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電子 pm PTT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必買單品、推薦清單和精選懶人包

創意電子 pm PTT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J.J.Abrams寫的 S. 【中文版全球獨家收藏盒】 和方梓勳、陳嘉恩、柯夏智、何潔賢、北島的 詞與世界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Gogoro Taiwan Limited_睿能創意股份有限公司 - 104人力銀行也說明:【公司簡介】資本額:21億620萬元。福利:年終獎金、結婚禮金、生育津貼、社團補助、旅遊補助、電信費補助、社團活動、家庭日、優於勞基法特休、員…。Gogoro從一個夢想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寂寞 和香港中文大學所出版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工業設計系創新設計碩士班 陳殿禮所指導 陳怡樺的 專案實施關鍵因素之研究 (2021),提出創意電子 pm PTT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專案實施、專案流程、關鍵因素。

而第二篇論文中原大學 設計學博士學位學程 黃文宗所指導 楊時昕的 商業設計組織導入知識及管理的關鍵因素研究 (2020),提出因為有 知識管理、設計組織、設計知識管理、決策實驗室法、網路分析程序法的重點而找出了 創意電子 pm PTT的解答。

最後網站面試快被刷掉,她卻因為敢開高薪而獲任!知名電商營運副理 ...則補充:大學畢業正逢金融海嘯,財金科系出身的她,毅然決然踏上PM這條截然不同的路。10年 ... 《名人真心話》社群教母張嘉玲:創意,就是「對生活的體會」》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創意電子 pm PTT,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S. 【中文版全球獨家收藏盒】

為了解決創意電子 pm PTT的問題,作者J.J.Abrams 這樣論述:

這輩子或許還有機會讀到更好的故事, 但再也不會有任何一本書 能讓我從閱讀中得到如此純粹的快樂。 ——亞馬遜書店讀者   ★鬼才編導J. J.亞伯拉罕首部小說創作,美國首刷20萬冊火速斷貨   ★擊敗丹布朗《地獄》,獲亞馬遜讀者選為「最想擁有的小說」   ★破天荒以仿舊質感呈現小說頁面、真實字跡書寫主角交換留言、收錄23個小說專屬配件,引發圖書館抗議:此書只能收藏,無法提供借閱!   ★閱讀狂潮席捲歐美,讀者紛紛自拍「書評影片」上傳、自創N種閱讀方式、成立角色專屬FB帳號、架設S.專屬維基百科……   翻開這本書,你將墜入文學圈最危險的秘密   愛書的人啊,請千萬小心——   

死亡,還不是最可怕的事,   而這本書,只是個開始。   關鍵角色   ✽兩個讀者   她在圖書館拾獲屬於陌生人的泛黃舊書,翻開內頁,看見許多鉛筆抄寫的眉批。她讀著陌生人的字跡,看著引人入勝的故事,忍不住拿起原子筆,在書中寫下見解,再把書放回原處。   隔日,陌生人回來取書,讀了她的留言後,情不自禁以鋼筆寫下回應,又把書放了回去。兩個愛書人從未見過彼此,卻抱著對同一本小說的情感,在書頁間當起了筆友。   ✽一本小說   她和他傳閱的舊書《希修斯之船》是文壇一大懸案,作者身分成謎,書中主角也遺忘了自己的名字,只曉得隱約有人喚他「S」……書迷瘋狂研究此書,據傳作者尚未寫完,就在小旅館人間蒸發

,打字機血跡斑斑,散落一地的手稿中,獨缺了故事結局。他究竟是誰?此刻是生是死?《希修斯之船》的最後一章,難道是他人仿造?   ✽還有:你   你捧讀這本理應是全新的小說,卻發現書頁早已被兩個讀者塗寫過,紙張彷彿透著圖書館的陳舊氣息。書中還附有明信片、餐巾紙、羅盤等23個材質各異的物件,都是她和他留下的第一手證據。你隨著筆跡深入故事核心,得知書中竟暗藏求救的密語,而他們奮不顧身地追尋,只為查出消失作家的身分。但謎團未解,你卻發現了不屬於她和他的神秘筆跡,寫著「S」……   這不只是一本小說   更是一場挑戰紙本書可能性的極致冒險   一部獻給文字的動人情書   《S.》將開啟你對「閱讀」的全

