跨文本作品,《問題之書》分上下兩冊,共七卷。上冊由回憶寫起,從於凱爾的自殺到薩拉之死,再到愛情的毀滅,敘事的過程中追問著自由、話語、抉擇的意義。下冊則通過打亂字母重新組合的語言遊戲,用詩化的言語、對話的方式,繼續對生命、文本、死亡展開思索。透過聲光閃爍、意象與聯想交織的詩化外殼,雅貝斯注入的是“尋根”式的思考和將自己獻祭於被遮蔽的“無限”場域裡進行“精神”再創造的“書寫”求索的內核。 埃德蒙·雅貝斯(EdmondJabès,1912—1991) 法國著名詩人、作家、哲學家和宗教思想家,猶太人。“二戰”後法國zui著名的文學人物之一,對

德里達、布朗肖等法國思想家產生過深刻影響。生於埃及,熟諳法語。1956年蘇伊士運河危機爆發後被迫離開埃及流亡巴黎,1967年加入法國國籍。同年成為蒙特利爾世界博覽會上展示其作品的四位元法語作家之一(另三位是薩特、加繆和列維-斯特勞斯)。1987年獲法國國家詩歌大獎。 上冊目錄   第一卷 問題之書 獻 詞 003 在書的門檻 007 而你將在書中 019 缺席者之書 047 生者之書 157   第二卷 於凱爾之書 獻 詞 193 弁 言 195 第一部 201 第二部 233 第三部 257 第四部 279 第五部 327   第三卷 向書回歸 獻 詞 351 弁 言 3

53 第一部 357 第二部 397 第三部 427     下冊目錄   第四卷 雅埃爾 獻 詞 003 弁 言 009 敘事之前的時間 025 敘 事 081   第五卷 埃裡亞 在後書的邊界 147 後 書 153 書 209   第六卷 亞埃裡 前書之前:一 247 前書之前:二 255 前書之一 265 前書之二 277 前書之三 289 漂 泊 323 書 389   第七卷 ·(埃爾,或最後之書)      425 肆 437 三 443 貳 467 壹 477 壹 483 貳 491 三 501 肆 505   譯後記 521   譯後記   20世紀的法國

文壇巨星雲集,大師輩出。其中,集詩人、作家、哲學和宗教思想家於一身,與讓—保羅·薩特、阿爾貝·加繆、克洛德·列維—斯特勞斯並稱四大法語作家的艾德蒙·雅貝斯絕對是一位繞不過去的人物。 先看看諸位名家如何評價他吧: 勒內·夏爾說,他的作品“在我們這個時代裡是絕無僅有的……” 加布裡埃爾·布努爾說,“信仰的渴望、求真的意志,化作這位詩人前行的內在動力。他的詩彌散出他特有的智慧、特有的風格……”;雅克·德里達說,他的作品中“對書寫的激情、對文字的廝守……就是一個族群和書寫的同命之根……它將‘來自那本書的種族……’的歷史嫁接于作為文字意義的那個絕對源頭之上,也就是說,他將該種族的歷史嫁接進了歷史性

本身……”; 哈樂德·布魯姆將他的《問題之書》和《詩選》列入其《西方正典:偉大作家和不朽作品》(The Western Canon: The Books and School of the Ages);而安德列·維爾泰則在《與雅貝斯同在》(Avec Jabès)一詩中逕自表達了對他的欽敬:   荒漠之源在聖書裡。 聖書之源在荒漠中。 書寫,獻給沙和赤裸的光。 話語,縈繞孤寂與虛空。 遺忘的指間,深邃記憶的回聲。 創造出的手,探索,塗抹。 當絨薊死去,聲音消融。 迂回再無蹤影。 在你在場的符號裡,你質疑。 在你影子的垂落中,你聆聽。 在你缺席的門檻上,你目視神凝。 再也沒有了難解之謎。 荒漠之源

