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集明新書院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必買單品、推薦清單和精選懶人包

集集明新書院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張崑將,張溪南寫的 臺灣書院的傳統與現代 和李鎮岩的 台灣的書院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明新書院-南投四大書院百年歷史的古蹟-ming xin shu yuan也說明:明新書院 地址: 552南投縣集集鎮東昌巷4號電話: 04-9276 2374 創立於: 1885 年明新書院門票登瀛書院十三目仔窯軍史公園南投四大書院明新書院導覽台灣水資源館維新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和遠足文化所出版 。

國立中正大學 台灣文化碩士在職專班 耿慧玲、江寶釵所指導 魏慧菁的 明新書院建置的文化意涵 (2017),提出集集明新書院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明新書院、文昌祠、孔廟、文教。

而第二篇論文朝陽科技大學 休閒事業管理系 徐暐亭、林志偉所指導 謝福全的 宗教旅遊知覺價值、幸福感與重遊意願之研究-以道廟松柏嶺受天宮為例 (2017),提出因為有 社會價值、情緒價值、自我肯定、人際關係、生活滿意的重點而找出了 集集明新書院的解答。

最後網站南投集集明新書院 - 超愛Charmmykitty的sunny - 痞客邦則補充:位於集集鎮上的三級古蹟~明新書院清朝光緒年間建造主要供奉文昌帝君,為每年集集鎮上祭孔大典的場所921大地震時,明新書院的大門被旁邊的永昌國小校舍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集集明新書院,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臺灣書院的傳統與現代

為了解決集集明新書院的問題,作者張崑將,張溪南 這樣論述:

  本書考察了臺灣傳統書院,依照開墾南北順序分【臺南篇】、【高屏篇】、【嘉雲篇】、【彰投篇】、【臺中篇】、【新竹苗栗宜蘭篇】、【臺北基隆篇】到【離島篇】等50所,外加【當代書院篇】5所。本書發現傳統書院大皆消失,特別是開發最早的臺南市及最晚的臺北市,書院幾乎不存。保存比較完整的書院多已宮廟化(鸞堂化、文昌廟化、佛寺化或升格孔廟化等),全臺書院保存最密集處在南投與彰化兩地區。   本書亦介紹當代臺灣新興書院5所,以展現其對傳統書院精神的繼承及創新的多元風貌。最後綜論臺灣書院的脈絡性轉化特色,以及書院作為大小文化傳統的合流與分流狀況分析與比較,冀望臺灣書院能夠再興並在當代活化

,完成現代化的轉型。

集集明新書院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歡迎訂閱按讚分享
http://www.youtube.com/c/小象愛出門
FB 小象愛出門
https://www.facebook.com/t60734tina/
===========================

這次小象大手筆帶學妹衝 #集集必玩 啦!
上一回來集集應該是五年前的事了~~
但小象依舊記得 #集集車站 🚉一出來就超多香蕉🍌可以吃😋😋
當然!集集不只是「可以吃跟玩還可以拍網美照」重點還可拜拜祈福求平安❤️❤️
這麼棒的地方小象一定要拖學妹來玩一下 ,坐火車撲通一下就到了,一天玩滿Get沒問題👌

🔅集集一日遊必吃喝玩樂🔅

🔹#明新書院
📍南投縣集集鎮東昌巷 4 號
🔹#大眾爺廟
📍南投縣集集鎮集集街 178 號
🔹#武昌宮泰順廊橋
📍南投縣集集鎮八張街 181 號
🔹#集集廣盛宮
📍 南投縣集集鎮集集街 128 號
🔹#添興窯陶藝村
📍南投縣集集鎮楓林巷 10 號
🔹#集集特技村
📍南投縣集集鎮集鹿路 26 巷 15-1 號
🔹#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南投縣集集鎮民生東路 1 號

感謝📹
攝影剪接師💻 Yu Teng Kay
伴玩學妹 👧 安安

===========================
旅行Follow
IG:elephant_gogo
Line:t60734tina
合作邀約 (影片、文章、旅遊、講座、行銷)
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明新書院建置的文化意涵

為了解決集集明新書院的問題,作者魏慧菁 這樣論述:

明新書院建置與文化意涵魏慧菁摘要南投縣的開發始於乾隆年間,隨著土地拓墾,漢人移往,這時教育事業才漸漸興起。明新書院,於光緒初年,由於開鑿中央山脈八通關古道、加上樟腦業發達,當地士紳組濟濟社,擬建明新書院於柴橋頭庄,光緒9年(1883)明新書院乃由集集堡總理陳長江(1848-1872 )倡建。光緒11年(1885)竣工,立匾「掌握文衡」是為義學。光緒28年(1902)年學田及廟地充作集集公學校用地。光緒34年(1908)遷建於柴橋頭庄現址。光復前曾修建,光復初年成立永昌國校,廟地劃為用永昌國校用地。民國40年(1951)以後,局部修建。民國58年(1969)年成立修建委員會,重新整修。民國73

年(1984)年台灣省政府及內政部撥款整建。由明新書院的沿革觀察到,數次遷建整修書院,卻始終結合學校教育。明新書院不僅是古蹟,也有重振文風,倡導儒學的使命,長久來也都致力於文教推動。分別舉辦「明新書院110年民俗采風」、「三級古蹟明新書院文化祭」、「明新書院120年民俗采風」、「明新書院131週年以及文昌帝君誕辰」等盛大活動。關鍵字:明新書院、 文昌祠、孔廟、文教 

