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東玉石種類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必買單品、推薦清單和精選懶人包

另外網站科技人文雜誌也說明:兩者之上等貨色價值不遜於國外的紅、藍寶石。 高振僑指出,花東的玉石產地從台東都蘭以北至宜蘭。都蘭石系主產總統石、藍寶石、海草玉;成廣澳山系主產總統石、藍寶石、 ...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地球科學研究所 陳惠芬所指導 李毓和的 臺灣東河地區矽孔雀石藍玉髓之鈾釷定年及礦脈成因探討 (2019),提出花東玉石種類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藍玉髓、臺灣藍寶、矽孔雀石、海岸山脈、寶豐祥礦場、鈾釷定年法。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藝術創意產業學系 陳怡方所指導 葉蓁的 玉石因材施藝的研究-以東玉飾品的設計為例 (2017),提出因為有 東玉、碾琢工藝、設計、藝品的重點而找出了 花東玉石種類的解答。

最後網站撿總統石地方東部海岸中段尋寶地點 | 花東玉石圖鑑 - 旅遊日本 ...則補充: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花東玉石種類,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花東玉石種類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本集主題: #國立臺灣博物館
      #福爾摩沙美石特展 #洄瀾石藝展區 #游琇媛專訪 
    
  回顧人類文明史,從石器、鐵器、工業到航空等,每個時代的轉變都能發現礦產資源的利用影響人類發展甚鉅。本展彙集臺博館等珍貴藏品約400件。以「臺灣寶石」與「洄瀾石藝」兩大主題區,從臺灣礦石種類、產地與成因談起,進而介紹本土有名的寶石,以及花東地區利用臺灣的寶石與石材創作出的的精美石藝品。
  
「臺灣寶石」區主要展現五種歷經特殊而複雜的地質作用所形成臺灣寶玉石礦產,包括有臺灣玉之稱的綠色閃玉、新開發具有黑色外觀的臺灣墨玉、以多變色彩及線條呈現出自然美景的玫瑰石、色澤嬌豔的紫玉髓與藍玉髓,以及有獨特同心圓花紋的臺灣文石等。
  
「洄瀾石藝」區展出源自花東地區的石片畫、石片光畫及石雕作品。看似平凡簡樸的石頭,經過鑽石切割機切割後,竟意外呈現彷彿傳統文人畫的景緻。透過光線照射後,更呈現岩石多樣紋路與多姿色彩,為新興的石藝品。此外還有花東的石雕藝術家許禮憲、黃河及魏永賢等人透過精湛的手法詮釋石雕藝術之美,歡迎蒞臨品味。    
   
     
策展單位粉絲頁: 國立臺灣博物館​
展覽名稱:福爾摩沙美石特展
展出日期:2017/3/7 ~ 2017/10/29
開放時間:每日09:30-17:00(周一休館)
展出地點:台北市中正區襄陽路2號(本館)

臺灣東河地區矽孔雀石藍玉髓之鈾釷定年及礦脈成因探討

為了解決花東玉石種類的問題,作者李毓和 這樣論述:

本研究主要探究臺東東河鄉寶豐祥寶石採礦場 (以下簡稱寶豐祥礦場) 的矽孔雀石藍玉髓 (俗稱:臺灣藍寶) 可能的發育環境與形成年代。礦脈所見礦物之生成順序,最初為 (1) 水錳礦等的氧化錳礦物群,其後依序為 (2) 富銅直錳礦 (3) 重晶石 (4) 矽孔雀石 (5) 玉髓 (6) 黑銅礦 (7) 氯銅礦 (8) 自然銅,最終是 (9) 赤銅礦。此外周圍之火山角礫岩母岩受到輕微熱液換質作用的影響,出現了複雜的膨潤石族礦物群、綠鱗石及富鐵海泡石等黏土礦物。經由礦脈的產狀、礦物組成及發育時序推論 (1) 發育出礦脈之構造為正斷層,走向呈西北西,後期受到左移滑動影響,玉髓脈呈不連續透鏡狀體或孔隙充填

於剪裂帶的角礫岩孔隙中。 (2) 礦脈初期以發育水錳礦等的錳氧化礦物群為主,其後酸性之熱液侵入沿斷層面流通,蝕變了圍岩及原礦脈內的氧化錳礦物群,並帶來下部可能來自斑岩銅礦化帶之銅元素,形成富銅之直錳礦、重晶石、矽孔雀石與玉髓等礦物。(3) 深源之熱液呈強酸性,可能含硫酸根、氯離子、及少量之碳酸根等的離子,應與火成活動有關。 (4) 臺灣藍寶中的矽孔雀石局部存在鈾元素異常,其含量可達5000 ppm (0.5wt%) 以上,由於海岸山脈所屬之洋內弧體系本身不利於鈾元素富集,這可能意味海岸山脈下部有大陸地殼物質供應。(5) 經由鈾釷定年計算得知,含鈾矽孔雀石的發育年代為0.11~0.13Ma。根據

海岸山脈的火成岩定年研究所示,海岸山脈地區之火成活動結束時間約在4.2Ma,這表示火成活動與臺灣藍寶礦脈形成的時間兩者相差達四個百萬年以上。因此本研究認為,臺灣藍寶礦脈的成礦機制應非由形成海岸山脈的火山作用主導,其成因可能源自於未確認的新期岩漿侵入所造成的熱液活動,或是在正斷層的作用下,深部熱液沿著破裂面自海岸山脈深部向上侵入所致。

玉石因材施藝的研究-以東玉飾品的設計為例

為了解決花東玉石種類的問題,作者葉蓁 這樣論述:

華人愛玉,這奢華的消費品既是文化的物件,也是具有經濟價值的美麗化身。文化創意產業自2002年列為國家重點發展計畫至今,已逐步影響我國經濟發展,玉石產業方面,東玉種類繁多,因應市場需求,同時具有收藏價值,是值得珍視之臺灣特產。然而如何運用設計以凸顯和展現礦石的特性和美感,是本研究致力於探討的面向。觀察當前東玉的市場,傳統藝品應強調創意、材質特殊性的應用,呈現不同於其它地方的產品設計,如此才能改變因經濟改變而停滯不前的藝品現況問題;透過東玉品牌的成功來傳遞東部特有產品的價值。本研究以東玉飾品作為研究,從原石碾琢加入創意設計的加值,強調東玉的創作絕不能忽略因材施藝的研究,設計東玉產品時,研究玉質特

色分析取材,筆者以不同石材來源,以三個系列共計二十七件創作來提出實踐上述理念的可能性。。一、 「光陰系列」是以坊間玉石業者己囤積多年的台灣玉石的裸石作為設計起點,計九件,盼能協助囤積的玉石再逢生機。二、 「寶貝石系列」是溪海山林所拾穫的東玉,共九件,是為喜好東玉的族群在後續加工時,提出更多在打孔穿繩以外的佩戴設計方式。三、 「美夢成真」是以東玉師傅取材後不捨丟棄卻又無閒處置的邊角剩材,依視材施藝,克服其軟硬不均及多裂狀況,轉化為手邊美麗記念的九件作品,以此呼籲減少開採及破壞生態,珍惜資源。透過研究和創作實踐,運用藝術美學理論及因材施藝設計,凸顯和展現東玉的特質。筆者深切領悟到

作品會說話,在不同品味和對首飾要求的消費者心中,作品的共嗚與感動是不同的;而為了面對不同東玉市場的族群而研究和創作,本研究期盼能將創意帶給花東飾品的源頭,促成產品美感品質的提升與產業的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