就在你心中。   古人雲:“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是尚友也。”我們只有瞭解了雅貝斯的生活思想和他寫作的時代背景,準確把握其所處時代的脈搏,識之,友之,體味之,或許方能有所共鳴,一窺其作品之堂奧。   艾德蒙·雅貝斯,1912年4月16日生於開羅一個講法語的猶太人家庭,自幼深受法國文化薰陶。年輕時,他目睹自己的姐姐難產而死,受到莫大刺激,從此開始寫詩。1929年起開始發表作品。1935年與阿萊特·科昂(Arlette Cohen,1914—1992)結婚,婚後首次去巴黎,拜訪了久通書信、神交多年的猶太裔詩人馬克斯·雅各,並與保羅·艾呂雅結下深厚的友誼。 他與超現實主義詩

人群體往來密切,但拒絕加入他們的團體。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殘酷慘烈令雅貝斯不堪回首。戰後的1945年,他成為多家法國文學期刊特別是著名的《新法蘭西評論》的撰稿人。 1957年是雅貝斯一生中最為重要的轉捩點:1956年,蘇伊士運河危機爆發,埃及政府宣佈驅逐猶太居民,四十五歲的雅貝斯被迫放棄了他在開羅的全部財產,舉家流亡法國,定居巴黎,直至去世。慘痛的流亡經歷令雅貝斯刻骨銘心,對他此後的思想發展和創作軌跡影響至深。 身在異國他鄉,雅貝斯將背井離鄉的感受化作文學創作的源泉,他的作品充滿了對語言的詰問和對文學的思索,並自覺地向猶太傳統文化靠攏。雅貝斯後來談到,正是這次流亡改變了他的人生,迫使他不得

不重新面對並審視自己的猶太人身份,並促使他開始重新研讀猶太教經典——?《摩西五經》、《塔木德經》和猶太教神秘教義“喀巴拉”。雅貝斯說,在流亡中面對自己猶太人身份的經歷以及對猶太教經典教義的研究,正是他此後一系列作品的來源。 1967年,雅貝斯選擇加入法國國籍。   雅貝斯是一位書寫流亡與荒漠、話語與沉默的作家。針對德國哲學家希歐多爾·阿多諾關於“奧斯威辛之後沒有詩歌”的觀點,雅貝斯認為納粹大屠殺的慘劇(以及蘇伊士運河危機中的排猶色彩)不僅有助於探索猶太人的身份及其生存的語境,也是反思文學與詩歌固有生命力的重要場域。阿多諾將大屠殺視為詩歌終結的標誌,雅貝斯則認為這正是詩歌的一個重要開端,是一種修

正。基於這一體認,他的詩集《我構築我的家園》(Je bâtis ma demeure)於1959年出版,收錄了他1943—1957年間的詩作,由他的好友、詩人和作家加布裡埃爾·布努爾作序。雅貝斯在這部詩集的前言中寫道:“從開篇到二戰的那些年,猶如一段漫長的回溯之旅。那正是我從最溫情的童年到創作《為食人妖的盛筵而歌》那段時期。而與此同時,死亡卻在四處瘋狂肆虐。一切都在崩塌之際,這些詩不啻拯救的話語。” 此後,雅貝斯嘔心瀝血十餘年,創作出七卷本《問題之書》(Le Livre des Questions,1963—1973),並於其後陸續創作了三卷本《相似之書》(Le Livre des Ress

emblances,1976—1980)、四卷本《界限之書》(Le Livre des Limites,1982—1987)和一卷本《腋下夾著一本袖珍書的異鄉人》(Un Étranger avec, sous le Bras, un Livre de petit Format,1989)——這十五卷作品構成了雅貝斯最負盛名的“問題之書系列”(Le Cycle du Livre des Questions)。 除上述作品外,雅貝斯還創作了隨筆集《邊緣之書》(Le Livre des Marges,1975—1984)、《對開端的渴望·對唯一終結的焦慮》(Désir d’un commencem

ent Angoisse d’une seule fin,1991)、短詩集《敘事》(Récit,1979)、《記憶和手》(La mémoire et la main,1974—1980)、《召喚》(L’appel,1985—1988)以及遺作《好客之書》(Le Livre de l’Hospitalité,1991)等。 1991年1月2日,雅貝斯在巴黎逝世,享年七十九歲。   雅貝斯的作品風格獨樹一幟,十分獨特,實難定義和歸類。他在談及自己的創作時曾說,他始終為實現“一本書”的夢想所困擾,就是說,想完成堪稱真正的詩的一本書,“因此我夢想這樣一部作品:一部不會歸入任何範疇、不會屬於任何類型

