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瓣膜手術存活率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必買單品、推薦清單和精選懶人包

心臟瓣膜手術存活率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NEERAJ PAREKHRAVI S MATHVIVEK CHATURVEDI寫的 二尖瓣狹窄 和彼得.亞伯拉罕的 人體機能解剖全書vol.1+vol.2(套書)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主動脈瓣膜狹窄威脅健康更甚癌症?!也說明:振興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張忠毅表示,目前臨床發現,65歲以上約2%有主動脈 ... 根據統計,如果主動脈瓣膜狹窄開始有心絞痛,平均存活時間約五年;若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中國科學技術 和楓書坊所出版 。

長庚大學 護理學系 陳綱華所指導 李佩珊的 接受體外維生系統輔助治療患者出院後心理健康與生活品質研究 (2016),提出心臟瓣膜手術存活率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體外維生系統、體外膜氧合、焦慮、憂鬱、心理創傷、生活品質。

而第二篇論文高雄醫學大學 高齡長期照護碩士學位學程 許妙如所指導 鐘靖惠的 高齡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患者健康相關生活品質與身體功能之相關性探討 (2015),提出因為有 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健康相關生活品質、身體功能的重點而找出了 心臟瓣膜手術存活率的解答。

最後網站主動脈瓣閉鎖不全 - 開心手術::蔡峰鈞醫師則補充:主動脈瓣是心臟(左心室)將血液打到全身時預防血液逆流的重要構造。如果因某些病變發生主動脈瓣膜閉鎖不全,血液在舒張期會回流到心臟造成心臟擴大、影響心臟功能而發生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心臟瓣膜手術存活率,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二尖瓣狹窄

為了解決心臟瓣膜手術存活率的問題,作者NEERAJ PAREKHRAVI S MATHVIVEK CHATURVEDI 這樣論述:

本書引進自世界知名的CRC出版集團,由心臟病專家Neeraj Parakh、Ravi S. Math、Vivek Chaturvedi教授聯合打造,是一部頗具臨床指導價值的瓣膜性心臟病著作。   著者結合瓣膜性心臟病的基本理論及自身多年的臨床實踐經驗,詳細介紹了瓣膜性心臟病難點問題的診治思路、方法和技術等相關內容,充分反映了近年來有關瓣膜性心臟病理論與實踐的進展,還特別對貼近臨床的診斷與治療手段進行了重點討論,運用循證醫學方法指導臨床實踐,並結合國際*新研究進行了精闢的概括總結。   本書內容全面翔實,圖文並茂,由淺入深,分類明確,各主題均兼具趣味性、實用性和相關性,方便讀者系統學習並循序漸進

地掌握瓣膜性心臟病的病因、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診斷、治療與預防、特殊類型及相關基礎知識和前沿內容,既可作為心臟病研究人員的參考用書,亦可作為心內科和心外科實習醫生日常工作中的速查手冊。 閆 煬 心血管外科醫學博士,教授,主任醫師,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外科主任 西安醫學會心血管外科分會副主任委員 陝西省保健學會心肺預防康復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外科醫師分會委員 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機械迴圈支援分會的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外科醫師分會微創學組委員 國家心血管病專家委員會微創心血管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醫藥教育協會心臟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醫學救

援協會心血管急救分會理事等 李勇新 心血管外科醫學博士,副教授,副主任醫師 陝西省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體外生命支持分會主任委員 陝西省保健學會心肺預防康復專業委員會秘書長 西安醫學會心血管外科分會常務委員 陝西省醫學會心胸外科學會分會委員 國際血管聯盟(IUA)中國分部陝西分會委員 陝西省醫促會心臟重症分會委員 師 桃 醫學博士,副教授,副主任醫師 陝西醫促會心臟重症分會副主任委員 陝西省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體外生命支持分會常務委員 陝西保健學會重症專委會常務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心胸外科女醫師分會委員 中華醫學會陝西省心血管外科分會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整合醫學分會陝西省整合心血管外科專業委員 海峽

