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 手機 鈴聲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必買單品、推薦清單和精選懶人包

華語 手機 鈴聲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喬一樵寫的 雙刀 和布蕾克.諾爾、帕蜜拉.D.布萊爾的 我還沒準備說再見:突然失去摯愛後,你可以這樣療癒自己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葉璦菱-千奇百怪的世界很懷念的電影老歌(751k) - 手機鈴聲(MP3)也說明:... 能在電影中聽到現在獻給各位大大希望會喜歡若各位大大對小弟作品頗有... [華語鈴聲]-葉璦菱-千奇百怪的世界很懷念的電影老歌(751k) ,伊莉討論區.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頤蓁文學 和橡樹林所出版 。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 曾慧佳所指導 賴棉標的 國小六年級學生的認同與流行音樂消費行為的關係 (2009),提出華語 手機 鈴聲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流行音樂、認同、青少年文化、消費。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大眾傳播研究所 蔡如音所指導 盧開朗的 翻唱曲的政治經濟學─改自韓國曲的國語歌曲研究 (2009),提出因為有 翻唱曲、傳播政治經濟學、台灣流行音樂、韓國流行音樂的重點而找出了 華語 手機 鈴聲的解答。

最後網站热门华语歌曲铃声手机铃声免费下载則補充:安卓软件中最强大的手机铃声应用、包含铃声大全、铃声下载、热门铃声排行榜、铃声制作、铃声管理、铃声设置、短信铃声设置、联系人铃声设置等功能,是安卓手机装机必备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華語 手機 鈴聲,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雙刀

為了解決華語 手機 鈴聲的問題,作者喬一樵 這樣論述:

  因一起飛安意外導致父母雙亡,也讓夏真患有人群恐懼症,無法和正常人自在地與他人相處,唯一能讓她放下心防的只有雙生妹妹——夏潔。為了生活,夏真運用自己天馬行空的想像力,當起了影子寫手,幫作者操刀寫作,幾年下來寫作品質深得總編輯李志清信任,讓她為知名情慾小說家顏妍兒撰寫作品,也讓顏妍兒大嘆夏真的能力。       然而,夏真的文筆與故事張力讓顏妍兒產生恐懼,害怕請人代筆一事若曝光對她的寫作生涯會造成莫大傷害,因此千方百計想要了解夏真。李志清知道顏妍兒的想法,極力想阻擾兩人見面,不管是為了保護夏真,還是不想讓對方知道連他自己都不曾見過夏真本人,更不曾知道她的住所,及即時通訊外其他的聯絡方式。 

     生活規律的夏真一如既往透過和夏潔以信件溝通,卻在該收到信的時間未收到來信,一等就是一個月,從未有過的情況讓夏真心中警鈴大作,決心要找出原因。       另一方面,在法國,和家人關係處在緊繃狀態的路克,在父親與繼母的要求下,透過身分著手調查沒有血緣關係的弟弟—湯馬在夏潔失蹤案所扮演的角色。透過夏潔最後留下來的影像紀錄,路克愈是深入調查,愈是對照片上的夏潔心生好感,也開始對這麼東方女孩神祕的背景感到不可思議。          想要了解妹妹夏潔在法國遇到什麼狀況的夏真,因緣際會和路克聯繫上,雙方在突如其來的情況認識,在倉惶之下,兩人在遠在異地的法國相會。而緊跟著他們的是複雜的研究機

構,亦是夏潔失蹤的關鍵,想要釐清事件始末,路克不得不沉著臉去到那曾經令他母親輕生的地方。          顏妍兒想要認識夏真的念頭因日俱增,尤其當夏真拋給李志清最後的撰稿後,顏妍兒想要揭開夏真真面目的渴望無法控制,李志清在她半逼迫下拿著公司會計給的地扯資料前去找夏真。然而,當他們來到夏真住所時,卻被社區主委告知夏真已在半年前離開…… 作家推薦   交纏於法國與台灣的雙生女,懸疑的氣氛中,卻讓人忍不住對每個角色,都有一份名為愛情的期待。──暢銷作家 Div   定義這部精彩的書是一件困難的工作,它是部羅曼史嗎?不完全是,裡頭有一組複雜的謎團;它是部情慾小說嗎?也不全對,裡頭蘊藏大量智性的

火花。作者精心打造了一座迷宮,等待讀者入場,懸疑是它沿途的指路牌,慾望砌出了它的磚牆,在疑幻似真的荊棘中劈斬求索,直抵雙刀悖論的核心。──推理名家 高普 作者簡介 喬一樵   本名莊依婷,巴黎第八大學哲學碩士,旅法十餘年,曾在巴黎當代藝術畫廊工作數年,以藝術為業,以創作為樂,目前身兼藝術工作者、小說作家與專業法文譯者。長篇小說著作:《山城畫蹤》(商周,2012,此作獲得2011年兩岸文學PK大賽首獎)、《非寂寞芳心》《雙刀》(頤蓁文學、2015)。法文翻譯著作:《畢卡索的蒙馬特Ⅰ》(大辣,2014)、《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   FaceBook專頁:喬一樵俱樂部 推薦序 關首奇

  我和一樵三年前在法國安古蘭漫畫節上初識,當時我負責陪伴與協助台灣的漫畫家口譯,一樵是台灣漫畫館的負責人之一。在還不知道她也是小說家之前,我已經被她流露出的文藝氣息吸引了。她不像那種喜歡賣弄自己的才能、顯示自己有多懂文學美學的經典作家,但卻具備了一個好作家的重要特質:她會先聆聽、先觀看並且關注世界後,再以自己的想像力編織故事的人才。   回想起來,那幾天晚上我們一群人從安古蘭台灣館坐巴士回干邑市的飯店,車程大約一個小時。當其他的漫畫家與工作人員因為一整天的疲憊而紛紛在車上沉沉入睡時,一樵和我會混著法語與華語並肩討論哲學、文學、藝術、政治、學術、愛情等(多麼法式的話題!)。就在這些討論中,