的作品,卻包羅萬象;一部難以定義的作品,卻因定義的缺席而大可清晰地自我定義;一部未回應任何名字的作品,卻一一擔負起了那些名字;一部橫無際涯的作品;一部涵蓋天空中的大地、大地上的天空的作品;一部重新集結起空間所有游離之字詞的作品,沒人會懷疑這些字詞的孤寂與難堪;一處所有癡迷於造物主——某個瘋狂之欲望的尚未饜足之欲望——的場域之外的場域;最後,一部以碎片方式交稿的作品,其每個碎片都會成為另一本書的開端……”。 美國詩人保羅·奧斯特(Paul Auster,1947—)1992年在其隨筆集《饑餓的藝術》(L’Art de la faim)中這樣評價他的獨特文體:“(那些作品)既非小說,也非詩歌,既

非文論,又非戲劇,但又是所有這些形式的混合體;文本自身作為一個整體,無盡地遊移於人物和對話之間,在情感充溢的抒情、散文體的評論以及歌謠和格言間穿梭,好似整個文本系由各種碎片拼接而成,卻又不時地回歸到作者提出的中心問題上來,即如何言說不可言說者。這個問題,既是猶太人的燔祭,也是文學本身。雅貝斯以其傲人的想像力縱身一躍,令二者珠聯璧合。” 沉默是雅貝斯文本的核心。他在“問題之書系列”中詳盡探討了語言與沉默、書寫與流亡、詩歌與學術、詞語與死亡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以期超越沉默和語言內在的局限,對詞語與意義的根源進行永無止境的探求,並借此闡發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正如美國詩人羅伯特·鄧肯(Robert D

uncan,1919—1988)在其隨筆《意義的譫語》(The Delirium of Meaning)中所說,“《問題之書》似乎是在逾越字面意義的邊界,引發對意義中的意義、字詞中的字詞的懷疑和猜測”。雅貝斯正是憑藉在創作中將猶太教經典的文本性與個人的哲學研究相結合的方法,通過持續不斷地提出無休無止的問題、並借這些問題再行創作的超卓能力而獲得了成功。 雅克·德里達高度評價雅貝斯的“問題之書系列”,他在《論艾德蒙·雅貝斯與書之問題》一文中寫道:   在《問題之書》中,那話語音猶未改,意亦未斷,但語氣更形凝重。一枝遒勁而古拙的根被發掘出來,根上曝露著一道年輪莫辨的傷口(因為雅貝斯告訴我們說,正是那

根在言說,是那話語要生長,而詩意的話語恰恰于傷口處萌芽):我之所指,就是那誕生了書寫及其激情的某種猶太教……若無信實勤敏的文字,則歷史無存。歷史正因有其自身痛苦的折痕,方能在獲取密碼之際反躬自省。此種反省,也恰恰是歷史的開端。唯一以反省為開端的當屬歷史。   雅貝斯這種嘗試以片段暗示總體的“跳躍—抽象”創作模式以及他的馬賽克式的詩歌技巧,對20世紀的詩人和作家產生了極其重大的影響。1987年,他因其詩歌創作的成就而榮獲法國國家詩歌大獎。更為重要的是,他對後現代詩歌以及對莫里斯·布朗肖、雅克·德里達等哲學家思想的影響,已然勾勒並界定出一幅後現代文學的文化景觀,他自己也成為眾多專家學者研究的物件。

他的作品被譯成包括英語、德語、西班牙語、瑞典語、希伯來語和義大利語在內的多種文字出版。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問題之書》由羅絲瑪麗·瓦爾德洛普“以大師級的翻譯”(卡明斯基語)譯成英文在美國出版時曾引起巨大的轟動,被視為重大的文學事件。   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這套《艾德蒙·雅貝斯文集》,系首次面向中文讀者譯介這位大師。文集收錄了“問題之書系列”的全部作品——《問題之書》《相似之書》《界限之書》和《腋下夾著一本袖珍書的異鄉人》——以及詩集《我構築我的家園》和隨筆集《邊緣之書》,共六種十八卷,基本涵蓋了雅貝斯最重要的作品。 感謝我的好友葉安寧女士,她以其後現代文學批評的專業背景和精深的英文