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心臟重症專家委員會常務委員 第一篇 病理生理及臨床特點 第 1 章 二尖瓣狹窄的歷史 一、二尖瓣與二尖瓣狹窄 二、二尖瓣狹窄的外科治療 三、二尖瓣人工瓣膜 四、超聲心動圖的應用 五、導管術的應用 第 2 章 二尖瓣狹窄的流行病學和自然史 一、概述 二、流行病學 三、疾病分佈及決定因素 四、自然史 五、青少年型二尖瓣狹窄 六、二尖瓣狹窄自然史中的併發症 七、風濕熱和風濕性心臟病的預防 八、結論 第 3 章 二尖瓣狹窄的病因 一、概述 二、風濕性心臟病 三、先天性二尖瓣狹窄 四、二尖瓣瓣環鈣化 五、放射性二尖瓣狹窄 六、罕見病因 七、血流動力學 八、醫源性病因 019 九、

總結 020 第 4 章 二尖瓣狹窄的病理生理學 一、二尖瓣解剖結構 二、胚胎發育學 三、正常組織學 四、二尖瓣狹窄 五、風濕性二尖瓣狹窄 六、總結 第 5 章 二尖瓣狹窄的臨床特點 一、概述 二、風濕性二尖瓣狹窄的流行病學與自然史 三、病理生理學和血流動力學 四、預後因素和存活率 五、症狀進展 六、通過干預改變自然史和臨床特徵 七、症狀和臨床體征的決定因素 八、症狀 九、體格檢查 十、結論 第 6 章 二尖瓣狹窄的併發症 一、概述 二、二尖瓣狹窄的自然史 三、急性肺水腫 四、全身栓塞 五、肺動脈高壓 六、咯血 七、感染性心內膜炎 八、罕見併發症 第二篇 檢 查 第 7 章 心電圖、胸部 X

線片及輔助檢查 一、心電圖 二、胸部 X 線片 三、電腦斷層掃描 四、磁共振成像 五、鑒別診斷 六、血液檢查 第 8 章 超聲心動圖 一、概述 二、二維超聲心動圖 三、M 型超聲心動圖 四、彩色多普勒 五、連續波多普勒 六、從超聲心動圖獲得的輔助資訊 七、二尖瓣置入器對經皮經靜脈二尖瓣分離術適合性的評價 八、經食管超聲心動圖 九、負荷超聲心動圖 十、三維超聲心動圖 十一、妊娠期間的超聲心動圖 十二、經皮經靜脈二尖瓣交界區切開術中及術後超聲心動圖 十三、評估並存瓣膜病變 十四、視頻 第 9 章 心導管術 一、概述 二、二尖瓣狹窄的病理生理學 三、導管室內的測量 四、二尖瓣狹窄的量化及瓣膜面積的

計算 五、結論 第三篇 疾病的治療 第 10 章 疾病嚴重程度和治療策略的評估 一、病情嚴重程度的評估 二、治療策略 三、治療策略的選擇 四、伴有二尖瓣形態學變化患者的術後即刻效果 五、長期和超長期的觀察研究 六、經皮經靜脈二尖瓣分離術與閉式二尖瓣交界分離術 / 直視二尖瓣交界分離術隨機對照試驗 七、伴隨瓣膜疾病 第 11 章 醫療管理 一、概述 二、運動試驗 三、飲食與活動 四、風濕熱的二級預防 五、減輕充血 六、心率的控制 七、心內膜炎 / 流感 / 肺炎鏈球菌的預防治療 八、疾病修飾 九、結論 第 12 章 經皮經靜脈二尖瓣交界分離術:技術與硬體 一、概述 二、方法 三、Inoue 技

術 四、視頻 第 13 章 經皮經靜脈二尖瓣分離術面臨的挑戰 一、概述 二、解剖層面的困難 三、特異性疾病分類 四、併發症管理 五、致謝 六、視頻 第 14 章 外科治療 一、概述 二、二尖瓣外科解剖學 三、病史 四、二尖瓣狹窄的手術治療 五、心臟直視手術:直視二尖瓣交界切開術和二尖瓣置換術 六、直視二尖瓣交界分離術 七、二尖瓣置換術 八、二尖瓣置換術的遠期併發症 九、心臟瓣膜替代物 十、人工心臟瓣膜的選擇 第四篇 特殊情況 第 15 章 青少年二尖瓣狹窄 一、概述 二、二尖瓣狹窄年輕化的原因 三、風濕熱導致青少年二尖瓣狹窄的證據 四、亞臨床性心臟病 五、成人和青少年二尖瓣狹窄的差異 六、青