新想像   ◎《S.》書+盒,內含:   1. 全球獨家收藏盒,格紋美術紙燙黑印製   2. 一組小說專屬配件:23個牽動劇情的關鍵線索,缺一不可。   3. 精裝古書《希修斯之船》   ★全球書店接力上榜   美國亞馬遜書店類型小說榜冠軍‧英國亞馬遜總榜TOP 10‧美國邦諾書店TOP 5‧全美獨立書店小說榜TOP 7‧紐約時報精裝小說榜TOP 8‧洛杉磯時報精裝小說榜TOP 2‧出版人周刊TOP 8‧日本亞馬遜書店外文館TOP 6‧新加坡紀伊國屋書店TOP 10……紀錄持續改寫中!   ★橫掃專業書評媒體選書榜   《紐約客雜誌》「此生見過最美的書」‧英國《衛報》「最想帶進被窩的書」

‧世界最大獨立書店「鮑威爾書城」店員最愛‧美國廣告界「搞創意的人必讀之書」‧LitReactor文學論壇「最好玩又好看的書」‧美國邦諾書店年度百大書籍‧《芝加哥論壇報》跨年度推薦作‧《當代世界文學》獨家創作小說配樂…… 各界愛書人 誠摯推薦   吳念真(導演/作家)   蔡康永(作家/名主持)   許悔之 (詩人/有鹿文化總經理兼總編輯)   吳定謙(演員)   光禹(作家/名主持)   林文棟(鋼筆工作室負責人)   ★全台超過17位書店職人 嚴選推薦   博客來書籍館 王美雅‧博客來中文小說採購 許希瑀‧法雅客文化商品部採購 翁瑋璘‧PChome24h購物.書店 張文珍‧灰熊愛讀書網

路書店PM 劉盈利‧TAAZE讀冊生活文學小說採購Tey‧墊腳石新竹店 江宛臻‧弘雅書局網路採購 許平‧何嘉仁書店採購 李馥伶‧金石堂天母店店長 沈慕華‧圖書採購 李葆怡‧書店職人 周業陞‧書店職人 鄭德嫻‧政大書城 高詩穎‧政大書城 游欣潔‧政大書城 汪珮瑄‧政大書城 李信逸……   ◎英美破千讀者共同感想:   《S.》讓我找回小時候第一次翻開故事書的興奮期待!   ◎鋼筆工作室負責人 林文棟:   這是我生平第一次透過真實字跡來閱讀小說,讀到入戲時,彷彿能觸摸到筆尖用力刻在紙上的凹痕;隨著墨水顏色變化,親眼目睹兩個愛書人如何透過寫字,攜手揭開一個動人的文學之謎,進而漸漸向彼此靠近……

我相信,讀完這本小說,你會再次相信文字的力量。   ◎博客來書籍館 王美雅:   這書,本身就是個「謎」!一旦翻開書頁,我們就不再只是讀者,而成為書中一角了……在書店這麼多年,從來沒有想過,一本書可以這樣被呈現、這樣被出版!這書,是故事、是電影、更是收藏,光是「擁有」,就是一種驕傲與滿足!   ◎吳定謙:   打開《S.》的同時,滿滿的手寫字體喚起了和同學在桌底下互傳紙條的青春時光,每一次的翻頁,就像打開神秘禮物一樣興奮又期待;而書中所附的筆記、地圖、便條、明信片,更將紙本書的閱讀樂趣提升到另一個境界:你可以正著看、倒著看、翻過來看、來來回回地看,拼湊出你腦中關於那神秘文字「S」的所有線索

,享受自己專屬的閱讀經驗!   ◎博客來中文小說採購 許希瑀:   你以為翻過了一座嶺,待到下頁,才知道那又是另一座山丘。想像力無比揮灑,很難找到同級數對手的一部電影。喔,不,是一本書。   ◎美國Printers Row好書專欄編輯群:   《S.》的存在本身就是個奇蹟!這是一本很有企圖心且誠意十足的小說,每一頁都是一件藝術品。我早已讀完故事,卻又忍不住再三細細品味。   ◎紐約最美的藝術書店Rizzoli店主:   在這個文字轉瞬即逝的數位時代,《S.》喚起了一股我從未見過的風潮,從今以後,紙本書不再只是書,而是讓人想永恆收藏的物品。   ◎法雅客 文化商品部採購    翁瑋璘:

  如果說一個故事代表一場文字冒險,那麼《S.》能提供的是截然不同的兩段旅程:作者與故事本身的謎團,以及兩個讀者間追尋真相的筆戰。當我讀著其中一段故事,卻又忍不住去看看另外一邊的進展,沿著脈絡閱讀追蹤謎底,還能親手拿到書中提及的「證據」來佐證思考,大大滿足了我身為讀者的推理欲望!   ◎何嘉仁書店採購 李馥伶   《S.》不准我們躲在書本後被動地等待結局,反而必須(且不由自主地)化身成第三位主角接受挑戰,隨故事發展牽動越來越多精神與情緒的投入,不到最後,誰也不知道會蹦出甚麼驚人的發展!   ◎圖書採購 李葆怡   《S.》的3D立體式多層次架構閱讀,觸動了我的五感。書封的命名取材中世紀古體

字表現出《S.》的神秘,泛黃的內頁帶來古書的舊氣味;一個充滿謎團的推理佈局,兩位學生的交錯辯證,牽連線索:報紙、便條紙和地圖等23件物品,最後連同「我」閱讀時也被連動在內,的確是一本只能自己收藏、無法提供借閱的書中書啊!   ◎邁阿密前鋒報:   這不僅是一部文學作品、一個超越紙本書的物件,更是一個深刻、了不起的藝術成就。《S.》從故事構想到寫作、編製都無懈可擊,真是大膽無謂的文學成就!   ◎芝加哥論壇報:   《S.》除了帶來豐富的閱讀樂趣,捧在手中更像是一個活生生的物體……這是對紙本書最高的禮讚!   ◎英國《獨立報》:   《S.》是紙本書對電子書的優雅反擊,令人發自內心地驚嘆!

這不僅是一本書,更是每個人都該珍藏的手工藝品,豐富的推理情節還會讓小說迷在網路論壇上狂熱討論好幾年!   ◎CNN:   閱讀《S.》的美好體驗,就像一邊看小說,一邊竊聽旁人的私密對話。它既是懸疑推理劇,也是愛情故事,更是一幅精彩的解謎拼圖,多層次的閱讀樂趣保證上癮!

專案實施關鍵因素之研究

為了解決創意電子 pm PTT的問題,作者陳怡樺 這樣論述:

數位化的來臨,讓經濟與社會帶來快速的改變,各行各業將專案加以運用進行客戶服務,著重在客戶服務的時代來臨,這也代表著以專案實施作為創新服務作為需求導向的時代已經來臨。然而,蘋果創辦人賈伯斯說:「消費者通常要看到產品,才會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專案實施的過程,也是幫助客戶釐清問題、解決問題。因此,本研究以「專案企劃」、「專案執行」、「成效評估」進行文獻探討,同時在政府電子採購網公開標案,並且透過立意抽樣選定6份研究樣本,並分為「媒體採購案」、「活動專案」、「社群維運案」三項類別,進行專案企劃、專案執行、專案成效流程與執行準則的歸納,再邀請6位專案專家以焦點團體訪談進行流程與執行準則校正,並

建立專案企劃與執行的作業要點,本研究也邀請12位專案工作者進行AHP層級分析調查,確立專案實施各階段的關鍵因素,並藉由專案實際實施作為驗證,以半結構式訪談確定專案企劃執行流程的關鍵因素作為研究之效益評估。 在不同類型的專案中進行專案關鍵因素的研究,透過研究結果可知專案企劃關鍵因素有「專案標的確認」、「專案需求確認」、「專案團隊說明」、「內容規劃」以及「資格審查」;專案執行關鍵因素有「確立執行內容」、「專案時間訂定」、「專案團隊分工」以及「執行創意內容」;專案成效關鍵因素有「成果內容確認」、「成果目標修正」以及「輿情系統觀測」。因此,若是掌握關鍵因素,即可掌握專案實施原則,希冀透過本研究得

以提供未來可以將專案企劃執行關鍵因素提供給專案工作者在專案企劃執行時做為依據或是專案規劃思考面向,降低未來相關人員執行專案的時間以及和客戶之間溝通成本。

詞與世界

為了解決創意電子 pm PTT的問題,作者方梓勳、陳嘉恩、柯夏智、何潔賢、北島 這樣論述:

  Following the convening of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Poetry Nights 2011, The World of Words is a collection of selected works by some of the most internationally acclaimed poets today. Included are the poems of Tanikawa Shuntaro (Japan), Paul Muldoon (Ireland), Tomaz Salamun (Slovenia), Ar

kadii Dragomoshchenko (Russia), C. D. Wright (USA), Maria Baranda (Mexico), Regis Bonvicino (Brazil), Silke Scheuermann (Germany), Bejan Matur (Turkey), Vivek Narayanan (India) as well as leading Chinese poets such as Xi Chuan, Yu Jian, Yu Xiang, Ling Yu, Chen Ko Hua, Lo Chih Cheng, Tian Yuan, Yao F

eng, Wong Leung Wo and Yip Fai. The collection makes a treasured anthology of the finest contemporary poetry in trilingual or bilingual presentation. 作者簡介 瑪麗婭.巴蘭達   1962年生於墨西哥城。已出版十餘部詩集與八部兒童文學作品。近作為2010年出版的詩作選集《貧瘠的海》(詩歌選集)。曾獲獎項包括墨西哥的阿瓜斯卡連特國家詩歌獎與西班牙馬德裡城市拉丁美洲詩歌獎。詩作被翻譯為英語、法語、德語、葡萄牙語和土耳其語,並選登於多本美國雜誌如《芝加

哥評論》、美國詩年刊(Zoland Poetry)、《波士頓評論》、《圓周》、《華盛頓廣場》等,同時也被收入詩歌合集如《連接線:墨西哥新詩》(Sarabande出版社)與《可逆轉的紀念碑:當代墨西哥詩歌》(Copper Canyon出版社)。 雷寄思.邦維希諾   生於1955年,現居於聖保羅。迄今已創作十二部詩集,翻譯了多部詩集並主編一部面向美國讀者的巴西當代詩歌選集。其詩作張力十足,激情飽滿,講究以技巧來營造詩意,既盈溢自然意象,也對城市空間,尤其是聖保羅,進行了反烏托邦式的刻畫。其作品包括詩集選《迄今為止》、詩集《孤頁》、《蝴蝶的骨骸》、《33首詩》、《更多伴侶》、《宇宙的內疚》,兒童讀

物《詞語動物園》。作品《之間》還配以多位插畫家如蘇珊‧比、漢姆拉‧阿巴斯、荷西‧伊羅拉與塔佳娜‧多爾的作品。詩歌作品曾被多位詩壇名家(包括邁克‧帕爾瑪、羅伯特‧克瑞利等人)譯成英文,收入名為《蝕》的詩集(2000年由Green Interger出版社出版)。他還翻譯主編了阿根廷詩人歐利維利奧‧吉隆多的作品,並曾翻譯法國詩人儒勒‧拉弗格、美國詩人羅伯特‧克瑞利、查爾斯‧伯恩斯坦、邁克‧帕爾瑪、道格拉斯‧梅舍利,以及中國詩人北島和姚風的詩作。并編輯了巴西本土作家保羅‧雷明斯基的書信集以及卡洛斯‧特魯蒙德‧德‧安德拉德、德西奧‧皮納塔里、若昂‧德‧梅洛‧內托的作品集。他與查爾斯‧伯恩斯坦和奧迪勒‧西

斯那羅斯共同擔任Sibila雜誌的主編,其網址為http://regisbonvicino.com.br/ ,也可以於跨文化詩歌網站PennSound上找到他的個人主頁。 陳克華   陳克華,一九六一年生於台灣省花蓮市,山東省汶上縣人。台北榮民總醫院眼科主治醫師,國立陽明大學眼科副教授。曾獲得文學獎多次包括中國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出版詩集、散文、小說、影評等逾卅冊,歌詞創作百餘首,並多次展出其繪畫及攝影作品,其詩集英文、德文及日文譯本將於2011年出版。 阿爾卡季.德拉戈莫申科   1946年2月3日生於德國波茨坦市,1969年後居於俄國聖彼得堡市。1978年獲安德烈貝利獨立文學獎,發表

於「磷火」(Phospor)詩歌網站上的詩歌獲得“電子文本獎”,1993年獲得「後現代文化」(PMC)獎, 2009年獲得「狙擊手銀子彈」 國際文學獎。他將眾多著名詩人如林‧賀金年、約翰‧阿什伯利、羅伯特‧克瑞利、查爾斯‧歐爾森、邁克‧帕爾瑪、艾略特‧溫伯格、巴雷特‧沃騰等人的詩歌翻譯為俄文,並主編了《當代美國詩歌俄譯選集》與《當代新西蘭詩歌選集》。曾於聖彼得堡州立大學哲學系任教,並曾在美國、加拿大多間大學擔任客座教授,其中包括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大學、紐約大學及其布法羅分校。目前任教於聖彼得堡大學與美國巴德學院合辦的斯莫爾尼人文藝術與科學學院。 零雨   零雨,臺灣臺北人,臺大中文系畢業,美國