造詣,依據羅絲瑪麗·瓦爾德洛普的英譯本,對我的每部譯稿進行了專業、細緻的校訂,避免了拙譯的諸多舛誤,使之能以其應有的面貌與讀者見面。 感謝我的北大老同學蕭曉明先生,他在國外不辭辛苦地為我查閱和購置雅貝斯作品及各種文獻資料,為我的翻譯和研究提供了巨大的幫助。 感謝中國社會科學院宗教研究所研究員黃陵渝女士,她對我在翻譯過程中提出的猶太教方面的各種問題總能詳盡地答疑解惑,使我受益匪淺。感謝我的北大校友、中國社會科學院宗教研究所研究員劉國鵬先生,是他介紹我與黃陵渝研究員結識。 感謝我的兄長劉柏祺先生,作為拙譯的首位讀者,他以其邃密的國文功底,向我提出了不少極有價值的修改建議,並一如既往地承擔了全

部譯作的校對工作。 感謝法國駐華使館原文化專員安黛甯女士(Mme. Delphine Halgand)和她的同事張豔女士、張琦女士和周夢琪女士(Mlle. Clémentine Blanchère)。她們在我翻譯《艾德蒙·雅貝斯文集》的過程中曾給予我諸多支持。 感謝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多馬先生,他為《艾德蒙·雅貝斯文集》的選題和出版付出了極大心血。   對譯者而言,首次以中文譯介艾德蒙·雅貝斯及其作品,是一個全新的挑戰。因個人水準有限,譯文中難免存在這樣那樣的謬誤,還望方家不吝賜教。   譯者 己亥年重陽於京北日新齋  

commencement中文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他身家50億美元。
他公司是全球第四大軟件公司。
他霸氣替 396 名畢業生還清 4,000萬 美元學貸。

「你的自我價值不取決於他人對你的看法」 - Robert F. Smith

這是他在2019年Morehouse College的畢業演講,如果你用心聽,裡面有很多值得參考的忠告。

Robert F. Smith是Vista Equity Partners的創辦人。
在2018年他的資產超越了Oprah,成為最富有的非裔美國人。

他也是有名的慈善家,在2019年霸氣地償還了396名畢業生的學貸,希望他們以後可以繼續pay forward打造同樣的文化社區。

剪輯/翻譯: Wisdom Bread 智慧麵包

標題:他霸氣替396名畢業生還清4,000萬學貸 ► 你的價值你說了算 - Robert F. Smith(中英字幕)
https://youtu.be/i6ZIpT71O_s


Speaker: Robert F. Smith

#智慧麵包 #善舉傳下去 #還清4000萬學貸

--------------------------------------------------------------------------

► 此頻道沒有啟動Youtube廣告。
所有影片為教育用途,希望讓更多人能夠受到啟發,學習和受益。
如果您認同我們的理念,請轉發影片,謝謝!
- Wisdom Bread

--------------------------------------------------------------------------

Speaker: Robert F. Smith
Credit: Morehouse College

Special thanks to Robert F. Smith for this inspiring speech.
Pay it forward.

► 原完整版影片:
Robert F. Smith's speech at the 135th Commencement at Morehouse Colleg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1CcRphVnM

剪輯/翻譯/字幕:Wisdom Bread 智慧麵包
Music & Footage used in this video licensed to Wisdom Bread

► 訂閱Wisdom Bread智慧麵包??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qwAKnBVzUlbNwol3UCZIA?sub_confirmation=1

--------------------------------------------------------------------------

► 更多啟發、智慧、勵志影片 ??