少年二尖瓣狹窄的病理學發現 七、症狀 八、一般外觀 九、青少年二尖瓣狹窄存在充血性心力衰竭 十、青少年二尖瓣狹窄產生嚴重肺動脈高壓的原因 十一、青少年二尖瓣狹窄的超聲心動圖 十二、治療 十三、兒童和青少年患者二尖瓣置換 十四、急性風濕熱在南亞更嚴重? 十五、視頻 第 16 章 妊娠合併二尖瓣狹窄 一、概述 二、流行病學 三、正常妊娠期間的心血管生理學 四、妊娠期二尖瓣狹窄的病理生理 五、二尖瓣狹窄的母嬰結果 六、妊娠前諮詢和風險評估 七、嚴重程度的診斷和評估 八、醫療管理 九、關於產科管理的說明 十、手術與經皮干預的結果 十一、經皮經靜脈二尖瓣分離術的時機和技術方面 十二、胎兒輻射照射的風險

十三、結論 第 17 章 Lutembacher 綜合征 一、概述 二、患病率和病理學 三、血流動力學 四、臨床表現 五、治療 六、結論 七、視頻 第 18 章 心房顫動和其他心律失常 一、概述 二、流行病學和危險因素 三、二尖瓣狹窄中心房顫動的病理相關性 四、電生理異常 五、心房顫動引起血流動力學紊亂 六、血栓栓塞和腦卒中 七、診斷評估 八、治療 九、結論 第 19 章 先天性二尖瓣狹窄 一、概述 二、二尖瓣的胚胎和形態學 三、先天性二尖瓣疾病的分類 四、臨床表現 五、診斷評估 六、導致先天性二尖瓣狹窄的病變 七、治療 八、總結 九、視頻 第 20 章 退行性二尖瓣狹窄 一、概述 二、流行病

學和危險因素 三、病理生理學 四、臨床特徵 五、診斷 六、治療 七、結論 第 21 章 二尖瓣生物瓣功能障礙 一、概述 二、生物瓣膜 三、瓣膜功能障礙和耐久性的定義 四、生物瓣膜功能障礙的危險因素和機制 五、診斷 六、治療 七、結論 八、視頻 第五篇 其 他 第 22 章 二尖瓣狹窄伴肺動脈高壓 一、概述 二、定義 三、機制 四、患病率和自然史 五、病因學 六、病理學 七、血流動力學 八、二尖瓣狹窄伴肺動脈高壓的症狀和體征 九、診斷 十、肺動脈高壓手術 / 經皮干預治療的結果 十一、二尖瓣狹窄緩解後肺動脈高壓的回歸分析 十二、二尖瓣狹窄緩解後持續性肺動脈高壓 十三、持續性肺動脈高壓的治療 十

四、視頻 第 23 章 二尖瓣狹窄伴左心室功能障礙 一、概述 二、二尖瓣狹窄患者左心室收縮功能障礙的評估 三、二尖瓣狹窄緩解後的結果 四、輕度二尖瓣狹窄伴左心室功能障礙 五、藥物治療 六、二尖瓣狹窄伴左心室功能障礙的原因 第 24 章 瓣下畸形的二尖瓣狹窄 一、概述 二、解剖學、功能和風濕病理學 三、瓣下疾病的診斷 四、風濕性二尖瓣狹窄中瓣下疾病的患病率 五、瓣下二尖瓣狹窄干預後的結果 六、經皮經靜脈二尖瓣分離術在瓣下疾病中的應用 附錄 縮略語

接受體外維生系統輔助治療患者出院後心理健康與生活品質研究

為了解決心臟瓣膜手術存活率的問題,作者李佩珊 這樣論述:

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與臨床經驗的累積,讓體外維生系統(extracorporeal life support,以下簡稱ECLS),又稱為體外膜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ECMO),廣泛地應用於心、肺衰竭及臨床急救患者,提供受損器官較充裕的恢復時間與治療空間,進而提高存活率;但ECLS導致的合併症,可能影響患者日常生活功能、延長身體康復,更可能衝擊心理安適,降低生活品質。國外研究指出,重症患者心理健康狀態恐影響疾病預後,接受ECLS輔助治療患者出院後的焦慮、憂鬱、心理創傷與生活品質的關係是值得關注的議題;但目前國內有關ECLS患者的研究多著重

於存活出院的預測因素分析,尚未探討接受ECLS輔助治療患者焦慮、憂鬱、心理創傷與生活品質相關性的研究。因此,本研究目的為了解接受ECLS輔助治療患者出院後焦慮、憂鬱、心理創傷與生活品質的情形,以及探討影響生活品質的因素。本研究採描述性、相關性、橫斷性研究設計,研究場所為桃園區某醫學中心,採方便取樣,自2015年10月自2016年10月,於桃園區某醫學中心選取脫離ECLS輔助治療出院患者,符合收案條件並同意進行研究者,完成收案人數為144位,以結構式問卷進行資料收集。問卷包括醫院焦慮與憂鬱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 HADS)、事件影響測量