一樵跟我提到她的小說家身分。某天晚上,她跟我提及創作《雙刀》的計畫。當然沒有很清楚地討論到小說的情節和發展,但那是我第一次聽到這兩個命運多舛、在法國與台灣間漂泊的台北姊妹。聽著一樵打算如何編織這個關於兩個越界角色的千層盒故事「histoire à tiroirs」,我目睹了一個動人心弦的小說形成的過程。聽著她的敘述,我以一個好奇的讀者的角度,嘗試猜測小說的結局。   幾年後的今天,終於可以看到小說發展成的國度。這本小說正如作者:一樵果然以她特有的穿透力、敏銳度和鋒利的文筆與視野剖析台灣與法國不同人群所面臨的共同焦慮:流亡、家庭分離、恐怖主義、政治理想與自我犧牲、個人自由與愛情等特質間的違和。

有些人可能會認為巴黎跟台北是非常不一樣的都市,是兩座無法互相溝通的獨立島,但在一樵筆下,呈現出的不是外來者的異國浪漫主義描繪,而是以一個熟悉者的筆調在文學世界中將兩個大城市連接起來。透過對各地氛圍的描寫(巴黎的十三區、台北市、科西嘉島、馬賽或瑞士的洛桑),作者讓我們了解到這些地方雖有屬於自己的特性,但同時也都是開放的、互動的地域。   從一樵的筆觸中,我感覺到作者的游牧特性,我看到一群雙國、雙城的人為什麼無法只屬於一地(法國或台灣),一個游牧者的世界定是由兩個(或者更多)文化與語言 建構而成的。其實所有人都一樣,我們的主體就像一本好小說,由很多不同層次組成,而《雙刀》的故事發展正暗示這種本來

看似暗箭傷人的、令人惴惴不安的矛盾結構,才是值得珍惜的。書中描寫一群人物挖探他人祕密的過程(李志清找女兒、顏妍兒找夏真,夏真找夏潔等),不過他們最後得到的卻是自己最豐富的內在:他們的多重身分。   很開心能有機會看到這本小說的完成,但同時我也相信這只是一樵文學旅途中的一站,期待她帶我們漫遊更多不同的國度。   祝福這本小說。 刺耳的電話鈴聲穿透過凌亂房間交疊的雜物,阻擋戶外豔陽的厚重窗簾,以及空氣中停滯的氣流。 一隻骨骼關節分明的手從厚重的棉被中伸出在地板上撈拾半天,好不容易碰到正努力證明自己存在的話筒。 「喂──」粗嘎沙啞的嗓音。 「還沒起床?」 棉被裏傳出嗯哼兩個單音節。 

「客戶看了地窖偷情那段,很喜歡,決定簽約了!」 電話那端的興奮,卻無法穿透這房間中的頹廢飛塵。 「妳下午什麼時候可以進來辦公室?」 「嗯──」 「我幫妳安排兩點,還有兩個小時準備,來得及吧?」 如雜草般的半顆頭顱鑽出棉被,頭顱的主人緊閉著雙眼,清了幾次喉嚨,才勉強擠出:「來不及,我要跑步。」 「跑步比賺錢重要?」 「比幫你賺錢重要。」 「夏真,人家晚上要出國,只有今天下午有空。」 「大作家那麼忙,自己去寫偷情場景。」 「不就是寫不出來才找妳的嘛!」 「那就等我跑完步再說。」 「妳──」電話那端突然變換口氣:「話說回來,地窖偷情的點子真好,我最欣賞的是,燈亮起來後女人和名酒的對比,妳最近不會有豔

遇吧?功力大增耶?」 她將手機換到另外一手:「有啊,換了一支按摩棒。」 「每個女人床底下都藏了按摩棒,但怎麼不是每個人都想得出地窖偷情?」 「可能只記得準備潤滑乳膏,漏了想像力吧。」 「是啊是啊,像妳這樣,既有潤滑乳膏又有想像力的女人,老窩在家裏太可惜啦,這樣吧,我幫妳把簽約改到傍晚,我們晚上一起吃個飯吧。」 「吃完飯上夜店喝一杯?」 「很棒的點子。」 「喝完後找間摩鐵來一下?」 「任憑想像。」 「好。」 「真的?」 「真的。」她打了個呵欠,補上:「順便把你女兒帶上,好讓她認識老爸色瞇瞇的模樣,認清哪一類的男人是色狼。」 「幹麼這樣挖苦人?」 「李志清,承認吧,你是個有色無膽,注定要窩囊一輩子

的男人,不過,你要是真想改性,我可以大方出借按摩棒。」 「我一個大男人要按摩棒幹麼?」 她冷哼一聲:「連這點想像力都沒有,真的沒救了!」 自動送上門的砲灰,幫助她從倦睡昏沉的意識中清醒過來,這樣的運氣可不是天天有。 掛上電話後,夏真精神抖擻地跳下床。 坐在窗前邊喝咖啡邊回想剛剛的對話,嘴角帶著勝利的笑容。 她幾乎可以看見李志清氣極挫敗的表情。 餐桌上的電腦閃著綠光,她觸碰了下滑鼠板,得到指示,電腦螢幕彷若重生,跳出一隻四不像的電子怪物,那是她所豢養的邦吉寶貝。 「小潔潔寶貝來信喲。」

華語 手機 鈴聲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

想要獨一無二的iPhone手機鈴聲嗎?
想要體驗一早被嗩吶吹醒的感覺嗎?