當你覺得生活艱難時 ► 一定要記住這番話! - Les Brown
https://youtu.be/ZraoxMfhKNk

給人生最好的建議 - 為什麼你應該趕緊去失敗?丹佐.華盛頓
https://youtu.be/22y9RBUZ7fM

為什麼大多數人窮其一生,終究一無所獲... 看教授精闢的分析
https://youtu.be/TZ79TA8y7Vk

--------------------------------------------------------------------------

► 收看最更新的影片,請追蹤臉書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dailywisdombread

卑南語學習的批評分析:法語與卑南語之語言教材比較

為了解決commencement中文的問題,作者王琦堯 這樣論述:

本論文旨在以外語教學的觀點比較卑南語以及法語教材。本論文架構分為六章,以下將分節摘要各章節。壹、緒論在第一章,我首先回答一個問題:為什麼要學習卑南語?或者說,為什麼要學習一門瀕危語言?這個問題可以從兩個面向來回答:1.人權 2.文化多樣性。以人權觀點來說,聯合國在 2007 年通過《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宣言中第十三條與第十四條和原住民族語言權利直接相關:「第十三條1. 原住民族有權振興、使用、發展及傳授後代其歷史、語言、口述傳統、哲學、書寫系統及文學,並有權命名及保留其社群名稱、地名及人名。2. 國家應採取有效措施確保前項權利受到保障,並於必要時提供翻譯或其他適當方法,確保原住民族

於政治、法律及行政程序中能理解他人並被別人理解。第十四條1. 原住民族有權建立及控制他們自己的教育體系及機構,而得以其語言提供教育,並採用適合自己文化的教學及學習方式。2. 原住民個人,尤其是兒童,有權不受歧視地享有各種階段及形式的國家教育。3. 國家應與原住民族共同採取有效措施,使原住民個人,尤其是兒童,包括居住於其社群外之原住民兒童,於可能的情形下,接受自己文化的教育以及其語言授課之教育。」《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第十條第十一項規定:「國家肯定多元文化,並積極維護發展原住民族語言及文化。」無論在國際或是國家的層面,原住民族語的學習受到國家及法律保障。另外一個層面為文化多樣性。保存多一

種語言,即是保存多一種人類看待世界的方式。台灣為多語言多族群之社會,保存與學習本土語言有其必要性及正當性。以卑南族為例,卑南人學習卑南語是要更加了解自己的族群還有為了自己的認同,而非卑南人以及非原住民學習卑南語,則益於認識以及了解台灣多語社會之特質。接下來說明台灣的本土語言今天會瀕臨滅絕,是由於數十年來,日本及中國殖民政府計畫性滅絕語言的緣故。我檢視自1937年以降在台灣的語言政策,並且分為幾個段落討論:1937-1945、1946-1990、1990-2017及2017至今。自1937年開始,日本殖民政府開始實施皇民化運動,企圖使台灣人放棄自己的語言及文化,成文真正的日本臣民。不過這個計畫也

隨著1945年日本戰敗而中止。戰後國民黨佔領台灣,為了讓台灣人「去日本化」語「再中國化」,自1946年開始開始進行「說國語運動」,強迫台灣人學習北京話。在原住民地區(時稱山地),因為沿襲日治時期的蕃地,管制更加嚴格,國語政策也推行得比其他區域更加徹底。1985年,教育部更提出語文法草案,企圖根除本土語言在所有公共場合出現的可能性。不過此草案因為過於激進,輿論反彈的關係,所以最後不了了之。1987年台灣解嚴,語言的使用變得較為自由。1990年開始,在台北縣烏來鄉(今新北市烏來區)烏來國中開始實施泰雅語教學,為台灣史上第一次在學校體制內教授原住民語言。自1998年開始,小學三年級至六年級每周教授一

節(40分鐘)本土語言課程;2004年開始,本土語言課程從小學一年級至國中三年級每周一節課;2017年開始,配合十二年國民義務教育,本土語言課程延伸至高中。民進黨政府於2003年推行語言平等法草案。不過此法案隨著2004年民進黨在立委改選中失去多數席次、2008 年國民黨在總統及立委選舉中重新掌權,使語言平等不見天日。直到2016年民進黨贏得總統大選,語言平等法草案才重見曙光。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與國家語言發展法分別於2017年及2019年通過。自此台灣的本土語言終於獲得官方地位,為「國家語言」。本研究之所以選擇用法語外語教學,而非英語外語教學作為比較出發點,原因除了法語教學是一發展完善且細緻的