表-修訂版(Impact of Event Scale-Revised, IES-R)、SF-36生活品質問卷(Medical Outcomes Study Short Form 36-Item Version 2 Health Survey, SF-36v2)、EQ-5D生活品質問卷(European quality of life 5-dimension 3 level version, EQ-5D)等。將收集的資料以SPSS 22.0 for Windows 套裝軟體進行資料建檔及分析,包括:描述性統計、推論性統計(獨立t檢定、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線性複迴歸分析)。研究結果顯示,追蹤樣本

出院時間1060天(中位數)(44-3612天),出院後之存活率27%。焦慮平均得分2.94±3.38,可能有焦慮問題者占9.7%,有焦慮問題者占4.2%;憂鬱平均得分5.72±3.78,可能有憂鬱問題者占27.8%,有憂鬱問題者占9.7%;IES-R整體量表平均得分6.35±7.48,僅4.2%屬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之高危險群。SF-36生理健康構面平均得分46.32±10.95,SF-36心理健康構面得分50.39±10.48;八個次量表中,「因情緒問題導致角色受限」得分最高,「一般健康」得分最低。焦慮、憂鬱分別與SF

-36八個次量表、EQ-5D index、EQ-5D VAS呈顯著負相關;心理創傷與SF-36八個次量表、EQ-5D index呈顯著負相關。「生理功能」的預測因子為憂鬱、工作狀況、總住院天數、自覺健康狀態、BMI,可解釋42.7%的變異量;「因生理問題導致角色受限」的預測因子為自覺健康狀態、工作狀況、總住院天數、焦慮,可解釋37.4%的變異量;「身體疼痛」的預測因子為憂鬱、BMI、工作狀況、心理創傷,可解釋34.6%的變異量;「一般健康」的預測因子為自覺健康狀態、焦慮、工作狀況,可解釋33.7%的變異量;「活力」的預測因子為憂鬱、焦慮、總住院天數、自覺健康狀態,可解釋39.4%的變異量;「社

會功能」的預測因子為憂鬱、心理創傷,可解釋30.5%的變異量;「因情緒問題導致角色受限」的預測因子為憂鬱、焦慮、BMI,可解釋41.8%的變異量;「心理健康」的預測因子為焦慮、憂鬱、性別,可解釋39.2%的變異量。EQ-5D index的預測因子為憂鬱、總住院天數、年齡,可解釋39.6%的變異量;EQ-5D VAS的預測因子為自覺健康狀態、憂鬱、教育程度,可解釋49.3%的變異量。本研究結果可提供醫護人員了解此類患者出院後心理健康與生活品質的情形,以及影響生活品質的因素;期望未來發展護理照護方案,減少患者心理問題對生活品質的負向衝擊。

人體機能解剖全書vol.1+vol.2(套書)

為了解決心臟瓣膜手術存活率的問題,作者彼得.亞伯拉罕 這樣論述:

~兼顧專業與普及,人體生理學完美之作~ 以視覺化的解剖圖檢視人體,透視構成人體的複雜網路體系, 拆解每個部分運作機制,解開讓生命運作的密碼, 步上奇妙的人體旅程。   本書特色   ◎英國亞馬遜5星至高好評,兼顧專業與普及,簡單與細節的完美之作!   ◎台灣之名認知神經科學/腦科學家.謝伯讓翻譯作品。   ◎依身體功能分為12大章節,從頭到腳、自內而外,涵蓋細胞和化學結構、發育和身體循環。   ◎ 1250張解剖精確圖例、人體運作和機能照片、醫學影像,視覺化、精細、專業地用圖解呈現人體生理機能。   ◎所有對人體生理結構和運作機制感興趣的人士、醫護從業者、或任一身體治療者,皆可從

中獲益。     .一般人每天會產生多少淚液?   .做夢時,你的腦部何處在活動?   .當我們發笑時,身體正發生什麼?   .大腦的記憶、溝通能力,以及思考、情緒和創意是如何產生的?   .細胞與細胞隨時在溝通?   .麻醉劑是如何發揮功效的?   .有缺陷的基因一定會導致疾病嗎?    .如果來一趟太空旅行,你的身體會有什麼變化?     這些迷人的思考中,隱含著宇宙賦予人體的深奧祕密。   人體是部由億萬個微小單位所組成的精密機器,   每個單位都有自己的獨特功能,彼此共同合作以創造出一個運作順暢的實體。   研究每個組織、器官、細胞與系統的個別特性,   以及它們在人體這個串連的結構中