威斯康辛大學東亞語文碩士。1991年哈佛大學訪問學者。曾任《現代詩》主編,並為《現在詩》創社發起人之一。   1993年她以〈特技家族〉一詩,獲得年度詩獎。2004年她應邀參加鹿特丹國際詩歌節,現任教於宜蘭大學。   著有詩集:《城的連作》(1990)、《消失在地圖上的名字》(1992)、《特技家族》(1996)、《木冬詠歌集》(1999)、《關於故鄉的一些計算》(2006)、《我正前往你》(2010)等。   零雨的詩往往從歷史、哲學、神話中取材,反映了人類生存的處境。 羅智成   1955年生於台北。台灣大學哲學系畢業。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東亞所碩士、博士班肄業。   曾任報社副總編輯、電台台

長、雜誌及出版社發行人,也擔任過台北市政府新聞處處長、香港光華中心主任。並任教於大學中文系。   作品以詩、散文和遊記為主;風格強烈,知性、感性兼具,以精確、細膩的語法著稱,以觀察力和想像力見長,對新一代詩人有極大的影響力。   主要出版作品有:詩集《畫冊》、《光之書》、《傾斜之書》、《擲地無聲書》、《寶寶之書》、《黑色鑲金》、《夢中書房》、《夢中邊陲》、《地球之島》,散文集《M湖書簡》《亞熱帶習作》、《泥炭紀》等。 白江.馬突爾   1968年9月14日生於位於土耳其東南西臺古城馬拉什的一個阿勒維‧庫爾德族家庭。曾在安哥拉大學修讀法律,但從未執業。求學期間曾在多本文學期刊發表詩作。她的詩歌被

評為『黑暗和神秘』。她的充滿異教意象的巫術詩歌曾經引起極大的關注,內容在時態上脫離當下,回歸過去,回到她的出生地和家鄉的大自然和生活中。1996年出版的第一本專輯《嘯嘯風聲響徹大宅》曾獲得多個文學獎。之後出版的詩集,包括1999年的《神絕不可窺見我手寫的字體》及2002年的《月亮撫養的兒子》和《在他的沙漠中》都受到廣泛的稱許。她的詩歌曾被翻譯成十七種語言。2008年三月出版的《阿伯拉罕的告別》被評論家喻為是馬突爾最優秀的作品,靈感來自數千年來的Sufi傳統,並成功地創造出自我的本體和個人的神話。2010年出版的《命運的海洋》收集了Mehmet Gunyeli在伊斯坦布爾和安哥拉著名畫廊展出過的

攝影作品。她最新的作品《望過山背後》於2011年二月出版,是她第一本的散文集。 保羅.穆爾頓   1951年生於北愛爾蘭阿馬郡,曾於阿馬郡及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Queen’s University)接受教育。1973至1986年間曾在駐貝爾法斯特的英國廣播公司任職電臺及電視製作人。自1987年居於紐約,於普林斯頓大學當Howard G.B. Clark ’21教授,亦是路易士藝術中心的創辦主席。1999至2004 年間於牛頓大學任職詩學教授。2007年獲報章《紐約人》聘任為詩歌部編輯。穆耳頓主要的詩集包括《新氣候》(1973)、《騾子》(1977)、《布朗利為何離去》(1980),《Quoof

》(1983)、《遇見英國》(1987)、《瑪鐸的神秘故事》(1990)、《智利編年史》(1994)、《乾草》(1998)、《1968至1998年詩集》 (2001)、《梅沙與砂礫》(2002)、《馬緯度》(2006)和《馬嘎》(2010).   穆耳頓是英國皇家文學學會會士及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並於2008 年獲選為美國藝術文學院院士。近年獲得的獎項包括1994年的艾略特詩歌獎、1997年的愛爾蘭時代詩歌獎、2003年的普立茲詩歌獎、2003年國際葛里芬獎、2004年美國愛爾蘭基金文學獎、及2004年的莎士比亞獎,以推崇他『從歐洲英語世界帶給歐洲文化的貢獻』。 維瓦克.那拉揚南   197