領域,另一個原因是,法語的動詞變化遠比英語複雜得多。期望可以藉由法語外語教學的視角來思考卑南族語的動詞教學。不只是卑南語,台灣南島語的動詞十分複雜,而至今還沒有較為完整的動詞教學教材。本論文之限制在於無法比較所有的族語教材,故以卑南語當作個案研究。且在比較方面,僅有介紹與比較發音、構詞句法方面的教材。本研究亦無編寫新的卑南語教材。貳、法語教學在台灣與外語教學理論回顧今日幾乎所有年輕世代的原住民都以中文為母語,族語反而成為一門外語。今日的族語教學勢必要以外語教學的方式來教學。而在討論外語教學方法之前,首先要討論台灣的外語教學狀況。台灣的外語教學大致可以分成兩個階段:日治時期(1920年代至194

5年)與戰後(1946年後)。在台灣想要學習外語,首先得學會學校的教學語言,因為外語是透過教學語言來教授。在日治時期需要先學會日語;戰後則是要先學會北京話以後,才能夠開始進一步的外語學習。 日治時期的高等教育十分重視外語教育,外語課的授課時數相當高。當時的台北高等學校學生,一周就有十二至十四小時的英語及德語課程。台北帝國大學(今國立台灣大學)文政學部的學生,有兩年的法文必修;若進入當時的南洋史講座,則還要學會西班牙文及荷蘭文,以便解讀史料,撰寫畢業論文。台北高等商業學校的學生,除了每周十六小時的英文課,還有每周六小時的第二外語課程(德語、法語、支那語、荷蘭文及馬來文擇一)。 戰後因為受美國

影響的關係,外語教育基本上以英語為主。1946年起,英語為初中選修,高中必修;自1968年九年國民義務教育開始,英語成為必修。1999年起,英語自小學五年級開始教授。2017年起則自小學三年級開始教授。除了英語以外的外語教育,從高等教育才開始。1983年起,教育部開放高中第二外語之選修。 回顧完台灣外語教育脈絡,接著回顧外語教學理論之流變。介紹理論的同時,我也會介紹使用該理論的現行族語教材。參、台灣的原住民族語教育 本章我分成兩個部分介紹:台灣的原住民族語教學脈絡介紹,以及課堂觀察報告。我將族語教學脈絡分成兩部分介紹:一、族語作為教學科目 二、族語作為教學語言。課堂觀察報告我將就學校內的教

學與學校外的族語教學進行介紹。 如在第壹章所指出,台灣的原住民族語教學每周只有一節課(40分鐘)。即使族語教育從小學延伸到高中,每周一節族語課程的教學效果十分有限。 沉浸式族語幼兒園則提供以族語教學的學前教育。根據周軒辰(2016)的文章,幼兒的族語能力的確有顯著提升。不過幼兒園師資的族語能力有待加強。這些學生升上小學之後,就離開了族語環境。且至今幾乎沒有追蹤這些學生族語能力的後續研究。從紐西蘭的例子來看,紐西蘭的毛利族語幼兒園學生畢業進入英語授課的小學,幾個月後毛利語能力大幅衰退。 接下來是學校內的族語教學。黃美金2016年的科技部研究報告中,有參與三間學校的觀課,其中兩間位在都會區。

本文就兩間都會區學校的課程狀況分別介紹,分別是阿美語教學與卑南語教學。1. 阿美語教學這堂課的學生絕大多數為非原住民,或是父母一方為非原住民。課程大約有90%的時間使用華語,課程內容主要為介紹阿美族文化與一些相關主題單詞。2. 卑南語教學這堂課只有一位學生。授課的老師十分忙碌,每周需在大台北地區的20所中、小學授課共26小時。授課地點在小學的圖書館,只有一張小桌子及小白板,內容為千詞表的單字教學,幾無教學法可言。 學校外的族語教學,我舉謝雯穎於2018年發表的文章做例子。文章為建和卑南語之成人族語學習班。課程時2016年,由洪渟嵐授課。課程為一周兩次,平日晚上,有約15名學員。課程目標為