台灣的書院

為了解決集集明新書院的問題,作者李鎮岩 這樣論述:

  「書院」,始見於唐玄宗開元六年(718)設立「麗正書院」,目的在校勘、典藏古今圖書,分掌經、史、子、集四庫全書,其功能相當於「宮廷書庫」,很像現在的圖書館,不同於今天我們所談的書院——讀書人就學之場所。而台灣書院教育的生根發芽要從明鄭時期陳永華建聖廟、設明倫堂,以供授課講學,開啟台灣文教史第一頁……   本書先從「總論」針對台灣的書院做一個整體性的介紹,從書院發展的歷史、書院的體系制度、建築的結構與意義、書院中奉祀的神明與祭典,引領讀者深入瞭解台灣書院的全貌。   分論詳細介紹北中南等區域共二十家書院,內容包括書院歷史沿革和建築格局與空間布置,每一個書院均提供平面配置示意圖,由此可以引發讀

者想像當時書院的運作情形。其中並特選淡水理學堂大書院、南投草屯登瀛書院、彰化和美道東書院、屏東屏東書院等風格獨具的書院,繪製鳥瞰圖,配合豐富圖片與解說,引領讀者一窺台灣書院建築堂奧。 本書特色   1.精選淡水理學堂大書院、南投草屯登瀛書院、彰化和美道東書院、屏東屏東書院等風格獨具的書院,繪製鳥瞰圖,配合豐富圖片與解說,引領讀者一窺台灣書院建築堂奧。   2.本書除了書院歷史面的介紹外,亦論及目前部份書院附設的詩社、書法、贈善書、獎助學金等活動的辦理,或是當作讀書自修室、宗祠祠堂等,以及祭祀儀式(ex如何遵古禮祭祀文昌帝君、還願,美濃送字紙儀式,祭孔大典,六堆昌黎祠韓愈祭),甚至特別介紹客家人

與書院的關係及現代美濃博士學校、花蓮鳳林校長夢工廠的榮耀。 作者簡介 李鎮岩   東海大學畢,曾於奧克蘭深造藝術多年。作者熱愛生命,勇於追求真理,高中時代即熱愛攝影,作品散見於各報章媒體。部分作品更曾於紐西蘭市立海事博物館、紐西蘭國際復活節博覽會、台中市立文化中心展出,甚獲各界好評。目前從事古蹟研究。出版著作:《綠島?蘭嶼?台東》、《鹿港》、《台灣古蹟地圖》、《台灣古蹟攝影》、《八通關古道》、《大甲溪慢慢遊》等書。 壹、總論 一、書院的起源與歷史變遷 二、台灣書院的發展歷程 三、台灣書院的制度 四、台灣書院建築 五、台灣書院奉祀的神明 六、台灣書院的祭典 貳、北部地區 萬華學海書院 淡水理

學堂大書院 泰山明志書院 板橋大觀義學 苗栗英才書院 苗栗雲梯書院 ?、中部地區 大肚磺溪書院 鹿港文開書院 草屯登瀛書院 南投藍田書院 集集明新書院 和美道東書院 員林興賢書院 西螺振文書院 肆、南部地區與離島 台南蓬壺書院 台南奎樓書院 鳳山鳳儀書院 內門萃文書院 屏東屏東書院 澎湖文石書院

宗教旅遊知覺價值、幸福感與重遊意願之研究-以道廟松柏嶺受天宮為例

為了解決集集明新書院的問題,作者謝福全 這樣論述:

民眾寄託信仰以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為首求,闔家平安、事業順遂、心想事成為必求。國內不論平日假日,皆可見到「進香團」的車隊在路上奔馳。進香團是以宗教信仰為目的,透過旅行的方式進行交流,統稱為宗教旅遊。「文化觀光」與「宗教旅遊」,國人開始去尋求自己文化的根,因此「宗教」之旅就成為台灣遊客在較短假期內的最好選擇。宗教旅遊蘊涵「靈性旅遊」、「文化旅遊」、「祈禱旅遊」、「休閒旅遊」。本研究針對中部道教發源之受天宮為研究議題,嘗試了解民眾來此之價值、態度與重遊意願。本研究探討不同人口背景變項之松柏嶺受天宮之遊客為調查範圍與對象,探究其「知覺價值」、「幸福感」、「重遊意願」之影響,本研究採取便利抽樣,共計發

放380份問卷,回收380份,扣除填答不完全者等無效問卷34份,有效問卷共計346份,有效回收率91.05%。含描述性統計分析、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獨立樣本t檢定與多元逐步回歸,研究結果如下:(一)民眾到松柏嶺旅遊時心情多數感到快樂並肯定再次造訪的機會;(二)遊客知覺價值對重遊意願具顯著正向影響;(三)知覺價值對幸福感具顯著正向影響;(四)幸福感分構面對重遊意願進行迴歸分析,其結果達顯著水準,「人際關係」其次為「自我肯定」皆達顯著正向影響。最後根據研究結果與發現提出未來南投松柏嶺受天宮道廟活動規劃、管理與策略擬定提出有用之建議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