2年生於印度一個泰米爾家庭。曾於多個國家學習和工作,包括贊比亞、印度、南非和美國。他的詩集有《普遍的海岸》(2006)及即將出版的《蘇柏馬尼安先生》;詩作和散文都在網上廣為流傳及發行,並收錄在最近的文集如《Bloodaxe當代印度詩選》(英國Bloodaxe出版社,2008)及《新世紀語言:中東及亞洲各地當代詩選》(W.W.Norton出版社,2008)。除出版著作外,那拉揚南還發掘不同的閱讀和演繹方式;他曾嘗試把詩歌與其他形式融合,以進行科技、形體空間、動作、特定場景詩歌和與受眾溝通等實驗。那拉揚南現居於新德里,是印度註冊國際刊物和文學機構Almost Island的編輯之一。 托馬斯.薩拉

蒙   1941年生於薩格勒布(現克羅地亞共和國首都),現居斯洛文尼亞首都盧布爾雅那。為東歐先鋒詩人的主要代表,被公認為斯洛文尼亞當代最傑出的詩人。25歲出版首部個人詩集《撲克》便獲得關注。其鮮明的超現實主義風格受到眾多美國詩人尊崇。其作品被翻譯為19種文字,37部詩集中有9部被翻譯為英文。近作包括《那兒是手,那兒是乾旱的椅子》(Counterpath出版社2009年英譯版,由托馬斯‧凱恩等人翻譯)、《藍色的塔》(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出版社2011年英譯版,由邁克爾‧比金斯翻譯)、《給我兄弟的書》(Harcourt出版社2006年英譯版,由克裡斯托弗‧梅裡爾等人翻

譯)、《撲克》(Ugly Duckling 出版社2003年與2008年英譯版,由喬書亞‧貝克曼翻譯)、《劃船》(ARC出版社2006年英譯版,由喬書亞‧貝克曼翻譯)、以及《森林與聖杯》(Harcourt出版社2008年英譯版,由布萊恩‧亨利翻譯)。薩拉蒙獲獎無數,包括斯洛文尼亞藝術家最高榮譽獎(Preseren Award)、斯洛文尼亞作家協會年度詩人獎(Jenko Award)、美國小型出版社最佳年度文學作品獎(The Pushcart Prize)、德國明斯特市舉辦的2007年度歐洲詩歌獎、馬其頓共和國2009年舉辦的斯圖加詩歌之夜“金色花環”獎、2003年意大利的裡雅斯特市舉辦的「滿潮

獎」(Altamarea Prize)、2004年羅馬尼亞科斯坦匝市舉辦的詩歌節大獎。薩拉蒙為斯洛文尼亞科學與藝術學院院士,曾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富布萊特學者、愛荷華國際寫作項目成員、斯洛文尼亞駐紐約領事館文化參贊,並於美國開展不定期的教學。2008年春,擔任美國裡奇蒙大學創意寫作特邀教授與傑出住校作家,2011年於得克薩斯州奧斯汀市米切納中心任教。 西爾克.朔伊爾曼   西爾克‧朔伊爾曼生於1973年,現居於德國奧芬巴赫市。曾於法蘭克福、萊比錫及巴黎修讀戲劇與文學。她的詩歌、短篇小說和長篇小說曾被翻譯成多國語言,並曾獲得多個獎項和獎金。2001 年她的處女專輯《海鷗二重唱的一天》榮獲享負盛名的

雷昂斯‧雷納獎(Leonce-und-Lena-Preis),她亦迅速被喻為德國年輕一代作家中最具潛質的新秀。除了2004 年出版的《宇宙間最溫柔之處》和2007年的《冬季一夜之間降臨》兩本詩集外,朔伊爾曼的作品還包括短篇小說集《富有的姑娘》(2005)、備受推崇的《陪伴狗和狼的時刻》(2007)和最新的作品《行為上海》(2011)兩部長篇小說。 谷川俊太郎 Shuntaro Tanikawa   1931年生於東京,為著名哲學家谷川 徹三的獨生子,日本最富盛名的當代詩人之一。高中畢業後,決定不再升學。於1952年出版首部個人詩集《二十億光年的孤獨》,隨後創作近70部詩作集,並囊括日本各大文學