加入【專屬會員】你即可擁有“高清高音值wave檔”下載設定成手機鈴聲
也可以擁有多項阿聖所提供的專屬福利喔


【專屬會員】

點選連結加入: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e1Oqc68gAb095IAmr9Jgzw/join

--------------------------


喜歡我們的影片記得點個訂閱支持阿聖喔!
P.S
🔔記得打開小鈴鐺🔔
🔔記得打開小鈴鐺🔔
🔔記得打開小鈴鐺🔔


--------------------------
【社群連結】

◾︎抖音 https://v.douyin.com/G4jqbf/
◾︎bilibili https://space.bilibili.com/89539571/#!/
◾︎tiktok https://vt.tiktok.com/272aM7/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mr.sona17/


--------------------------


合作📪:[email protected]


--------------------------

國小六年級學生的認同與流行音樂消費行為的關係

為了解決華語 手機 鈴聲的問題,作者賴棉標 這樣論述:

國小六年級學生的認同與流行音樂消費行為的關係摘 要流行音樂對青少年生活的各個面向,有很大的影響力。本研究欲透過國小六年級學生的流行音樂消費行為,來探討流行音樂與他們的自我認同、社會認同以及同儕文化的關係。本研究採用民族誌的參與觀察與訪談,藉由社會學習領域的「消費與生活」的教學、畢業旅行晚會、整潔活動的音樂播放以及偶像劇等四個活動,蒐集資料再進行分析,研究結果如下:一、 媒體催化與學校誘導著國小六年級學生的流行音樂消費行為孩子到了六年級接觸流行音樂的比例高達九成以上,可見流行音樂在孩子的成長過程裡,扮演著不可忽視的功能。再者同儕的重要性會在流行音樂的消費行為表現出來,例如六年級

學童在同儕間交換流行音樂的資訊,因此它在孩童交友、人際關係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第三,流行音樂在本研究的六年級學生是他們調節緊張的生活、緩解心理壓力和表達情感的途徑與方法。最後,學校活動播放流行音樂、考試也常把流行音樂歌詞放入考題,給了孩子消費流行音樂的正當性。二、 流行音樂影響學生的認同並形塑其價值觀孩子喜歡、追求、消費流行音樂除了滿足個人需求以外,還有一部分人是出於與同儕間互動需要。此外,孩子們對流行音樂產生認同的現象,也是一種社會化的歷程,它讓孩子能符合同儕團體的需求,進而取得團體的認同,甚至產生自信而達到自我認同。三、 學生對於流行音樂行銷策略與消費行為知行不一首先,藉由課程進行與

討論,學生了解了打歌服是行銷,偶像劇裡有也很多的置入性行銷。再者,孩子們對於行銷策略的方式在認知上略有提升,但受符號消費、同儕文化的影響,這樣的認知並未改變流行音樂消費行為,換言之,學生的消費行為與認知兩者是互相矛盾的。總結來說教師、課程、家長以及未來研究者,都必須謹慎面對孩童對流行音樂的消費趨勢,在學校部份,不可落入只為娛樂學生、討好學生,毫無警覺的免費行銷流行音樂;對於家長,只需陪伴不需禁止;對於未來研究者,應避免為了研究而擁抱及行銷流行音樂。

我還沒準備說再見:突然失去摯愛後,你可以這樣療癒自己

為了解決華語 手機 鈴聲的問題,作者布蕾克.諾爾、帕蜜拉.D.布萊爾 這樣論述:

  ◎聖誕節前夕,一向健康的母親突然過世,女兒瑪莎至今仍未從哀慟中走出來   ◎唐娜17歲的愛女自殺後,不論時間過了多久,自責、愧疚、憤怒仍一路緊緊尾隨著她   ◎泰蕊的哥哥在一場車禍中喪生,她形容自己不僅失去了一個親密的手足,同時也失去了一部分自己   一切發生得那麼突然,我們毫無準備,卻被迫非接受不可,而世界依然若無其事的運轉,這,太不公平了!   面對心愛的人驟逝,悲傷無助之餘,我們還可以有其他選擇嗎?   儘管我們都知道生離死別是人生必經的過程,卻很少人對死亡作好真正的準備,更別提面對摯愛驟逝的打擊了。這些遽變令人措手不及,而社會或我們所受的教育卻很少告訴我們,當面臨這樣的狀況時,可以

向誰求助?除了無盡的悲傷之外,我們還會有什麼樣的情緒轉折?喪禮過後,我們該如何自我療癒,面對未來的人生?在我們的餘生中,還有可能重拾快樂嗎?   本書兩位作者都曾經歷過喪親的痛楚,她們在這段悲不可抑的漫漫長路上摸索,試圖尋找活下去的勇氣及力量。而今,她們以過來人的經驗,帶著同理心與悲憫心,對哀痛逾恆的喪親者伸出援手,扶持他們走過這段人生黑暗期。   本書的原文初版已經撫慰了成千上萬的讀者,在第二版中則增加了許多喪親案例和訪談,每個真實故事讀來都令人鼻酸,包括失去父母或摯友、喪偶、痛失愛子或手足、年幼的孩子失去父母等。作者藉由這些實例,提供了極為重要的輔導資訊以及療癒方法,諸如:事情剛發生時的注