讓卑南語的使用可以重新進入日常生活中。 課程中的教材並不固定,主要使用族語E樂園裡面的句型、詞彙表以及族語辭典,也使用花環部落學校的歌謠及讀本。學員之間有創立LINE群組交流關於族語學習的問題。九階教材以及四套教材並沒有被提及。雖然課表的安排循序漸進,但是學員多因為工作、家庭或是居住地點等因素而時有缺課,對學習的連貫性有影響。肆、有關卑南語之出版品 本章分成兩部分介紹有關卑南語之出版品:參考書以及教材。參考書有兩個部分:辭典及詞彙表、語法。教材與教學方法則是使用族語 E 樂園提供的學習資源進行討論。台灣南島語的研究自十九世紀即開始,不過較為完整及深入的研究則比較晚。以卑南語為例,有關卑南語

的著作自日治時期即有出版,不過第一本參考語法遲於2008年出版,第一本字典則於1991年出版。本章節針對字典、詞彙表與語法著作所列的兩份清單包含所有的卑南語方言,以提供較為完整的視界。清單中包括筆者能夠找到的所有日治時期以降有關卑南語的詞彙表、辭典與語法。其中資訊包括篇名、出版年份、作者、描寫的方言以及使用的書寫符號。族語E樂園是在台灣最大的原住民族語教學資源平台。此處將會介紹九階教材、四套教材還有空中族語教室。其中九階教材是為了配合九年一貫而編輯的教材,由當時的國立政治大學原住民研究中心的林修澈教授指導編輯。由於這套教材之編輯涵蓋四十三種語言/方言,所以當時的編輯情況,是由一個中文底本出發,

讓各語言/方言的編輯者自行編譯。雖然當時的總編已經有向各語別的編輯者提到,可以根據語言特性或是文化差異做出修改,但各編輯因為大多沒有編纂過教材、或是沒有受過語言教學訓練的原因,九階教材仍以翻譯為主。2007年為方便原住民學生準備原住民族語認證測驗考試,編輯出版了句型篇初級版(國中版)以及中級版(高中版),分別對應族語認證的初級以及中級。族語E樂園裡面也提供線上練習題提供學生熟悉考試題型。2012至2016年間,四套教材出版問世,以補充九階教材的不足之處。這四套教材分別是:1. 字母篇、歌謠篇、圖畫故事篇 2. 生活會話篇 3. 閱讀書寫篇 4. 文化篇。第一套教材是為了學前幼兒的族語學習設計。

生活會話篇是為了加強族語在生活中的應用。閱讀書寫篇及文化篇則是為了教為進階的學習者或是語言使用者而編輯。這一套教材一樣也是所有的語別都有一套,所以也是用中文底本下去進行編譯。黃美金的報告就指出,在賽德克以及泰雅語的教材中,就包含了許多錯誤。空中族語教室則是為了一般社會大眾編輯的族語教材,內容涵蓋語言的方方面面。卑南語僅有提供南王卑南語。這套教材主要由一部 YouTube 影片、一份 WORD 逐字稿講義、線上練習題以及附有中文翻譯及發音的例句所組成。雖然這套教材的立意良好,但是授課教師在影片中使用過多語言學術語,對於沒有任何語言學基礎的學習者來說,構成很大的挑戰。伍、卑南語及法語教材比較 本

章節首先介紹卑南族的分布狀況,以及卑南語的概況、語言流失情形;而後再概略介紹法語外語學習(FLE),並針對南王卑南語、華語、法語語音進行對比。介紹華語語音的原因在於,如今主要的卑南語學習者多以華語為母語,所以針對華語音系進行介紹有其必要性。卑南的發音教材參考兩組教材,分別是四套教材中的字母篇以及空中族語教室的書寫系統單元。法語的部分我選擇Phonétique progressive du français做為參考對象。 接下來是關於構詞句法的教學。卑南語的教材我選用四套教材中的生活會話篇,其中含蓋三十個單元,皆與生活有關。教材中的內容為一段對話、單詞表、翻譯、錄音檔及對話影片。雖然有錄音檔,