獎。並從事散文、廣播與電影劇本、兒童圖書的創作,曾翻譯《鵝媽媽童謠》,長期擔任《花生漫畫》連載的翻譯工作。曾在美國、愛爾蘭、英國及中國朗誦詩作,多部詩集被譯為英文,如《二十億光年的孤獨》(1996年英譯版)、《62首十四行詩》(1975年原文版,1992年英譯版)、《關於愛》(1995年原文版,2003年英譯版)、《寂靜伴我》(1968年原文版,1975年英譯版)、《午夜廚房我只想與你傾談》(1975年原文版,1980年英譯版)、《定義》(1975年原文版,1992年英譯版)、《可口可樂課程》(1980年原文版,1986年英譯版)、《天天的地圖》(1982年原文版,1996年英譯版)、《憂鬱順

流而下》(1988年原文版,1988年英譯版)、《赤裸》(1988年原文版、1996年英譯版)、《關於贈人以詩》(1991年原文版,2005年英譯版)、《不諳世故》(1993年原文版,2004年英譯版)及《極簡》(2002年原文版,2002年英譯版)。英文版《谷川俊太郎詩選》於1983年在美國出版,《谷川俊太郎:詩作選》於1998年在英國出版。近作《鍾情》(SUKI)出版於2006年5月。 田原   田原,詩人、文學博士。1965年生於河南漯河,90年代初赴日留學,現在日本國立東北大學任教。先後出版過《田原詩選》(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年)等五本詩集。在台灣、中國國內和美國獲得過華文詩歌文學獎

。2001年用日語創作的三首現代詩獲日本第一屆「留學生文學獎」。在日本出版有日語詩集《岸的誕生》(思潮社2004年)和《石頭的記憶》(思潮社2009年),後者獲日本2010年度第60屆「H氏詩歌大獎」。主編有日文版《谷川俊太郎詩選集》(集英社文庫版三卷2005年)。在國內、新加坡、香港翻譯出版有《谷川俊太郎詩選》(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異邦人-----□井喬詩選》(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春的臨終----谷川俊太郎詩選》(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10年)。發表有中、短篇小說和大量的日語論文。編選有兩冊日文版《中國新生代詩人詩選》(竹內新 譯、詩學社2004年)等。出版有文論集《谷川

俊太郎論》(岩波書店2010年)等。 王良和   王良和(1963-),原籍浙江紹興,在香港出生。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文學士,香港大學哲學碩士,香港浸會大學哲學博士,現任香港教育學院中文學系副教授。曾獲青年文學獎、中文文學獎、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香港藝術發展局文學獎。著有詩集《驚髮》、《柚燈》、《火中之磨》、《樹根頌》、《尚未誕生》、《時間問題》;散文集《秋水》、《山水之間》、《魚話》;小說集《魚咒》;評論集《余光中、黃國彬論》、《打開詩窗──香港詩人對談》。 卡洛琳.賴特   出生於阿肯色州歐薩克,現居羅德島,任教於布朗大學。著作超過十餘本,2010年近作《人在人間:有關她的日子的小書》(One

With Others: a little book of her days)獲國家圖書評論獎(National Book Critics Circle Award)。2009年作品《上升,下降,懸空》(Rising, Falling, Hovering) 獲2009年國際格□芬詩歌獎(International Griffin Poetry Prize)。她與攝影家迪波拉‧勒斯特共同出版了《一個大自我:路易士安納的囚徒》(One Big Self: Prisoners of Louisiana) ,獲杜克大學的紀錄片研究中心的朗格‧泰勒獎(Lange-Taylor Prize)。獲華萊士基

金會學術獎金,賴特舉辦了名為「走進阿肯色之書(Walk-in Book of Arkansas)」的多媒體展覽,在她出生的阿肯色州巡迴展出。2004年獲麥克亞瑟學者稱號,2005年獲羅伯特‧克□利獎。 西川   西川,詩人、隨筆作家、翻譯家,1963年生於江蘇,198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英文系。現為北京中央美術學院中國古典文學教授。系美國艾奧瓦大學2002年訪問學者、紐約大學2007年附屬訪問教授、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2009年奧賴恩訪問藝術家、香港浸會大學2010年訪問作家。西川出版有四部詩集、兩部隨筆集、一部論著、一部詩文選、一部詩劇,另外還翻譯有龐德、博爾赫斯、米沃什等人的作品。其詩歌和文章