意事項、可以向哪些人尋求協助、後續的情緒及身體反應、如何重新正常生活等等。   在人生最幽暗的時刻,痛苦與折磨不可避免,但生者依然可以記著逝者的美好,擁抱彼此珍貴的回憶,走出哀慟深淵,好好活下去。 作者簡介 帕蜜拉.D.布萊爾博士(Pamela D. Blair PhD)   布萊爾博士自美國臨終神學院取得純粹神學碩士與哲學博士,擁有綜合療法與治療接觸證書,曾就讀於新英格蘭教育學院與改造訓練學院,並自紐約的新神學院取得神學學位。她是專業心理輔導師,以創新的個人成長工作坊與扶持團體著名。   前夫喬治因腦動脈瘤驟逝後,帕蜜拉度過了一段猶如遊走於地獄邊緣的哀慟期,因而也促成了此書的出版。除了本書外

,她的著作還有《以後五十年:中老年婦女手冊》(The Next Fifty Years: A Guide for Women at Midlife and Beyond)。她經常受邀上電視台以及電台的談話節目,曾接受哥倫比亞電視台的訪問,也曾參與《me*雜誌》、GriefNet.com,以及《離婚雜誌》的編輯團隊。 布蕾克.諾爾(Brook Noel)   出版過十九本書,專長領域是生活管理、平衡,以及生命轉變。她運用很多方法跟讀者接觸並扶持他們,例如發送手機簡訊、提供線上問答、網路訊息互動、在旅途中接待讀者,以及總共十萬人訂閱的四份免費電子報。   布蕾克的哥哥因蜂螫引發的嚴重過敏而驟逝,她

和媽媽攜手度過了最難熬的悲傷時刻。現在只要一想起哥哥,布蕾克依然會心痛,但她仍努力讓生活步上正軌,以懷念來取代絕望。   布蕾克曾出現在許多媒體中,包括CNN的「熱線新聞」、美國國家廣播電台的「世界新聞」、福斯電視的「朋友訪談」、《婦女世界》、《家長月刊》、《時尚家庭》等雜誌、《紐約郵報》,以及許多廣播節目。她曾獲頒中西部獨立出版人獎、最佳書獎,以及全美獨立出版人獎。 譯者簡介 馬勵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美國奧勒崗大學圖書管理學碩士。長久服務新聞媒體、出版界與中英雙語教學領域。譯有《台灣有沒有明天?台海危機每種台關係揭密》《失落的愛情密碼》《哲學家的食譜》《當快

樂來敲門》等二十多本書籍。現任職於文藻外語學院華語中心。 前言 第一部:陌生的世界:踏上哀慟之路 第一章:緣起:作者的話第二章:最初幾週注意事項第三章:了解哀慟造成的情緒與身體反應 第四章:哀慟過程的迷思與誤解迷思之一:死就是死,突然發生或長期拖延都一樣,我們哀慟的方式也一樣。迷思之二:我只要保持忙碌,就能減少或除去哀慟。迷思之三:我必定正在發瘋或失控。迷思之四:我要確定別哀慟太久---一年應該夠了。迷思之五:如果我對上帝或死亡事件當時的狀況生氣,我就是壞人,必須「付出代價」迷思之六:朋友們告訴我現在應該放手了。既然別人都已恢復正常生活,我也應該。迷思之七:我一定要在一段時間內穿黑衣,否則別

人會認為我不尊重逝者。迷思之八:我用不著這麼哀慟,如果我用酒精或藥物減少悲傷,感覺會好得多。迷思之九:我若談論喪親之痛,只會覺得更糟。迷思之十:我不是應該堅強地獨力撐過去嗎?迷思之十一:親朋好友都離開我,我一定做錯了什麼事。迷思之十二:他們沒有受太久的苦,我應該鬆一口氣。迷思之十三:將來我還會有(配偶、孩子、父母、愛人…)而那人可以減少我的痛苦,取代我所失去的。迷思之十四:我一旦度過哀慟某個階段,就會自然進到下一階段。迷思之十五:我如果回憶以往歡樂時光,就會困在痛苦裡。迷思之十六:兒童未必了解死亡真義,或許不用參與葬禮計劃與追悼會。迷思之十七:為了給逝者恰如其分的尊榮,我必須採用合乎標準的守靈

與埋葬儀式。迷思之十八:我害怕哀慟會「把喪親的感覺拋在腦後」,我不要忘記他。迷思之十九:救命!我卡在快速重演的處境裡。我沒法子去掉這些念頭。我一定有毛病。迷思之二十:這種事不會發生在我家人身上。迷思之二十一:我一定有問題。我居然不哭。迷思之二十二:我哀慟的方法不對,應該做些不同的事。迷思之二十三:我應該有罪惡感。迷思之二十四:我不應該這麼憤怒。迷思之二十五:我再也不會快樂了。迷思之二十六:再過一陣子,我就不會想也不會感到這次的失喪了。迷思之二十七: 為了有效地完成哀慟歷程,我必須走過「哀慟五階段」。迷思之二十八:哀慟最後的階段是接受。 第二部:世界顛倒了:收拾我們的碎片 第五章:世界顛倒了第六

章:與別人連結第七章:艱難的日子:假日、週年慶,等等第八章:分開療傷,一起療傷:了解男女不同的哀慟方式第九章:幫助孩子因應哀慟 第三部:故事分享 第十章:失去朋友第十一章:失去父親或母親第十二章:失去子女第十三章:失去伴侶第十四章:失去手足第十五章:英雄墜落第十六章:自殺 第十七章:眾人之一:悲劇造成大宗死亡事件時第十八章:其他特殊的挑戰 第四部分:哀慟途徑 第十九章:前面的路: 理解哀慟旅程第二十章:信仰第二十一章:自助與心理治療第二十二章:哀慟復原過程與練習第二十三章:長路漫漫…作者的臨別分享 譯者序 但願及早讀到……∕馬勵   二○○七年夏天,我有個機會回到二十年前工作過的紐約市,在一