究竟如何運作的,   便是令人為之傾倒的人體生理學。     本書為英國著名醫學教授Peter Abrahams傾力之作,   vol.1共分為五個章節,   自人體最複雜、最多元的「頭部」開始,講述由大腦控制的數百種身體流程,   再進入足以引發我們打噴嚏、維持平衡、與環境互動的「感覺系統」,   接著由上往下,從「頸部」、「胸部」及「上肢」,   仔細檢視並突顯出這些錯綜複雜的部位所具備的重要性。     vol.2共分為七個章節,   自人體身體最大的腔室「腹部與胃」,   詳細描述我們所吃的食物如何被一一分解,並為身體所利用。   再進入支撐人體、孕育後代的「骨盆與下肢」、「生殖系統」

,   在巡迴到生存必備機制「血液循環」、「身體系統」及「細胞與化學結構」,   最後由「發展與身體週期」收尾,   你將發現奇妙的生理節律或自然生物週期是如何在身體中,   形成一個能調節特定生理功能的內部時鐘,   讓你安然地成長、行動以及思考。     透過1250張解剖精確圖例、人體運作和機能照片、醫學影像,   你將會看到不同細胞、器官、系統之間的有趣聯繫和相互作用,   了解各部位的功能活動是如何互相協調,互相制約,   領悟並深深感動自己是如何在複雜多變的環境中,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     無論你醫護從業者、專業教師,或單純對人體運作感興趣,   只要擁有一副「正在運作」的身體

,都將深受吸引。

高齡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患者健康相關生活品質與身體功能之相關性探討

為了解決心臟瓣膜手術存活率的問題,作者鐘靖惠 這樣論述:

摘要研究背景:冠狀動脈疾病是高齡族群常見而且嚴重的血管性疾病,因醫療技術進步,隨著冠狀動脈疾病存活率的增加,術後患者健康生活品質也越來越受到重視。但現有術後高齡患者健康生活品質相關文獻不多且僅以單一種一般性健康生活品質問卷(Generic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s)評估,未能完整反映患者健康生活品質。適當且完善的復健運動計畫可以改善患者術後生活品質,若能了解健康相關生活品質與各面向身體功能之相關性,將有助於復健運動計畫之擬定。目的:利用三種不同的健康生活品質問卷,The Medical Outcomes Study 36-it

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 (簡稱SF-36)、台灣簡明版世界衛生組織生活品質問卷[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WHOQOL)-BREF(簡稱WHOQOL- BREF)] 、MacNew心臟疾病健康相關生活品質問卷(MacNew Heart Disease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簡稱MacNew),來多方位評估高齡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患者的生活品質,並探討健康相關生活品質與身體功能(有氧能力、肺功能、肌力)之相關性。方法:研究採用橫斷性研究設計,收取30位接受過冠狀動脈繞道

手術的高齡患者。每位受試者隨機填寫SF-36、WHOQOL- BREF及MacNew問卷,並接受症狀限制運動測試、肺功能測試及肌力測試。統計分析:以斯皮爾曼相關統計分析(Spearman correlation analysis)進行健康相關生活品質問卷各面向與身體功能各參數之相關分析。以逐步迴歸分析法(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來評估身體功能對健康相關生活品質之解釋力及預測力。研究結果:高齡冠狀動脈患者在健康相關生活品質的各面向表現皆較差,有氧能力(V̇O2peak)僅與MacNew生理面向有相關性(rho=0.395,p=0.031),肺功能與問卷各面向無相

關,而肌力與健康相關生活品質問卷身體生理面向、心理、社會等面向皆呈現顯著正相關(rho=0.373-0.680,p=0.042-0.001)。逐步迴歸分析結果發現,肌力是影響高齡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生活品質的主要因子。結論與建議: 高齡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患者在各面向,例如生理、心理、社會等皆表現較差,而肌力是影響其身體功能相關的生活品質之重要因子。建議未來對於高齡患者所擬定之第二期心臟復健運動訓練,除了有氧能力的加強外,肌力訓練應是不可或缺的訓練內容,以期有效改善患者生活品質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