不過裡面的語速、語調都是用念的,對話影片亦然。法語的部分則是選Communication progressive du français。裡面的編排分成幾個大主題,裡面又分成數個單元,每個單元裡面涵蓋一至三個不等的簡短對話,模擬日常生活。每一課的編排除了對話以外,還會針對特定語法特徵、主題詞彙還有句型舉例分析提供讀者參考。對話提供的錄音檔為模擬實際情況所錄,所以講者的語速及語調沒有刻意放慢或是咬字刻意清晰。 接下來介紹卑南語及法語的動詞系統。卑南語的動詞十分複雜,有特殊的焦點系統,還有不同時態的變化。而法語動詞也因為人稱、時態的不同有數十種變位。本研究介紹法語教材的Conjugaison p

rogressive du français。這套教材分為初級與中級。初級教材針對初學者介紹最為基礎的動詞及其變化;中級則有較多的時態教學,不過不包含虛擬未完成式(subjonctif imparfait)、虛擬逾過去式(subjonctif plus-que-parfait)以及過去命令式(impératif passé)。在卑南語的教學中,還沒有出現針對動詞變位的教材。期望能夠藉由此教材的介紹,對卑南語的動詞教學提供新的觀點。陸、結論 本論文旨在理解針對非母語者的原住民族語教材,並透過法語外語教材的觀點,期望對族語復振有所幫助。另本研究並無編纂新卑南語教材,亦無編寫卑南語動詞變化之教材。

生滅 Life And Death:林鷺漢英雙語詩集

為了解決commencement中文的問題,作者林鷺 這樣論述:

  一個人   最後終究   臣服於無常的生滅   A human   Finally surrenders   To the uncertainty of life and death   萬事萬物的形成,本質無不來自所謂的因緣聚合:時序機緣成熟,萬物自然而生;時序更迭至極,敗亡隨之而來。從宇宙時空的視角來看,人類所見的空間、所感的時間,不過如螻蟻飛蛾一般,只是一場朝生暮死的夢幻泡影。   本詩集嘗試以生滅法則來透視生存的意義,讓生短暫而極力精采,讓死因輝煌而了無遺憾。透過黃暖婷的英譯,適切帶出英文詩句間存在的空性,展現有別於漢語詩的韻味。這些詩句的感動與發生,正是

林鷺為漂浮生滅的自己,所留下的感動與見證。 本書特色   ★本詩集嘗試以生滅法則來透視生存的意義,叢書策劃為享譽國際詩壇的台灣詩人李魁賢。   ★將優秀漢語詩翻譯為英語,讓兩種語言各自詮釋不同語境的文字魅力,留下深刻的感動與見證。 名人推薦   李魁賢

探討影響台灣腹膜透析患者腹膜透析健康識能之預測因子

為了解決commencement中文的問題,作者劉昱伶 這樣論述:

現今醫療新知快速翻轉所帶來的挑戰在全球逐漸趨同,包括人口高齡化議題、疾病併發病及其照護、以及醫療成本控制問題。其中腹膜透析已廣泛用於末期腎臟病的長期治療,然而相關知能仍需要隨著醫療保健知識不斷更新時代的步伐不斷更新。若缺乏或未及時更新腹膜透析相關健康識能,易衍生包括腹膜透析治療的多重障礙、患者腹膜透析技術操作不正確、以及併發症如產生腹膜炎的臨床議題。本研究旨在探討影響腹膜透析患者腹膜透析健康識能之預測因子並了解與導致腹膜炎感染之相關性。本研究之腹膜透析健康識能問卷乃參考本Shih等編製台灣接受血液透析治療患者健康識能評估問卷加以修改而成。110名符合本研究條件的受訪者被納入收案。研究結果發現

腹膜透析健康識能的得分高低與人口學特性各變項皆無顯著關聯,而腹膜透析感染經驗與腹膜透析健康識能亦無顯著相關。期望本研究結果可做為未來進行腹膜透析患者相關衛教時之參考,了解影響腹膜透析健康識能因素,以提供個別性衛教,增強患者的自尊和合作能力,降低腹膜炎之風險,進而減少個案住院率、死亡率與醫療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