所私立中學裡擔任中文教師。這是我從事英語教學與文字工作多年後嚮往的生涯轉變,所以在很短的時間就辭去台北的原職出國。卻沒想到就在半年間,年邁的雙親相繼離世。雖說他們均已年過九十,我們子女心中隱隱有數,但纏綿病榻一年多,情況時好時壞的父親,一旦感染,健康狀況迅速急轉直下,撒手人寰,還是令人有措手不及的感覺。而母親在睡夢中過世,雖說有福,卻也是突然。   去年五月跟橡樹林的編輯談到父母去世三年多,自己仍然極度哀傷,經常茫然失神,隨時激動莫名,淚水潸然而下。她介紹我閱讀這本由兩位哀傷治療師寫的專書,問我可有意願譯成中文。現在我想藉此向她表示誠摯的感謝,因為翻譯此書既讓我解開了對自己這三年「舉止怪異」的

疑問,也學到了喪失摯愛後怎樣才能療傷止痛。不僅如此,從許多喪親者的誠懇分享中,我也得到了心靈的洗滌與安慰。本書雖然針對因摯愛遽逝而痛苦莫名的人所寫,但作者的觀察與建議,完全適用在那些至親久病而逝的人身上。不論往生是否在意料之中,天人永隔都是人生最大悲劇,除非親歷,無法了解其中痛苦。   就在一口氣讀完原文,正要開始翻譯時,傳來當年我在政大東亞所的老師關中、他的愛女在上海墜樓的消息,媒體鋪天蓋地地報導了好一陣子,老師與師母悲痛逾恆的畫面不斷出現在電視上,令人動容與不捨。死者已矣,生者如何自處?旁觀者又如何幫助關心的人走過哀慟,繼續生活下去?我在閱讀原文時,不斷產生但願早已讀過此書的感慨;看到老師

與師母強忍哀慟應付媒體時,更是遺憾書中訊息尚未廣為人知,以至於實在太少人知道如何安慰與扶持哀慟中的人。   此書從兩位作者分享己身遭遇談起,首先表明之所以撰寫此書,實因自己在親歷生死大慟後遍尋無著療傷止痛的自助書刊。雖然西方文化對於死亡或許沒有東方文化那麼多忌諱,但在一個推崇成功與積極生活的社會中,死亡或悲傷這類負面事件依然令大多數人不自在。坊間固然充斥著規劃詳盡的勵志與自助書籍,卻鮮少實事求是、教人如何走出喪親哀慟的主題。兩人因此合作策劃此書,於一九九九年首次出版,問世後廣受好評。兩位作者也以心理輔導員和作家的身分繼續與讀者們溝通,並成立心靈工作坊,幫助許多人度過哀傷。二○○七年,她們增訂內

容,推出新版,也分享了將近十年間自己的成長。中文版即根據原著二版譯成。   本書內容豐富,涵蓋了各種摯愛遽然離世的場景,小如毒蜂叮螫或車禍,大如海嘯或戰爭,也包含了自殺。悼亡的方式又因生者和死者的關係而有所不同。摯愛可能是父母,也可能是子女;可能是朋友,也可能是戀人;還有可能是無法露面的第三者,或不為一般人接受的同性伴侶。作者們介紹了任何一種狀況下失去摯愛時可能出現的反應,也提出了自己如何面對,以及別人如何幫忙的方法。   由於此書的實用價值高,作者貼心地建議讀者不必重頭讀起,而是以閱讀參考書的方式,找當下對自己最有用的篇章先讀。以我的經驗,雖然因為翻譯的關係而從頭讀起,但書中提到第一年到第三

年每年可能出現的症狀那一段,我就覺得自己當年應該先讀。尤其是書中描述喪親初期那惶惶不可終日的慘狀,更令我心有戚戚焉,得到莫大的安慰。   當年兩度匆匆返台奔喪,再迅速趕回數千里外的異鄉為人師表。在整理新居、應付迥異於台灣的家長與師生關係,以及緊湊的教學工作時程下,幾乎沒有為喪親而悲痛的時刻。當時只覺得自己精力大不如前,注意力好像也沒在台灣時好。雖然一方面認為這是自己中年轉行,自討苦吃;另一方面又恐怕自己是否有什麼毛病;隱隱地卻也懷疑或許與痛失雙親有關。讀了本書,印證了自己的懷疑,也確定了自己沒有毛病,正常得很。   作者指出,喪親第一年是非常特別的一年,幾乎可以用靈魂出竅來形容。這一年,雖然當

事人未必自覺,但其實身心靈都因全力因應巨大的哀慟,以至於失去了往日的直覺。你可能經常恍神,也可能失去痛感。既然你連照料自己都有問題,那麼照顧幼兒與開車等需要專注的事就最好假手他人;也就是說,若要盡快身心復原,這一年的喪親者應該專心照顧自己的身體與內在,好好療傷。當事人的痛苦無可言喻,弔唁者簡單一句「節哀順變」沒有實質意義。朋友們能提供的最好的協助與安慰,就是了解當事人的力不從心,進而關心此人的日常作息,像是幫忙照顧孩子或購買日常用品,以及偶爾來幫忙做飯或帶他(她)出去吃一頓等等。當年的我不僅沒在療傷止痛上花時間,還要對付搬家、適應異域生活,以及改變工作場域的挑戰,難怪度過了可說一生中最慌亂的一