被收入多種選集並被廣泛翻譯。曾獲1994年現代漢詩獎、199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阿奇伯格獎修金、2001年魯迅文學獎、2003年莊重文文學獎、1999年德國魏瑪全球論文競賽十佳獎等。 姚風   姚風1958年生於北京,現居澳門,任教於澳門大學葡文系。發表過大量詩歌、翻譯和隨筆作品。著有中文和葡文詩集《寫在風的翅膀上》、《一條地平線,兩種風景》、《黑夜與我一起躺下》、《遠方之歌》、《當魚閉上眼睛》,譯作有《葡萄牙現代詩選》、《澳門中葡詩歌選》、《安德拉德詩選》、《中國當代十詩人作品選》等十餘部。2004年獲得第十四屆“柔剛詩歌獎”。2006年獲葡萄牙總統頒授「聖地亞哥寶劍勛章」。2009 年曾舉

辦名為“於斯”的裝置展覽。 葉輝   葉輝,作家、傳媒人。歷任《羅盤》、《大拇指》、《秋螢》、《詩潮》、《文學世紀》及《小說風》編委,現為嶺南大學人文學科研究中心、浸會大學哲學系顧問,《字花》、《Stadt城市誌》及《百家》顧問。近著有詩集《在日與夜的夾縫裡》、評論集《Kairos:身體、房子及其他》。《浮城後記》、《水在瓶》、《書寫浮城》、《煙迷你的眼》分獲第五屆、第六屆、第七屆、第九屆文學雙年獎推薦獎,《新詩地圖私繪本》獲第九屆文學雙年獎。 于堅   1954年生於中國西南高原的城市昆明。他曾經當過十年工人。1984年,他畢業於雲南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為詩人、作家和紀錄片導演。   他最重

要的作品包括:《詩六十首》(1989)、《于堅的詩》(2001)、《詩集與圖像》(2003)、散文《棕皮筆記》(1995)、《人間筆記》(1997)、《於堅集》 5卷 (2004)。   他的紀錄片包括《來自1910的車》、《慢》。   《碧色車站》該片曾經入選2004年的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電影節(IDFA)FIRST APPEARANCE。   在戲劇方面,他曾經參加《與愛滋有關》(北京)、《一個夜晚的談話》(巴黎)的演出和寫作《關於彼岸的一次漢語詞性討論》。 宇向   宇向,中國70後重要詩人。曾獲「柔剛詩歌獎」(2002),「宇龍詩歌獎」(2006),「文化中國年度詩歌大獎」(2007

)等獎項。宇向的作品「能有效挖掘自身的直覺、痛感和超驗的思維」,在海內外影響廣泛。她的作品包括詩集《哈氣》、《女巫師》,以及即將推出的詩集《我幾乎看到滾滾塵埃》。她也作為視覺藝術家參加繪畫藝術展覽。她現在居住在山東濟南。

商業設計組織導入知識及管理的關鍵因素研究

為了解決創意電子 pm PTT的問題,作者楊時昕 這樣論述:

現今的商業設計領域,面對新科技的浪潮,不僅是在生產與製造面向,更需要不同專業領域的整合。設計組織的管理挑戰源自於設計知識中有很多是個人的內隱知識,高度仰賴個人的經驗的累積與知識傳承,面對新科技的日益月新的快速變化,設計師的養成有緩不濟急的情況。在設計組織中施行知識管理,與其他專業的知識管理最大的差異在於資料的結構及型態,以及設計人才的背景及特質的不同;然而在商業設計組織中的知識管理研究卻十分有限,少有從組織及成員「人」的角度探討。商業設計組織多為中小規模,商業設計組織挑戰是在有限的資源下,如何有效地管理商業設計組織的設計知識,形成為組織的資產及組織的競爭優勢,進一步讓組織成長及獲利。創意經濟

及知識管理已從上世紀末發展至今,在許多成功、創新的企業在此領域有不同面向的觀點,行之有年且成果豐碩,可作為商業設計組織導入知識及管理的基礎。本研究透過德爾菲和DANP 法,獲得商業設計組織知識管理的關鍵因素之間的因果關係圖,實證研究顯示,商業設計組織中「領導力」、「策略」是帶動設計組織知識管理的源頭,可有效帶動其他因素;進一步得知,不同職務的設計管理者與資深設計師所認為的關鍵因素也有些微的差異,這項研究結果,也影響組織推動商業設計組織導入知識管理的方法。此研究結果供設計產業及其他新興產業在實務操作時有所依據,可在多變的創意經濟的趨勢中站穩腳步並永續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