年。   另外一個對我個人很有啟發性的論點是「情緒突襲」。以往只聽說有些人遭逢家變後迅速搬家,以免觸景傷情。但這本書說的,其實恰恰相反,因為哀慟不能逃避,所以一定要腳踏實地走過這段痛苦歷程,才能離開痛苦(但是痛苦不可能完全消失)。壓抑或推遲於事無補。   母親走後那年的一個夏日清晨,我忙裡偷閒想到去逛中央公園,盼望在暖陽中的綠樹繁花間,舒緩一週緊繃的神經。在觀光客熙來攘往的人行道上,淡金色的光線穿過樹葉撒在肩上,我頓時感到身心舒暢。但也幾乎同時,我發現自己竟然熱淚盈眶。擦著眼淚,腦中浮現的畫面是母親去世前一年,我在週末帶母親外出喝咖啡的畫面。好像在看電影,我看到自己推著輪椅,母親坐在上面,兩人

有說有笑地經過松仁路樹蔭,轉到信義路上世貿對面的咖啡廳。我扶母親起來,收好輪椅,扶她進去找個位置坐下。一人一杯咖啡,再叫份她喜歡的加了泡沫奶油的鬆餅。接下來總是她微笑著聽我天南地北胡扯。然後母女再沐浴著陽光,慢慢回家去。紐約中央公園樹蔭下那聞起來一模一樣的暖日香氛,把我帶回了台北那些晴朗的週末早晨。然而天倫之樂惘然,換成我的串串淚珠。這樣超越空間的情緒突襲不是我所了解的觸景生情,卻在書中看到不少實例。正如作者所說,喪親之痛無可遁逃,如果你與逝者關係密切,那麼隨時隨地都可能遭到情緒突襲。作者指出,我們要正面迎接這種突襲,每一次經歷都讓你的心靈得到一次洗滌,使你在療傷止痛路程上繼續邁進。   《我

還沒準備說再見》充滿了真人故事,作者筆端既有同理心,又有愛心,所有解釋與建議的目的,都是要幫助生者堅強走過哀慟。書中不乏打破習俗的說法。例如在安慰自殺者的親人時,她們提出了一個自殺者「完成」(而不是「採取」)自殺行動的概念。她們引用了自殺研究專家卡拉.范恩(Carla Fine)的話:「漸漸地,我了解到你有可能幫助一個怕死的人,卻未必幫得成一個懼怕生活的人。」表示自殺的原因往往是求死大於求生,在非自殺不足以解決痛苦的情形下,旁人不見得幫得了忙,因而不必以「要是我當時」的臆想折磨自己。   事實上,不只是自殺,任何原因致死,都可能讓悲痛莫名的生者發出「要是當時」「但願以前」等遺憾。這些後見之明不

僅無濟於事,還徒生煩惱,不應該糾纏其中。正確而健康的做法是記住逝者的好,珍視曾經共同擁有的歲月,感激上天讓彼此進入對方的生命中,因而你要在美好的回憶中好好活下去。 前言   美國每年平均約有八百萬人失去一位至親。恐怖主義、戰爭、天災人禍,以及突發事件,都帶來了令人怵目驚心的死亡名單,而這種名單已愈來愈長。我們在媒體上看不到這些往生者的親朋好友。那些活下來的人在緊閉的門窗後、在我們的鄰里之間、在家裡和醫院的等候室裡傷心欲絕。他們或在加護病房外的走廊上來回踱步、或默默注視維生系統被摘除、或彷彿癱了似地坐在硬邦邦的椅子上,也有人焦躁地在旅館中等待遺體被尋獲。突如其來的電話把他們撕裂了,他們辛苦對付突

然來到的死亡事件、突然的結束、突然的悲劇,其中沒有一人準備好了跟死者道別。   我們從呱呱墜地展開生命起,就相信生命的循環。嬰兒時期,我們相信父母會供應所需。孩童時期,我們相信周遭那些好人。我們受到的教導是,只要我們對別人好,別人就會對我們好。很快到了青春期,我們學到了事情有因有果。我們學到如果吃得營養,好好照顧身體,身體就會讓我們使用很長的時間。長大成人後,我們繼續相信這些循環。我們相信日出後必有日落,孩子一定會活得比我們久,我們有的是日子來珍惜所愛的人。   然而就在瞬間,一位摯愛遽逝的消息傳來,世界永遠變了,那個可以預期會不斷發生有秩序的世界結束了。我們被摔到荒原裡,手上能用的工具有限。

我們沒有時間做心理準備,沒有時間收拾踏上旅途的必需品,更沒有時間處理未竟之業或道再見。生理上,我們或許可以說自己是由細胞、基因、皮膚和骨頭組成;但情緒上,我們卻是由思想、感覺、記憶,以及我們接觸過的許多人的片段組成。我們關愛的人的死亡創造了一個傷口,使我們多多少少因而改變。我們那根據正常生命循環的架構已永遠被打斷,只發現自己在昨日打下的地基上徘徊飄盪。   隨著悲痛而來的是,有時候你看著鏡子,竟然不再認識那注視著自己的眼睛。雖然太陽照舊升起與落下,但每件事看起來就是有那麼一點不同、一點扭曲。悲痛在我們四周投下了廣大的陰影。   我們兩人合作撰寫第一版《我還沒準備說再見》時,一般人用來描述哀慟的

字彙很少。通常別人就是鼓勵我們「往前看,繼續走下去」、「恢復正常」,或者要我們抑制悲痛。一年以後,美國遭遇了始料未及的攻擊,數以千計的人命因而斷送。政治領袖昭告全國,鼓勵美國人設法「正常生活」。   但是,在遽逝出現以後,「正常」已經消失,我們需要表達悲情與重建生活。那些政治領袖那麼說固然是好意,但社會上大多數人並不了解什麼是突然失親,也不懂哀慟是怎麼回事。二○○一年的九一一事件以來,許多事情改變了,卻也有許多事依然故我。儘管我們現在比較懂、也比較會彼此扶持,但當我們或我們親近的人突然失去親人時,我們了解世上所有的教導與準備都不夠。除非我們身歷其境,否則無法了解「哀慟」的真實狀況。   根據寇

爾(Michael C. Kearl)教授在《死亡社會學:死亡對於個人的影響》(Sociology of Death: Death’s Personal Impacts)導讀中所言,因喪親而來的哀慟,是人類最深沉、最具危險性的情緒之一。每年美國約有八百萬人喪失一位至親,生活模式因而中斷長達三年。國家科學院統計,大約八十萬喪失配偶的人之中,多達十六萬人經歷身心受創的哀慟。截至二○○七年四月,聯合國部隊已有四千名官兵喪生,戰爭慘況與傷亡真相因而進入了我們的日常生活。每年美國有超過三萬兩千人自殺,超過十一萬條人命死於意外事故。死亡的因素愈來愈多。作為一種文化,我們辛苦地協助周遭那些悲痛的人。   當

我們因生活基石崩潰而處於廢墟中時,社會總是期待我們迅速乾脆地重新站起來,恢復正常生活。可是,沒有任何人教我們怎麼做。我們看不到痛苦以外的東西,社會給我們療傷止痛的時間太少。舉例而言,有大約百分之八十五的妻子活得比丈夫久。在《時間戰爭》(Time Wars)一書中,傑洛米.瑞夫金(Jeremy Rifkin)提到,一九二七年時,愛蜜麗.普司特(Emily Post)提出,寡婦正式的哀慟期為三年。   二十三年後,瑞夫金發現這段時間已縮短至六個月。一九七二年,愛米.范德比(Amy Vanderbilt)建議悼亡者,「在葬禮後大約一週,設法找出一條尋常的社交路徑」。我們就這樣定下了一個人傷痛的期限,

而且視為當然。雖然百分之九十的美國公司都讓員工請喪假,但大多數政策都只給失去家人者三天哀慟期限。   一個人無法向另一個不曾經歷過喪親之痛的人,解釋死亡悲劇的影響。除非你自己面對挑戰,否則便無法了解這種挑戰。你無法跟別人解釋失去至愛後的那種困惑、失焦與無助。   對於那些親人突然死亡的家人,不妨問問他們覺得自己能不能面對失去孩子、配偶、手足或好友的感覺。他們會告訴你沒辦法。許多人會說,若碰到這種狀況,他們一定會發瘋。大多數遽失摯愛者,從不認為自己能夠踏上並走過哀慟這段路。但就是同樣的這些人確實遭遇變故,之後仍然爬出了深淵,重拾信心,重建生命。   這本書包括我們兩人的故事,也包括過去十年我們認

識的一些悼亡者。故事中的人以勇氣重建生命,分享感受。我們經由這些故事認識自己,走出孤獨,進入一個大家一起走過復健迷宮的社群。   在這本新版中,我們增加了新的故事與智慧,以及一些但願當初自己受苦時已經有的資訊。我們還加入了一些比你們早抵達人生黑暗迷宮者的現身說法。書中侃侃而談的人曾經痛苦捶牆,顛簸前行,摔得遍體鱗傷,最後在一個新天地中站起來。這本書固然與死亡有關,其實也是在談一種開始。我們在失去某個心愛的人以後,開始過另一種生活。我們像嬰兒一樣學習如何邁出第一步、如何走路和說話、如何做不一樣的夢、如何重新釋出信任,以及如何一方面緬懷過去、一方面創造新生活。我們永遠在改變。我們用不一樣的眼光看待

人生,也比任何人更知道每分鐘的價值,知道及時說該說的話有多麼重要。我們了解真正重要的事情。   我們那時還沒準備好說再見,在我們之前經歷喪親之痛的人,以及今後許多會讀到這本書的人,也都還沒準備好說再見。本書的目的是要成為一個身心健全的試金石,以便走過與遽逝相關的情緒高原。這座高原上高牆處處,濃霧將人密密裹住。我們與你分享哲學家卡爾.容格(Carl Jung)的話:「你面前若有一堵牆,就請像樹一樣把根埋下,直到清明智慧由最深沉之處出現,眼光遂能跨過高牆,繼續成長。」 布蕾克.諾爾&帕蜜拉.D.布萊爾 緣起:作者的故事我們所謂的開始往往是結束。 做一個了結也就是起了一個開始。 結束正是我們開始的

地方。 ——T.S.艾略特帕蜜拉的故事我相信,不論我們處於多麼痛苦的情況,內心還是有一種比痛苦更強的東西。那樣東西使經歷過最慘狀況的人想要活下去,並訴說自己的經驗。你可以從苦難臨頭仍設法保持尊嚴的人眼中看到這樣東西。看起來像是頑固,但你也可以稱其為上帝、靈魂、或是精神。這樣東西在我們被壓迫、擊倒、或拋棄時才會出現,使我們把握身上僅有之物。也就是這個內在的東西,讓我們在面對重大悲痛時繼續前行。 那個清晨超現實的細節,至今仍然歷歷在目。我醒來時聞到空氣中的咖啡香。電話鈴聲響起時,我正在溫暖的被窩和羽毛枕頭中努力再賴一兩分鐘。我抓過聽筒,放在耳邊,鈴聲不響了,卻聽到電話線那頭的人似乎上氣不接下氣。我

當時想到,會不會是那種詭異的喘氣卻不講話的惡作劇,但緊接著就聽到麗安說:「帕蜜拉,喬治不省人事了……(停了很久)……他腦出血什麼的。」我只覺得試著跟喬治的妹妹說話時,空氣中微小的粒子正在增厚。「麗安,妳在哪裡?妳是什麼意思?我昨天下午才看到喬治呢。他看起來很好啊!」 她抽啜著、聲音微弱:「你跟易安一定要過來⋯⋯在醫院。我覺得你很有必要現在就把易安帶過來。」我設法保持理智,想到我與喬治的十二歲兒子正準備下樓去上學,我還得幫他準備便當。我自忖,為什麼麗安要用這種事來煩我?不會有問題的。說到底,喬治年輕健康(而且很帥),他那種人是不會昏迷的。我認識的人不會發生那種事。 「麗安,我們何不等一等再說。他

很可能會醒過來。再說,易安正要去學校,他今天還有考試。你何不等有進一步消息時再打電話給我,那時我再帶易安去醫院。事情也許沒那麼糟⋯⋯」她很快打斷我的支支吾吾與不知所云,語氣近乎冷酷:「現在!現在就來!情況很糟。他腦子裡有一大堆血,也許會活不下去。」 腦子裡有血?我頹然坐下。我聽到什麼了?我聽到的是喬治這個我曾經深愛的丈夫、我孩子的父親,以及離婚後變成好朋友及共同撫養孩子的好伙伴,要離開這個世界了?得了吧,人總是誇大其詞。麗安一定是講過頭了。畢竟喬治對她的意義,就像對我、他的兒子易安、還有繼女愛咪一樣重要。 「好吧,麗安,我會請一天假,帶易安到醫院去。妳在哪裡?」 她的聲音微弱得我幾乎聽不見:「

急診室。我在那裡等妳。」 我的四肢僵硬,臉上與頸部的血液已經消失,也不確定自己能開口說話。我結褵七年的丈夫史提夫已進城上班,孤立無援的我,必須自己告訴易安。我得告訴他那喜歡與他共度週末,以及熱中他的少棒賽與柔道比賽的爸爸,可能腦死了。我也得告訴女兒愛咪。一部分的我想著,只要我能看到喬治並大聲告訴他,他的兒子多麼需要他,或許他就不會進入死亡的黑暗中。就這麼辦。我要對他尖叫,把他拉回來。 總之,我讓自己的腳動起來了。一隻僵硬的腳放到另一隻前面。我在樓梯下面叫道:「易安,到我臥室來,我有事要告訴你。」我不斷告訴自己,你要鎮靜……用邏輯思考……不要讓孩子太沮喪,保持鎮定就好。 要怎樣才能形容這種奇怪的

地獄邊緣的感覺?生命緩慢下來,周遭的一切都失去了重要性。就好像房裡沒有舒服的家具,不再有咖啡香味,沒有貓咪摩擦我的腿要我跟牠玩,行事曆上沒有約會──此刻唯一存在的,是小兒子直視著我的兩個小而圓的棕色眼睛。 我告訴易安自己知道的一丁點消息。他坐在我已經鋪得整整齊齊的床邊,眼淚奪眶而出。他深深啜泣,不斷地問:「怎麼會這樣?是怎麼發生的?」他的聲音撕裂,一下子高,一下子低,就是十二歲男孩聲音有時會出現的狀況。我安慰他,也知道這是我唯一的角色,安慰孩子,卻沒人安慰我。 我打電話給女兒愛咪,也是喬治的繼女。那時她懷著已經九個月的第一個孩子,她答應跟我們一起去。我們一路趕去醫院,沒人說話。易安看著窗外,我

能感到他正在納悶,為什麼那些開車經過我們的人看起來那麼正常,完全沒被我們的苦況影響。難道他們不知道發生什麼事了嗎?他們怎能在知道喬治快要死了、或者已經死了的情況下,做自己的事呢?為什麼他們看起來好像什麼都沒發生似的?我覺得自己彷彿在經歷別人的電影故事,一切都在超現實中以慢動作進行。

翻唱曲的政治經濟學─改自韓國曲的國語歌曲研究

為了解決華語 手機 鈴聲的問題,作者盧開朗 這樣論述:

本研究目的在於依據傳播政治經濟學理論預設及立場之取徑,檢視台灣流行音樂產業所製作的韓國翻唱曲,剖析韓國翻唱曲的製作趨勢與因素。因此,台灣流行音樂產業對於韓國翻唱曲的使用價值轉移交換價值的流程,去探討目前台灣唱片公司所呈現的韓國翻唱曲策略。台灣流行音樂樂壇對「翻唱曲」的評價有分為兩種觀念,如新創作藝術的歌曲,或商業性的仿冒歌曲,但韓國翻唱曲為台灣流行音樂歷史一面,而試圖突破傳統觀念所造成的迷思,建立韓國翻唱曲的使用價直。研究對象在台灣正式發行的流行音樂有聲出版品當中,引進韓國流行歌曲,不使用韓語原詞,填國語新詞,以利傳唱的曲子,亦及區隔於翻編新唱曲(Remake music)、諧擬音樂(Pa

rody music),並且不包括剽竊(Plagiarism)問題。研究範圍上製片環節限於「前製」,採用深度訪談法及內容分析法:透過深度訪談韓國翻唱曲的製作背景及專輯策略上的運作。亦及,內容分析針對翻唱曲歌詞製作趨勢及流行音樂類型的走向,將本研究所掌握到的韓國翻唱曲分析歸納在台灣唱片公司所帶來的韓國翻唱曲之特徵。研究結果發現,90年代後半期台灣流行音樂市場急速萎縮之下,滾石國際唱片公司開出韓國翻唱曲與韓國原曲的策略模式,影響了其他五大唱片公司,偏向於偶像派和實力派歌手類型為主,成為帶領新曲風,以及展開韓國流行音樂市場之連線工具。